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式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消化内科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 例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 A 组 40 例急诊患者实施单纯西医处理,给予 B 组 40 例患者在A 组基础上加用洛赛克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缓解时间、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疗效
Clinical effec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Yu yunji
Jinsha County Hospital 5518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n the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admitted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8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for treatment and observed. After being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given simple Western treatment. In group B, 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sek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hemostasis on a group A basi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upper alimentary tract hemorrhage in the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leeding relief time, treatment excellent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P 〈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is effective and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rapeutic effect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由于十二指肠、胃及食管等疾病引发的出血现象,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现象出现,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分析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我院针对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消化内科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急诊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3,年龄集中在 22~79 岁,均值为(56.36±4.17)岁,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出血性胃炎患者10例,胃癌性消化道出血患者5例,其他患者5例;B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10例,年龄集中在23~78 岁,均值为(56.39±4.04)岁,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17例,出血性胃炎患者15例,胃癌性消化道出血患者5例,其他患者3例。(P>0.05),分组结果具备对比价值。
1.2 方法
给予A组40例急诊患者实施单纯西医处理,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急诊抢救,实施各项检查操作后协助患者采用平卧位,保证患者下肢抬高状态,避免患者由于呕血导致的窒息现象,监测患者脉搏、呼吸、心率、血压及出血量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血容量补充及凝血酶的治疗。
给予B组40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洛赛克联合内镜下止血操作,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过程中,将硬化剂自注射针内快速注入,注意边退针边推注硬化剂,将针眼封住,确定需要进行套扎的点后留意周围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及新的出血病灶,在出血部位喷洒上80mg/L的冰盐水+5mg去甲肾上腺素,待出血现象缓解后,结合患者具体出血部位及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实施止血操作确认患者不存在活动性出血后将内镜退出,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80mg洛赛克进行治疗,后采用静脉泵入的方式给予患者80mg 洛赛克进行持续治疗,2 次 /d,连续治疗一周。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缓解时间、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治疗优良标准[1]=(优 +良)/ 总例数 ×100%,其中优: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及出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经胃镜检查后一切正常;良: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及出血等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患者生命体征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经胃镜检查后指标均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出血缓解时间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别采用 t 和 x2检 验 ,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治疗后的出血缓解时间为(41.23±5.26)h,B组治疗后
的出血缓解时间为(36.33±3.59)h,两组相比: t=4.49, P=0.00;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 1 所示。
3 讨论
临床报道显示,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情绪紧张、药物刺激、饮食习惯不合理、不良生活习惯及过度劳累等导致的疾病,患者出血时伴随着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不利于患者预后。
临床中一般针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西药基础处理,基础干预及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内镜下止血操作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提高止血有效率;奥美拉唑属于临床中一种质子泵抑制剂[2] ,作用在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促使壁细胞内的H+无法转移到胃腔内,抑制胃酸的分泌,生成新的酶后,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奥美拉唑能促使胃内pH值提高,让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将胃蛋白酶对溃疡面的侵蚀进行消除,发挥体液及血小板诱导的止血作用,具有较为显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3] 。
综上,针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庞燕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整体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 ,2016,29(17):113-114.
[2] 李力.急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方法及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 ,2017,11(2):43-44.
[3] 陈维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的耐受性评估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6,22(10):70-73.
论文作者:余云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急诊论文; 内科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