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对自身周边环境更为重视,对园林风格、植物配置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具体的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植物配置工作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提高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
1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1指导建设施工
做好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对于后期的施工建设有着很好的指导性作用,使得施工能够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确保园林景观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来。
1.2体现设计意图
从规划角度来说,景观设计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该区域的(商业,文化,生态)价值,因而在设计中应抓住其关键因素,提出基本思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工作能够将园林景观的设计意图很好的体现出来,突出植物景观的造景特性。
1.3美化景观
合理的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中可以极大美化园林景观,各种类型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五彩缤纷,在城市园林中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们在观赏时能够愉悦身心。因此做好园林植物配置工作,种植绿色植物,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强化园林景观的观赏作用。
2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2.1经济适用原则
该原则旨在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导向,追求减少经济支出的同时仍能满足景观设计的需要。在植物材料选择上做到适地适树,适用于当地的气候环境,保证植物稳定健康地生长;在植物品种和规格上应常绿与落叶搭配,大小兼顾,不应一律用常绿树、大树、名贵树;在植物种植和养护上应合理适度,不应出现苗木密植、反季节栽植、过度养护等现象。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节水型植物的运用,大力推广耐旱植物品种。比如在植物配置中,草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应该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
2.2美学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搭配应充分体现出空间美感,给游客呈现出优美,甚至震撼的景观效果。通过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让其呈现出不同的景观造型,充分体现出艺术的美感。配置植物时应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营造出高低起伏的园林景观,通过采用大小、色彩对比等方式,呈现出植物的层次美、色彩美和形态美。
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3.1园林植物适宜性观测
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植物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健康生长,因此园林设计工作者必须全面考虑植物的特点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和人文环境等,进而保障所选择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例如,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应选择耐寒性强的植物,而耐寒性植物一般对土质要求不高,适宜在北方园林中进行种植;对于南方地区来说,一般会选择耐热性强的植物,耐热性植物对水的需求非常大,而且对区域土质要求也较高,而南方地区正适合这些植物的生长。所以,一定要坚持适宜性原则进行设计植物的观测,从而保障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良好开展。
3.2以自然群落为基础
以自然群落为基础的配置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植物的材料为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过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植物材料尽量采用在当地已经构成稳定群落的乡土植物为主,重建或复制景观表现良好的自然群落。
乡土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用最为广泛,配置方法也各式各样、层次丰富,既可以单独种植,也可以多种植物种植成为群落,并且其造型美观、易于栽种,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种群适宜习性的研究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指根据不同植物所具有的习性以及喜好,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植物配置群落。进行群落的设计,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效果以及植物的具体喜好,才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植物群落的设计,避免不同植物之间发生冲突,更好地进行植物配置工作。此外,在植物群落配置时不仅仅要考虑到植物种类间的配置,同时还需要考虑整个园林建设的风格,从而保证园林建设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进行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要牢牢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要突出设计选择植物在园林植物群落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加强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和自然特征的掌握。
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不仅要利用到建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利用生物学以及植物学知识,对设计人员有了非常高的要求。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完善,尤其是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植物所表现出的特点,设计人员要进行记录并共享,从而不断提高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整体水平。
3.4与人文景观相融合
植物在配置中,需要重视和经济以及文化、历史等结合,使得植物能够将人文特征体现出来,同时和植物配置功能以及经济效益符合,使得其能够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作痛。在对色彩的搭配中,也需要能够体现出美学热证,尽可能的在视觉上产生层次感和错落有致的感觉,并在颜色上、形态上与周围建筑和园林小品在视觉上呈现合理搭配的效果。
4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4.1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美感与和谐性
风景园林在满足基本的功能之外,更加着重植物的景观效果,注重植物景观的协调性和美观性。景观园林中要做好整体园林植物的配置工作,在保证整体性协调的同时,要突出个体的美感与个性,并要把风景园林的人文气息融入到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把本土植物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植物物种选择与居民需求多样性结合起来,使风景园林观赏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这样即突出风景园林景物别致的美感,又使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和谐统一。
4.2风景园林植物的细化选择及配置
在风景园林中植物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惯和习性,并且在选择植物前要对植物本身做一个了解,以便后期对植物进行合理的管护。在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之后,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植物的生长以及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园林植物配置布局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个体特性,如植物的品种、大小、高低、色泽、质地等要搭配合适。
植物的大小方面,要首先确立大中乔木的布局位置,大中乔木整体高大,视觉突出,直接影响风景园林的外观和结构的整体效果。高大植物是结构配置的主要部分,而小乔木和灌木是对大乔木配置结构的装饰和衬托;只有在配置好大中乔木后,再依次安排小乔木和灌木,才能完善景观园林的空间结构。大乔木在风景园林配置中除了具有绿化和景观以外,还具有遮阴纳凉功能。建筑物区域配置大乔木,大乔木配置位置适宜在建筑物的西南或西面,在风景园林面积较小时,使用大乔木进行配置时应该慎重考虑。
植物品种及密度方面,对于落叶植物应该集中配置,避免零星分散,以保持落叶植物的整齐度和醒目感,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之间的搭配比例要协调,一般针叶常绿植物的比例要低于落叶植物。
在植物的色彩方面,要与风景园林的主基调保持一致,突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协调性。
结语
总之,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园林绿化的发展水平,使得我国园林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就应该对植物配置技术进行更新以及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配置技术以及园林绿化布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锦云.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11):151.
[2]薛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04):144.
[3]柴孝仙.衢州市观赏性芳香植物园林应用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乔木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