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和应用论文_,戚恋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和应用论文_,戚恋

金华市浦江县黄宅中心小学 戚恋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为审美再现提供新的平台。美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量和科技量;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互交、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学科 教育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的独特地位

我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了,未来的人才必须在教育基础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触、使用和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环境。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

2.信息技术的独到功能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的总和。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高效率,就是能把别的手段可以做的事做得更快更好;高效能,就是能做别的手段做不了的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独到功能不是它的高效率,而在于它的高效能。

3、新时期下的育人目标

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广泛的领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此必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全面创新发展,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从学科的角度出发,着眼点是解决本学科的难题,体现学科的特色。最直接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1.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源,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

学生的知识和见闻毕竟有限,尤其是小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多,很少有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以往上美术课,教师需要提前收集大量的幻灯片、图片及作品信息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事先制作好的ppt讲解教材通过投影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述,学生利用自身的听觉和视觉功能接受有效信息。这种信息来源单一化和教学方式的呆板,为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被否定了。

为打破这种局面,就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网络上有广泛的信息源,可以将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实时地提供给大家,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上网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进行自主行学习和探究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收集资料后,教师要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讲解,肯定表现好的地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2.信息技术的可行性,开拓创新思维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欣赏和创作两类,由于美术学习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特点,创作活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创作课讲求创新与大胆表现,但有时却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达到大胆地设想和操作。

3、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美术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带动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为实现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发现式学习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引导:

1)以任务为基础,自主选择式学习

在平常的教学设计中,学习进度和计划都有严格的安排,教师很难顾忌到每一位学生,学生本身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就十分大。但美术信息资源的收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关键在于设计任务时,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把教学场地改成机房,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明确教师下达的任务,通过计算机的浏览器收集任务资料,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学习的技能。

2)以问题为导向,自主发现式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非常适合实践性和逻辑思维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的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常态的美术课程教学中,由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特征和需求来把握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拍摄课堂所需要的视频资源,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思想。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就在授课时用了自制的微视频,请一位学生当主角,根据他的理解和思路拍了一段关于这一知识点的短片,轻轻松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微视频以其独特的视角,清晰的演示着每一个步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知识实现内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教学的主导作用。

三、对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一点思考

1.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工具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杜绝一切的不切实际,不管教学内容是不是适合,只是一味的侧重媒体的辅助作用,纯文本的内容做成课件,把简单的绘画步骤放入到课件,进入到了“人灌”到“机灌”的误区。

2.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

有些教师太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从网络上随便下载一个ppt课件,不管学生的知识储备,简单粗暴地套用在学生身上,还是要择善而从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也是一个重实效的问题,如果用其它的方法合适,那就不要生掰硬扯。

结语: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论文作者:,戚恋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和应用论文_,戚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