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舰 李 翠
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以及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然后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40例.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评定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37例(92.5%),压疮出现1例(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30例(75.0%),压疮出现7例(1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评估危险因素、实施循证护理,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压疮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0-01
压疮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皮肤变性坏死,影响因素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发生压疮后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脓毒性败血症,威胁生命安全[1].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危险因素,提出了护理预防措施.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普外科手术患者80 例,纳入时间段为2014 年1 月至2015年6月,依据?康复护理学?[2],患者均为普外科疾病,符合手术指征,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操作.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3例(57.5%),女性17例(42.5%);年龄处于18—75岁阶段内,平均(41.5±2.7)岁.在试验组中,男性19 例(47.5%),女性21 例(52.5%);年龄处于20—74岁阶段内,平均(43.0±3.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
1.2 危险因素评估评估项目共计8项,分别是精神、营养、运动、活动、排泄、循环、体温、药物使用状况.每项内容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分别记为4分、3分、2分、1分.共计满分为32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越大,其中评分在16分以下,说明需要加强压疮的护理管理.
1.3 护理方法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让患者卧在铺有海绵垫的硬床板上,保证被褥干燥整洁;2小时翻身一次,定期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开展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1.3.2 试验组 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3]:(1)循证问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提出压疮护理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体位护理、皮肤护理、翻身护理、营养支持等.(2)循证支持.组建压疮护理小组,组员分别通过查阅资料、访问医学网站、总结工作经验等形式,制定压疮护理措施.首先在组间对护理措施的可行性、针对性进行谈论,然后经由护士长、外科专家审阅后提出改进意见.(3)循证实施.第一,体位护理.患者如果留置胃管、尿管,就采取平卧位,将头部抬高45度,在臀部、骶部放置抗压水袋,有利于顺畅引流,并可以减少呼吸机性肺炎、胃内容物反流等并发症;选择侧卧位的患者,在背部放置软枕,在髋关节处放置水袋,翻身时要禁止采用90度翻身法.第二,皮肤护理.患者的卧床恢复期间,要完成健康教育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压疮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防治方法,教会患者如何在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出现皮肤压红,可以使用红花油或酒精涂抹;存在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加强阴部清洁护理,保持皮肤干燥;另外,对容易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第三,翻身护理.一般患者翻身频率控制在2小时一次,部分患者可以30分钟翻身一次.如果患者体征不稳定,暂时不要进行翻身操作;如果患者翻身存在困难,应该给予使用气垫床,或者在臀部、骶部放置气圈,翻身操作时需要其他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帮助.第四,营养支持.当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对患者进行饮食规划,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性、均衡性,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根据实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总结工作经验.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1)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2)观察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其中I级是指皮肤发红,但组织完整;II级是指表皮损伤、没有穿透真皮,存在水泡、疼痛等[4].1.5 统计学方法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护理满意率、压疮发生率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护理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共计37例,占总例数的9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30例,占总例数的75.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在护理满意率上的比较(n,%)
3 讨论相关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概率在2%—4%之间,指的是局部组织处于长时间的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发生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软组织坏死、破溃[5].积极防治压疮,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为病情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文中对患者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对于评分在16分以下的进行特殊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将理论知识、工作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从体位、皮肤、翻身、营养支持等方面开展护理服务,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实践证实,循证护理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37例,占比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和郭春梅的研究数据相近[6].患者术后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2.5%,远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统计学意义.综上,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评估危险因素、实施循证护理,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压疮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何亚丽,何春梅.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预防压疮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57-2558.[2]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2(10):83-98.[3] 王桂贤,孙惠杰,赵英凯,等.探讨如何预防老年压疮的发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3(z1):84-84.[4] 王海英,杨银菊.循证护理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499-2500..[5] 冯桂银.外科手术中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8(21):283-284.[6] 郭春梅.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31(2):180-181.
论文作者:王舰 李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满意论文; 危险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