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乐昌 5122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离不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对策,可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质量控制
前言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具有普遍性,由于材料、环境、施工工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根据原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1)由收缩、温差或不均匀沉降等变形因素引发的裂缝;(2)由组成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引发的变形,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3)由承载后发生变形导致的裂缝。
1.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1.1混凝土自缩
在混凝土材料当中,水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出现体积膨胀,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流动通畅条件下,通过高效减水剂进行催化。这种条件下,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增加,会让水泥自锁的出现情况,对混凝土的制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如果在混凝土当中混入了一些硅灰材料,可能会促进混凝土制作,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2外界温度变化
因为建筑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另外在施工的时候多半处于户外,因此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受到温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出现一定的变化,造成温度应力的产生。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比较大,可能会出现很大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与此同时混凝土面积比较大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结构相对较为厚实,那么地基约束也会增大,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的外部温度变化和内部约束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混凝土的温度效率也会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结构。
1.3 构件超载产生的裂缝
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并向上、下延伸,大多产生于横梁、板等。
2.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加强混凝土运输管理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面,于运输部分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其一为运输的路程,其二为运输的方式。此时应做好以下工作:相关人员应在混凝土运输工作的开展之前,制定相应的运输方案,并针对这一方案展开模拟实验验证工作,最终依据验证结果选出耗时最短、影响最小的最佳运输方案。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对混凝土的转移,并于到达之前与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理人员联系,做好相应的对接工作,以此来确保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能够使之顺利的进入施工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控技术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建筑而言,在实际的施工之中于混凝土结构方面,对建筑质量影响最大的便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因此,若想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则必须加强对裂缝防控技术的重视。在当前阶段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裂缝问题极为常见且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较多,其中主要包含施工的环境、条件、人员、技术及材料设备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之中,应对多方面的内容加以强化,并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展开具体的控制措施,以此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方面的有效提升。首先,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之中,相关人员应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开展之前,而后尽可能依照自低至高的施工顺序,一次性的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其次,在建筑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部分,施工缝的产生无法避免需对之进行良好的处理,尤其是开展后浇带填充施工的过程之中,应注意此时应选择具有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开展工作。最后,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工作的开展之中,若想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则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对振捣棒作业的频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注意对坍落度加强关注,以此来准确把握振捣的时间。在此过程之中,应注意快速的插入,缓慢的拔出振捣棒,若实际需要,还可开展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操作。
2.3混凝土浇筑技术质量控制
2.3.1露筋控制
对于露筋可以利用混凝土自身的粘合性来保证钢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钢筋暴露的质量问题,因此就需要选择粘合性强、性质稳定的水泥材料,提高混凝土的粘合性,使之与钢筋混合时能保证不露筋。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技术的交接工作,防止由下一任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时出现漏振,搅拌不均匀以及振捣方法不同所导致的露筋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也十分重要。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方法不正确,或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建筑工序将钢筋与混凝土两者混合,导致其配比不合适。
2.3.2麻面控制
为了避免出现麻面,可以适当降低混凝土的粘稠度,这就需要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以及其他物质之间的比例,从而改变混凝土的整个粘稠程度。也可以在混凝土搅拌时采用一些胶结材料或者是一些外加剂去改变混凝土的内在性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整个墙体、面层的质量。另外,也可以控制搅拌混凝土的时间和频率以及强度来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果在搅拌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不足,混凝土的一些物质析出,就要密切注意混凝土的捣鼓时间,并且采用复振的方法,来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会需要添加适量的引气剂,此时,施工人员就应采取高质量的引气剂。这是因为性能优良的引气剂可以使得混凝土中的气泡分布均匀,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也可以加入消泡剂消除气泡,控制麻面问题。
2.4加强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养护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需要采取相关方式进行管理。首先需要依照实验测算的情况了解表面温度和混凝土中心温度的情况,通常条件下,室外最低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值通常小于20℃,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不强,一定要控制温度差处在25-36℃之间,另外在拆模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差不能超过20℃,主要是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的温差以及外界温度的温差,为了让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降低,可以通过内部预埋水管的方式进行,将冷却水通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冷却这个步骤需要在完全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建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常见裂缝成因的判断能力及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世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民营科技,2018(05):103.
[2]廖维海.浅议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107~108.
论文作者:徐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温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