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指导教师:石伟华,编号:DXSKYY2017035
摘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这是习总书记站在历史新时期新高度,对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与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和目标。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会议结束后,全国各高校都掀起了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热潮。但单调、枯燥的学习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氛围和学员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而随着VR技术日趋成熟,VR已被运用于高校思政课中,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一场变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内容极大丰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和改善,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对VR技术在各高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宣传教育的作用和运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VR技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宣传教育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VR技术;高校;宣传教育;潜力与优势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讳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极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未能及时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不能契合当前大学生“移动互联网时代原住民”这一群体身份特征,不能适应智能手机大规模进入大学课堂这一巨大变化。在这种局面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四大问题。
首先,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如慕课、翻转课堂等运用效果不佳。由于慕课制作的成本、技术要求较高,且存在缺乏互动等缺陷,目前慕课的发展已进入瓶颈期。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翻转,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未得到根本消除。此外,翻转课堂存在线上线下脱节,扩展性不强,学生学习数据不完整、与慕课模式过于一致而体验不统一的问题。
其次,智能手机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后大学生“低头率”居高不下。当前,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须臾不可离身的必备品,因此,智能手机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已呈现不可阻遏之势。但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只有少数是用来查阅资料、辅助学习。相较于专业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不是在查阅资料、辅助学习,而是在使用社交软件、浏览新闻、观看视频等。因此,如何引导乃至规范手机在课堂上的使用,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智能手机难以从“干扰器”转为“推进器”。最新统计显示,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我国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已突破8.99亿。时代大潮,势不可逆,传统行业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主动移动化”与“被动移动化”两者中做出抉择。作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也同样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挑战: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正以势不可当之势侵占着大学生们有限的注意力与精力。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挑战的同时,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原著民”的大学生们,高校对于移动技术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拓展教学空间,进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实现充分的师生互动;有效打通课内课外,完成全流程的形成性考核评估。继PC之后,智能手机将会成为最为高效的教学信息化工具,成为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利器。但目前的现状是智能手机难以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干扰器”转化为“推进器”,实在令人担忧。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学”分离问题严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要通过高质有效教学做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根本工作。欲达此目标,必须依赖“教”与“学”的高度有机结合,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一高层次人才群体而言,其强烈的求“学”动机更需要与受“教”诉求紧密结合。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学”结合情况却差强人意,甚至在相当程度上结合是非常态,分离反而成为常态。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原有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而新技术的运用又未能及时引入课堂,于是造成“教”“学”分离的问题。
2.VR技术研究现状
VR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与仿真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是由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创造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其采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多种传感设备,沉浸在模拟环境中,从而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VR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使其在教育领域内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根据构造虚拟现实系统沉浸感的程度不同,VR系统可分成以下几类,桌面VR系统、沉浸式VR系统、分布式VR系统和遥感式VR系统。桌面VR系统使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实现仿真,计算机的屏幕作为参与者观察虚拟环境的一个窗口,各种外部设备一般用来驾驭该虚拟环境,并用于操纵虚拟场景中的各种物体。沉浸式VR系统利用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把用户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封闭起来,使参与者暂时与真实环境隔离,真正成为VR系统内部的一个参与者。而遥感式VR系统是将来自遥远地区真实物理实体的三维图像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结合起来,用户虽与某个真实现场相隔遥远,但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电子装置获得足够的现实感觉和交互,似身临其境,并可以介入对现场的遥控操作。分布式VR系统则是在沉浸式VR系统的基础上将不同的用户连接在一起,共享同一个虚拟空间,使用户协同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实现VR技术所需的硬件主要有计算机、数据手套、特殊的头盔、三维立体传感、投影仪等配套设备。其常用软件主要有:目前大多计算机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且微软公司已经提供了OpenGL等图形API。在计算机上建立三维虚拟现实系统一般使用此图形 API。另外,还有 DELMIA、CDVI、Cool3D 、VRCO VisTool等,它们均可在PC机或工作站上运行,使用十分方便。
3.VR技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机遇
VR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形势,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其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实现了非常突出的应用效果。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基数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难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VR 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下引入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之中,并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优势。
3.1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政治观念,形成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简单来说,就是体现一定的当代思想,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发展形势的时代价值。VR 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新科技内容,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性特点,其对于学生现代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突出的实际意义。
3.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
在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主要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以及相应活动的举办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涵盖范围有限,难以实现实时的教育渗透。而通过VR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有效的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运用互联网的信息传输作用,实现辐射性的教育拓展。
3.3拓展了教育途径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实现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难以实现现阶段学生素质发展对信息接收的多元化需求。而通过结合 VR 技术,就能够有机的应用互联网之中的大量信息资源,有效拓展教学途径,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
4.VR技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宣传教育领域应用的潜力
从视觉体验中,VR在宣传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了大众从第三人称的“被动观看”向第一人称的“深度沉浸、主动参与”的转变。这样切实、逼真的“亲临现场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中国变化给大众带来的感官上的刺激。 虚拟现实构造的环境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使其如同感受真实世界一样,为其提供直观、有效的交互,使之能从空间和现象的内部角度来观察事物,更好地理解掌握所获得的信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崭新的技术,会带给我们崭新的教育思维,解决了我们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给我们的宣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来一系列的重大改变。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的观看,有质的差别。
VR技术加强理论学习的沉浸式情境体验,增强学生主体感受。基于VR技术创设出直观的思政理论教育情境具有虚拟性,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质。当前高校大学生为 95、00 后,是在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科技以及丰富物质生活中浸润中长大的新一代,瞬息万变的资讯环绕着这群人,使得他们对新媒体技术(VR技术)有天生的亲近感。VR技术开辟了新时代的个体与特定历史时期对话的领域,当代大学生“亲身”置身于曾经的环境中进行探究与选择,感知历史的足迹。VR还拓展当代大学生跨越时空与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人建立“联系”,扩展学生认知体系,打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教学的单一模式,学生可以发挥主体作用。这同时也需要开发者对虚拟内容进行严格设计,遵循历史发展的原貌还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青年。
VR技术可以加强大学生对党建思政理论的认同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人的思想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即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外界思想进入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就会形成一个“保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感知的程度越大,他所受到的抵触就越强烈。VR技术能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内容转化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看十遍不如做一遍”这种亲身体验转化的效果更具有持久性,并且成为大学生们自我教育的资源,渗透内心,发挥长久的教育效应,提升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度。
VR技术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当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体会,特别是理论课等内容的了解和感悟不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无法入脑入心,而学生们可以通过穿戴 VR 眼镜,手持 VR 手柄,置身于虚拟现实场景,借助VR技术,在大量互动技术和多维展示方式引导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专题学习和体验,弥补想象无法实现的触碰和感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5.VR技术应用实例
虚拟红色展馆项目是基于VR技术搭建而成的,在此展馆中可亲身观看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很多内容。VR展馆与传统的科普作品之间巨大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去中心化的叙事结构上。不同于视频,其时间轴上任意一点的画面只能呈现整体环境中的一角,虚拟环境则是全方位充斥着整个空间,展品分布于整个虚拟空间而非某一方位。虚拟红色展馆项目采用沉浸式VR系统,在此系统中学习者的操控方式与桌面式VR不同,学习者是从头盔显示器中观察虚拟环境并通过手中的运动控制器或头部的目视点进行交互控制。因此,沉浸式VR产品交互的设计和制作不同于桌面VR产品。虚拟红色展馆使用了HTC vive套件进行开发和测试,开发中使用了UE4的Steam VR模块。当学习者戴上头盔后,激光定位器会捕捉到头部的运动及方向,头盔中显示出对应变化的图像。学习者可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走动并环顾四周。同时,学习者按下控制器手柄上的圆盘键,画面中会从手柄处投射出一条抛物线,松开按键后,学习者可以瞬间移动到该线末端的目标位置,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实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游览参观。
参考文献
[1]VR技术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EB/OL]. https://www.xzbu.com/1/view-10830018.htm.
[2]新媒体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前景[EB/OL].http://www.bdfqy.com/mingrenmingyan/1696707.html.
[3]胡继红. 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N].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4):64-67.
[4]郭望舒. 试论 VR 技术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党史博采,2018(05): 67-68.
[5]张佳、黎敏谦、李振杰、李伟. VR技术在实战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2): 172-174
[6]易雯静、张振、李流舟.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4(4): 58-59
[7]高义栋、闫秀敏、李欣. 沉浸式虚拟现实场馆的设计与实现——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红色VR展馆开发为例[EB/OL]
作者简介:郭天亮(1998-),男,河北省保定市人,学生,河北金融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6级,本科,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陈静(1998-),女,山东省青岛市人,学生,河北金融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6级,本科,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张冀(1998-),女,河北省衡水市人,学生,河北金融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6级,本科,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论文作者:郭天亮 陈静 张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思想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技术论文; 高校论文; 新时代论文; 互联网论文; 课教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