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词研究综述_谓语论文

“你”一词研究综述_谓语论文

“有”字句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字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汉语中,“有”字句是一种形式多样、表义丰富、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就已着手对“有”字进行分析。1942年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一书正式提出“有”字句,首次把它作为一种句式进行研究。其后很长时间,人们的研究多注重“有”字的用法分析和某种“有”字句式的句法描写,但对“有”字句的语义、语用诸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有”字句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研究者们的语法体系、语法观不同,因此他们在“有”字句的范围、结构以及“有”字的性质、特点、意义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为了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更深入地研究“有”字句,有必要对“有”字句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有”字句的范围

1.1

我国语法学界对“有”字句范围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一为狭义“有”字句,一为广义“有”字句。狭义“有”字句是以“有”包括和“有”对立的“没有”、“没”(下文同)为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像下面的句子属于狭义“有”字句:

①玫瑰花有红的,有白的。

②大门也有,小门也有。

③已经是半夜了,没有月亮,只有星星。

持有这种观点的有吕叔湘(1942)、黎锦熙(1924、1957)、刘世儒(1957)等。他们在提及“有”字句时,列举了以上例句。范晓等(1987)明确地把“有”字句定义为“有和‘有字结构’用做谓语的句子”,易正中(1994)也说“有”字句是“有字用做动词并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句子”。

广义“有”字句是指句中含有“有”的句子,即不仅把“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看做“有”字句,而且把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也看做“有”字句。例如:

①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作小买卖,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

②我们这些新兵,有的是工人,有的是社员。

持有这种观点的有詹开第,她(1981)说:“含有动词‘有’及其否定形式‘没(有)’的句子都称做‘有’字句”。

1.2 吕叔湘(1942)在论述“有”字句式时, 把下面的句子也称为“有”字句:

①户内一僧。②对林一小陀。③舟尾一小童。吕先生认为,这些句子虽然不带“有”,但它们是不出现“有”的“有”字句。他说句子中“有了方所性准起词以后”,“间或把‘有’字省去”。龙果夫(1957)认为这些句子是“有”字句的省略形式。范方莲(1963)更加明确地提出,“‘有’字句中也不一定出现‘有’,特别是在后面的名词带有数量词的情况下”。黄自由(1985)、 陈建民(1986)等人也同意此种看法。对于这类句子的归类,杜瑞银(1982 )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类句子不属于“有”字句,它们是由定语及其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他把这些句子称为“定名谓语句”。宋玉柱(1982)也指出这些句子同“有”字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他称它们为“定心谓语存在句”。

1.3 詹开第(1981 )把“有些”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句子也称为“有”字句。有些研究者认为“有些”有两种用法,我们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①杯子里有些水。 ②今天有些冷。

张志公(1953)认为在例①中“有”是表存在的动词,“些水”就是“一些水”作为“有”的宾语。在例②中“有”和“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了一个词,表示程度,跟副词“很”的用法一样,作为动词的修饰语。持此观点的有丁声树(1961)、高耀墀(1957)、吕叔湘(1980)。胡裕树(1962)持有不同观点,他说:“‘有’这个动词可以带两种宾语,当它带形容词宾语时,宾语前可有表程度的状语‘些’。”云汉、峻峡(1991)也认为其中的“有些”应看做“动词+量词”结构。

确定“有”字句的范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要深入探讨“有”字句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目前,语法学界很多研究者都赞同狭义“有”字句的观点。依照这个观点可以规范“有”字句的范围,可以澄清许多模糊的看法。首先,句子中不含“有”的句子(如前面1.2中所举的例子)不能称做“有”字句或省略式“有”字句,因为我们不能从句法上分析出“有”为全句的谓语中心词。其次,含有“有”的句子,“有”在句中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也不能称做“有”字句。目前多数语言学家认为,只有动词“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才是“有”字句。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合理,比较科学。

二、“有”字句中的“有”字

2.1 马建忠(1898 )认为“有”字“同乎动字(词)”是“不记行而惟言不动之境”的同动字(词)。黎锦熙(1924)也把“有”归入同动词,但他又从“有”连带成分的性质入手把“有”字分为同内动的“有”与同外动的“有”。史存直(1980)也提到“有”有时可作他动词,有时可作自动词。吕叔湘(1942)认为把“有”看成“同动词”不妥,而把“有”归入普通动词。高耀墀(1957)认为“有”是个并不表示动作的动词。丁声树(1961)、李临定(1990)认为“有”是个表示存在关系的动词。詹开第(1980)认为“有”是一个既表存在又表关系的动词。朱德熙(1982)根据“有”后能跟双音节动词,把“有”划入准谓宾动词。由此看来,研究者们虽然在“有”字的语法性质问题上说法不一,但他们却有一共识,即认为“有”是一个不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

2.2 很多研究“有”字句的文章在谈到“有”字的语法特点时,都提到下面几个特点:(1)“有”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和“没”,反复问的方式为“有没有”;(2)“有”后能够带“了”“过”, 有时还能够带“着”;(3)“有”带上宾语后,能够受“很、挺、 最”等程度副词修饰,构成“很+有+名词”的格式。

对第(3)个特点的看法,研究者们有些分歧。范继淹(1961 )认为名词前出现了表示不定量的数量短语,“有”前的副词不是程度副词,而是表多量的副词。詹开第(1981)、易正中(1994)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其中“有”前副词仍为程度副词。他们认为在这个格式里“有”后的名词一般为抽象名词,“有”前程度副词“很”修饰整个“有+名”结构。丁声树(1961)、赵元任(1979)、贺阳(1994)也持有这种观点。邹韶华(1992)指出这种格式中的名词必须隐含有评价色彩。例如:“有学问”可说成“很有学问”;但“有桌子”却不能说成“很有桌子”。这是因为“学问”隐含有评价色彩,人们可以评价和比较“学问”大小,而桌子却不具有评价色彩,所以前者成立,而后者则不能成立。

2.3

大部分讲“有”字句的文章都提到了“有”字的两种基本意义:(1)表示领属;(2)表示存在。除此之外,高耀墀(1957)、詹开第(1981)认为下面两例中的“有”表示列举。

①玫瑰花有红的,有白的。

②今天参加比赛的有北京队、上海队、黑龙江队和新疆队。

丁声树(1961)、刘月华(1983)赞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这种格式还可转变,如例①可说成“有红的玫瑰,有白的玫瑰。”

高耀墀(1957)、丁声树(1961)、刘月华(1983)认为下面例子中“有”表数量与比较。

①他有五尺高。 ②猴子没有人聪明。

詹开第(1981)认为例①中的“有”表示达到某种量度,例②中的“有”表示两个事物性质的比较。云汉、峻峡(1991)认为这类句子表示性质和数量达到某种程度,往往带有估量或比较的意思。胡裕树、范晓(1995)认为以上两例中的“有”都表示对主语所指称事物的估量情形。

赵元任(1979)、刘月华(1984)等认为下面例子中的“有”表示发生或出现。

①他有病了。 ②这孩子嘴里有牙了。

三、“有”字句的结构

早在1898年,马建忠已描写了“有”字句的结构。吕叔湘(1942)对“有”字句进行了详细的分类。50年代以后,很多研究者注重“有”字句结构的句法分析。80年代以来,“有”字句研究更加深入。郑懿德(1985)、施其生(1995)分别讨论了福州方言和汕头方言中“有”字句的语法结构。他们的研究开了在方言中研究“有”字句的先河。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詹开第(1981)的看法,她比较详细、全面地探讨了“有”字句结构。因为她的研究非常细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把她的“有”字句结构分类详细列举出来,在列举中我们把各家不同的观点穿插进去进行比较,以便对“有”字句结构的研究情况有一个大概了解。詹文把“有”字句分为四种句式。

1.只有一个名词的句式,内部又分两类。

(1)有+名。例如:

①有了凉风! ②没有你的事儿,你甭管。

(2)名+有。例如:

③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④一点风也没有。

詹开第认为这两类只有一个名词的句式都表示事物的存在。句式(1)中的“名”是“有”的宾语,句式(2)中的“名”是“有”的主语。吕叔湘(1942)认为两类中的“名”都为主语。刘月华(1983)认为在句式(1)中有的为主语省略,如“屋里有人”可说成“有人”, 有的主语却说不出,如“有水了!”。她还认为句式(2 )中的“名”为主语,这种句式的作用在于强调“存在事物”。胡裕树、范晓(1995)认为“有+名”句式是由于语言环境的衬托,主语省略或隐含。易正中(1994)把“有+名”和“名+有”句式归入到典型“有”字句“名[,1]+有+名[,2]”格式中,把第一个句式称为“名[,1]残缺式”,把第二个句式称为“名[,2]残缺式”。

2.有两个名词的句式,内部又分两类。

(1)名[,1]+有+名[,2]。例如:

①桌子上有书。②他有一双大眼睛。

③1976年唐山有一次大地震。

(2)名[,2]+名[,1]+有。例如:

④这种尼龙伞百货大楼有。

詹开第认为这里的句式(1)有时可换为句式(2)。在句式(1 )中,如果“名[,1]”是处所或时间词语,这种句子同只有一个名词的句式一样是典型的存在句,如例①、例③。如果“名[,1]”是事物名词,这种句式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句式,如例②。易正中(1994)把“名[,2]+名[,1]+有”句式看做“名[,1]+有+名[,2]”句式的变式。

谈到“有”字表“存在”用法时,黎锦熙(1924)、高耀墀(1957)、张志公(1959)等认为“有”前的处所名词、时间名词都是状语,它们同“有+名”句式一样,为无主“有”字句。马建忠(1898)、吕叔湘(1942)、丁声树(1961)、刘月华(1983)等人认为“有”前的时间、处所名词为主语,“有”后为宾语。高慎贵(1990)、文炼(1995)认为“屋里有人”类例句,“屋里”称为主语还是宾语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指明“屋里”是定指,“人”不是定指,它不同于“人在屋里”。

3.名词之外有动词的句式,内部又分三类。

(1)有+名+动。例如:

①有客来了。

②这场台风过后,有许多大树连根拔起。

(2)名[,1](处所词或时间词)+有+名[,2]+动。例如:

③古代有位名医叫扁鹊。 ④炕上有两个人躺着。

(3)名[,1]+有+名[,2]+动。例如:

⑤他有才能可以发挥。 ⑥你有权力说这种话吗?

詹开第认为这里的(1)、(2)两种句式是兼语句,“有”起引进、介绍的作用,“有”后的“名”都是无定的,上为句式(3 )是连动句。马建忠(1898)把句式(1)归入到有止词、无起词格式中。 黎锦熙(1924)把这种句式中的“有”称为领起主语的形容词。大部分研究者把这种句式看成“无主有字句”。朱德熙(1982)认为“有一位客人来了”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是无主句,从语义上看,它的逻辑主语是“一位客人”。

林泰安(1986)认为句式(2)是表示存在意义的兼语式。 高慎贵(1990)认为在句式(2)中存在意义已经降到了次要地位, 句首的方位词已经是不必要的了,可以省略,句式(1)与句式(2)可以相互转换。王力(1943)认为句式(3)中的动词短语作补语, 修饰句子中的名词。黎锦熙、刘世儒(1957)认为在“名词之外有动词”的句式里,外动词“有”有认定性,它所带的宾语需要再有足语的补充,即在这三类句式里动词或动词短语都作“有”后名词的补语。张志公(1959)认为这三类句式属于复杂谓语。他说“有(包括‘没有’、‘没’)和动词或者形容词连用属于复杂谓语。”符达维(1984)提出“后置定语说”,他认为例⑤、例⑥这类句子中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是“名[,2]”的后置定语。易正中(1994)把名词之外有动词的“有”字句归入到复杂形式“有”字句“有+名+动”句式中。他还认为句式(2)、(3)也可转称为句式(1),只是各句式中“名”与“动”的语义关系不同。 吕叔湘(1979)谈到了句式(3)中名[,2]与动的语义关系,他认为名[,2]与动的语义关系有施事、受事、工具、时间、处所、理由等。 詹开第从名[,1]、名[,2]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来分析句式(3),认为名[,1] 可为动词的施事、受事,或者与动词无关;名[,2]可为动词的施事、受事或者与动词无关,或者与动词有关。朱德熙(1982)把这类句子都称为“有”组成的连谓结构。他认为名[,2]与动词的关系是可能、受事、假设、因果。陈建民(1986)认为名[,2]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理由、存在、受事、因果或假设时,这类句子都为连动词,当名[,2]为动词的施事时,这类句子为兼语句。

4.“有+名”之后,带有形容词或计量词语的句式,内部又分四类。

(1)名+有+计量词语+(形)。例如:

①小王有一米八(高)。 ②这条鱼足有三斤重。

(2)名+动+有+计量词语。例如:

③老师说了有好几回。 ④他走了有三天。

(3)名[,1]+有+名[,2]+形。例如:

⑤那块钻石有核桃那么大。

(4)A.名[,1]+有+名[,2]+动+得+形;B.名[,1] +动+得+有+名[,2]+形。例如:

⑥谁有他喜欢得那么出奇。

⑦皮鞋擦得有镜子那么亮。

詹开第认为句式(1)、(2)都表示量度,句式(3 )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性质,句式(4)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动作(性质、结果)。胡裕树(1962)认为这四类句式中的“有”都是表估量的动词,“有”后的表估量部分作宾语。宋玉柱(1979、1987)认为(3)、(4)两个句式都是表比较的“有”字句,但他提出这类“有”字句中的“有”应为介词。林泰安(1986、1993)也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有”含有比较意义时同介词“比”的用法和意义类似。曹炜(1987)根据“有”和“比”语法功能上的区别,指出“有”仍为动词,表比较只是“有”的一个义项。刘月华(1983)提到句式(1)表示“达到某一量度 ”,其中“有”是谓语动词,“有”后的数量词或数量词与形容词作宾语。云汉、峻峡(1991)认为句式(1)、(3)、(4 )是“有”带形容词宾语,表示估量或比较。胡裕树、范晓(1995)认为句式(1)、(3)是表示估量的“有”字句,“有”后的形容词短语作宾语。

詹开第在文中没有提到“有”后是否能跟非名词性短语。这个问题在语法学界争论很大。黎锦熙、刘世儒(1957)认为动词、形容词充当“有”后宾语时,就转化成名词。丁声树(1961)讲“有”后面通常不能跟动词。赵元任(1979)认为在少数成语中“有”后才可带动词作宾语。朱德熙(1982、1985)认为“有”为准谓宾动词,后面能跟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但这类动词、形容词具有名词性质。他把它们称为“名动词”、“名形词”。范晓等(1987)通过对大量汉语语言事实的分析,明确提出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出现在“有”后作宾语。他们认为在句法平面,动词、形容词充当“有”后宾语并没有改变词性,在语义平面,它们是动词“有”所联系的强制性语义成分,表示事物,可看做名物化了。

四、小结

从上边的综述可以看出,80年代以前,人们在分析“有”字或“有”字句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上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8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有”字句的研究有所深入,有所发展。这表现在:第一,语料收集得比较充分;第二,对“有”字句中某些问题展开了争论,提出不少新问题;第三,进一步探讨了“有”字句的句法特点,而且某些专题研究已涉及到语义和语用。但是总的来说,“有”字句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表现在:第一,对某些“有”字句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一时无法取得共识;第二,对“有”字句的语义、语用平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了使“有”字句研究踏上更高的台阶,我们认为可以对“有”字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标签:;  ;  ;  

“你”一词研究综述_谓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