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五中学 甘肃 白银 730913
【摘要】本文试图从宏观上解读教材《论语》选读部分的编排结构,揣摩编者意图,探寻各个章节之间、每个文段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找到适合初学者阅读习惯的门径,培养初学者学习经典的兴趣。
【关键词】编排结构;分题编选;章节逻辑关系;文段内在联系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选读共有七个章节,教材编选的内容不是按照《论语》原著本来的篇章顺序、编次体例选编的,而是每节选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将原著里面与之相关的内容统摄于这一节,各个主题(章节)之间亦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笔者认为,编者的意图十分明显,即避免原著内容相对零散、杂乱无章、未经分题编辑的弊病,使主题更加明确、集中,这样的编排结构更符合初学者的阅读习惯,更能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通并过选编部分的学习,使初学者集中、全面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试图从宏观把握的角度探究各个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对孔子的评价。通读全篇,首则文段为本节总说,尾则文段为本节总结,首尾一体,是时人对孔子人格魅力的崇高赞誉。其他三则文段是孔子与几位隐士的交集,通过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四人或佯狂避世,或隐居田园的不同价值取向的选择,表现孔子在邦无道时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和救世情怀。让我们看到孔子的伟大的殉道精神和如佛陀一样的大慈悲心。
第二节 孔子和他的学生。第一、二、三则文段表现学生对老师德行、学识、人格的无限崇仰之情,其中,颜渊对老师的赞誉成为称颂一个人人品、学问的典范之语。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本节出镜率最高,第三、第九、第十二、第十三则都有提及,其中第九则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贤者境界给予高度评价,好像他们已经超越了师徒关系而成为知音。第十二、十三则记录当这位爱徒不幸早逝,老师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情形。颜回在孔子心目中已然成为他弘道事业的接班人,颜回之死,虽令孔子无比痛心,但同时让我们看到孔子真情的瞬间流露和圣人温暖的真性情。第四则为过渡文段,是孔子的自我评价:“非圣非仁”,符合其谦谦君子形象。“当仁不让”是孔子对学生的勉励,“无隐”对学生的真诚、坦荡,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展现给学生。“杀鸡焉用宰牛刀”——孔子的幽默,圣人也有指天发誓的时候——孔子的可爱。侍坐章里圣人意味无穷的一声叹息,应联系聊天的具体时间和背景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孔子教弟子如何做学问、做事、做人、做官。第一则,孔子教诲弟子做学问时应持有的心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无知。第二则,做事要深思熟虑,多问几个“该怎么办”?至于做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孔子看来,有过就改仍是好同志。做人,尤其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即“弘道”、“仁以为己任”。做人还应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如松柏一样坚贞不屈。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治民也应以立信为先,为官要循序渐进,戒躁戒贪。最后,当一个人认识到生命短暂,终将如水流逝,一去不复返,应当发奋努力,早建功业。
本节基本按照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官的顺序编排,塑造儒家先修身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归结为感慨时光流逝,生命短暂,唤起奋发努力,早建功业的意识。
第四节 孔子对“仁”的阐释。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内涵丰富,意味无穷,本节内容综合起来,“仁”字似乎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修身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为政方面:当政者,即仁者,要爱人(民)。三、社会理想方面:略同于“礼”。四、由谁来担当宣扬仁义的责任?志士仁人任重而道远。
第五节 如何看待富贵与贫贱两种生活境遇——以是否合乎“义”为取舍的标准。首先,如何追求富贵?不伤天理,不害他人,不违背道义良心。其次,如何安于贫贱?安守贫贱并乐在其中,是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第三,君子并不排斥富贵,也不厌弃贫贱,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以是否合乎“义”为取舍的标准。最后,孔子强调,行为合乎道义乃修炼健全人格的首要条件。
本节孔子通过君子对不同生活境遇的看法和抉择,阐释前三节宣扬的抽象的“信”、“仁”、“义”思想,使之具象化、生活化,启发大家思考并作出抉择。
第六节 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方面的贡献、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理念、育人目标等。“有教无类”是孔子作为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最伟大的贡献,他首开私人讲学的风气,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限制,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特殊性的发掘和实现,注重个体的独特性”(李泽厚语)。启发式、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实乃真知灼见,直到今天仍被广泛采用和推广。
第七节 “好仁”与“好学”的辩证关系。在孔子看来,好仁乃是人之天性,“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性中的善去行,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林语堂语),孟子也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好学则是一种后天努力。孔子强调,要用后天学习来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来规范自己的自然天性行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增加知识,提升素养,而不是向其他人炫耀,卖弄。最后,讲到学习的内容:学文,学诗,学礼。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岳麓书社.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2]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林语堂《孔子的智慧》群言出版社.
[4]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鲍鹏山《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学锐(1983),男,甘肃平川人,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张学锐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孔子论文; 论语论文; 本节论文; 选读论文; 贫贱论文; 富贵论文; 内容论文; 《成功》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