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论文_陆日美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论文_陆日美

陆日美(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心电图室 410005)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DCG记录的84例冠心病患者ST段下移次数,当时有无症状以及ST段下移持续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CHD患者中,60例出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h总心肌缺血发作次数522次,其中46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450次,占86.20%(450/522)。另外,14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72次,占13.79%(72/522),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明显大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1.1±24)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32.5±28)min/次,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CG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64-0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患者确有心肌缺血的证据,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见于静息时、增加心脏负荷时、或仅在24小时的动态观察中间断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常普遍,且心肌缺血所造成心肌不可逆或永久性损伤,并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泵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类型,了解其发生机制并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1]。本文对84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ST段下移次数、当时有无症状,以及ST段下移持续时间,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元月至2013年11月DCG表现为阵发性ST段下移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心脏瓣膜病及肥厚性心肌病等其它影响ST段的因素。

1.2 方法 使用北京迪姆软件 CardioScan12型动态心电仪,记录24小时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波形,并要求患者详细记录日常活动情况(活动、休息、进餐、睡眠)等及相关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记录完毕后,把信息输入主机进行分析处理并加以人工修改。

1.3 判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为: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10mV;持续1min以上;如果原来已存在ST段的下移,则要在ST段已降低的基础上,ST段水平或下斜型再降低≥0.1mV;ST段下降恢复后超过1min以上再次下降≥0.10mV,为另一次发作[2],ST段的测量点以J点后 80ms的L点为准。对照患者监测日记,如心肌缺血时无心绞痛及其他相关症状为SMI,反之则为有症状心肌缺血。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4例CHD患者中,60例出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h总心肌缺血发作次数522次,其中46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450次,占86.20%(450/522)。另外,14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72次,占13.79%(72/522),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明显大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1.1±24)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32.5±28)min/次,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解剖学上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但不伴有心绞痛的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重要临床类型。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缺血程度较轻,没有达到疼痛阈;②糖尿病人损害周围自主神经,使中枢不感受缺血所致的痛觉;③β内啡肽增加,降低中枢对疼痛的敏感性;④一些非心脏因素,如精神紧张、个性特点,使大脑皮层易损信号的调节障碍,以及心脏的传入痛觉有异常所致。本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450次(86.20%),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72次(13.79%),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1.1±24)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时间(32.5±28)min/次,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文献报道,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在正常生活中大约有40%~60%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些患者通常有较严重的外膜下血管阻塞、近端病变、复杂的斑块形成血栓或溃疡,冠脉内腔的病变不规则等,当心肌缺血范围小,程度较轻或者持续时间较短时可能达不到疼痛阈值,从而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说明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是否出现心绞痛的基本因素,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符。无症状心肌缺血预后较差,资料显示反复发作暂时性心肌缺血会导致小灶性内膜下心肌坏死,心内膜下有不正常的核内线粒体,液性物质减少,虽尚未形成心肌梗死,但已经导致细胞减少并致纤维化的细胞间质增多,已有运动不良。因此,长期反复发生的短暂性心肌缺血可致左室功能障碍,也可以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是在日常活动、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等条件下,能判定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程度的检查方法,且能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有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依据,对于可疑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初步筛选的无创技术。当前,动态心电图软件可在每次心肌缺血发作时显示出下列情况:①任何导联有ST段压低;②发作时间;③发作停止;④发作持续时间;⑤发作前10分钟的心率;⑥发作前5分钟的心率;⑦发作当时的心率;⑧发作时的最快心率;⑨J点下移的程度;⑩ST段压低的特征[3]。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小时的心电变化,记录仪很轻巧,检查期间由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可长时间作动态连续监测记录,可记录静息、活动、立、卧、坐位等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下的心律、心率和传导情况:阵发性、暂短性、无痛性心肌缺血程度、危险的估计评价。

我们认为,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提高了检出率,对临床评估SMI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于维汉,等.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1.

[2] 邵耕.主编.现代冠心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434.

[3] 黄永麟.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判断[J].心电图学杂志,2002,21(2):95.

论文作者:陆日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1

标签:;  ;  ;  ;  ;  ;  ;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论文_陆日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