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沙圪塔乡北贾庄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课堂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的主会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究,在分析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技能。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从理念上彻底更新,还需通过实践来落实。下面就结合小学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1.引入不必太浮华
在新课改下,有教师认为要激活课堂就需让学生动起来,于是课堂教学中不是幻灯片展示,就是讨论。在引入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多媒体,引入中就让学生进行讨论,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生动活泼,而实际上时间浪费了,学生却没有多大收获。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新旧知识间的衔接,通过情境或问题来让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主要目的是“导”而非“学”,因此,导入过程要做到“简洁而具有联系性”。 该引入过程较简洁,只是为了引出分类这一概念,目的是让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分类,由此而引出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分类学习。
2.探究要真正做到“师引生学”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从而让学生能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教学过于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作用,但灌输只能让学生接受固化的知识,而无法获得技能。相反,引导下的知识构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技能的提高。现就结合“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过程进行简单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请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教师出示的分数进行分类 提问:你会把上述分数分为几类,分类标准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类,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分类学习打下基础。
2.2.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分类方法给这些分数进行了分类,理由也相当充分,其实同学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相差无几,数学家也将这些分数进行了分类,你们想知道是哪几类吗?(学生通过看书进行简单讨论后知道,分为了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难道分数也有真假之分?那么,什么才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呢?下面老师就要看看哪个同学的眼力最好,能最快地找出这些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1)组织小组学生进行讨论分类,然后汇报想法。
(2)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再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规定的?
接着以课件形式出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再次分类
师:按照数学家的规定,你能不能快速地将上述的分数进行分类?组织学生进行分类,同时幻灯片展示分类结果。
(4)鼓励并启发学生
师: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是一样的,你们还能不能举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例子?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给大家半分钟时间,看哪个小组最棒。(学生举例,教师鼓励)
3.探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性质
师:其实真分数和假分数还有一个性质,刚才同学们已经猜测到了,只是有的同学还没有发现,现在请大家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看看它们和1比较,大小是怎么样的?(鼓励中引导观察,并提出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生: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不能从上述分数中选择一个,然后用你手中的材料(纸张、笔、剪刀等学具)来说说真分数、假分数分别和1相比是大,是小,还是相等?(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让其中一组学生介绍他们的比较过程,并上台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明设计的理由及他们是如何比较大小的。根据学生的比较进行总结,同时幻灯片出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性质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所获得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探究中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再通过问题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过程就会变得更加轻松,知识的获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技能水平自然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史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假分数论文; 真分数论文; 学生论文; 分数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