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库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蓄水,需要在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水库中一般出现的渗漏情况,可利用防水混凝土,来提升防水性能,完善水库的基本功能,进一步提升工程的安全稳固性。这篇文章对防水混凝土做了重点研究,并对其应用与水库建设做了相应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水库工程;防水混凝土;防渗施工
前言
混凝土如今是普遍应用于工程施工的材料,推动了更多种类的混凝土的出现,我们需要在减少成本支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适应各工程的施工需求。防水混凝土对水利施工有积极意义,充分应用于水库工程,能够全面提升水库防水性能,防止渗漏情况的出现,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
一、防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极强,能够增强结构防水效果,一般有常规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三类。第一,常规防水混凝土。与常见的混凝土材料一致,配比却有所不同。在配比时一般是较小水灰比,逐渐增加水泥量、灰砂比、砂率与石子粒径来调节孔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砂浆或粗骨料间的密实度和抗渗性。常规防水混凝土的操作程序简单,成本少,能够适应地表、地下的防水施工需求。第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向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添加微生物和无机盐,调节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密实度和抗渗性,与一般的混凝土比较而言,有着较高的抗冻性,通常适应抗水性、耐久性标准高的防水项目。第三,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实际上是利用膨胀水泥在水化期间出现的体积膨胀,来增强既定环境下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通常适应地下防水施工项目与后灌缝施工工程。
二、水库混凝土应用要点探究
1.外加剂应用防水混凝土在配比期间通常会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实际上是由于其属于阴离子活性剂,通过发挥吸附功能,把水泥浆体间的絮凝结构体调整为均匀分散状态。这是絮凝结构分散,其中的游离水被逐渐释放,进而实现混凝土的流动性与和易性。并且,为维持混凝土的当前状态,再配比混凝土期间要减少水量,减弱水灰比,能减少混凝土发生离析与泌水情况的出现。并且,减少水量,技能强化混凝土密实性,还能对孔隙结构不断调节。对混凝土加注定量缓凝剂,还能延缓混凝土初凝与终凝时间,减小结构物抗渗性和强度。
2.结构物抗渗性
关系着混凝土抗渗性能强弱的因素有多种,如水灰比、水泥种类、外加剂瓶中及集料级配等,若是水灰比太大,就表示水量超标,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量增多,就会导致结构孔隙率变大,从而减弱结构抗渗性。若是减小水灰比,就会对混凝土结构密实度有所提升,但是也进一步加大了施工困难。由于混凝土的自身级配高,混合料石子粒径大,在进行浇筑期间石子无法收缩,就会引起石子外部的水泥出现裂缝,减弱混凝土结构抗渗性。所以,在拌制混凝土期间,要尽可能的采用热型硅酸盐水泥,由于其吸水少、干索性低且水化值小。并且在后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均匀振捣,强化其密实度,尽可能的方式施工缝与干缩裂缝的出现,实现结构物抗渗性与耐久性的效果。
三、水库施工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引起混凝土渗漏因素
1.1原材料性能与配比
准确选用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在进行水库施工建设期间,要运用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标号在52.5以上的硅盐酸水泥。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配比时,增加一定量的外加剂是很必要的,河沙有着细、坚硬的特点,是比较合适的施工材料。
原材料性能和科学配比直接影响到水泥砼路面的强度,结合抗压性能,对水泥混凝土实施科学配比规划,进一步检验抗折强度。通常情形下,水泥就选择抗折强度高、收缩性能好和耐冻性的材料,如硅酸盐水泥等。若是水泥内游离氧化钙太多,就会使得水泥硬化、混凝土体积过大等情况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抗疲劳强度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前提下,一定要保证水泥内游离氧化钙在标准范围内。再进一步的测试验证水泥的碱度、碱集料,保证水泥碱度在1%以内。若是粗骨料内有着蛋白石元素,就需要水泥碱度保持在0.6%以内,防止碱集料膨胀反应的出现。
1.2对混凝土要充分振捣
由于混凝土构成特别是具有抗渗性的混凝土构成要实现高效的密实度,就要结合标准要求采取必要的振捣操作。混凝土外加剂类操作能力的深入强化的同时,在坍落度较大的环境下混凝土也能全面高效的完成,若是混凝土入模之后进行简单振捣操作就能够达到拆模之后的平滑面,但是这种效果极不显著。对具备抗渗性的混凝土缺乏足够的振捣操作就会使得结构内部出现较多气孔和缝隙,其对结构性能影响较小,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抗渗性能。
2.增强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措施
2.1把握好混凝土材料质量
采用优质水泥。因水泥的水化反应引发的热量是使得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对水利项目混凝土选材时,一定要采用发热低、含碱量少的水泥做混凝土材料,水泥要具备高强度、可塑性强及初凝期较长等特点。
对砂石骨料的科学选用。在混凝土构成要素中,骨料占主要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选用混凝土砂石骨料时,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来科学选择膨胀系数小、级配高的骨料,并要科学控制混凝土中的细石粉和宽石粉的含量,保证工程安全稳定性时,能够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和密度,从而增强大体积的混凝土抗裂性。
2.2科学配比
科学配比水泥和混凝土。在实施混凝土配比时,要全面考虑水利建设的施工特点,降低水泥用量,并科学把握水灰比,要保证水泥有一定含水量,不能缺少流动性和粘聚性,要确保配比的混凝土可实现水利施工的具体条件,科学高效的实现混凝土的浇筑任务。
2.3.全面增强混凝土的捣实强度
混凝土捣实操作就是对入模的混凝土进行一定的成型和密实操作。我们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入模之后,一定要立即开展必要的振捣措施,确保刚入模的混凝土可遍布模板的每个位置,并积极排出模板中多余的气泡,充分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密度。然而在施工期间,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振实时,我们需要进行两次振捣操作,来进一步增强外墙防渗性能。
2.4采用适宜的外加剂与选用优质的掺合料。
把定量的减水剂与引气剂充分结合,可准确把握混凝土水泥的凝胶材料含量与水量,对新拌混凝土的任务量更高效的发挥调节作用。外加剂的定量添加,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硬化外墙混凝土的抗压性和变形情况,也能够推动外墙混凝土的抗渗性。
掺合料的质量因素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使用期限的关键原因。在选用水泥参合料时,我们一定要开展必要的研究试验,来选择满足水利施工标准的有着足够活性的掺和材料,并且因粉煤灰的含硫量和碱量都很少,需水量也低,所以能够将其适量添加到混凝土中,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和抗渗性,也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推动混凝土内部的碱骨料能有一定制约,从而增强水利项目中混凝土抗裂性。
四、总结
防水混凝土应用与水库工程,能够改善结构的防水抗渗性,避免工程渗漏情况的出现,全面提升其综合质量。对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在当前的发展前提下深入探究,提升各个环节施工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尽量的减少各项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庞涛.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216.
[2]李红亮.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1:221-222.
[3]王利华.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12:177.
论文作者:曾昌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水库论文; 水灰比论文; 骨料论文; 密实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