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_武术论文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_武术论文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交流论文,中西论文,传统武术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是近代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武术显示出西方体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传统武术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1世纪,由于体育文化交流的深入与频繁,将对传统武术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对如何加快传统武术转型的步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将武术全面地推向世界作一探析。

1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由“西学东侵”到“东学西渐”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迅速涌入中国。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上的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造成强大的冲击。“土洋体育”之争的结果是中国人看到了自身体育文化的不足,也体验到了以民主与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势。特定的历史条件也加速了中国传统武术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传统武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武术冲破了传统宗法制的师徒关系,由师徒授课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成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运用相关学科理论阐述武术运动奥秘的武术科研活动也逐步展开,武术理论体系日益完善。竞技武术迅速发展并已走上国际竞技舞台。武术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本世纪后半期,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掀起了一股研究东方文化的热潮。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拉开了“东学西渐”的序幕。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乳汁的滋养,不仅有精湛多彩的技术,而且蕴含着丰富哲学、养生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兵法学、宗教学等文化内涵,它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主张通过身体锻炼达到由表及里,由形及神,形神兼备的理想人格的塑造。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旨是通过身体运动增强体质,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缺乏对人意识方面的锤炼,乃至形成理想的人格。许多国外习武者说,他们习练武术既是为了健身、防身,也是为了从中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中国武术文化更能显示人生的哲理,更有深刻的内涵,因此也更能适应现代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传统武术必将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和技击功效、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2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2.1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传统武术拳种的影响

传统武术拳种繁多,各呈异彩,形成了一道特殊而绚丽的风景线,这是它的一大特色,但也给传统武术向国外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全国已查明的历史清楚、脉络有序、 风格独特、 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30多种。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个拳种都系统地推向世界, 而只能将技术理论成熟,文化内涵丰富,最能体现与反映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拳种作为最优选择。即使在国内,由于国家重点推广长拳类的武术项目,对习武者来说,所掌握的拳种也是极其有限的,向国外推广更不能一涌而上。一些地方性的小拳种,在国内开展都极其有限,更谈不上向国外推广。

传统武术拳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的产物,面对开放的世界,它将逐步失去产生与独立生存的环境,相互交流是大势所趋,其结果是包含着大文化又善于吸收其他门派优点的优秀拳种,将广泛传播;而包含着小文化又不善相互交流的地方性小拳种,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较小,有可能被其他拳种兼并,甚至消亡。同时,也不否认一些具有概括性和包容性的新的拳种的出现,它可以是一些相近或类似拳种的综合,也可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武术拳种的另一种产生方式。如近几年来,风靡大都市的木兰拳,就是应美凤女士继承已故杨文娣老师传授的木兰花架拳,并把太极气功、武术技击、体操、舞蹈等基本功融合在木兰拳中,使木兰拳不仅造型优美典雅,动作潇洒大方,而且具有健身、健美,陶冶情操,延年益寿等功效,得到广大的老、中、青妇女和拳操爱好者的青睐。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充分肯定了木兰拳运动,并把它作为中国武术的第130个拳种。对此, 我们应尽可能地保持传统武术多姿的局面,努力使传统武术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不能人为地加速某些传统武术拳种的消亡,要尽可能地做到既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传统武术,又能保证其在国内百家争鸣,各放异彩的局面。

2.2 西方一些健身形式对传统武术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也应不断地丰富和演化,要与时代同步,要善于吸收其他健身项目的优点,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近几年来,西方一些健身形式如交谊舞、健美操等对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广泛开展形成一定的冲击。笔者对我国部分城市经常进行锻炼的1562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参加晨练的人群中,习练太极拳、木兰拳以及其他传统武术项目的占44.5%;而以健美操、交谊舞、门球等为锻炼形式的占28.3%;以气功、秧歌、跑步等形式为锻炼内容的占27.2%;在晚练的人群中,大多数的人以舞蹈、健美操、保龄球、乒乓球等娱乐性较强的运动形式为锻炼内容,极少有人习练传统武术。在传统武术广泛开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它所面临的危机,如果不及时地赋予传统武术以新的时代内容,它将逐渐地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被西方一些简单、易学、便于开展、新兴的健身形式所取代。

3 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

3.1 传统武术应服务于大众

武术是中国古老的体育项目,有众多的拳种和不同的技术,为了适应国内外竞技体育的要求,我们国家确定了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与可比性的拳种用于正式比赛,而其他的拳种,由于条件所限,在社会上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长拳类的竞技武术项目,由于动作舒展、优美,观赏性强,便于评分,近几十年来发展到了空前高的水平。当我们在欣赏优美的套路表演时,难免会产生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感觉。在1997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开始倡导创新难度动作加分的情况下,套路比赛势必沿着更高、更难、更美、更新的方向发展,这是否会忽视武术的核心——技击性的体现。竞技武术套路本身已对传统武术的技法结构进行了过滤,某些运动员为了追求创新难度,将会造成其套路动作的技击含义越来越少,偏离了技击这个核心,竞技武术将会走上越来越与传统武术相异的发展轨道。没有传统武术作基础,竞技武术将脱离大众,成为空中楼阁。

产生于社会实践的传统武术,多侧重于实用技击,我们从一些传统武术表演中便可看到这一点。传统武术套路一般简单、朴实、花法较少、实用价值高,就其所用的器械与竞技武术相比,就显得大而笨重。竞技武术的发展,也对传统武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武术表演中,我们会看到许多选手为了追求套路的观赏性,将一些竞技武术的难度动作大量地添加在传统武术套路中,以致形成风格各异的两种效果,使传统武术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内容与特色。更有甚者,除了起势与收势,其余的基本上全是长拳类竞技武术的动作。以前只有在竞技武术的剑术比赛中,才经常出现运动员食指扣握剑盘的现象,如今在传统武术剑术表演中也屡见不鲜,其原因就在于正确的握剑方法,已难以满足动作技术复杂变化的需要。针对以上现象,我们不能不有所反思。目前,已有一些专家提出,传统武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用很长时间,它将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特点,走上竞技武术的发展之路。

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本源泉,竞技武术的发展有赖于源源不断地吸取传统武术的精华,同时,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广泛开展,还可为竞技武术培养大批的后备人才,两者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国的武术群众基础相当广泛,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如太极拳的推广。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瑰宝,它以其良好的健身、养生功效,丰富独特的技击理论和实践,受到全世界人民所喜爱。

3.2 传统武术应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武术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武术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从事竞技武术的人数十分有限,武术赛场上观众的人数几乎抵不上运动员与教练员之和。相反,在社会上传统武术蓬勃发展,全国经常从事武术锻炼的人数达到6500多万人。我国现有的民间武术馆校万余家,并尚无削减之势。以河南省为例,全省大大小小的武术馆校千余所,超过千人的就有十多所,仅塔沟武校一家就有学生4500多人。可以看到,传统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前景广阔。民间武术馆校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以散手为例,全国的散手冠军有一半以上来自民间武术馆校。不难想象,随着民间武术馆校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教练员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用很长时间,它们将成为培养竞技武术人才的基地。

民间武术馆校的兴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传统武术的迫切需求,也是传统武术走向社会化的充分体现。发展传统武术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挖掘社会潜力,形成多样化的社会经营机制,才能使传统武术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3.3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应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武术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目前,竞技武术有77个会员国,五大洲都成立了洲际武术组织,它已进入亚运会,并成功举办了4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近期,国际武联已申请加入国际奥委会, 竞技武术正积极努力争取早日进入奥运大家庭。

武术进入奥运会,只是武术发展的一个方面,还要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传统武术。只有以竞技武术为龙头,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两者协调发展,将武术全面推向世界,武术的发展才能稳固和持久。

4 建议

加强对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工作,完善传统武术理论体系;传统武术套路应加以改革,要编排短小、简练、易学、便于推广的套路;加强对传统武术的管理工作,经常举办世界性和全国性的传统武术运动会,组织武术馆校之间的比赛与交流,设立专门的涉外武术教练员培训机构,提高涉外武术教练员的整体素质;积极主动地向国外推广传统武术。派专家、教练出国讲学或常驻国外,同时大量吸收国外友人来华考查学习。

标签:;  ;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_武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