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叶的田间专家诊断与处理_小麦论文

小麦黄叶的田间专家诊断与处理_小麦论文

小麦叶片发黄,专家田间诊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间论文,叶片论文,小麦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老师,麻烦你来帮我看看,这田里的小麦总是出现黄苗、枯叶甚至死苗现象,我不晓得是啥原因,出了这个问题该咋个防治?”近日,当巴中市南江县农业局农艺师李明雍来到东榆镇槐树村时,村民何显富急忙找到他说道。听后,李明雍庚即下到田间,分析了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补救措施。同时向群众讲授了小麦叶片发黄常见类型、原因及其补救措施。

      深播细苗黄叶型:由于播种过深导致麦苗出土时间长,长叶慢,次生根扎得晚,甚至没有次生根,麦苗吸收营养少、苗质弱、不耐旱、不抗冻,麦苗黄、黄叶多,甚至成片发生叶片枯黄,长势很差。

      迟播弱苗黄叶型:由于播种过迟,气温下降,造成出苗时间推迟,叶片生长瘦弱、发黄,甚至出苗少或者不出苗。

      水渣黑根黄叶型:这种黄叶型是因为田块整理不平、沟不相通,造成积水渣苗,使麦苗根系发黑,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地势低处出苗少黄叶多,点片状枯黄分布十分明显,甚至也有极少数麦苗枯死。黑根病苗型是播种时欠墒,播后不能及时出苗,只好在播后采取浇水或者沟灌,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麦子发芽出苗时间过长,苗质弱,种子根、地中茎或部分次生根易被根腐病、立枯病等病菌侵袭,麦苗生长缓慢,出现黄苗枯叶甚至死苗。

      墒板根浅黄叶型:该类型由于整地时地湿或犁地后下雨,导致土壤板结,小麦播种过浅,或深浅不一,不利于麦苗根系下扎,吸收营养差,麦苗不耐旱不抗冻,一遇重霜冻或强寒流麦根易冻坏,出现严重干叶死苗现象。

      药害烧苗黄叶型:一是药剂用量过大造成麦苗受害;二是配药加水太少导致药害;三是某些除草剂与杀虫剂混配后出现药害;四是把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混合喷施,导致混合液浓度过高,出现严重的药害烧苗现象。

      冻害伤苗黄叶型:一是某些弱春性品种抗冻能力弱,一旦遇到重霜冻或强寒流侵袭,麦叶被冻伤而干枯;二是犁地后耙不实落或旋耕后没耙实的地块,跑墒漏气,一遇强寒流,地下麦根易被冻坏,导致麦苗黄枯或逐渐死亡。

      劣种病苗黄叶型:该类型田多为本地农户自留种子,种子带有赤霉病、粒腐病等病菌,导致出苗率低、芽势弱,麦苗极易感染根腐、苗腐等病害,出现黄苗或死苗。

      酸土根少黄叶型:由于长期以来大量增量使用化肥,部分土壤PH值持续降低到5.5以上,甚至4.5以下,土质偏酸不利于麦苗健壮生长,导致分蘗少,扎根少,生长缓慢和黄苗干叶,此类田最典型的现象,就是焚烧秸秆堆的地方麦苗健壮长势好,其它地方出现黄苗、弱苗。

      对墒情不好,根系发育不良造成黄叶甚至死苗的地块,一是抓紧镇压,提高土墒抗冻护根能力;二是实行中耕和施用有机肥,减少土壤空隙,踏实土墒;三是浇好“越冬水”,提高土壤墒情和地温,利于多发次生根及根系下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

      对病虫害重发地块抓紧施药防治。根腐病、纹枯病、叶枯病等病害发生地块可选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每亩5克,80%戊唑醇悬浮剂10克,兑水30公斤茎叶喷防。蚜虫重发田块可亩用48%毒死蜱乳油20毫升,2%阿维菌素乳油1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

      加配高效营养剂促进叶色转化。对黄苗弱苗在防病治虫的同时,增施叶面肥(如“美洲星”、“新美洲星”)每亩50~100毫升或壁护稀释5000~7500倍应用;也可与杀虫剂和杀菌剂一起使用,可起到增加营养、促黄转绿、促弱转壮、提高杀虫和杀菌的作用。

      联系电话:028-85230750

标签:;  ;  ;  ;  

小麦黄叶的田间专家诊断与处理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