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论文_朱建忠

浅析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论文_朱建忠

朱建忠 山东省青岛市宾川路小学 266199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身体文化的交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代表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和风度,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语言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正确运用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点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低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的研究,结合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浅要分析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方法。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二、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语言在教学组织中的作用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课堂的常规组织、各种练习的组织以及小组讨论等都需要语言来进行。体育教师语言的提炼程度对其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2.语言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对技术要领的讲解、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纠正、对训练要求的提示以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等等,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专业和精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语言在沟通师生情感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生病时,学生畏惧时,学生有不良情绪时,教师一句得当的话语,很可能就会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给学生以很大的信心。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成为我们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都应该多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三、语言在低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如此,教学中运用语言也同样如此。在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特点了解掌握之后。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地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探讨,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口令”和“口号”的运用

“口令”和“口号”是体育教学中最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清晰、洪亮、激昂、生动、形象的口令和口号,可以使学生心情开朗、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音与声的美感,讲解的美感,实质上就是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讲课时由于教师的话音标准,口齿清楚,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又能给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如队列练习时,教师在讲解有关动作要领后,只要你一提国庆阅兵式的情景,学生就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阅兵式的行列中,正在接受检阅一样,会情不自禁地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地做好队列动作,从而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某种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导入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情景,可以很好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可以导入“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 、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最后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在学生热情参与的同时,学习效果也随之提高。

3.儿歌教学法

简洁精练的语言更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要是把一些激励性语言编进儿歌或口令中,就更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比如我是这样教一年级小朋友立正稍息的,当我喊“立正”口令时,小朋友会说“小脚小脚小八字,小手小手两边放”,我会说“对对对,做对了”;当我喊“稍息”口令时,小朋友们会说“小脚小脚小桥洞,小手小手背后握”,我再说“棒棒棒,棒极了”。这些提示性、生动、浅显的激励性“儿歌”、“口令”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秩序井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行为习惯和掌握新的运动技能。

4.语言激励法  

运用激励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利用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用到一些激励性语言,比如说“你真棒”、“真不错”、“好样的”等,都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励的过程中,要让其他学生明白为什么夸奖他,他好在哪里?比如学生排队时,我会说“张同学站得真直,小手紧紧地贴在大腿两侧”,其他学生就会马上向他学习。但是如果在一堂课中,教师的激励语言如同雪片一样,就会破坏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随意的激励语言,不仅会降低教师的威信,而且会使激励语言显得空洞、教条、苍白无力。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应忽视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不仅是学法和教法所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是评价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评定一个学生动作时,运用肯定或赞扬的语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鼓舞的效果。对完成动作好,掌握技术快的同学应当表扬;而对身体素质比较差,技术水平低的同学,虽然完成的动作质量比较差,但只要一个细节做得好,教师也应用赞扬的语气表扬他(她),增强其自信心,努力完成任务。反之,讽刺、挖苦、训斥甚至打骂,就会产生敌对情绪,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从而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四、体育教师的发展方向

体育教学语言不是教师职业性技巧和情感的表演,而是对教育事业追求的思想感情的反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应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在心理上应给学生某种依靠,以增强信心,更好地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师不但传授给学生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先成人后成材,这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认真研究和掌握不断发展的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规律。这样,才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锻炼自己的语言技巧,具有清晰、简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体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论文作者:朱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论文_朱建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