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鹏
贵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邮编:550599
【摘要】目的:观察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CT、MRI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受累椎体为136例,经CT、MRI诊断,其符合率分别为64.71%、100.00%,二者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个椎体结核病灶破坏范围评价分别为(69.8±12.4)%、(80.5±10.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椎体CT值均低于骨桥、硬化骨、死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患者行CT及MRI影像诊断,效果显著,但MRI诊断过于繁琐、价格偏高、并且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以CT诊断为常规方法,并结合MRI,以此保证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临床价值
结核病作为临床常见传染疾病,其具有高病率的特点,其中约50%为脊柱结核,主要发病部位为胸段、胸腰椎、颈椎等,其中作为比重较高的为腰椎。据统计[1],脊柱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由于发病隐秘、症状较轻、病程缓慢,因此,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大。当前,临床诊断手段主要为CT与MRI影像学技术,为了明确二者的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了50例脊柱结核患者,男29例,女21例,最小8岁、最大79岁、平均(41.2±1.3)岁,病程:最短20d、最长6年,平均(12.4±2.4)月;结核部位:胸腰段15例、胸椎段12例、腰椎段11例、颈椎段9例、其他3段。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均为脊柱结核;②均给予CT与MRI检查,间隔时间均超过1周;③临床资料完整者。
1.2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取正侧位,扫描所选区域,层厚为5mm、间隔为5mm,行连续扫描,其中目标病灶部位行薄扫,在采集容积后,重建MPR,并对病变进行观察。采用磁共振成像仪与脊柱专用项圈,行常规T2WI、T2WI检查,同时给予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对单个椎体结核病灶破坏范围评价及椎体CT值。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
本组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受累椎体为136例,经CT、MRI诊断,其符合率分别为64.71%、100.00%,二者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根据临床实践可知,脊柱结核所占比重较高,患者常选择手术治疗,但由于病灶累及椎体骨折,并且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保证预后,术前影像学检查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像学检查手段日渐丰富,常见的有CT与MRI等,在骨科疾病中,影像学诊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明确其在脊柱结核中应用的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探讨。
在脊柱结核中应用CT,其最为突出的优点便是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对脊柱较小骨质改变均可进行有效的显示,特别是在多排螺旋CT支持下,扫描速度进一步增快,同时其采用的受处理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图像的多角度重建。根据临床实践可知,CT诊断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保证了脊柱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的准确显示;二是实现了对细微钙化的清晰显示;三是展示了软组织异常CT片[2]。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为难以在CT原始图像中体现椎间隙异常;另一方面为偏低了软组织病变显示能力[3]。总之,CT诊断应用于脊柱结核,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应用,保证了图像质量,为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脊柱结核中应用MRI,其临床价值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它的诊断优点主要为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使病灶范围、软组织异常均实现了准确显示,特别是在增强后,其显示更为清晰与准确;同时,对椎间盘异常、骨髓水肿等均实现了情绪、明确显示[4],因此,在临床上应用MRI价值显著。但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MRI过于繁琐、价格偏高。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知,CT与MRI均是诊断脊柱结核患者的重要方法,其中CI方法具有简便性、经济性与高效性,同时其损伤相对较小,因此在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治疗前,应行CT与MRI影像诊断,前者作为常规方法,还可用于疗效评估与复查等方面,后者则可用于病情评估。经联合应用,临床诊断效果将更加显著,进而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利于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钟平勇.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1,20:79-80.
[2]卢东霞,张凤翔,晨曦,等.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4,05:13-14.
[3]赵绿洲,杨守珍,王志永,等.19例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06:978-980.
[4]宗平.儿童四肢骨关节结核DR、CT、MRI影像学表现分析[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4:9-12.
论文作者:毛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脊柱论文; 结核论文; 影像论文; 患者论文; 价值论文; 病灶论文; 方法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