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学习兴趣;教学方式
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和磨难。与此同时,无论是任何年纪的人都应该对于健康给予一定的重视。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发展,多多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感受运动的魅力。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都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常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不愿意听从他人的意见和见解,有时也会做出一些任性和幼稚的举动。所以,无论是父母或者教师,一定不能采用强制性的语言或者行动来要求学生做出某种改变,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给学生安排适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而设计相应的活动,并且要保证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运动的强度比较大而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于运动的热情进而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如果运动的强度比较小,那么学生必然也对其提不起兴趣进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参与这些活动。教师一定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真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教师一定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下,学校常常将文化课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优与劣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之下,体育课总是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化地带,而无法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与此同时,体育教师也不注重对于学生的健康教育,而将课堂变为学生随意活动的场所,这反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多样的教学形式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其身体的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武术——健身拳》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健身拳技术动作的名称,并且让学生掌握4~5式健身拳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其一,教师可以自己向学生演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以精确的语言进行讲解,进而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武术姿势。其二,在教师讲解完学习的动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并且每个小组进行演示。然后,教师再根据每一个小组的练习情况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其三,教师可以采用分解练习法,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进行练习和领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完整练习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方式和环境之下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
三、培养合作意识
人类社会,是一个集体社会,其需要具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发展。合作,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一个良好的品质。初中生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触这个世界,他们已经开始去思考自己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并且学习怎样去适应这个社会。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的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体育活动,恰恰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另外,大多数体育活动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不断配合,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所以,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多多交流和沟通,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运球绕杆》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2人为一组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最先完成游戏的小组则为获胜。在游戏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不断配合才能够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
综上所述,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性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上的一切苦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消除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恐惧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军龙.基于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6(7):49-50.
[2]陆新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1):73-74.
论文作者:杨素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动作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