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教材中“活动”的教学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教材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9月起,浙江省高中开始采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该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其内容上的一大特色就是设置了许多“活动”,摒弃了以前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要求的弊端,转而设计了许多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地理技能的学生活动。就以教材《地理I》为例,全册中“活动”共有70处之多,几乎覆盖了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如此大比例的“活动”是前所未有的。该地理教材对地理教学提出的一个明确思路就是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因此,对该教材中“活动”教学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教改的成功与否。本文以教材《地理Ⅰ》为例,谈谈对该教材中“活动”教学处理的几点看法。
一、“活动”的内容选择——大胆取舍,敢于创新
教材设置的“活动”只是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而不是一成不变和必须照搬的。教师可根据本校、本地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取舍,并自行设计创新,使“活动”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活动”既能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又可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便于真正有效地开展。
1.对—些地理实用价值不高的“活动”进行有选择的放弃
教材中的“活动”为地理教学服务。面对众多的“活动”,若面面俱到,却又蜻蜓点水,势必不能扎实开展,将起不到“活动”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充分研究“活动”的地理实用价值,大胆取舍。如教材第6页“计算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有多少千米?”该活动的地理价值不高,可以放弃。
2.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储备进行取舍
教材中的“活动”是为学生而设计的,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好主导的作用,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角度取舍“活动”的内容。如教材第9页“月相的观测”,学生已在初中阶段实践过,可选择放弃。又如教材第110页“探究长江流域的水灾”,针对性不强,可舍去。可根据本地的实际,结合本地学生经历最多的台风灾害为探究主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根据时事热点动态及时更新教材的“活动”内容,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代性
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更新补充教材的新内容。例如学习太阳系的内容时,根据最新的国际天文信息,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内容更新为八大行星,将教材第9页的活动替换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冥王星的最新概况”的活动。同理,如学完宇宙探测的内容后,将教材第11页的“探究活动”更新为收集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发射和即将实施的“嫦娥登月”计划的动态,借此增加同学们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
二、“活动”的时间安排——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教材中的学生“活动”穿插分布于教材的相关内容中,目的是促使学生能在课堂消化所学的内容,同时寓活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参与式的主动学习的特点。所以教材“活动”的时间安排,应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为补充。
1.课堂“活动”的时间安排
第一种安排是将“活动”作为新课的导入。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一种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同时也可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地域分异的规律时,一上课就让学生利用地图册读图,完成教材第79页和第80页的“活动”:从图中读出从海南岛到漠河的自然带变化、非洲20°经线穿过的自然带和欧洲40°纬线穿过的自然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这种自然带在经线、纬线方向分布各有何规律,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由此自然地导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从现象分析到规律、原因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利于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种安排是将“活动”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有机结合,在师生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如学习“地球自转”中讲到昼夜更替时,将教材第17页“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的实验”活动及时引入课堂,让一名学生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另一名学生手捧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让学生仔细观察模拟实验得出相关结论。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演示昼夜更替的形成道理,不仅能让学生最直接最具体地理解昼夜更替的原理,并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第三种安排是将“活动”作为课堂小结,使它起到对课堂教学内容总结深化、检查巩固的作用。如讲完“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的内容后,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3页“兰州城区的发展区位分析”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探究地形条件对兰州城市聚落形态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深刻地理解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并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将“活动”时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
课堂时间有限,并且有些“活动”无法在课堂开展,须向课外延伸拓展。如教材第18页“测日影求经度”和第 24页“测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等活动须在课外组织学生完成,借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享受活动的成果。又如教材第40页“野外褶皱构造观察”,可利用学校秋游之际,或组织地理野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校外开展。这类活动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精神,增强探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三、“活动”的开展形式——丰富多样,讲求实效
教材中的“活动”数量多、内容多、要求不一,分成思考、实践、探究等不同层次。我们可根据“活动”的内容及特点,将教材中的“活动”进行归类,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予以落实。这样,既可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又可避免“活动”的单一枯燥,使活动的效果更佳。
1.模拟情境类
许多地理知识的时空跨度大,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可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角色扮演或实验等形式模拟自然与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接经验。如教材第60页“水循环示意图”,可让有条件、有兴趣的学生用电脑设计成动画,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欣赏。又如教材第71页“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的活动,课前可发动学生从校园里取两杯同质沙土,其中一杯沙土表层覆盖草皮,在同量同速的水冲刷下,让学生留心观察,亲身体验植被覆盖条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从中悟出如何有效地做好水土保持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不仅能最终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2.绘制图表类
这类活动可通过让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或自己收集的信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把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以示意图、分布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这类活动既能显示地理学科的特色,又能突出地理技能的培养,应予以高度重视。如教材第48页绘制等温线的训练,教材第58页“连续收看并记录一周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可让学生动手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绘制相应的天气系统,绘制一周来气温变化曲线等。在地图绘制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图表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从而使学生达到图文合一的境界。
3.观察体验类
让学生自主地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如教材第58页“连续收看记录一周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活动,选择一些特殊的天气,如进入冬半年经常经历的冷锋天气,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同时检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这类活动的进行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改精神。
4.社会实践类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在客观、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去调查搜集所需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前教师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活动的主题、目标、人员、计划等),使活动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如教材第60页“调查家乡的河流”活动及教材第69页“调查当地的一家工矿企业三废排放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程度”活动,可以把永康的母亲河——华溪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结合当时永康电视台报道的入秋以来晴朗少雨的天气,和沿岸工厂污水排放导致溪干村一带水质严重恶化的新闻事实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从华溪的水位、水量、水质、水源补给、沿岸工厂、居民点分布、工厂废水和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等方面来了解华溪水质恶化的原因和应对的措施。由于这些活动定位于乡土地理的基础,使学生不但能深入了解和研究家乡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变化,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相互协作的科学态度和对自然、社会的评价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教材中的“活动”作灵活适当的选用,并且可以自己设计更多符合本校实际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形式上,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在课堂内外给学生提供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参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智力潜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积极、健康、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地理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让教师创造出更多真实的学生活动,在开放的活动环境、自主的活动过程中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