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思维程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程序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维,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指导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实践与改造。能否有序地开展思维是能否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实践成果最大化的关键。新闻摄影作为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样有一个如何展开思维,即如何把握思维程序的问题。对新闻摄影的思维程序展开研究也就有了其现实必要性。
一、新闻摄影思维程序这一概念内涵及外沿的确定
新闻摄影的思维程序,要确定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外沿,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新闻摄影。因为这些概念附着在程序这一概念前面,通过缩小其外沿,增加了它的内涵,从而也就决定了新闻摄影思维程序的定义。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新闻摄影,是指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色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结合“程序是事情进行先后次序”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对新闻摄影的思维程序作如下定义:
它是指为完成新闻摄影这一实践活动,而对新闻事件进行的概括和反映,并自觉地把握新闻事件本质这一理性认识活动的先后次序。从这一内涵出发,我们不难确定其研究的是一个过程,而且着重的是这过程中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由于过程是由一个个环节构成,而每一个环节特性功能决定了它在系统中的地位,所以我们首先应着力研究一下新闻摄影思维程序中的各个环节。
二、新闻摄影思维程序的构成
新闻摄影从外在形式上看,它是由文字和图片构成;从宏观上来看又是由主题和蕴含主题的外在形式构成。我们知道,很多时候,画面与文字的形成不是在同一个时段,主题与具有冲击力的画面的形成往往也不在同一个时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思维的观点,这种时段上的划分,必然要反映到思维程序上来。新闻摄影每一个外在行为环节必然对应于思维程序上的某个环节。按照新闻摄影中思维形式运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新闻摄影思维程序划分为以下三个组,六个环节:
组一:以逻辑思维为主
环节一:报道题材的选择
环节二:主题的形成
组二:以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为主
环节一:投入工作前对可能出现情况的形象化预见
环节二:拍摄现场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及适时对思维的冷却
组三:综合运用三种思维形式的
环节一:报道形式的选择,包括题裁、剪裁等
环节二:文字的深化
下面分别对以下六个环节进行论述。
组一、以逻辑思维运用为主的两个环节:
环节一:题材的选择与鉴别
要进行选择,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对文字新闻而言,一个事件是否会成为报道的题材,只需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六性以及这六性的大小,即真实性、新闻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人性(即人情味)。然而作为图片与文字统一体的新闻摄影,它还必须具有瞬间的形象性。张红权在1994年《中国摄影报》上一篇名为《批判与重构——新闻摄影整体论》的文章中曾把“六性”与“瞬间的形象性”归并到一个概念即“瞬间的新闻形象性”中,把这七条性质作为一个整体去衡量、评判一个新闻事件是否值得用新闻摄影这种形式进行报道。文章认为如果仅以六性为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仅会给图解照片大开方便之门,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字新闻价值六性的评价往往会使我们略掉许多真正优秀的瞬间。这些瞬间如果用实用文字的形式去表述,它很难说有新闻价值,因为事实本身并未发生值得文字报道的变化,但一经摄影凝固下瞬间,便能将人的情绪、感情乃至细微的敌意都具体形象地反映出来,可以这样认为:只有用摄影去反映这一事实时,这一事实才具有了报道价值。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的《1985年的南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两名黑人妇女昂首前进,一个白人青年坐在路边长椅上,眼中流露出不屑与鄙夷,这一场景按照新闻价值的六性来说,它是不具备文字报道的素质的,但摄影记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富含形象性的瞬间,从而“把南非种族隔离、歧视所造成的社会不安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它除了在题目中对时间、地点有广义交待外,没有严格意义的文字说明,新闻要素的交待都是通过画面”来达成的。
但我们要注意,强调形象性并不是说其它六性不重要。真正而成熟的摄影记者应该用好逻辑思维,从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找出真正富含“瞬间新闻形象性”即满足"6+1"条件的事件作为我们的报道题材。
环节二:主题的形成
主题,即新闻报道中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记者对于自己在新闻报道中所反映的某些生活现象和某种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蕴含在新闻事实中,需通过记者头脑里“加工厂”的作用,才能把它深刻地揭示出来,它是记者对新闻事实提炼的思想结晶。
任何一篇见诸于报端的摄影报道先要阐明主题思想。即使是那些不显露作者态度的报道,实际上作者的思想也隐藏暗示在他的报道之中。主题提炼的好坏,是一次摄影报道成败的关键。
新华社记者南振中认为主题思想的来源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记者通过采访、搜集,从所获得的新闻素材中分析、归纳而逐步形成的。二是记者借助于长期的生活积累包括素材积累和思想积累,初步形成了自己对某些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些认识和见解。在采访实践中,一旦受了某一生活事件的触发,得到启示,从而孕育出比较深刻的主题思想。这二条途径,揭示了记者提炼新闻主题思维的普遍规律,具体到新闻摄影中,可以用新闻摄影中的两个“思维流向”加以详细阐释。思维流向其一是由政治宣传需要→新闻价值的判断→形象化的表现。另一种则是对上述流向的逆向,那政治宣传需要←新闻价值的判断←形象性的表现。这两条流向对应与南振中的两条途径说,是对前者的具体和个性化。
流向一的提出,往往会给人带来误解,似乎这是在默许和纵容主题先行,而且十年动乱中也确有这个情况,甚至在当时有其指导理论,如“事实是有阶级性的,新闻照片的真实性要由记者的立场决定,抓拍是资产阶级的方法,摆布是无产阶级的方法”等等。但我们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我国新闻记者作为党的喉舌,不可避免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能否自觉地在工作中为党的政策鼓与呼也是衡量一个记者政治上是否成熟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优秀摄影记者正确运用这一方法,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而且也拍到了极为感人的瞬间形象,可以说实现了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双丰收。他们的成功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我们知道,中央的政策往往规定的是切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有极强针对性的规定。记者从这一政策出发,一旦于瞬间抓取中通过形象化的感人瞬间凸现出这一主题,就会产生反响,这怎能不一石激起千层浪呢?1988年,全国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回到母亲怀抱》就是一例。该照作者紧扣中央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针对两岸逐步“三通”的现状,开展了自己的主题搜索,当得知一位102岁老人在台湾的儿子清明节前将回徐州探母的事情后,他便不断与台办联系,并事先定好题名,当意料的情节一经出现后,集中精力抓取了母子相拥而泣的感人瞬间。照片登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关于流向之二,这种主题的确立方式多见于一些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中。确切而言,这种主题方式的确立较上者更易获得成功,受众对照片中的主题也更有认同感,因为它更符合摄影自身的特性要求,视觉第一是它的核心。记者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按快门的欲望是被拍摄对象超常的形象所打动。在那一刹那,作者或许不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找不到解释现象的说法,无法判断事件的价值,仅凭职业习惯,凭直觉拍片。穆青曾说过,要想打动读者,首先要打动你自己。在新闻摄影中也是如此,那个让记者为之激动并按下快门的瞬间,往往也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但仅仅只让受众就这么看图片恐怕也就是一看了之,或者当时有触动,事后却想不起来什么,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要想使自己的报道不致流于形式,不致沦落到插图的地位,摄影者就必须于事情的前前后后中找寻其缘由,探其究竟,从而形成自己的主题。这一主题要能揭示这一新闻事件的本质,要能点出事件的社会意义。当一个深刻而鲜明的主题形成后,这一报道才能算是“形情兼备”,才能起到教育、引导受众的作用。
组二:运用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为主的两个环节
环节一:投入工作前对可能出现情况的形象化预见
摄影是形象化的艺术,作为形象化的报道样式,新闻摄影在做采访准备时,除了器材的准备,还应做思想上准备,即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形象化的预见。这一预见有其现实的可能性与作用。我们知道新闻摄影中有许多题材,如游行、会见、演讲等有其固定的程序。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活动也有其规律性,正因为如此,记者可以在对现场进行勘测的基础上,通过想象预见常理下新闻人物的活动,同时,通过对历史上这类题材中多次突发的事件情况的总结,记者还可以预见万一出现意外时现场的情况,使自己明了在这些情况下自己该站在哪儿,该往哪儿跑才能拍到最有效的图片。这样,无论事件中发生突发事件与否,记者都能有“成竹在胸”,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环节二:现场拍摄中的瞬间形象思维运用与适时思维冷却
形象思维讲求的是从表象到意象的一种能动的指向。新闻摄影者在事件现场,眼前涌动着莫不是形象化的人和事即表象,而新闻图片,则是对事件本质的形象概括。因而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积极运用形象思维,将最本质的瞬间定格成永恒的历史。这凝固的瞬间虽取自现场众多的表象,但它却是新闻摄影者思维的成果。“摄影师拍下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他眼中的世界”,这句著名的行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新闻摄影者的形象思维较之其它形象思维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即新闻摄影者必须在瞬间完成对被摄主体,被摄陪体,构图、用光的考虑,否则,他就无法抓住最本质的瞬间。而能否在瞬间完成上述思维活动,也是衡量一个摄影记者是否合格的标准。拍摄著名的鲁比刺杀奥斯瓦尔德这张照片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者这么讲述他的拍摄“鲁比快走了三步,砰的一声开了枪。当他开枪时,我开了快门。”无独有偶,拍摄那张影响了越南战争的《枪杀越共》的另一位普利策奖获奖者是这么谈他的拍摄经过的。“当他举起左轮手枪时,我才举起我的相机,可是我当时仍没料到他会开枪。他开枪时,我开了快门。”他们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抓住了这一事件最本质的瞬间,因而他们是合格的,但从构图、用光等环节来看,这两个摄影作品都不是最完美的,尤其是后者,甚至有些零乱感,但因为现场只有他们,或只有他们抓住了那一本质的瞬间,因而是他们选择了历史。而一旦现场聚集了数名合格记者时,摄影记者及其作品就要面临历史的选择,只有在瞬间最卓有成效展开形象思维的才能脱颖而出。
在拍摄现场,除了强调自觉而主动地运用形象思维外,适时冷却一下因思维而发热的大脑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一个人过分执著于某一事物时,他对其它事物的关注就会受到抑制,一些原来比较重要的东西因为不是当前的思考中心而被忽略了过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惊呼“哎呀,当时我怎么没想到”,“当时我怎么没注意到呢”就属于这种情况,摄影记者在保持心快手捷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往往这时会有独到的发现。《浅昭遇刺》一照的诞生过程证明了这一点。当会场上右翼学生发生骚动时,许多记者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对着学生大拍特拍。而就在这时一个极右翼的学生突然冲上了主席台,对准浅昭举刀便刺,由于大多数记者全神贯注于极右翼学生的骚动因而对台上突然的变化失去了应有的敏感,而该照作者则保持了自己的冷静,在歹徒拔出第二刀时抬起相机按下了快门。而这时当绝大部分记者从右翼学生的骚动中摆脱出来时,已失去了这一历史的瞬间。
组三:综合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形式
环节一:报道形式的选择
对报道形式的考虑,主要是以下这么几点:一是以什么样的题裁去反映;二对每一张照片剪裁与否以及如何剪裁的考虑。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考虑中都必须坚持一个实事求是的标准。如果事件是分层面、多角度,用一张照片不足以反映交待出其本质的,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专题摄影的形式来反映表现这个具有形象性的新闻事件,如果一张照片足以反映事件的本质,那就没有必要搞上一个专题,罗列几张同一层面,近似角度的照片来撑版面。鲁迅说过,文中可有可不有的字句,坚决删去。新闻摄影者也应当有这样的勇气与毅力,对可有可无的照片坚决说不。
关于剪裁,新闻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布列松是坚决反对剪裁的,他所有的照片都是用原底进行放大,而美国新闻界则是走到另一个极端,或是大刀阔斧地剪去陪体,将全景照片裁成特写,以凸现中心人物的表情,增加人情味,或是移花接木,大搞换头术,以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实际上片面强调剪裁或片面强调不剪裁都是不对的,凡是有利于使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形象性突出的,我们就做,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拘泥于某种理论都将带来思维的局限,从而不利于经典照片的产生。在这一环节中,摄影记者要尤其注意把握这一点。
环节二:标题的拟制及说明文字的制作
一名称职而优秀的记者必须同时具备“两抓”能力,即抓起相机能拍,抓起钢笔能写。因为作为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体,新闻摄影中图片往往只是交待了新闻事件中如何这么一个要素,而其它的何时、何地、背景等要素都必须依赖标题或文字来给予说明。此外,一则拟制得当的标准往往会使报道增色三分,一段写得好的文字往往能使主题获得深化。而拟制不当的标题,含混不清的说明不仅不能交待清新闻的要素,甚至会给人以误解,可谓以文害意在写作过程中记者至少要把握这么几点:
1、紧扣主题,标题及文字必须把新闻事件的主题凸现在受众面前。
2、努力做到与图片珠联璧合,要认识到文字是对图片的补充和深化,而不是对图片的重复和平面描述。
3、标题与说明在拟制时要从理性的高度出发,即从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出发,但成形时必须落实在具体而生动的文字上,避免给人以说教、呆板之感,要润物细无声。在这一过程中,思维主体必须自觉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往往在历经数个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才会得到最恰当的标题和说明。
三、对新闻思维程序模式化考虑及其辩证性思考
在定义中我们得知,程序即是做一件事件的先后次序,又在上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新闻摄影的思维程序可以分为6个环节,那么,新闻摄影思维程序即是对上述6个环节的有效有序的组合。在对要素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新闻摄影的思维要素的组合上通常存在以下两种模式:
上述两种程序,在实践中有广泛的运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此,我无意也无须指出这方面的例子,本文作为一种方法论,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给人提供一个工具,一个前行中的支点,为此,有必要指出在把握这两种模式的程序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1、用系统论的观点将思维程序中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系统大于系统内各部分的相加。在新闻摄影的思维中,必须要有一种整体观念,对所有问题都必须是宏观地,而不是孤立地加以考虑。某一思维程序中得到的思维结果如果不能有力地为中心服务,那么哪怕就一个体而言,它是完美无缺的,也必须坚决加以舍弃,就如罗丹毫不犹豫地砍去塑像那完美无缺的双手一样。此外,在进行具体的某一环节的思维时,必须照顾到其它的环节,要像下象棋一般,下一步看三步。
2、既要有自己的熟路子,也要适时另辟蹊径
新闻讲究一个快字,讲究一个倚马可待,很多情况下,其思维程序是复合压缩的,即同时并行有意识思维和下意识思维,而且要求在瞬间完成全过程。这样在实际中就给记者提出了必须拥有几套熟路子的客观要求。现实生活中一些记者在拍摄、发稿中也确实有自己一些独到的观点和作法,逐渐形成自己的熟路子。而“熟路子”又不可避免地冒出一股八股味。然而,要想摆脱“没有熟路子没法干,有了熟路子又干不好”的怪圈,记者必须在工作中不时对自己的老路子作局部的修正。新闻摄影记者突破老路子,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有许多,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60年代的诞生》的成功拍摄便是当中突出的一个。
在这幅图片上,天气阴沉,气氛摄人,艾森豪威尔和新任总统刚三个月的肯尼迪低着头正踏上一条小径离去,他们的身影在枯树干中显得是那么孤独,联想起当时如照片中天气一般恶劣的国际局势,人们不难有所感叹,有所回味:60年代从诞生那日起就充满了艰辛。正因为此,这幅图片才获得1962年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打破在普利策摄影类只授予上年照片的惯例。而这幅照片的获得,完全是摄影记者保罗·瓦西斯刻意突破自己固有套路的结果。确实,在这之前没人想过,拍会面的照片还可以只出背面。当时,保罗也如同其它摄影记者一样在现场拍了两位总统亲切会面,向人们致意的照片,按老套路,他完全可以回去交差了。但保罗却有着突破创新的意识并没有按常规立刻离开,去抢发图片,对时局的判断使他寻求新的东西。当他看见艾森豪威尔拉着肯尼迪,缓缓离开人群,向僻静处走时,他立刻拍下了这一画面。原来一个应该只拍面部的题材,他却拍出了人物的背面,但这凄凉的背影却远胜过了那许许多多满是笑容的正面,这便是突破的力量。
3、掌握正确的方法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正如同有了好工具,不一定能出好作品一样,思维程序运用正确只是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而非首要条件。要想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成功,每一个摄影工作者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加强对中央政策、精神的领会。勤勤恳恳学理论,认认真真拍照片,这应是每一个摄影记者的行为准则。唯有内涵的增长才能带来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