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镇仫佬语中古精章组汉借词的读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借词论文,中古论文,读音论文,黄金论文,仫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仫佬语主要分布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下里等乡镇。仫佬语里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现象,即中古汉语借词精组字读t-类,知庄章组字读ts-类。本文以黄金镇仫佬语为代表,尝试对这一特别现象进行解释。
本文仫佬语的材料主要来自于作者的实际调查,其他侗台语言的材料主要来自《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1985)。另外,也参考了《壮侗语族语言简志·仫佬语》(王均、郑国乔,1984)和《侗台语族概论》(梁敏、张均如,1996)。
一 黄金镇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字的读音
1.1黄金镇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字读t-、th-,知庄章组字读ts-、tsh-、s-。
精组字举例字如下:
知庄章组字举例字如下:
黄金镇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各母和知庄章组各母读音对应可总结如下:
精t- 清th-从t-心t-邪tj-
tj- thj- tj- tj-
知ts-彻tsh-
澄ts-
tsj- tsj-
庄ts-初tsh-
崇ts-
生s-
章ts-昌tsh-
船s-书s-禅s-
tsj- tshj-sj- sj- sj-
1.2对中古汉语精组的拟音,各家拟为塞擦音ts-类。既然黄金仫佬语有ts-类塞擦音,为什么对应中古精组汉借词的不是ts-、tsh-、s-,反倒是t-、th-呢?这样的对应显然是比较特别的。对此可以有两种解释。
1.2.1黄金仫佬语中古汉语借词的借源——当时通行于广西的一种汉语方言——精组字的读音,与学者们所构拟的中古时期中原汉语精组字读音不同,不读塞擦音而读塞音,因而借入到黄金仫佬语中时,与之对应的是t-、th-声母。
1.2.2设想黄金仫佬语最初并不是以t-、th-形式对应中古精组汉借词的,只是因为自身声母系统的某种音变导致精组汉借词的读音变为t-、th-,知、庄、章组汉借词的读音变为ts-、tsh-、s-。
目前广西汉语方言中,精组读t-类的比较典型的方言是广西东南部玉林一带的土白话(一般将其划归粤语勾漏片)。对于玉林等地的土白话精组字读t-、th-现象,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把它视为一种遗存的古汉语成分,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受古代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结果,是古壮侗语语音成分的沉积,而不是古代汉语的特点,还有学者认为是后起音变的结果。在学界对于玉林、梧州等地土白话精组字读t-、th-现象的性质尚未取得一致认识。
二 与侗语和水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及知庄章组字读音的比较
2.1据梁敏先生(王均等1984:329),侗语南部方言榕江县车江话的汉语老借词精组各母都读s-,知照组各母都读-。例如:
梁先生指出(王均等1984:322),车江侗语有ts、tsh音位,但它们是由于吸收汉语新借词而增加的新音位,多出现在青年人的口中,老年人仍读作s。由此可以设想:侗语精组中古汉借词读s-,知庄章组字读-,是因为最初借入时侗语中尚未产生塞擦音,所以以s-对应汉语的精组字,以
-对应汉语的已经合流的知、庄、章组字。
2.2吴安其先生(2002:192,218)指出,壮侗、侗水语支语言的分化大约在中古时期。曾晓渝先生(2003)根据侗台语族里四个语支与古汉语关系词声调对应关系的异同,同时根据壮、傣、侗、水诸语言里中古汉语借词调类的一致对应,对吴先生的观点表示赞同。
总结前辈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侗语与仫佬语关系最近,侗语与仫佬语的分化大约是在中古之后。因而可以认为,侗语与仫佬语的中古汉语借词理应有大体一致的对应关系。
下面对车江侗语声母系统与黄金仫佬语声母系统加以比较。
车江侗语声母系统如下(王均等1984:321):
黄金镇仫佬语声母系统如下:
p
phm f w
t
thn l
ts tsh s
c
ch
jj
k
kh
h
pj phj
mj fj
tj thj
njlj
tsj tshj sj
pw phw
mw
tw lw
tsw tshw sw
cw
kw khw
w hw
将侗语与黄金仫佬语的单辅音声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侗语的舌面前塞音、
h、
,黄金仫佬语与之对应的是舌面中音c、ch、
。
因为最初借入时侗语中尚未产生塞擦音,所以侗语以s-对应中古汉语的精组字,以-对应汉语的已经合流的知、庄、章组字。黄金仫佬语与侗语
-对应的是
-,因而暂时可以设想:中古时期,黄金仫佬语最初可能是以s-对应中古汉语精组字,以
-对应中古汉语知庄章组字(黄金仫佬语的塞擦音是后起的,后面将有分析)。
2.3与水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及知庄章组字读音的比较 据曾晓渝先生(2002;2004a:107—109),水语中古汉语借词精组、知庄章组各母读音如下:
精
清
从
心
邪
h
知
— 彻
s 澄
ts
庄
ts 初
s 崇
s 生
s
章
ts 昌
s 船
s 书
s
禅 s
tsj ts sj
s
从上表可以看出,水语中古精组汉借词除心母有h-、-两种读音外,其他各母均读
-;中古知庄章组汉借词澄、庄母读ts-,章、昌母有ts-、s-两种读音,其他各母均读s-。
关于心、生、书母的读音,曾先生(2002)指出,中古汉语进入水语之初,心母字读音与水语一致,读作s-;因水语音系中没有-声母,故生母、书母字合而为一读作
-。后来,因水语自身的声母系统发生了s->h-、
->s-、
-> ts-的历史演变,导致汉语借词的读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水语声母s->h-的演变发生在中古之后。
2.4黄金镇仫佬语、侗语、水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和知庄章组各母读音对应可以总结为:
黄金仫佬语侗语 水语
精组 t-、th-
s-
-、h-
知庄章组 ts-、tsh-、s-- s-、ts-
三 对黄金镇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字读t-、th-的解释
3.1把黄金镇仫佬语中的t-、th-声母本族词与东门镇仫佬语和同语支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对应规律:
3.1.1黄金仫t-:东门仫k-/kh
-:侗s-:水h-:毛南s-/z-
这组词有单数调,也有双数调。东门仫佬语k-声母词为双数调,kh
-声母词为单数调;毛南语s-声母词为单数调,z-声母词为双数调。例如:
3.1.2黄金仫佬th-:东门仫佬kh-:侗s-:水h-:毛南s-
这组词为单数调。例如:
黄金仫东门仫
侗 水 毛南 备注
早 tham[1]
kham[1] sam[1] ham[1] sam[1] 很~起来
分 thai[1]
khai[1] —
— — ~路
3.1.3黄金仫佬t-:东门仫佬t-:侗s-:水h-/f-:毛南s-/z-
这组词有单数调也有双数调。毛南语s-声母词为单数调,z-声母词为双数调。例如:
3.1.4黄金仫佬t-:东门仫佬h-:侗
-/s-/th-:水d-:毛南nd-
这组词全部为单数调。例如:
3.1.5黄金仫佬t-:东门仫佬t-:侗t-:水t-:毛南t-
这组词绝大多数是单数调。例如:
以上几种情况可以总结为:
黄金仫 东门仫 侗
水毛南
(1) tk/kh
s
h s/z
(2) th
kh s
h s
(3) tt
s
h/fs/z
(4) th
/s/thd nd
(5) tt
t
t t
3.2黄金仫佬语本族词声母系统的s->t-历史音变
通过与东门仫佬语和同语族其他语言的比较,可以看出,黄金仫佬语的t-声母本族词从历史来源上看有三类:前三组的t-声母词都对应着侗语的s-、水语的h-/f-、毛南语的s-/z-,应该有共同的来源;第四组、第五组词与侗语、水语、毛南语有另外不同的对应,当分别另有来源。前三组t-声母本族词中,黄金仫佬语与侗语、水语t/s/h的对应,同前面所说的中古精组汉借词三者t/s/h的对应是一致的,因此,同本节所探讨的黄金仫佬语精组汉语借词读t-相关的本族词当属前三组。为使论题更集中,本文只讨论前三组t-声母词的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前三组词黄金仫佬语与东门仫佬语的对应并不一致。第(1)(2)组东门仫佬语以后腭化声母k-、kh
-对应黄金仫佬语的t-,而第(3)组两者都读t-。有些前辈学者认为第(1)(2)组东门仫佬语k
-、kh
-是原始成分的遗存,我们不反对这种可能,但同时也设想另外一种可能:也许它们是一种后起音变的结果。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把第(1)(2)组和第(3)组归为同一类。
对于第(3)组中的东门仫佬语读t-,学界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是原始侗台语的古音成分,如梁敏、张均如先生(1996),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后起的音变。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对于发生了什么样的音变看法也不相同:麦耘先生(1997)认为是原始壮侗语、原始侗水语的[*]ts([*]tθ),[*]tsh([*]tθh),[*]s([*]θ)声母后来音变的结果;曾晓渝先生(2002)认为是发生了s->t-音变的结果;韦树关先生(2004:103)认为是音变的结果。
对于与侗语、水语有t/s/h对应的黄金仫佬语t-声母词,应该怎样解释呢?我们倾向于曾晓渝先生仫佬语中古时期发生了s->t-历史音变的观点。理由如下:
(1)根据我们的调查,黄金镇仫佬语某些读t-声母的词,下里乡仫佬语还保留s-读音,如“分(~路)”读sai[1],“早”读sa
m[3]。
(2)菲尔鲁斯(Ferlus)先生指出,根据他多年来的调查研究,东南亚几十种语言中s->t-的音变是相当普遍的,而几乎没有相反的音变现象。
(3)临高话有s->t-音变。据张均如先生(1986),临高话t-声母变成d-后,s-声母又变成t-,后来一些复辅音声母简化变成s-。
3.3黄金仫佬中古汉借词精组字读t-、th-同样是s->t-历史音变的结果 与侗语、水语有t/s/h对应的黄金仫佬语t-声母词,经历了s->t-的音变。因此,有理由认为,与侗语、水语精组汉借词有t/s/h对应的黄金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字经历了同样的历史音变。换句话说,中古汉借词精组字黄金仫佬语最初与s-对应,后来,由于本族词的声母系统发生了s->t-的音变,汉借词也随之发生了相同的变化。
四 对黄金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知庄章读ts-、tsh-、s-的解释
前面根据与同语支语言侗语汉借词读音的比较,提出设想:中古知庄章组汉借词最初借入时,黄金仫佬语是以类似侗语的-声母的
-声母对应的,只是由于后来
->s-的音变,并随着塞擦音ts-、tsh-的产生,知庄章组字才变为ts-类读音。下面通过探讨黄金仫佬语ts-、tsh-、s-声母的来源对这一设想加以论证。
4.1黄金仫佬语ts-、tsh-声母的产生 多数学者认为侗台语塞擦音是后起的。张均如先生曾专文讨论过侗台语族塞擦音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张先生(1983)指出:壮侗语族的塞擦音声母是在各语支分离之后各自产生和发展的;原始侗水语原来没有塞擦音,到了早期的水、毛南、仫佬等语言才产生清浊两类塞擦音,而早期的侗语没有产生塞擦音,至今大多数地区的侗语仍然没有塞擦音;壮侗语族的塞擦音主要从数种复辅音和舌后音声母简化演变而来,同时与汉语的影响也有关系;侗水语支诸语言tsh声母产生的时间也是比较晚的,并且是由于吸收汉语借词而增加的。
另外,吴安其先生(2002:199,242)构拟的原始侗台语和原始台语的声母系统,曾晓渝先生(2004:48)构拟的早期水语的声母系统中(据曾先生,早期水语时间大约在上古时期,早期水语的声母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早期壮傣、侗水两语支的共同声母系统的基本状况)都没有塞擦音。根据水语ts-声母字大多与侗语等亲属语言同源词的k-/-声母对应的事实,曾晓渝先生(2004:55)提出水语ts-来源于舌面塞音的设想。
我们把黄金仫佬语ts-、tsh-声母本族词与东门仫佬语及同语支语言进行对比,找到了以下几类有对应关系的词: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黄金仫佬语ts-、tsh-声母词与东门仫佬语及同语支语言的对应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对应规律(1)表明,黄金仫佬语可能经历了->s->ts-的音变。对应规律(3)表明,黄金仫佬语某些词可能经历了s->tsh-的音变,罗城下里乡仫佬语还保留着s-的读音,如“上”读sa[5],“走”读sa
m[3]。对应规律(2)则说明黄金仫佬语的ts-声母的来源与舌面塞音声母有关,罗城龙岸镇仫佬语中还保留着c-的读音,如“吃”读cin[1],“双”读cau[6],“草鞋”读(
u[3])ca
k[7]。
4.2黄金仫佬语s-本族词与同语支语言的对应及->s-音变 和t-声母本族词相比,黄金仫佬语s-声母本族词数量要少的多,我们只找到了有限的几个。把黄金仫佬语s-声母本族词与东门仫佬语和同语支语言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黄金仫佬语s-声母本族词与侗语、水语确实存在s—
—s的对应。例如:
上面所举例词,黄金仫佬语以s-对应侗语的-和水语的s-。这种本族词之间的对应,和前面所说的黄金仫佬语与侗语、水语知庄章组汉借词s—
—s的对应是一致的,因而,我们可以认为,黄金仫佬语声母系统中古时候发生了
->s-的音变,这种音变影响着知庄章组汉借词由最初借入时的
-读音变为s-读音。至于知庄章组汉借词塞擦音声母的ts-、tsh-读音,可能是在本族词s->ts-/tsh-音变影响下,s-读音进一步音变的结果。黄金仫佬语“狮”(生母)读
i[1],“霜”(生母)读
,“输”(书母)读
y[1],东门仫佬语“翅”(书母)读
i[5],“晒”(生母)读
a[5],可能是最初借入时读
-的一种遗存。
五 结语
综上,我们认为,黄金仫佬语中古汉语借词精组字读t-、th-,知庄章组字读ts-、tsh、s-,这种奇怪的对应,不是最初借入时读音的延续,而是经历了s->t-和->s->ts-及s->tsh-的音变。具体音变过程设想如下:黄金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字最初以s-对应,知庄章组字最初以类似侗语
-声母的
-对应,后来,由于本族词声母系统发生了s->t-的音变,精组字也随之变为t-类读音;由于本族词声母系统发生的
->s->ts-和s->tsh-音变,知庄章组字变为ts-类读音。
主要依据如下:
1.黄金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精组字的t-、th-读音,对应着侗语的s-、水语的-/h-;黄金仫佬语中古汉借词知庄章组字的ts-、tsh-、s-读音,对应着侗语的
-、水语s-、ts-。
2.黄金仫佬语t-类声母本族词,与侗语的s-、水语的h-/f-、毛南语的s-/z-声母有整齐的对应关系。
3.水语中与侗语s-声母对应的h-声母词,经历了s->h-的演变,并因s->h-引起了->s-音变。(曾晓渝2002)
4.某些黄金镇仫佬语读t-声母的本族词,下里乡仫佬语读s-声母。
5.s->t-音变是东南亚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
6.黄金仫佬语s-声母本族词与侗语的-声母对应。
7.从声母系统看,黄金仫佬语的-对应着侗语的
-。
8.黄金仫佬语ts-、tsh-声母与同语族其他语言的对应规律表明:黄金仫佬语ts-、tsh-声母是后起的;黄金仫佬语可能经历了->s->ts-和s->tsh-的音变。
9.黄金仫佬语“狮”(生母)读i[1],“霜”(生母)读
,“输”(书母)读
y[1],东门仫佬语“翅”(书母)读
i[5],“晒”(生母)读
a[5],可能是最初借入时读
-的一种遗存。
虽然可以指出,中古时期,在与侗语分化之后,黄金仫佬语本族词声母系统发生了s->t-和->s-音变,并影响精组和知庄章组汉语借词分别由最初借入时的s-、
-读音变为现在的t-类和ts-类读音,而且可以肯定两种音变有链移的关系,但是,对于两者发生的先后问题,即是s->t-拉动
->s-,还是
->s-推动s->t-,我们还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标签:中古汉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