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霞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并了解护士对损伤的认知程度及防护行为。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比较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士对损伤的认知程度。结果: 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主要有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及心理性损伤。护士对手术室常见职业性损伤的认知水平均较低,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后,护士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士对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增强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的防护,可有效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手术室, 职业性损伤, 认知, 防护行为
手术室护士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需经常暴露在职业性损伤因素中,再加上近年来各种消毒剂及创伤治疗技术的不断应用,职业性损伤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重点[1]。对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研究可提高护士的防护行为,提高对职业性损伤的认知程度,进而减轻职业性损伤对护士的危害,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2]。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及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士对损伤的认知程度变化,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80例护士均来自手术室,其中男7名,女73名,年龄21-46岁,平均(32.1±4.2)岁,护龄1-26年,平均(9.32±5.32)年。本科及以上10名,大专62名,中专8名。护士27名,护师30名,主管护师23名。对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防范措施实施前后对所有护士进行认知程度调查。调查问卷由我院手术室8位学历均在大专以上的资深护师设计制作。采用4级评分,完全知道计4分,基本知道计3分,很少知道计2分,不知道计1分。
1.2.1 防护措施: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主要有:⑴物理性危害防护:①对手术室类电器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保护,确保使用安全,防止护士电损伤。对于需X线透视的手术,护士应穿铅衣,避免短时间内接受大量X线;②手术室类避免不必要的谈话。及时淘汰手术室类旧设备,引进一些噪音小、功能好的仪器。在床、器械上安装橡皮垫,减少噪音;③护士长应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避免某个护士长时间工作。术前各个护士应熟悉手术过程,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物品,避免来回奔波,节约体能。日常生活方面,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⑵生物性损伤防护:①术前仔细检查手术患者各项检查项目,了解患者有无特异性感染,做好记录;②清洗手术器械或解除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物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脚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对于手部破损护士,不参与清洗工作;③对于针头、刀片等锐气要妥善放置,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⑶化学性损伤防护:①接触化学药物时必须戴好帽子和手套,对于强烈刺激性化学消毒液,使用时应戴防毒设备;②手术室应有一个良好的通风装置,将室内挥发性气体去除。定期检查麻醉剂的各项性能,确保麻醉药无泄漏。(4)心理性损伤防护:①工作之余,经常组织各项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减轻对手术的恐惧;②手术室护士直接应加强合作,压力过大时能相互倾诉,缓解心理压力;3饮食要规范,保证三餐营养,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并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统计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士对损伤的认知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平为σ=0.05。
2 结果
2.1 手术室职业性损伤
物理性损伤:⑴手术室仪器一般都具有电离辐射,辐射对护士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可使白细胞减少,严重时产生放射病、致畸、致癌等。⑵手术过程中易产生许多噪音,噪音一般来源于监护仪、麻醉呼吸机、麻醉报警器、电刀、电凝等,长时间处于此类噪音中,会损害人的心血管、内分泌和听觉系统,护士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症状。化学性损伤:⑴手术室内经常会用到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都具有挥发性,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⑵手术室时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空气中存在残余的挥发性气体,有研究表明,若人体长时间处于麻醉废气中,可导致不孕、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3]。生物性损伤:主要生物性危害因素有细菌、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病毒。护士每日要接触大量的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分,护士若防护工作不到位,可能感染艾滋病及肝炎等,严重威胁护士的生命安全。心理性损伤:手术室护士需要长时间工作,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出现烦躁、焦虑、慢性胃炎等症状。手术室工作需要精确度极高,不容出错,护士心理压力极大。长此以往,护士易产生厌倦、压抑等情绪。
2.2 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士认知评分比较
防护措施实施后护士对手术室各项职业性损伤的认知评分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改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1。
表1 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士认知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性损伤的认知现状较差,仍有许多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对防护行为认识偏差,认为裸手操作就可体现不怕脏、吃苦耐劳的精神,且部分管理者只关心医疗成本,对于护理人员的防护行为培训关心较少,防护设备的使用率不高,甚至部分医院出现限制使用防护设备的现象[4]。加上多数护士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认为防护措施影响术中操作,不愿意实施防护。上述状况导致目前手术室职业性损害的现状不容乐观[5]。手术室职业性损害的防护工作具有系统性、针对性。需要各级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增加护士职业性损伤防护的培训,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6]。
本次研究中探讨手术室职业损伤主要有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及心理性损伤,并观察预防措施实施前后护士的认知得分,实施后护士对手术室各项职业性损伤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说明,加强对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防护,可明显提高护士对职业性损伤的认知水平,保障了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减少了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景芳.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0):
308-309.
[2]侯琳,张彦虎,胡晶敏,等.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22-24.
[3]朱仲群,夏永生.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防护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520-4521.
[4]路维玲,王红玲.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11,
32(26):5603-5604.
[5]李丽娥.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海南医学,2012,23(22):
146-149.
[6]孔春兰.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
(3):298-299.
论文作者:陈淑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手术室论文; 损伤论文; 护士论文; 职业性论文; 防护论文; 认知论文; 措施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