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道德的研究范式论文_廖秋盈

具身道德的研究范式论文_廖秋盈

(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自具身认知兴起之后,在道德方面,有研究者基于身体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将其命名为“具身道德”。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式通常采用道德的stroop范式,情境操纵范式,心境诱发范式。在具身道德领域内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得到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范式较为单一,加之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探索具身道德的神经机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考虑采用fMRI,ERP,VR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具身认知;范式

1 具身道德的研究范式

1.1道德的stroop范式

Stroop 效应源于Stroop于1935年做的一个实验。原理是利用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的特性,当命名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刺激词 (如“绿” )和无意义刺激词的颜色时 ,发现前者的颜色命名时间比后者长。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 (红色 )和词义信息 (绿 )相互干扰的现象就是 Stroop效应。因此,在研究具身道德的颜色(黑白)维度时,常采用的就是stroop范式。实验包括两个自变量,一个自变量为颜色,分为两个水平,黑色和白色。另一个自变量为呈现的词义,分为两个水平:道德词和不道德词。采用2×2的被试内设计。观察词性与词的颜色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国外研究者采用stroop实验范式,实验结果发现,当词汇呈现色为白色时,词汇越具有道德意义,被试的反应越快,而当词汇呈现色为黑色时,词汇越具有不道德意义 ,被试的反应越快。国内学者中在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探究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时,采用stroop范式,他假设若白色与道德概念具有共同的心理表征 , 黑色与不道德概念具有共同的心理表征,那么在词性判断任务中将会出现词色 stroop 效应。即道德词以与其隐喻表征一致的颜色呈现时判断任务应被易化,反应时间更短;相反,如果不一致 ,那么判断任务被抑制,反应时间更长。实验结果表明,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明了在东西方被试身上,道德概念在黑白颜色维度上的隐喻表征是一致的。黑白颜色维度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存在心理现实性。

在道德方面是否存在左右空间隐喻呢?实验采用stroop研究范式,以利手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假设左右位置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即不道德词在左边呈现、道德词在右边呈现时,个体的反应速度更快;不道德词在右边呈现、道德词在左边呈现时;个体的反应速度更慢。实验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即被试倾向于认为左边是不道德的,右边是道德的。

1.3情境操纵范式

在具身道德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操纵道德情境的物理变量(如实验室的气味或脏乱程度)引发不同身体经验的激活,继而观察在不同的情境中,被试面对同样的道德问题时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在探究环境的亮度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时,通过操纵被试所处房间的亮度,考察之后被试对于他人的道德判断。具体做法是分别将被试分别置于明亮环境和黑暗环境,探究在这两种物理环境下被试对于他人是否公平对待自己进行判断。通过情境实验发现 , 相比明亮环境 , 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同样的,他们在实验二中探讨是否人们道德判断会受到黑白颜色知觉的影响时,也是采用情景操纵范式。要求被试对分别呈现在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上的两难故事中的主人公行为进行道德评判。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操纵被试阅读材料的背景板颜色,探讨道德概念与黑白颜色概念的隐喻联结是否存在心理现实性。结果显示,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 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Sanna L.J.等人的实验设立在大型购物商场内 ,研究者在商场自动扶梯的3个不同位置(顶部、底部、远离扶梯)设立捐款箱 ,将被试分为不同批次分别乘电梯“从下往上”,“从上往下”。实验结果显示,搭乘“从下往上”电梯的被试,进行了更多的捐赠行为,在之后的任务中也给与他人更多的帮助。

1.4心境诱发范式

心境诱发范式指通过诱发个体不同的身体心理状态来影响道德心理和行为,其基本逻辑是,如果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道德的影响具有心理现实性,那么通过诱发身体不同的感知觉或自身状态来改变心境,就会导致个体的道德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相应的改变。Williams的研究发现让被试分别手持热咖啡与冷咖啡,之后要求被试对同一中性人物进行人格判断,结果发现,相较于手握冷咖啡的被试,当被试手握热咖啡时,会将中性人物评价的更热情,更温暖。要求被试分别做出拇指向上、向下、伸出中指(控制条件)的手势,保持姿势,并向被试阅读一段关于目标人物的材料。随后让被试对材料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实验表明,相较于控制条件(伸中指)下,被试向上竖起大拇指时,倾向于认为目标任务更友好。被试向下竖起大拇指时,会将目标人物判断为更敌对。 Hareli在其研究中也发现,当要求被试触摸圆的物体时,被试倾向评价他人更具有亲和性。当被试触摸了较尖锐的物品时,会认为他人更具有攻击性。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说“我打从心里……”。有研究着假设,如果做出“将手放在心上”的手势,会不会影响做手势者说话的真实性。于是,Parzuchowski研究了“将手放在心上”这一手势与诚实性之间的关联。实验结果显示。与做出“把手放在肩膀上” (中性条件)的手势相比, 做出“把手放在心上”这一手势的人会被他人评价为更加诚实, 同时做出这一手势的人其自身会做出更少的撒谎、欺骗行为。由此可知, 不同的手势会影响他人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评价, 并且会驱使个体做出更多诚实性行为。Banerjee和Chatterjee采用心境诱发范式让不同组别的大学生分别回忆过去的道德事件和不道德事件,回忆之后,要求被试判断所处的同一实验室亮度。结果发现,回忆不道德事件的个体认为房间更暗,而回忆道德事件的个体认为房间更亮。这种现象也发生在捐赠行为中,在进行捐赠行为后会将所处环境的光线知觉得更亮。

在道德的洁净领域,Schnall先让被试观看厌恶视频,之后将实验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洗手,一组不洗手。结果发现,在之后的道德评判任务中,洗过手的被试的道德判断更宽松。

2 问题与展望

自梅洛•庞蒂提出具身哲学之后,具身认知一词迅速在心理学界火热起来。不少研究者纷纷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对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另一视角的研究。而stroop范式、心境诱发范式、情境操纵范式等成为具身道德领域的主要研究范式。但这些研究方法技术仍然相对单一。这种单一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具身道德的复杂性。因此极大的限制了具身道德领域的发展。

目前,认知神经科学发现,生理上的不干净和心理上的不道德行为,将同时激活相应的脑区(前额叶和颞叶),从而使人产生相同的面部表情、厌恶情绪和退缩的身体姿势。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从认知神经科学入手,采用为fMRI,ERP甚至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这一研究提供最科学的验证,以期得到更科学的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1]殷融,苏得权,叶浩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02):220-234.

[2]王锃,鲁忠义.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3,45(05):538-545

论文作者:廖秋盈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具身道德的研究范式论文_廖秋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