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论文_李小兵,李晶

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 湖南益阳 410008

【摘 要】目的:观察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出现的并发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15例)、乙组(30例)、丙组(15例),三组患者术式分别为前路内固定术、后路内固定术、前后路内固定术,根据适应症选择得当与否,将乙组患者分为两组,适应症得当为A组(20例),不得当为B组(1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法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采用逻辑学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甲组、乙组、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6例、9例、3例;30例乙组患者中,A组患者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60.00%,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状况、病灶范围、规范化疗与否、严格制动与否、严格把握术式适应证与否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营养支持,规范化疗操作,严格把握各种术式适应证,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

在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所占比例为50%左右[1]。临床治疗脊柱结核普遍采用手术疗法,内固定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术后仍然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患者瘫痪,更甚者死亡,所以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年龄为24-58岁,平均年龄为(38.4±13.6)岁,病程为2-35个月,平均时间为(16.6±7.3)个月。其中,2例患者为脊柱结核,24例患者为胸椎结核,16例患者为胸腰段结核,10例患者为腰椎结核,8例患者为腰骶段结核。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行前路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甲组(15例),行前后路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乙组(30例),行前后路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丙组(15例)。根据适应症选择得当与否,将乙组患者分为两组,适应症得当为A组(20例),不得当为B组(10例)。

1.2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给予所有患者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同时向患者实施抗痨治疗,即联合使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连续治疗2个星期。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血沉进行检查,待患者血沉显著下降、中毒症状缓解时,实施手术。如果患者脊髓压迫、瘫痪进行性加重,可以提前对患者进行手术。其中,15例患者实施前路内固定术,30例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术,15例患者实施前后路内固定术。完成手术治疗后,患者还需要接受12-18个月的抗痨治疗,定期实施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需要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并发疾病等,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记录患者的营养状况、手术分期、病灶范围、植骨来源、病灶清除情况、化疗规范情况、病灶部位制动情况、术式适应证等。

1.4 统计学的方法

单因素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资料的表述形式如下:正态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正态计数资料→(%)率;检验方法如下:正态计量资料→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多因素分析:采用Stepwise法筛选模型,对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若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6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其中,3例患者为伤口感染,1例患者为脊髓损伤,7例患者为伤口不愈,3例患者形成窦道,2例患者出现术后应激发应,2例患者为胸膜破裂。

甲组患者有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00%(6/15);乙组中有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5.00%(9/30);丙组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0.00%(5/15)。

30例乙组患者中,A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B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A组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3/20)、60.00%(6/10)。比较两组数据, =4.5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次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病灶范围广、不规范的化疗、制动不严格、没有严格把握术式适应证是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在给予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和化疗。营养状况在结核愈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营养不良会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导致机体不能发挥防御机制灭杀结核杆菌。国内有学者指出[2],营养支持不仅能够加强患者体液免疫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良好的营养状况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所以,针对脊柱结核患者,医护人员在术前应该给予患者多种维生素,如果有必要,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能量合剂,增强患者免疫能力。

大面积的病灶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即使手术操刀者熟悉解剖位置,而且具有高超的操作技术,也难以将结核病灶彻底清除。加之脊柱结核病变范围较广椎间残腔较大,脊柱稳定性较差,在植骨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椎体,残留的椎体不具有良好的血运,进一步降低了植骨的融合率。

化疗情况与结核病灶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化疗是治疗结核的基础。从理论上讲,脊柱结核是不能完全切除的,手术治疗并不能将结核杆菌清除干净,未清除干净的小病灶及炎性病变需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能够将坏死组织和硬化骨清除干净,促进结核药物渗入病灶。由此可见,在脊柱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病灶不能愈合,那么内固定治疗必定会失败。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如果不规范服用抗结核药物,那么就有可能形成脓肿、窦道,更甚者导致病情复发。所以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必须要反复向患者强调规范化疗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关键,如果不严格制动病灶,那么就不能为脊柱修复提供稳定的环境,不能实现脊柱融合。虽然内固定能够增强稳定性,但是脊柱只有在合理的内固定方案下才能达到良好的稳定性。腰骶段、胸腰段、等活动幅度较大,所以医护人员在固定期间必须要观察内固定强度是否能够满足稳定脊柱的要求[4]。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叮嘱患者术后增加卧床时间,这能够减少过早活动引发的风险。术后对病灶局部进行制动,能够有效避免植骨块塌陷、脱落、吸收、骨折现象的发生,促进植骨融合。

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有前路内固定术、后路内固定书、前后路内固定术,不同术式的适应证也不一样。前路内固定术适用于脊柱出现前方压迫、椎体破坏并形成脓肿的患者,而固定困难、多椎体严重破坏的患者不应该采用此种手术方法;后路内固定术适用于腰椎结核并发椎旁脓肿、单节段胸的患者;椎体严重破坏、后凸严重必须要矫形、前路固定困难的患者应该实施前后内固定术,该手术方法会留下较大的创口,所以年老体弱的患者不适合采用此方法[5]。各种手术方式既存在优点,也存在缺点。前路固定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但是难以固定腰骶段前路;后路内固定术虽然创伤较小,但是适用范围较窄,如果不能严格把握适应证,那么就不能彻底清除病灶,进而引发并发症的发生;前后路内固定术虽然能够彻底清除病灶,具有良好的矫形效果,但是创伤较大,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不能耐受。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科学选择手术方式,严格把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治疗脊柱结核患者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营养支持,掌握各种术式适应证,对化疗操作进行规范,最大限度清除病灶,严格进行制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黎峰.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探讨[D].中南大学,2012.

[2]张宏其,尹新华,黎峰,等.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20-27.

[3]高朝友.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防治[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728-729.

[4]范俊,秦世炳,董伟杰,等.脊柱结核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与处理[J].医学综述,2015,21(1):186-187.

[5]林捷.7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回顾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小兵,李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论文_李小兵,李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