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目的:探析胎儿娩出后出现重度窒息症状时,实施抢救及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2月至同年12月,接收的出现重度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共计36例。选取随机分组法,将36例新生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18例。两组娩出后,均接受了相应的抢救治疗,此后,研究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而对照组则辅以常规护理。对比剖析两组的抢救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者,共计15例;对照组抢救成功者,共计12例。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83.33% vs.66.67%。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5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症状之时,对其实施及时的抢救治疗,可显著提升新生儿的存活概率。而在抢救成功后,再对新生儿辅以相应的干预护理,又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康复效果,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关键字】干预护理;存活率;重度窒息;抢救治疗;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06-02
【Abstract】Objective: The symptoms of asphyxia after the baby is deliver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cue and care measures results. Methods: I choose to take the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a reception with severe symptoms of neonatal asphyxia, a total of 36 cases. Select the randomization method, 36 cases of newborns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18 cases in each group. After two delivery, he underwent appropriat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thereafter, the study group supplemented with "usual care +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routine car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rescue and care.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rescue winners, a total of 1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scue winners, a total of 12 cases. The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ie: 83.33% vs.66.67%. Complications occurred study group was 11.11%, the control group was 50.0%.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When the time of neonatal asphyxia symptoms, its implementation and timely emergency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of newborns. And after the successful rescue, and then supplemented by the intervention of neonatal care, but also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of newborns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intervention care; survival; asphyxia; emergency treatment; newborn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同年12月,接收的重度窒息新生儿,共计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胎龄在27至40周的范围之内,平均(36.2±1.4)周;体重在2.0至3.7千克的范围之内,平均(2.87±0.61)千克。经临床观察与诊断,36例新生儿均达到“新生儿重度窒息评价标准”的要求,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无力;皮肤苍白、厥冷;心率不规则;皮肤黏膜反应减弱亦或者是消失;心音较为缓慢;肌张力减弱;麻痹无呼吸;体软。把随机分组原理作为主要依据,将36例新生儿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胎龄、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方面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抢救方法
胎儿娩出后,立即对其实施指标评估。若胎儿符合下述情况之一,则需对其实行复苏抢救。
1.2.1 羊水呈混浊状存在。
1.2.2 肌张力明显减弱,亦或者是完全消失。
1.2.3 无呼吸,亦或者是没有哭声。
1.2.4 新生儿不足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中,复苏抢救的具体步骤,为:1)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道能够一直处于畅通的状态之中;轻柔的将新生儿的体位进行摆正,并使其头部朝后略伸一点,以让其鼻吸气位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借助吸痰器,沿着“口腔-鼻腔”的路径,对新生儿的呼吸道进行彻底的清理。注:吸痰时,需尽可能的让动作轻柔一点,以免给新生儿造成伤害;每次吸痰的时间在3至5秒的范围之内。2)利用特质的医学棉布,擦干新生儿的身体,并正确的引导其进行自主呼吸。3)全面落实保暖工作,把新生儿轻柔的放在红外线辐射台面上,以避免其因体温下降而出现低氧血症亦或者是高碳酸血症,进而对其复苏造成影响。4)再次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规范化的摆正,并对其实施指标评估。当新生儿的心率<100次,且没有呼吸时,需给予其相应的气囊面罩给氧治疗。若新生儿在经过抢救之后,病情仍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且抢救过程未出错,那么还需及时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即:给予新生儿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以及血容量扩张剂。
1.3 护理措施
两组在手术的前一阶段,均实施常规的术前护理。此外,研究组再辅以干预护理。其护理的内容,如下:
1.3.1 在生产的过程中,严密监测产妇及胎儿的变化情况。针对部分预计娩出后极有可能会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需及时做好抢救准备,以在胎儿娩出后,能对其实施及时的抢救。如此,便可提高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1]与此同时,也可以防止新生儿出现意外损伤。
1.3.2 在对新生儿实施复苏抢救,且取得成功之后,还需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例如:哭声、呼吸以及缺氧情况等,并定期观测新生儿的肌张力,测量其体温。
1.3.3 结合新生儿当前的呼吸状况,给予其最适的给氧方式。在对新生儿进行喂养时,需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由于窒息会造成新生儿胃肠道缺血、缺氧,因此针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必须延迟几天后再进行喂奶以免其出现坏死型小肠结肠炎。待喂养结束后,可轻拍其背部,减轻溢乳。实时观测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比如:精神状态、面色以及呼吸情况等,并将新生儿的大便、呕吐与腹胀的情况详细的记录在册,以为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提供主要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析两组的抢救效果
经抢救,研究组抢救成功的患者,共计15例。本组抢救的成功概率为83.33%。而对照组抢救成功的患者,则仅有12例。本组抢救的成功率为66.67%。两组相比,研究组抢救的成功率(83.33%),更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剖析两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表1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组别 例数急性肺水肿 肺部感染 电解质紊乱 发生率
研究组18 1(5.56%) 0(0.0%) 1(5.56%) 11.11%
对照组18 2(11.11%)5(27.78%)2(11.11%)50.0%
结合表1,可知:研究组出现急性肺水肿以及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患者,各计1例;无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
对照组中,出现急性肺水肿与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患者,各计2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共5例。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
两组对比,研究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1.11% vs.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从病理学上进行剖析,可将新生儿窒息的致病因归纳为三种,它们分别是:1)酸中毒;2)低氧血症;3)高碳酸血症[2-3]。此外,产妇、胎儿以及产程这三个客观因素,也都是诱发胎儿在娩出之后出现重度窒息症状的主要原因。故,产妇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需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需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实践研究的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从业资质,并熟练掌握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步骤,以尽可能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4]。当然,护理工作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疗过程当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需严格按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要求,给予患儿相应的抗感染、保暖以及吸氧等方面的护理,以降低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促使其恢复[5-6]。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组抢救的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对并发症,研究组的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5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及时的抢救,并辅以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抢救的效率与安全性[7-8]。
参考文献:
[1]韩永新,徐秋萍,于亚丽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41-42.
[2]郑维英,林桂英.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 41-42.
[3]何红梅,袁代莉,何学素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J].西部医学,2010,22 (8):1544-1545.
[4]李淑琼,区健民.分析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33):184-185.
[5]杨够美,刘丽,李枝菊等.15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245-246,247.
[6]张芹,蒋海丽.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12): 2677-2677.
[7]罗凌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B,2014,(2):145- 145,146.
[8]郭秀红.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33):243- 244.
论文作者:李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胎儿论文; 对其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