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西县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甘肃陇西748106)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肝外胆管变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炎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治疗的2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手术时间最短为35min,最长为71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3.41±12.79)min;所有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效果均较好,并顺利出院,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2d,最长为6d,平均住院时间为(4.19±1.33)d;对20例患者均进行出院后随访,随访最短时间为1个月,最长为4个月,平均时间为(2.52±1.09)个月,随访结果显示,20例患者均未出现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的不良情况。结论: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肝外胆管变异的情况提起重视,对于存在此症状的患者,若在解剖胆囊三角时存在困难,可进行变通,改为逆行性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逆行性;肝外胆管变异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208-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手术,在临床上是公认为对胆囊炎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临床研究显示,该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可能性会造成患者的胆管损伤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1],肝外胆管变异会加大此种情况的发生率,为减低此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学者研究出腹腔镜逆行性切除胆囊的手术方法[2],为了探讨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肝外胆管变异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例行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肝外胆管变异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将于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炎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治疗的2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性患者人数:女性患者人数=12:8;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69±4.68)岁;病程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时长为(3.37±1.29)年;术前对所有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存在术前肝外胆管变异的患者为13例(65%),剩余7例患者的肝外胆管变异的情况于手术过程中被发现(35%),20例患者中,胆管长度及宽度存在异常的患者为7例(35%),胆总管与胆囊管存在长距离的平行情况的患者为4例(20%),存在胆囊管在右肝管处开口的患者为4例(20%),胆囊管在胆总管左侧开口且绕行存在于胆总管后方情况的患者为3例(15%),左肝管、右肝管存在与胆囊管三管长距离的平行情况的患者为2例(10%)。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通过全麻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让患者保持仰卧的体位,选择四孔法置入腹腔镜,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探查患者腹腔状态,行胆囊粘连的分离操作,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胆囊颈的切开,确认肝外胆管变异的情况,若患者存在此情况,则通过逆行性进行胆囊切除,对胆囊行电凝剥离胆囊床,并进行止血,对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行结扎操作,对胆囊颈部进行横向牵引及纵向剖开,在腹腔镜的辅助下确认胆囊管的开口位置,对胆囊管缝合后切除部分胆囊,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手术过程中要避免对胆总管造成损伤[3]。
1.3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手术治疗的效果。包括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出院后随访时间、随访结果[4]。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均采用SPSS20.0对结果进行处理,检验方法如下。计数资料检验方法:以卡方(X2)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以t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组间统计学差异检验方法:以P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患者中,手术时间最短为35min,最长为71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3.41±12.79)min;所有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效果均较好,并顺利出院,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2d,最长为6d,平均住院时间为(4.19±1.33)d;对20例患者均进行出院后随访,随访最短时间为1个月,最长为4个月,平均时间为(2.52±1.09)个月,随访结果显示,20例患者均未出现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的不良情况。
3讨论
肝外胆管变异是胆囊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情况,该种症状的出现,给临床腹腔镜治疗增加了难度,也加大了患者因手术治疗出现单管损伤的概率,为减低此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学者研究出腹腔镜逆行性切除胆囊的手术方法,即在切开胆囊三角的过程中,对胆囊颈部进行横向牵引的方式[5],但其具体效果仍需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本次研究在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选取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炎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肝外胆管变异的情况提起重视,对于存在此症状的患者,若在解剖三角胆囊时存在困难,可进行变通,改为逆行性胆囊切除术。
参考文献:
[1]宋研, 祁付珍, 禹亚彬, 等. 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肝外胆管变异[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27(12):891-894.
[2]赵晋江.对肝外胆管变异与胆管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5) :182-183.
[3]陈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顺逆行结合法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 : 76-84.
[4]陈扬,陈志添,萨本仲. 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回顾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 27) : 162-163.
[5]彭磊,田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变异的辨别与处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 :1675-1677.
论文作者:陈文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胆管论文; 腹腔镜论文; 切除术论文; 时间为论文; 情况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