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契合点
阅读与写作从某个角度来讲是相对独立的部分,但又是紧紧相关的,作为文学第一要素语言源泉的几大途径。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讲,他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由此可知和吸收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有效的整合阅读和写作并持续优化,才可以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目标,首先需要清晰了解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现实情况、小学生具有的特点、小学阶段对阅读与写作的要求及内容等,再围绕读与写环节如何实现开展,从而实现有效整合的目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分析
第一,教学方法科学性不足。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最初启蒙期,也是一个人形成某一性格的节点期,对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近现代教育开始比较晚,教育方式方法不过超前,现阶段小学教学仍旧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主抓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而阅读与写作本来是相辅相成,变成阅读仅是提供理解服务,却忽略引导小学阶段学生活学活用在阅读中累积的一定数量的优秀的词汇、句式,对写作方法研究不够深入。
第二,教学形式生动性不足。小学生身心正是发展的初始阶段,不管是从对事物的注意力、对事物的认知度还是对情感控制上,自我约束力与自我评价上均从懵懂期到慢慢成为自己风格特征的关键时段。兴趣是积极主动学习的源泉,而现代教学对兴趣激发与形成研究不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目的性的教学,学生学习会快乐、主动,并最大程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第三,阅读范围较为狭窄。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不可分割,若是在阅读中大量累积有关内容,很难编写一篇优秀文章。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讲,他所写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曾所阅读的很多篇外国作品以及医学上的知识获取营养。叶老先生在对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时就讲过:“小学生今天写成的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积累综合地表现。”因此来讲,若缺失生活实践的累积、思维成果的创造、语言文字的沉淀等多个环节,写作就是一潭死水。而在小学阶段来讲,给学生阅读的范围是十分狭窄的。阅读的内容通常为课本以及练习册中的相关章节里的文章,所以,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分析
第一,写作教学的模式固化。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写作的人还是教师,采用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述—提供例文—学生研究例文—模仿。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就算学生掌握一定表达方式,却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写和说的能力为协调发展。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说的能力的养成忽略。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觉得只要学生的文章写好即可。导致学生口头表达水平得不到提升,也会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所以,改变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为了让小学拥有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改革当前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语言知识积累,足量提供资源
为更好地提升语文学习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中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即贯彻“学以致用、读写并重”的教学形式。
第一,学习兴趣的养成。不管是学习哪名学科,兴趣在学习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把语文知识和实际串联在一起,将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极大激发出,自主地遨游与知识的海洋中。只有这样做,学生下笔成文的写作水平才能形成,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从而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二,读写同时开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读写同时进行的阅读习惯。要注重日常阅读指导,尽量让学生将优美词句的积累在本子上,坚持努力记录摘抄及长时间的阅读,其起到积累学生的语言知识外,还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语文的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是要用于实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写结合与学用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阅读和写作,通过该方式可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不只是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在做人做事层面得到长足发展。
四、促进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第一,明确阅读的目的。涉及到的文学作品非常多、种类也很齐全,所以在选择阅读作品时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心理特征来完成引导工作,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在教学方式上选用启发式教育,可更好地让学生的阅读及思维能力更上一个水平,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大量累积的写作优美词句。(1)在平日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需要严格要求学生自我提升阅读数量,凭借大量的作品阅读达到写作素材的累积。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需要深入理解文章及更进一步感悟它,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作者写作的心态,和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最后激起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2)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状况给予阅读题材及内容,仅有此,小学阶段的学生才对阅读题材产生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气氛。在这种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学生才可以更热于写作实践。从大量实践例子表示,阅读—积累—写作这种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写作的主要渠道。
第三,有效整合阅读和写作的能力。(1)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不只是要求学生自我增加阅读量,还要对其进行写作方面的考核。如学生在完成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章阅读后,再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来开展自我写作。该种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能更高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文章的架构,让学生充分理解后要求他们开展写作练习,做到这一点也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经历与认识来展开文章的再构思再写作。(3)重点关注阅读方法、写作技巧于特殊修辞等层面的讲述。因为小学生的分辨与认知都是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对能影响写作方面的要素开展详细的讲述,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仅有此提升学生阅读成效更快。所以,有效整合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阅读与写作等环节,充分利用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坚持在读中写、在写中读的,相信在短时间内可搞笑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开展具有目的性的教学可最大程度打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惧怕性,从而极大提升阅读与写作的成效,是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陈鸿儒. 用多样的“教”促进学生的“学”[J]. 小学教学参考, 2016,( 2) : 88.
[2]朱翠欣. 也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教学[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2015,
(05): 230.
[3]何燕.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整合浅析[J]. 赤子,2015,( 02) .
论文作者:陈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论文; 能力论文; 兴趣论文; 阶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