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学从传统走向生活论文_赵天彬,康苗苗,王紫轩

“图形与几何”教学从传统走向生活论文_赵天彬,康苗苗,王紫轩

赵天彬 康苗苗 王紫轩(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图形与几何”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是践行“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主要阵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更急有效的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以建构主义为思想指导,重视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的生活化,让学生“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从生活中来,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创设情境、提取原有经验和设置与生活相关的观察活动的策略,让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走向生活化。

关键字:图形与几何;教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6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10-0170-01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模块既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是在把已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维果斯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有些活动是可以发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但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具体生活中的。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绝大部分是形象直观的,尤其低段的学生对于几何直观的认知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生活的经验,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摆传统的教学的束缚,走向生活。

一.“情境创设”理清概念公式的来龙去脉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把创设情境当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他们正处于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的阶段,“图形与几何”又是数学中较抽象的知识体系,那么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努力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实施此教学策略中,教学是为了学生,那么教学策略的实施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站在学生的角度,找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教学。学生在实践中才能更加清晰地搞清楚概念和公式的来龙去脉,运用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二、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不是空着脑袋的,所以,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来教学,让学生感受几何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我们也把学生所熟知的称为经验。因为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学生的空间知识的原型在现实中也有着丰富的事例。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关注生活原型,重视描述生活原型,让“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生活化的,就可以提升“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性,让原本抽象枯燥教学变得生动且直观,有助于小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老师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传递给小学生,也可以通过引导激发学生联系他们原有的经验,促进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如果能考虑到学生的经验,而不是直接从图形的特性入手,学生会容易接受的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玩过折纸的游戏,在叠许多东西的时候,都会遇到要从一个长方形的纸片中,撕下正方形的情境,并且大家都知道该怎样去做,如图2-1:将长方形的一个角沿箭头方向向另外一条边折叠直至完全与其中一条长重合,形成的图形就是正方形,并且是最大的正方形,展开后如图2-2。教师以折纸为“生长点”去讲解就会使其变得容易接受许多。也会大大的降低错题率。

三、教师设置“观察活动”培养逻辑思维

思维的开始就是通过观察实现的,同时人类积累知识也是通过观察。观察是一种用感官了解外部世界的活动。我们应该知道观察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故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要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物图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去发现,促进形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图式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图形与几何”的学习过程与观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也是与观察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地观察。

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学生很难抽象出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行。这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后的圆柱体侧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压路机,当它的侧面滚过一圈时,得到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这样就很容易的得到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既形象又直观。观察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了数学的有趣,也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图形与几何概念的形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意识,有助于解决问题。

三、结语

学生学习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而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更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故教师的教学策略应采用贴合学生生活的方式,让图形与几何从生活走向课堂。鲍建生在《凡何的教育价值与课程目标体系中》指出,几何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能为的手段。几何材料不仅具有紧密的逻辑结构和直观背景,而且还体现着不同的认知层次。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采用激发学生原有“经验”的教学策略,即强调在新授课前、课中都尽可能利用生活经验和实物观察等活动刺激儿童的感知觉,使首次感知正确、鲜明、印象深刻,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几何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同时能够提高儿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李艳红.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8

[4]王苗苗.例谈“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教学”[J].读写算杂志,2011,(7):13-15.

[5]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

论文作者:赵天彬,康苗苗,王紫轩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图形与几何”教学从传统走向生活论文_赵天彬,康苗苗,王紫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