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润扬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建筑结构方面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竖向连接的类型、施工要点等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竖向连接
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类型及优点
1.1结构类型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剪力墙结构之一,依据预制构件比例差异性,其具体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1全预制剪力墙结构
主要指施工阶段全面结构构件均执行工厂预制方法,实际装配过程使用钢筋、连接件及现浇混凝土节点,将各种构件组成统一整体,确保建筑结构整体性和现浇混凝土结构基本接近。
1.2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
与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主要差异在于剪力墙使用部分预制方法开展具体施工,具体包括内墙现浇施工及外墙预制施工。该结构采用内墙现浇施工方式,其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但会明显增加整体施工工作量,并会适当延长施工进度,因此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应依据建筑性能需求及特点确定具体的剪力墙结构。
1.2剪力墙结构优点
与传统的建筑形式进行比较,建筑采用装修配置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优点较多。1.2.1能满足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若采用传统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现场浇筑施工需采用大量人力资源进行操作及养护,这样不仅增加人工成本,还会明显增加施工时间。当建筑使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时,基本采用零件工厂预定方式,实际施工阶段仅需对这些零件进行装修,其会明显提升整体施工速度,且相应的减少施工时间,其仅需要相关供应商及施工单位对于预定零件进行检测,选择合适的零件,这样能够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1.2.2符合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实施有效建筑施工,其能够明显减少现场浇筑施工整体工作量,同时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实施调运装配,减少工人操作难度以及人工成本,其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垃圾量,还对现场施工环境要求低,降低建筑施工过程对于周边环境产生各种污染问题。
1.2.3该剪力墙结构将现场浇筑施工方式及预制装配形式进行有效结合,其使用预制零件方式可明显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及施工进度,零件质量控制相对简单。该结构施工可有效提升部件之间的连接速度,促使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固性达到现场浇筑建筑形式要求,其整体装修配置整体性较好。
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要点
通常该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实际施工阶段确保构件吊装位置及高程均达到相关施工标准,确保预制构件间保持有效连接,这样能够明显提升剪力墙结构稳定性,实际施工阶段主要施工要点大体包括下列及个方面。
2.1定位放线
该作业方式主要依据相关施工图对于施工区域实施有效测量,确定相关构件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位置,进而为后续施工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实际作业阶段主要使用的定位仪器包括经纬仪、铅锤仪、钢卷尺、钢尺、水准尺、塔尺以及墨线等,确保施工区域平面布置放线质量,重点控制结构竖向高程定位准确性。通常放线位置标识大多使用墨线进行具体确定,并对纵向预留钢筋50cm线使用红油漆实施有效标识,确保整体施工过程中标识的清晰程度,进而确保构件安装作业的准确性,实际定位放线作业阶段,要求测量结果精确性较高,防止误差过大对于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预留竖向钢筋
2.2.1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预留钢筋位置及高程,具体安装作业后可对于安装位置进行适当调正,防止位置偏差太大,影响后面工序按期进行。
2.2.2预留钢筋型号、尺寸均应达到相关设计标准,实际施工前重点对于钢筋类型、直径及强度均应实施有效检查,保证材料质量与设计标准相符。
2.2.3实际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便可实施钢筋位置复核操作,确定施工过程导致钢筋位移偏差程度,如果钢筋位置出现明显偏差则应及时性矫正处理,若个别钢筋存在较大偏差难以进行直接矫正时,施工人员应将根部混凝土剔凿至有效高度,然后实施矫正处理,确保竖向浆锚构件连接质量。
2.3竖向构件吊装
2.3.1确定合适吊索和水平线夹角,确保吊索重点承受竖向力。
2.3.2如果竖向构件对称,预埋吊环应对称布置,其要求使用相同长度吊索开展起吊操作,使竖向构件整体受力平衡性,避免吊装返程阶段出现明显翻转情况,这样方便吊装操作顺利开展。假设构件存在横向不对称情况,便应使用一定数量吊索,实际吊点位置及吊索长度均应进行计算,确保起吊阶段合力作用点与构件重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使起吊操作阶段始终保持受力对称,提升施工效率。
2.3.3接下来构件应吊高至预留钢筋上10cm,再调整构建位置,使得预留竖向钢筋与注浆管对应,再将构件缓慢下放至要求位置。
2.3.4确定构件已放至预定位置,则应安装临时支撑,实际安装过程中对于构件位置及垂直度均应实施有效核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再将竖向构件和楼面固定,然后去除吊钩,完成整体吊装作业[2]。
2.4现浇节点施工
通常现浇节点施工作业能够强化构件间节点连接质量,进而提升结构稳定性,而现浇节点施工要点大体包括下列4个方面。
2.4.1为节点钢筋绑扎,实际作业前施工人员应认真核查钢筋,确保其规格、型号、尺寸、数量以及锚固长度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并且钢筋连接主要使用刚性连接方式,这样可有效确保节点稳定性。
2.4.2为架设模板,模板材料质量应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尤其承载力及稳定性方面。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应在模板内表面涂覆一定厚度的隔离层,避免出现粘浆情况,尤其模板拼缝位置主要使用单面胶或海绵条进行粘贴,这样能够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漏浆问题,确保相关施工质量。
2.4.3为混凝土浇筑,节点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应高于预制构件强度,并根据施工配合比制备相应的混凝土,然后使劲测量混凝土坍落度,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前一天对于节点及叠合面进行浇水湿润处理[3]。
2.4.4为模板拆除,节点模板拆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相关要求,避免由于模板拆除导致严重的棱角破坏情况,实际拆模顺序为架模顺序反向操作。
2.5浆锚节点施工
通常浆锚节点作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其要求注浆作业前,施工人员应对于注浆孔实施有效清洗,确保其湿润性[4]。注浆作业时,如利用自重流淌进行注浆,可将料斗放置在较高位置,然后基于材料质量及高流动性完成注浆作业,假使使用压力注浆方式,则应将注浆压力控制在要范围内,基本为0.2-0.5MPa,完成作业后计算清理管道口,避免构件表面遭受严重污染。
结束语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而大众对其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但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种问题,工作人员应按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各个细节的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01):38-48.
[2]黄炜,张敏,江永涛,郑云汉,李斌.装配式混凝土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36(10):88-95.
[3]陈鹏,张兆强,周琼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接方式研究及应用综述[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03):58-63.
[4]兰天晴,赵少楠,薛艺鹏,罗顺康.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S2):71-77.
论文作者:梁家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作业论文; 剪力墙论文; 钢筋论文; 节点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