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世纪老挝与越南关系探析论文

13~17世纪老挝与越南关系探析论文

13~17世纪老挝与越南关系探析

谢信业 陈 遥

摘要: 13至17世纪的老挝兰沧王国与越南陈朝、后黎朝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3世纪到15世纪的对峙期和15世纪至17世纪的邻好期。13世纪后期,老挝与越南各自奉行的地区秩序逐渐建构完成,两个地区中心国家为了强固各自主导的地区秩序,进行了长达3个世纪的地区争霸战争。15世纪后,越南和老挝从长期的对峙转化为合作,一方面,老挝需要应对来自外部如缅甸、暹罗等曼陀罗国家的挑战,另一方面,越南也需要结束内部的混乱局势,重新达成国家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政治需要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于是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结为邻好之国。从15世纪开始,老越双方就成为彼此政权蒙难时的避难之所,远者如黎利,黎庄宗,黎维密和朝福,近者如万象王阿弩,南掌王召温猛,阮朝咸宜帝等。也许是基于这种历史渊源和历史惯性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老越“特殊关系”。

关键词: 兰沧王国;曼陀罗体系;朝贡体系;陈朝;后黎朝

老挝素有“越南身后的穷乡僻壤”之称,因其特殊的地缘位置,与越南自古以来就有不解之缘。从国际关系的视角来看,古代老挝与越南关系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地区秩序相互冲突和交流的反映。老挝所奉行的是基于佛教世界观的曼陀罗体系。在老挝曼陀罗体系中,国王所在的琅勃拉邦或者万象是国家的中心,城邦首领“昭芒”需要向国王宣誓效忠,定期朝贡,提供兵役以协助征讨叛乱的城邦。① Stuart-Fox, Martin, The Lao Kingdom of Lan Xang: Rise and Decline , White Lotus, 1998, p45.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越南,也建构起了以儒家文明为根基的越南式朝贡体系,周边藩属国需要承认越南王朝的权威,在儒家规范内进行交往。部分学者为了与中华朝贡体系相区别,将越南式朝贡体系称为“亚朝贡体系”或者“亚宗藩体系”。① 左荣全:《略论越南亚朝贡体系——兼论与东亚朝贡体系之异同》,《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第93~99页;孙建党:《“华夷”观念在越南的影响与阮朝对周边国家的亚宗藩关系》,《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10~113页。 13至17世纪的越南与老挝势均力敌,越南式朝贡体系与老挝曼陀罗体系并存。古代越南常以汉唐自居,视老挝为匈奴、突厥,力图打破这种“华夷”并尊的格局,争取介于两国之间部族的依附,这是越南塑造其地区霸主地位的必然选择。与中华朝贡体系相比,越南并不具备超越周边国家的绝对优势,为了建构越南式朝贡体系,往往只能诉诸于战争。古代老挝的国家结构与组织形式较为松散且缺乏凝聚力,因此在争霸战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进入16世纪后,越南和老挝都面临着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挑战,需要得到彼此的支持,因此由战转和,结为邻好之国。

就目前情况看,学界对于古代老越关系的关注并不是很多。一方面,从现代国际关系的视角来看待老越关系问题的研究者们对老越关系史的研究,往往是集中于研究者所处的“当代”,在相关论著中,古代史大多被一笔带过或者削减,忽略了历史的延续性。二战后,越南、老挝以及欧美的西方学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越老之间的“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② 舒全智:《越老特殊关系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第3-6页。 另一方面,由于文献或语言的原因,研究者多从单一性视角进行论述,忽略了老挝曼陀罗体系和越南式朝贡体系并存格局下区域关系的整体联系性。国内外涉及老挝与越南历史的论著,如格兰特·埃文斯的《老挝史》,马丁·斯图尔特·福克斯的《兰沧老挝王国的兴与衰》、《老挝史》,申旭的《老挝史》,陶维英的《越南历代疆域》,郭振铎、张笑梅的《越南通史》,耿慧玲的《越南文献中李陈朝哀牢关系研究》等,多是从老挝或者越南的单一视角对老越古代关系进行讨论。③ Stuart-Fox, Martin, A History of Lao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Stuart-Fox, Martin, The Lao Kingdom of Lan Xang: Rise and Decline , White Lotus, 1998;格兰特·埃文斯着,郭继光、刘刚、王莹译:《世界历史文库:老挝史》,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申旭:《老挝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耿慧玲:《越南史论—金石资料之历史文化比较》,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版。

鉴于此,笔者通过梳理越南、老挝、中国等相关国家的历史文献,对13~17世纪老越关系演变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老挝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老挝的形成

传统观点认为老挝兰沧王朝是由法昂于1354年左右建立的,这也就意味着老挝曼陀罗体系建构于14世纪中期。① Stuart-Fox, Martin, The Lao Kingdom of Lan Xang: Rise and Decline , p36.然而历史学家罗德瑞拉对法昂建立兰沧王国是否真有其事提出了怀疑。② 格兰特·埃文斯著,郭继光、刘刚、王莹译:《世界历史文库:老挝史》,第8页。 老挝史料中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记载往往是模糊的,而彼时的中国史料中对南部的邻居缺乏关注,只有越南史料反映了老挝曼陀罗国家在13世纪就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因此需要对越南视野中的“老挝”做一番讨论,从而厘清老挝的早期历史。

(一)老挝王国的形成

老挝的主体民族是老龙族,属于泰傣民族的一个分支。关于泰傣民族的起源问题,主流的观点更倾向于迁徙说。③ 陈吕范:《关于泰族起源问题》,载《泰族起源与南诏国研究文集(上)》,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 1~20页。 虽然对于泰傣民族何时何地迁入中南半岛尚存诸多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地地区,早在唐代就出现了若干泰傣城邦国家。《蛮书》记载,南诏境内生活着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等早期的泰傣民族,其中茫蛮部落“茫是其君之号,蛮呼茫诏。”④ 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卷4,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104页。 “茫”即泰语中的mueng,意为城邦,是古代东南亚曼陀罗国家的基础政治单位。“诏”即泰语中的chao,意为领主。南诏开南节度管辖“茫乃道并黑齿等类十部落”,⑤ 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卷6,第165页。 茫乃道是勐泐的音译,即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黑齿等十部落应是西双版纳傣族的先民。大约在9世纪末,南诏不断走向衰亡,金齿白蛮兴起,攻陷了南诏的银生府。⑥ 宋濂等:《元史》卷61《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461~1462页。 或许是因为这次战争,推动了傣族的向外迁移。“白衣”的西双版纳傣泐人进入越南西北和老挝地区,逐渐分化为白傣等族群。⑦ 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172~174页。 然而,据老挝相关的传说记载,老挝祖先坤博隆入主芒青(越南奠边),以征服之地分封七子。其长子坤洛被分封到芒斯瓦(琅勃拉邦),成为老挝的祖先。老挝和越南黑傣文献《泰丹史》、《版勐纪事》的中道恩(陶桑)很可能就是坤博隆,其长子陶路应该就是坤洛,而道恩统治之地很可能是西双版纳。⑧ 姆·耳·马尼奇·琼赛着,厦门大学外文系译:《老挝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1页;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172页。 此外,西双版纳史料如《泐史》、《西双版纳宣慰世系》等中也提到叭真入主西双版纳后,封其子“食采于猛老”。⑨ 李佛一编译:《泐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高立士译注:《西双版纳宣慰世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981年版,第16页。 此外,老挝人尚白的风俗与西双版纳一样,而奠边市却是尚黑傣泰族群的统治中心,因此老挝王族很可能是来自于西双版纳。

老挝虽然在14世纪建构起了老挝式的曼陀罗体系,但是老挝并未像暹罗那样采取类似“萨迪纳”的封建制度,对国家进行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革,因此,老挝曼陀罗体系的内部秩序始终是不稳定的,况且曼陀罗国家普遍存在继承危机。一旦君主去世,往往会出现继承者们争夺王权的萧墙之祸,从而导致国家的分裂。只要出现这种情况,老挝各地的城邦要么独立,要么向其它地区中心国家靠拢。据老挝史书记载,大约在1428年到1438年之间,老挝国内因政治动乱,王权更迭频繁,10年之中更换了7位国王。② 姆·耳·马尼奇·琼赛著,厦门大学外文系译:《老挝史》,第90~92页。 结合越南与中国的文献可以发现,这个时间是不准确的,内乱的时间应该是从1431年至1441年。从1431到1441年的10年内乱,导致老挝国内诸侯蠢蠢欲动,屡屡发动叛乱。东部地区的诸侯叛乱一方面影响到了后黎朝的边疆稳定,另一方面,也为后黎朝蚕食老挝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后黎朝不仅吸纳内附的老挝城邦,还在归附地区设置羁縻土司,纳入版图。在内部稳定后,老挝往往会为了重构地区秩序,与越南争夺对这些属部的统治权,从而引发战争。

总之,老挝王族可能来自西双版纳,于14世纪挣脱了周边强国的统治,形成了以芒斯瓦为中心的老挝曼陀罗王国。而老挝史上法昂所建立的兰沧王朝,极有可能是继承了披耶坎丰时期奠定的疆域。

(二)此“哀牢”与彼“哀牢”

越南文献中常将老挝称作“哀牢”,兰沧王国分裂之后,越南史书才分别以万象、牢笼、南掌等名称代替了哀牢,哀牢逐渐成为一个地理概念。然而,“哀牢”是汉代云南永昌地区古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哀牢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汉代哀牢王国是否与傣族有关联,还需要科学的论证,但是越南以哀牢指代老挝,无疑是附会了汉代哀牢王国。《大越史记全书》提到梁太宝元年(550年)始见哀牢之名:“天宝兵败,乃收余众万人,奔哀牢境夷獠中。见桃江源头野能洞,地广衍沃,可居筑城,居之因地名建国号。至是众推为主,称桃郎王。”④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4《赵越王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2页。 李天宝之事源自《陈书》太清元年(547年)陈霸先平李天宝,《陈书》载:“贲兄天宝遁入九真,与劫帅李绍隆收余兵二万,杀德州刺史陈文戒,进围爱州,高祖仍率众讨平之。”① 姚思廉:《陈书》卷1《高祖纪上》,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页。 李天宝向南攻击德州,之后回兵爱州九真,并未逃入“哀牢境夷獠”中。桃郎王是古代越南流行之传说,而“哀牢”亦当时后人修史时的附会之语。

《大越史记全书》再次提到哀牢国则是在李朝天感圣武五年(1048年),龙彰天嗣二年(1067年)还出现了牛吼国。②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2、卷3,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8、184页。 但哀牢、牛吼都不见于成书于陈朝时期的《越史略》、《安南志略》。此外,《至元四年七月谕安南诏》中提到“但来人杨安养称有占腊、山獠之患,彼二寇如能皈向,复有何事?”③ 黎崱:《安南志略》,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页。 山獠指的是老挝,唐代安南都护府东、北、西三面皆有僚人种落。《元和郡县志》载“(爱州)至小獠界水行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小獠栅三百里。”④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8《岭南道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59页。 《太平寰宇记》载“(爱州)西至生獠界水路一百九十里,北至生獠界陆路三百里。”⑤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71,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68页。 《旧唐书》载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蛮寇寇当管金龙州,当管生獠国、赤珠落国同出兵击蛮,败之。”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7《文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49页。 生獠北接南诏,南接爱州,活动于越南西北地区。后来的越南王朝沿用了唐代的称呼,将生活在越南西部的泰傣部族也称为蛮、獠。《大南一统志》载:“良政州......古哀牢地,陈曰浸恾,亦曰爱獠。”⑦ 高春育等:《大南一统志》卷16,印度支那研究会1941年版,第1679页。 《同庆地舆志》亦载常春州:“其辖皆土民,古号爱獠,是土司、土目、郎导人等世袭其职。”⑧ 黄有秤:《同庆地舆志》,法国远东学院2003年版,第1218页。 所谓的“浸恾”,应即侵芒,也就是今日老挝华潘省桑怒的古称。爱獠,应该是指生活在爱州上游的僚人。在越南语中,爱(ái)与哀(ai),獠(lão)与牢(lao)音读相近,因此越南语境中的“哀牢”可能来源于爱獠。从13世纪开始,越南西部僚人部落逐渐成为老挝的附庸,越南人对这个不断强大的邻居有了更多的认识。或许是为了与散居在西部山谷之中的诸獠部落相互区别,到了陈朝时期,越南人正式将兰沧王国称为“哀牢”。

二、陈朝时期越南与老挝的争霸战争

经过丁、黎、李三朝的不断扩张,到了陈朝前期,越南的势力范围已经深入到西北地区的沱江流域和西南乂安江上游直到中老挝地区。从李朝时期开始,活跃在西北沱江流域的沱江蛮、牛吼蛮加入到了越南式朝贡体系之中,向越南朝贡。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则存在着一个名为“南戎”的城邦。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的“兴孝王援仁惠讨平南戎故事”分析,①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6,第357~358页。 仁惠王陈庆余平南戎之事很可能是发生陈仁宗时期。② 陈庆余是陈朝名将,按1282年仁惠王陈庆余曾自称“老翁是买卖人”,此时应该大约在四五十岁左右。1340年陈庆余去世时,应该百岁左右,因此陈庆余平南戎之事很可能是发生陈仁宗时期。 南戎砦邻“屑逻大江”,浮流而下可至真腊诸国。③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7,第355页。 又按“庆余之讨南戎,自乂安陆行数日至南戎江。”④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6,第357~358页。 因此,屑逻大江、南戎江应即湄公河,南戎大约位于老挝甘蒙省的他曲。

2) 参数显示与报警。上位管理微机按分系统和类型对所有测点进行分类,实时对所有参数进行列表显示,显示的内容包括测点名称、测点量程和报警上下限等;同时,对各测点进行故障判定和传感器故障检查。当发生测点越线报警或传感器故障时,在输出声光报警的同时对该故障进行突出显示。

陈朝在向西扩张的同时,以芒斯瓦为中心的老挝曼陀罗体系也基本成型。芒斯瓦首领披耶朗、披耶坎丰父子一直致力于摆脱素可泰的统治。素可泰国王兰甘亨约于1318年去世,素可泰王朝迅速衰落,披耶坎丰成功脱离了素可泰的统治,以芒斯瓦为中心的曼陀罗王国已经基本成型。而老挝与越南之间的泰傣部族同种同源,这些部族在社会组织、精神文化等方面更类似于老挝,是老挝曼陀罗体系中的朝贡国,同时这些部族又是越南朝贡体系中的重要成员。随着老挝的不断强大,越南西部的泰傣属国必然会受到作为地区核心的老挝的控制。《老挝史》载法昂王曾与越南人约定“凡是住高脚屋的地方就是老挝的领土”,中部地区以山脉为界,而在北方则以黑水河为界。⑤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 Paragon Beprint Co.11964, p29.虽然此“约定”未见于越方记载,但是由此可见老挝向东扩张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泰傣城邦。老挝与越南争夺属国的战争一触即发。

凯布阿班死后,桑森泰的庶子坎吉即位,在位两年,暴卒。老挝贵族杀死了乱政的摩诃黛维,之后由两位僧侣和四位居士执政。三年后,贵族们拥立桑森泰之子范福,内乱才基本结束。①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 pp42~43.

兴隆四年(1294年),陈朝与老挝的争霸战争正式拉开帷幕。此次陈朝向西扩张的原因与来自蒙元的压力有关。1257年至1288年,爆生了三次元越战争。第一次元越战争,陈军战败并丢失国都,陈朝君臣十分绝望,一度想进入南宋境内避难。第二次及第三次元越战争,元军从广西方向进攻陈朝,南路元军从占城北上,几乎穿越了整个陈朝的疆域。陈朝国土南北狭长,战略性运动的地域空间较小。此时,南宋已经灭亡,陈朝找不到最后的避难之所。更加窘迫的是,陈朝统一之后,“太平日久,民不知兵”⑥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5,第297页。 ,一旦遭遇入侵,便会面临走投无路的境地。因此,陈朝君主希望通过征伐老挝和占城,扩展其战略纵深,厉兵秣马,以备不虞。重兴六年(1290年),在元越战争结束后不久,陈仁宗便计划入侵老挝。史载:“帝亲征哀牢,朝臣谏曰:‘胡虏初退,疮痍未定,岂可兴兵。’帝曰:‘祗可以此时出兵耳。夫虏退后,三境必未我土,马物故势不能振,将有内侮,故大举以示威。’”⑦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5,第303页。 于是从兴隆四年到兴隆九年(1296~1301年),陈朝与新兴的老挝在西部地区发生多次交锋,最终陈朝夺取了沱江蛮、牛吼蛮、南戎的宗主权。

同学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实习,对现代工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解.从学生的实习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出,多数同学对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开祐七年(1335年),陈明宗与群臣商议亲征哀牢之事,因陈明宗眼疾发作,大臣请缓出师,陈明宗认为“去年亲征不果,今年又以疾缓师,天下将谓予怯,万一北虏侵轶,则吾将何有恃。”②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7,第355页。 老挝的崛起和牛吼的反叛是开祐战争的导火索,但是陈朝发动战争的目的却耐人寻味。表面上看,开祐战争与兴隆战争的起因都与蒙元的压力有关,但事实上,元越战争结束已经近半个世纪,元朝始终未有大举入侵之举,陈明宗的“北虏侵轶”很可能只是一个可以说服群臣支持侵略战争有力的借口。他的真实目的可以从开祐元年与群臣议征牛吼的对话中看出些许端倪。《大越史记全书》载:“上皇定亲征之议,陈克终谏曰:‘沱江号瘴地,又湍濑奔駃,不利行师。占城无瘴毒,且前世帝王亲征,多擒其主,不若释彼而征占之为愈。’”③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6,第348页。 陈克终认为牛吼蛮虽然反叛了,但是不利于征讨,而征讨占城则要容易一些。由此可知,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成就陈明宗个人的帝王功业。陈克终的提议必然会遭到陈明宗大义凛然的否决。陈明宗在亲征牛吼时,“上皇方图登其寨城,倣汉武登单于台故事”。④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7,第355页。 陈明宗欲仿“汉武登单于台”的故事,是儒家攘夷拓土思想的一种表现,意图效仿汉武帝建立一个“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的地区强国。因此,陈朝对哀牢的战争目的也从仁宗时的生存之战转变为明宗时的开疆拓土之战。

综上所述,发现Morr-KF方案对此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强度相对于其他几种组合偏低,这与Morr-KF方案对云水混合比和雨水混合比模拟偏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他几种方案模拟出的降水强度明显偏大,也对应着云水、雨水混合比偏大,这可能与CAM5.1方案在对实际雨水含量较大时,模拟效果较好,但当雨水含量较小时,误差较大的特点(王佳等,2017)有关,由此也可以发现云水混合比和雨水混合比的预报结果直接影响着降水强度的预报。而且还可以发现Morr-KF对降水范围的预报较小,0.1~5 mm量级较为准确,空报率低,这与微物理参数化方案Morrison 2-mom一般对云系范围预报小于CAM5.1方案有关。

开祐元年(1328年)冬,得到哀牢支持的牛吼蛮反叛陈朝,掠夺沱江地区,引发了第二次越南与老挝的争霸战争。陈明宗从沱江道,昭义侯从清化道,夹击牛吼。因昭义侯不听陈明宗命令,欲攻取占昭以邀功,导致越军大败,陈明宗只得“上皇自将,号令严明,威声远震,哀牢闻之奔溃。”①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6,第348页。 然而牛吼并未被征服,所以陈明宗于开祐六年(1334年)、开祐七年(1335年)重新计划亲征。

开祐七年(1335年),陈明宗执意亲征,命阮忠彦为清化发运使,运送粮草。以段汝谐为乂安经略大使,计划从乂安道直接进攻哀牢。陈明宗亲率大军由海路至乂安。到达乂安后,陈明宗眼疾再度发作。此时乂安属邑南戎遭到哀牢攻击,陈明宗命段汝谐救援南戎。九月,段汝谐因轻敌,为哀牢所败,溺死江中。⑤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7,第355~356页。 然而,段汝谐兵败后,陈朝的军事行动并未终止。陈明宗亲率大军西征,对周边各国产生极大震动。据《摩崖纪功文》记载,“占城国世子、真腊国、暹国及蛮酋道匡、葵禽、车勒、新附杯盆蛮酋道声、车蛮诸部,各奉方物,争先迎见。”① 郑阿才、耿慧玲:《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二集,新文丰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87页。 陈朝得到西部诸国的支持,使得哀牢在战略上处于劣势。十二月,越军到达密州巨屯之原和黔州一带。② 密州(Mật Châu)应即老挝川圹省木买县(M.Mok May)的音译,黔州(Kiềm Châu)为钦县(M.Kham)的音译。木麦县位于川圹省东南的山谷之中,不符合“原”的地理特征,巨屯之原应该是位于川圹省钦县平原一带。 陈明宗命诸将和“蛮夷之兵”攻入哀牢。哀牢酋长“逆俸”逃走,并请求议和。哀牢酋长名“俸”(phon),应即芒斯瓦国王披耶坎丰(Kamphong)的音译。闰十二月,陈明宗下诏班师,并命阮忠彦勒石纪功,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摩崖纪功文》。陈明宗于次年正月回到京城。开祐九年(1337年),陈明宗又遣兴孝王攻牛吼蛮,越军攻入郑旗寨,斩杀牛吼酋长车焚,彻底平定了牛吼蛮,开祐战争至此告一段落。③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7,第357页。

耿慧玲教授认为开祐七年的战争以陈朝的失败而告终,④ 耿慧玲:《越南史论:金石资料之历史文化比较》,第193页。 但是通过梳理开祐七年的陈朝与哀牢的战争经过,可以发现虽然段汝谐偏师兵败于南戎,但是陈明宗所率越军主力却在川圹获胜,陈朝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八月,老告土官八那遣侄那赛前往元朝朝贡,元朝乃以之置老告军民总管府。⑤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45页。 “八那”是老语的Phragna的音译,泰语作Phraya(披耶),而这位“八那”应是坎丰。或许是因为老挝在战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倚靠元朝,制衡陈朝。

陈明宗去世后,老挝与陈朝的关系又趋于平静。除了绍丰六年(1346年)哀牢寇边为陈朝保威王所败外,此后陈朝未再与老挝发生大规模的战争。⑥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7,第362页。 一方面,老挝国内发生内乱。披耶坎丰遭到了其孙子法昂的攻击,法昂一路向北征服了老挝的各个城邦,最终攻克琅勃拉邦,披耶坎丰自杀,法昂建立了兰沧王朝。此后,法昂攻取了万象,实现了老挝城邦的统一。到了法昂中后期,扩张行动停止,法昂及其继承者桑森泰都致力于巩固国内统治和推崇上座部佛教。⑦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 pp.36-38.另一方面,越南南部的占城国成为陈朝的主要敌人,陈朝集中兵力以对抗南方的占城,无暇顾及西边的老挝。因此,老挝与越南之间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三、15世纪老挝与后黎朝的战争

15世纪,老挝兰沧王朝与越南后黎朝关系基本以战争为主。后黎朝初期,越南佛教遭到黎氏君主的打压,已经衰落。儒家思想则得到后黎朝的大力扶持,极度兴盛起来。①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6~438页。 以“华夷观”为代表的儒家世界观强烈地影响了黎初君主的统治思维,促使其建构一个完善的、规范的越南式朝贡体系,因此黎初的君主都积极开拓边疆地区。尤其是到了黎圣宗时期,对内,越南几乎完全效仿明代的相关典章制度,建立起完善的朝贡制度。对外,通过征占城、征老挝,以达到威振绝域,迫使西边诸国前来朝贡,确立其地区霸主地位的战略目的。

泰傣人在不同时期进入东南亚,并于12世纪末驱逐了日薄西山的高棉帝国,建立起许多泰傣城邦,并在一些卡里斯玛式君主的带领下,凝聚成曼陀罗国家。而老挝人在湄公河中游沿岸地区建立的城邦,受到更为强大的素可泰王朝的统治。据《兰坎登石碑》记载,兰坎登统治时期,芒斯瓦和圆禛圆康(万象)都是素可泰王国的属国。① 芒斯瓦,Muang Swa,《兰坎亨石碑》中作Müăng Chăwa。万象则是Wieng Can Wieng Kham。参见Bradley, Cornelius Beach, The Oldest Known Writing in Siamese: The Inscription of Phra Ram Khamhœng of Sukhothai, 1293 A.D., Journal of the Siam Society.6 (1): 1909, pp1~72.到了13世纪后期,芒斯瓦首领的称号开祐由本民族语言的“坤”、“陶”改成了巴利语的“披耶”,因此芒斯瓦贵族可能改信了佛教。② Stuart-Fox, Martin, The Lao Kingdom of Lan Xang: Rise and Decline , pp36-37.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芒斯瓦的国家结构可能也出现了某种转变,依照佛教世界观,建立起以芒斯瓦为中心的曼陀罗国家。第一个获得“披耶”称号的是披耶朗,据记载披耶朗大约于1271年至1316年在位,他死后由其子披耶坎丰即位。披耶坎丰大约于1353年被其孙子法昂推翻。③ 姆·耳·马尼奇·琼赛著,厦门大学外文系译:《老挝史》,第71-73页。 披耶朗、披耶坎丰时期,芒斯瓦从素可泰的统治下获得独立,并不断走向强大。越南史书也反映了不断壮大的老挝对越南西部的渗透,特别是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越南陈朝与老挝发生了长时间的战争。陈朝从沱江、乂安两路进攻老挝,这说明了沱江、乂安以西地区已经为老挝所掌控。

(一)15世纪前期老挝与越南的战与和

大约在顺天三年(1431年),越南文献中出现了一个“哀牢逆臣轲赖”,轲赖在老挝北部的恾虑发动叛乱。轲赖与忙礼刁吉罕和范文巧、恾蒲晦卿男、丁桂等“诳诱边民,谋为不轨”,侵攻哀牢地方恾每。哀牢盘茹向后黎朝乞援。黎太祖率军出征忙礼,在恾碣击败刁吉罕、轲赖等部。越军班师后,芒礼、恾蒲又入侵后黎朝的嘉兴、沱江等处。顺天四年(1432年),黎利在平定了高平闭克绍、农得泰的叛乱后,决定再度征讨刁吉罕。越军在击败恾蒲丁桂之后,土人杀晦卿男来献,生擒丁桂及其眷属。同年十二月,越军进围忙礼,恾虑杀轲赖迎降,刁吉罕父子最终出降。③ 阮廌:《抑斋遗集》卷3《平复礼班师诏》,越南国家图书馆藏抄本,第19~21页。 老挝史书称桑森泰死于1417年,其子兰坎登即位,在位十一年,于1428年去世。④ 姆·耳·马尼奇·琼赛著,厦门大学外文系译:《老挝史》,第87~89页。 桑森泰即明史中的老挝宣慰使“刁线歹”、“刁线达”,然而《明宣宗实录》宣德六年(1431年)尚有刁线达的记载。直到宣德九年(1434年)四月才出现了刁缆掌。① 景振国:《中国古籍中有关老挝资料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3~54页。 越史中称桑森泰为“满察”,作为一代“雄主”,应该不是《平复礼班师诏》中为叛臣所困的哀牢盘茹,哀牢盘茹可能是指兰坎登。笔者推测桑森泰死于1431年,兰坎登即位。因为某种原因,恾虑的轲赖发动了叛乱。

兰坎登约于1434年初去世,其子波马塔即位,即越史所载的“昆孤”。② 《大越史记全书》卷11,载昆孤于绍平元年(1434年)十二月被杀,国人拥立谕群,按谕群(DụQuần)即兰沧国王尤空(Yukhon)的音译,因此昆孤就前任国王波马塔(Phommathat)。波马塔在位仅十个月,即位于1434年初。 绍平元年(1434年)八月,昆孤为叛臣杻在所攻,之后多次向后黎朝求援平叛。十二月,越军尚未到达,昆孤就被杻栅、杻在所杀。③ 《明英宗实录》卷25载正统元年(1436年)十二月,云南护送老挝使臣混伦归本土,“至其境,闻老挝土官卒,国人与八百仇杀。”老挝土官对应的是孔坎(Khon Kham)。 杻栅等人拥立昆孤族人谕群为盘茹使,向后黎朝请和。此时,老挝国内“哀牢荒乱,上下乖散”,老挝的属蛮纷纷向后黎朝进贡,意图归附后黎朝。绍平二年(1435年)三月,黎太宗在哀牢缚逻、郑窻、阳忙、南马州、蚕州及阑和县设置官职,意图直接控制新附各部,蚕食老挝。④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1,第531、535页。 哀牢盘茹谕群即兰沧国王尤空,尤空只统治了八个月便被害死,据此推算大约在1435年七月,其兄弟孔坎即位。⑤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p41.孔坎在位18个月,约于1437年初被老挝贵族害死。⑥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p41.绍平二年七月到次年八月间,老挝曾多次派兵与越南争夺远忙、玉麻州、马江州、木州等地。⑦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1,第536、549页。 此次战争应该是与孔坎有关,因后黎朝蚕食老挝的行为直接动摇了老挝的统治基础,因此孔坎发兵争夺附庸城邦,随着孔坎遇害,战争也随即结束。之后,接任兰沧国王的坎塔萨、吕赛在十一个月内相继遇害。⑧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p41.约在1439年初,新国王凯布阿班即位,凯布阿班在位三年,大约于1441年初也遇害身亡。据《西南边塞录》所载,从绍平六年(1439年)正月到大宝二年(1441年)三月,老挝再度发兵与越南争夺复礼、顺每等州,但都未能成功。⑨ 佚名:《西南边塞录》,越南汉喃院藏抄本,编号:H.M.2132,第9~10页。 这次战争应该是凯布阿班为了恢复对东部诸芒统治权而发动的,随着凯布阿班的身亡,其行动亦宣告失败,后黎朝得以控制除了今日奠边省以外的全部西北地区和老挝的华潘省。

贫困农村男青年婚恋困难还可能使农村婚姻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受到严重冲击。现阶段农村社会“闪婚闪离”现象较为普遍,很多不道德和丑恶的社会现象得以滋生。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女青年严重短缺,女青年在婚姻缔结谈判过程中占据主动权,而且在婚后家庭生活中也比较强势,甚至不能维持对公婆的基本孝顺和尊敬,家庭生活稍有不如意,便以离婚、离家出走相要挟。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安定,也冲击了传统社会的夫妻相敬如宾、家庭恩爱和睦、孝顺公婆等社会伦理道德。

(二)1479年老挝与后黎朝的战争

16世纪后,老挝与后黎朝各自面临着统治危机,一方面,后黎朝需要应对内部的割据势力和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另一方面,缅甸、暹罗的相继崛起,对老挝的曼陀罗体系也构成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老越双方均无暇顾及彼此,故而双方之间未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关系转而变得十分友好密切。

洪德二年(1471年),占城为后黎朝所破,自此之后,后黎朝再无南顾之忧。经过数年的准备,黎圣宗于洪德十年(1479年)六月,下诏征盆蛮,命黎寿域、郑公路、黎希葛率兵二十万分道进攻盆蛮。七月,黎圣宗颁发《征老挝诏》。八月,黎寿域、郑公路、黎廷彦、黎弄、黎仁孝等率领越军十八万人,从茶麟正道、玉麻道、安西道、顺每州、清都府五路进犯老挝。黎寿域等前锋主力经过盆蛮,约于十月中“入老挝城,获宝物,其国王遁走,虏其民,略地至长沙河界,夹偭国南边,得偭文书捷还。”⑦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3,第671页。 十月,黎圣宗为接应征西越军,亲征老挝,十一月初驻跸输蒲。十二月,因黎寿域等人的报捷文书被盆蛮截获,黎圣宗复遣黎念率兵再征盆蛮,大破盆蛮,酋长琴公走死,盆蛮九万户只存二千余人,于是向后黎朝乞降,黎圣宗封琴冬为宣慰大使。次年正月,黎圣宗还京,后黎朝与老挝战争遂告一段落。

明朝方面,成化十六年(1480),镇守云南的太监钱能向皇帝奏报了此事,引起了明廷的注意。经过多方的打探,得知了安南之攻老挝经过:“安南之攻老挝,以去年八月,兴兵八万,开路积粟;九月,令其臣东正议领兵六万与战,大败,失兵二万;至十月,国王黎灏亲率兵九万至彼,彼为满国兵所邀,死者三万,灏渐忿致疾;十二月还国。”① 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10,台湾“中央研究院”1983年版,第3666~3667页。 此后又言:“先是,灏亲率夷兵九万,开山为三道,进兵破哀牢,继进老挝地方,杀宣慰刀板雅兰掌父子三人,其季子怕雅赛归依八百,宣慰刀揽那遣兵送往景坎地方,既而灏复积粮练兵,且颁伪敕于车里宣慰司,期欲会兵进攻八百,其兵有暴死者数千,传言以为雷所震,八百因遣兵扼其归路,袭杀万余,交人大败。”② 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16,第3751~3752页。 《大越史记全书》中的“偭国”即《明实录》所载之“满国”,指的是兰那王国(八百)。明朝的消息多来自老挝、八百。据《清迈纪年》载,小历841年4月上旬③ 即公元1480年2月11日至25日,相当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日。 ,清迈王滴洛腊闻知越军攻克老挝,进犯难城,于是带兵与越军交战。当双方相持不下之时,有两名华人献计,扬言掸军与华军将会前来支持清迈,越军认为难以获胜,于是退兵。之后,滴洛腊将此事报告给云南的“昭龙法”称:“越人带兵20万,击败兰沧人,然后渡河攻击本国难城,兰那王派难城太守陶卡坎率兵4万,击败了越人。”④ David K.Wyatt & Aroonrut Wichienkeeo (Translated), The Chiang Mai Crhronicle , Chaing Mai:Silkworm Books, 1998, pp103~104.《难府纪年》、《庸那伽纪年》的记载与之基本相同。⑤ David K.Wyatt (Translated), The Nan Chronicle , Southeast Asia Program,Cornell University, 1994.p.57.维拉旺《老挝史》载:越南皇帝派兵分五道入侵老挝,老挝军队因人数处于劣势,大败,国王范福逃往清坎,越军进入琅勃拉邦。丹洒侯昭坦坎率兵救援,击败了疲惫不堪的越军,夺回都城。⑥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 pp44~46.琼赛《老挝史》则称越军从川圹逃回越南时,布阿匡春阵亡,纳格翁被雷震死。⑦ 姆·耳·马尼奇·琼赛:《老挝史》,第95~96页。 这或许便是明史中“其兵有暴死者数千,传言以为雷所震”的来源。

总之,1479年后黎朝入侵老挝的战争是东南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其影响似乎不及开祐七年陈明宗亲征老挝时所引发的暹罗、真腊、占城等国“各奉方物,争先迎见”,以及洪德二年黎圣宗亲征占城时,“西方藩国皆奔走先后、争来朝贡”。综合明代文献和老挝、兰那的编年史可知,此次战争后黎朝在攻克老挝之后,试图渡过湄公河,入侵兰那,但是遭到了兰那和老挝王子昭坦坎的袭击,一度失利。⑧ 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10、卷216,第3666-3667页、第3751~3752页;David K.Wyatt &Aroonrut Wichienkeeo (Translated), The Chiang Mai Crhronicle , Chaing Mai:Silkworm Books, 1998, pp103~104;David K.Wyatt (Translated), The Nan Chronicle , Southeast Asia Program,Cornell University, 1994.p57; Maha Sila Viravong, History of Laos , pp44~46.之后,明朝介入此事,对后黎朝施压,使得老挝在战后得到恢复。后黎朝入侵老挝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后黎朝对西部安西、嘉兴、岑州、镇宁、玉麻、临安等府州的统治,后黎朝的疆域达到全盛。但是,黎圣宗死后10余年,后黎朝便走向衰落,对于边境的掌控力度遭到严重削弱。老挝又悄然恢复了对镇宁、玉麻、岑州等泰傣城邦的统治。

五是通过微博推广。凭借内容短小、发布快捷的特点,微博成为互联网极具影响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微博运营门槛低、信息发布迅速,是乡村旅游推广的有效手段。

四、16世纪后老挝与后黎朝的和平往来

结束内乱的老挝从1443年开始便加入了西部暹罗阿瑜陀耶王朝与泰北兰那王国的地区争霸战争中。老挝入侵兰那的难城,旋即遭到兰那著名国王滴洛腊的反攻。芒斯瓦一度遭到兰那军队的包围。② 巴差吉功札:《庸那伽纪年》,云南民族学院1990年版,第183~185页。 1454年,老挝与兰那的战争基本结束,将对外扩张的重心转移到了东方,试图夺回被后黎朝纳入版图的老挝城邦。③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2,第619~620页。 据越史记载,老挝曾经经略后黎朝西北地区的良政、安西,入侵西南地区的顺平、沙杯、归合等州,夺取岑上、岑下、汤上、汤下等邑,招纳后黎朝的“叛酋”道论、道车,扣留后黎朝使者。④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3,第669页。 此外,老挝属部盆蛮归附后黎朝,后黎朝在其地置镇宁府,但是不久之后,盆蛮便中断了进贡,并扣留后黎使者。⑤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3,第667~668页。 盆蛮即是位于老挝川圹省的芒盆王国,老挝文献的一个说法也提到了贡物问题和川圹有关。⑥ 琼赛《老挝史》引用《巴维行纪》提到:川圹王告诉越南皇帝获得白象,越南人遣使来索要,老挝答复未获得白象,越南皇帝认为川圹王欺骗了他,所以杀了川圹王,川圹王子由此憎恨老挝,用假贡物挑起越南与老挝的战争。 所以,后黎朝入侵老挝的主要动因与老挝侵边和盆蛮绝贡有关。

四是要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确立了现实的目标、恰当的挑战水平以后,教师应给与学生一些帮助与指导,不过这种指导与帮助要尽可能少,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以便独立完成任务。如果教师渴望为学生做一切事情,逐渐的,学生就会越发依赖教师,同时也很难被激励。等到没有教师的帮助,将很难取得成绩。

(一)16世纪老越各自面临的统治危机

从越南的角度来看,黎圣宗去世后不久,后黎朝深陷内部权力斗争引发的统治危机。1527年,后黎朝权臣莫登庸强迫黎恭皇禅位,建立莫朝。大量黎氏旧臣逃入老挝,以岑州为根据地,以图中兴黎氏。《大越史记全书》载,“时清华右卫殿前将军安清侯阮淦等率子弟奔哀牢,国主乍斗以为唇齿之邦,给以岑州人民及土地归之,由是畜养士卒,招亡纳叛,阴求黎氏子孙立之,以图恢复。”①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5,第812页。 越史所记载的“乍斗”为老挝语陛下(Samdach)的音译,指的是兰沧国王波提萨拉腊、塞塔提拉父子。阮淦等人于1533年拥立黎庄宗于岑州复国。波提萨拉腊不仅提供了兵粮的支持,还意图协助明朝征讨莫朝,扶持黎氏。② 张廷玉等:《明史》卷315《老挝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59页。 波提萨拉腊殁后,其子塞塔提拉即位,继续保持与后黎朝的友好邦交。深受“华夷观”影响的越南,也改变了对老挝的态度。塞塔提拉分别于正治七年(1564年)、十四年(1571年),先后向后黎朝进献贡物和雄象,黎英宗则先后以太师郑检的养女即玉华公主嫁与塞塔提拉,并主动承认了两方是“邻好”。③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卷16,第834、843~844页。 17世纪,后黎朝基本统一北方,但是越南中南部的广南国却又独立出来,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无论是北方的郑主集团,还是南方的阮主集团都无暇顾及西部的邻居。

恍惚中,袁安手持火把、被李离抓住的右手,忽然抖动起来,是李离在摇晃他的手腕!电光石火间,袁安心神一定,转动手腕,松开五指,将手中的火把抛出去,只见余下半截的松枝火把由花雨中翻滚沉落,掉到地面,转眼间即被花雨吞没,一尺余长的火苗无法将温润的花瓣点着,跳闪片刻,旋告熄灭。

The hydraulic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EHA is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valve control system,for which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leakage rate of the pump is heavy and cannot be ignored,and the leakage increases the hydraulic natural frequency.

老挝方面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16世纪初期,老挝西部主要邻国兰那与暹罗之间,持续百年的争霸战争严重削弱了兰那的实力,为老挝向西吞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1545年,兰那内乱,波提萨拉腊派兵镇压叛乱者,并立其子塞塔提拉为兰那国王,将兰那并入老挝曼陀罗体系之中。1550年,波提萨拉腊死后,老挝发生继承危机,塞塔提拉回国争夺王位,兰那借机脱离老挝。不久之后,缅甸东吁王朝的崛起给老挝带来了新的挑战。东吁王朝先后征服了周边的掸邦、兰那、景永、阿瑜陀耶等大小邻邦,并三次大举入侵老挝。在西方邻国盟友先后沦陷的情况下,老挝不得不与后黎朝结好,以获得支持。塞塔提拉于1564年、1570年两次遣使越南的时间正是缅甸大举攻入老挝的时间。在17世纪大多数时间里,兰那一直处于缅甸的直接统治之下,而缅甸始终对湄公河东岸的老挝虎视眈眈。这一时期老挝的主要精力应该是集中在西部地区,因此老越关系是相对平和的。

(二)老挝曼陀罗体系的崩溃

18世纪初期,老挝再次遭遇继承危机。1633年,兰沧国王苏里亚旺萨即位,其兄松普受到政治迫害,流亡到后黎朝乂安镇会元县山渭岗。① 维拉旺《老挝史》称松普流亡到顺化,并于顺化生下一子名为赛·翁·顺化。但是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朝福,哀牢国王之后,其父遭难,奔山渭岗,山渭岗在会元县。”流亡顺化之说有误。 松普的妻子于1685年生下王子翁洛,越南文献称之为朝福。② 朝福,即王子Sadet Chao Fa Jaya。朝福为Chao Fa的音译。 苏里亚旺萨去世后,老挝贵族为争夺王位展开内战。1696年九月,老挝贵族到山渭岗寻访朝福,欲拥立他为新王。此事得到后黎朝的大力支持,并册封朝福为哀牢王,派兵护送朝福回芒禛城即位,是为塞塔提腊二世。③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续编》卷1,第1006~1007页。 朝福夺取王位之后,各地爆发反叛。因为朝福并非卡里斯玛式的君主,其能力不足以整合老挝的各方势力,重构曼陀罗体系,老挝最终分裂为万象、琅勃拉邦和占巴塞三个国家。四面楚歌的万象王国不得不加入到越南的朝贡体系之中,以壮其声势。朝福接受后黎朝的册封,并需要定期向越南进贡。万象在与越南的邦交中,已经从平等的“邻好”之国降格为藩属国。琅勃拉邦王国(南掌)也向中国朝贡,获得清朝的册封和承认,以此保持老挝地区的势力平衡。

随着18世纪中期暹罗的崛起,为越南视为“上道藩屏”的万象王国又成为越南与暹罗两个地区大国角逐的缓冲区。万象、琅勃拉邦于1779年为暹罗所征服,老挝的曼陀罗体系彻底崩溃,被纳入到更为强大的暹罗曼陀罗体系之中。为了从暹罗的曼陀罗体系中独立出来,保持国家的独立性,万象、琅勃拉邦又向新兴的越南阮朝进贡,利用阮朝来制衡暹罗,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越南与老挝的政治联系。1828年,万象为暹罗所灭,湄公河东岸的老挝城邦纷纷归附阮朝,阮朝遂在其地设置了羁縻府州,纳入阮朝的版图。这也就为后来法国殖民者向暹罗申索老挝主权提供了借口。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将老挝和越南强行并入印度支那联邦之后,斩断了老挝与泰国的政治联系,使得老挝与越南愈加亲密。今天越南与老挝之间所谓的“特殊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16世纪以来老越双方互为战略纵深,以对抗周边地区大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鉴于当前高校水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水文学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高师水文学教学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五、小结

总体而言,13至17世纪的老挝兰沧王国与越南陈朝、后黎朝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3世纪到15世纪的对峙期和15世纪至17世纪的邻好期。造成13世纪至15世纪末老挝与越南长期对峙的主要原因是老挝兰沧王朝所奉行的曼陀罗体系与陈朝所奉行的越南式朝贡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两个地区中心国家为了强固各自主导的地区秩序,进行了长达3个世纪的地区争霸战争。老挝曼陀罗体系在建构过程中吸纳了原本归附越南的泰傣部族,而越南为了巩固对西部边境的控制,多次与老挝发生战争,通过军事打击老挝,试图赢得介于两国之间附庸城邦的依附。

到了16世纪,老挝与越南都面对着各自的政治危机,一方面,越南为了结束国内割据的混乱局势,实现国内统一,需要借助老挝的支持。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来自外部缅甸、暹罗等曼陀罗国家的挑战,老挝也需要与越南保持和平。因此,老越关系开始由对抗转化为合作,并长期保持和平状态。此外,从15世纪开始,老越双方就成为彼此政权蒙难时的避难之所,远者如黎利,黎庄宗,黎维密和朝福,近者如万象王阿弩,南掌王召温猛,阮朝咸宜帝等。到了1975年,老挝与越南关系被两国官方定为“特殊关系”。或许正是基于这种历史根源和受历史惯性的影响,最终促成了今天的老越“特殊关系”。

中图分类号: K3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92(2019)02—0126—15

收稿日期: 2019-01-11

作者简介: 谢信业(1993 ~),男,厦门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史;陈遥(1979 ~),男,厦门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近现代史、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等。

[责任编辑:王国平]

标签:;  ;  ;  ;  ;  ;  

13~17世纪老挝与越南关系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