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市场研究_信息发展论文

网络知识市场研究_信息发展论文

网络空间知识市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研究论文,知识论文,网络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 F49

知识市场是随着人们对知识需求的扩大而产生的,但是在网络发展以前,知识市场没有从物质交易市场中独立出来,知识需要经过包装附着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以物化的形式交易,或者将这种市场活动隐化到教育这种社会公共行为中,从而使人类的知识市场隐藏于物质交易中。正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知识市场最终从物质交易市场中独立出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面耀眼旗帜。没有全世界的信息化革命,没有网络燎原式的发展,知识市场的破土萌芽乃至茁壮成长都将受到诸多限制。因此,笔者拟对网络平台上的知识市场的形成机制、时代特征以及现存类型作初步探讨,供有关决策部门借鉴。

1 网络空间知识市场的形成机制

1.1

对知识需求的无限增长与人们经济活动利益的冲突是知识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

知识是人们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并代代相传累积而成的人类共同财富,具有无限的增值性和可共享性。托马斯·杰弗逊曾这样描述知识的这一特性:“他从我这里接受了一个想法,他自己接受了指导,但没有减少我的,就像他在我的蜡烛面前接受了亮光,并没有使我变暗。”知识共享的程度越大,其价值发挥得越充分,同时,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知识能不断地得到改进与创新,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即具有无限的增值性。由此可见,从理论上讲,知识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你共享我的知识,并不会减少我的知识,如果人人将自己的知识拿出来共享,不是会得到最大的收益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下面对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 知识具有不对称性。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同的人拥有的知识有很大的差异,于是产生了知识的落差,而且“拥有者获得”,即拥有知识越多的人越容易获得新的知识。

● 知识能给人类带来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收益,于是产生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需要付出学习和创造的时间、精力等成本。

人类的活动,一般都是从自身的收益出发的。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知识常常自然地从高势能者向低势能者流动,知识高势能者往往能从这种自然的传播中,获得心理上的收益,如威望与尊敬等。但这种自然的流动显然在时间与空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除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外,作为生活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人,更需要经济上的满足,否则就没有动力从事这种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活动。正是这种对知识需求的无限增长与人们经济活动利益的矛盾冲突是知识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

1.2 资源配置的3大机制有效促进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这是知识市场形成的制度保证

知识作为提高生产力与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促进知识的生产以及对知识分布不对称性的调节。对知识这种资源的配置,通常有3种形式:

①市场配置机制,即市场通过价格杠杆自动组织知识的生产和消费;

②政府配置机制,即政府利用政策、法律、税收工具,或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来调整知识产出;

③产权配置机制,即通过调整和明晰产权,优化知识资源配置。

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知识的生产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如果单靠市场配置,显然会产生严重的生产不足,尤其是基础科学知识的生产,因此,中外历史上,对基础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一般通过政府参与的方式,由政府支付一部分生产与传播成本。当然,由政府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远远不足以满足与刺激知识的生产行为。

我们知道,知识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公开就难于防止他人无偿使用,如果不对生产者的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就不会有足够的知识被生产出来,或者生产出来也不公开,因此为了鼓励知识的创造,同时保证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利用,协调知识创造者与利用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各国先后确立了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成果进行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产权总是客观地具有配置资源的功能,产权确定以后,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知识如同物质产品一样有了交易活动的空间。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市场机制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对于大量技术性、应用性知识,通过产权配置与市场配置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生产与流通。

当然,知识产权保护的只是显性知识,对于人们尤其是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也是一笔可挖掘的宝藏,人们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在专家那里获取特定的知识。专家的时间、精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专家为你解决了问题,他们付出了服务成本,而他们的服务带给咨询者的可能是巨大的收益,因此,对这种隐性知识的需求与供给也可通过市场来调节,信息咨询服务由此产生。

图书、报纸、杂志等有形的知识产品交易,工业知识产权交易,各种情报咨询活动等都属于知识交易的市场行为。知识市场其实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1.3 网络空间知识市场的形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传统上,知识以纸制载体形式(图书、杂志)在市场出售,或以专利特许、咨询报告等形式进行交易,或以技术培训这种无形的方式进行交易,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与飞速发展,无限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在这个数字化的高速信息网里,没有了传统的国家、地域界限,并且人们能以接受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使人们的信息传输可以在更小的时间跨度上进行。正因为国际互联网有如此特征,在把经济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今天,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今天,网络成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新的、数字化的工具。企业和消费者可在网上进行各种商务信息交流活动,从而大大加快了交易的速度,降低了交易的费用,打破了交易的时空限制。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联系的电子商务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旋风,网络变成了一个大卖场,人们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诸如Amazon、8848等网站上去了,事实上完全数字化的“知识”正是最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知识市场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已成为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知识正在成为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美国托夫勒所言)。因为知识是一种无损耗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化编码技术和数字化传输技术,知识的生产与流通活动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带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在这个以知识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社会里,知识的无形性与网络的虚拟性促使了网络空间的知识市场的产生。

2 网络空间知识市场的时代特征

2.1 市场行为的独立性

网络知识市场相当于数字化的社区,拥有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的人与寻找知识的人在这个社区里能达成买卖协议。网络知识市场和目前流行的虚拟商店有所不同,虚拟商店可以在网上列出目前流行的书刊、音乐CD等商品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其内容,借助互连网的传播优势,吸引顾客进行网上订购,并通过邮寄的方式将商品送达顾客。而知识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除了可以采用以上的形式外,更多的是将知识产品,如精彩的小说、最新的音乐以及新的技术方法和经验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知识产品,通过知识市场的一整套商务系统,直接送达顾客的计算机中,这样顾客就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购买其所需的知识产品了。通过网络,人们获得的不仅仅是有关知识产品的商业信息,而是可直接获得知识产品,即在网络空间里,知识交易的市场行为可独立完成,省略了传统的出版、制造、流通环节,消费者在价值上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2.2 市场效益的报酬递增性

在网络空间中,比特作为“信息的DNA ”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知识产品直接以比特的形式在网络空间进行生产、流通、分配和再分配,知识的价值随着传播空间的扩大和传播速度的提高得以最大化。知识的生产者一次产出,可反复售出,能获得递增的边际利润(因为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产权是财富,知识技术可以成为股份,无形资产带来的财富往往是有形资产的成千上万倍。网络知识市场促进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满足了人们对知识财富的渴求。

2.3 市场形式的多样性

人们的知识需求是多样化的,有的为了个人的学习与研究,有的为了追求精神生活的需要,有的则是为了寻求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等等。网络空间的知识市场是一种买卖双方虚拟见面的直接经济,它提供给顾客的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这种服务由于需求的多样性也表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目前,尤其是国内的网络空间里,构建具有较强交互性的数据库、思想库、网上大学、投资管理咨询等知识交易网站,不仅可以使网络客户得到不同形式的优质服务,而且可以杜绝网络信息的低劣和雷同,促进网络收益稳步递增。

3 网络知识市场经营模式的选择

知识市场的买方是广大有知识需求的消费者,这一需求市场是巨大的。知识供给市场则涉及知识的提供者与知识提供平台。根据知识提供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陈列式、定制式、组合式。

3.1 陈列式

知识供应者将拥有的知识产品——报告、策划、论文集、软件、教程、设计、原理或公式以及对它们的运用方法和经验的总结等交给知识供应平台,由该平台进行评价、精选、分类整理,并向消费者出售。就像百货商店一样,对知识产品进行包装,然后分类呈列,供消费者选购。按照知识产品的定价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明码标价,二是买卖双方协商定价。前者主要是数据库服务,如国外的EI、SCI,国内的中国期刊网(www.chinajournal.net.cn)等。 后者则有知识拍卖网站,这种网站的核心是一个动态的标价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卖者“吆喝”,买者投标以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成交价格由交易双方对该知识的期望收益决定。知识拍卖网站的典型代表为www.knexa.com。

3.2 定制式

这种知识市场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和需要专门知识的访客提供了“供需见面”的机会,与传统的专家咨询服务性质类似。知识提供平台是按领域进行分类整理的专家数据库,由知识消费者主动提出需要了解的知识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消费者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由知道该知识的专家做出回答。这种定制式的知识交易的价格主要由供需双方对交易的期望收益决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知识是一种无形产品,它的价值和质量在购买和使用之前是无法识别的,而且卖方具有垄断性,他不会也不能在买方确定支付价格前告诉买方所需的知识内容。因此专家的声誉、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则成为很重要的“质量信号”,相当于物质商品的品牌。

美国市场分析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到2005年,专家答疑类网站将直接产生60亿美元的“知识”交易额,并促成价值500 亿美元的网上销售。许多上网答疑的专家是“明码标价”的,他们公布自己的简历、专长和资格,并且说明“知识交易”的价格。有的咨询专家以时间计酬,如果访客对回答不满意,专家会退钱,有的专家答疑的收费标准按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定,起价5美元,简单问题免费, 网上志愿服务的专家也大有人在。

此外,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信息筛选,定期提供信息通报,媒体监测等,从初级的竞争情报收集到深度情报分析的专门知识服务网站也属于定制式知识服务。如21kbol.com就是一种在线的知识商务网站。

3.3 组合式

组合即陈列与定制知识相组合的知识提供方式,网上教学即为这种方式。一方面,知识生产与传播者知识陈列出来,供学习者(通过注册成为学员)学习,同时,当学习者有问题时,可通过在线求教或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寻求答案。

无论哪种提供方式,都需要知识提供系统、知识评估系统、知识存储系统、知识搜索系统、支付系统等一套知识管理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讲,数据库技术、信息挖掘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知识发现等方法以及目前大量使用的检索技术、在线交流技术、电子邮件技术在知识市场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当然,网络空间的知识市场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仅利用了自动化系统,而且将知识寻找者与知识专家联系起来,使知识消费者得到针对性强、可靠性高的知识产品。

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有较大影响的大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不能、也不可能甘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因此,培育知识市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中国知识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在某些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中国的知识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主体与客体以及交易规则都缺乏应有的理论与操作上的界定,所以产生了国内知识产品“有需求,没市场”的独特现象。对于“知识市场”这一概念和营造知识市场的具体方式(如价格体系,市场规范等)等都有待于探讨。

标签:;  

网络知识市场研究_信息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