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域化趋势:如何应对_自由贸易区论文

经济区域化趋势:如何应对_自由贸易区论文

经济区域化潮流: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该如何论文,潮流论文,区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二十年,在以全球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当今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股区域化发展的热潮 ,目前,在世界GDP排名前30名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少数几个没有加入任何地区性或双边 自由贸易协定。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标志着我国参与经济全 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迅猛发展的区域化潮流,已成为我国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白80年代中期开始,区域经济集团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至今并未减弱,反而进一步加 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卷入了此次区域化浪潮中,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 下几个方面:

(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得以在全球范围建立生产网络,在全球范围选择最佳的生产 地点和最有利的市场销售,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这样,那些货物、资本和人员 进出较为自由的国家往往会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从而给一国带来投资、技术、就业等,促 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多数国家自80年代以来多采取了开放的贸易政策。

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建立 区域经济集团,可以为本国企业的发展找到更广阔的市场,减少双边贸易摩擦,协调彼此间 的 经济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彼此间贸易投资的发展。因此,80年代以来,出现了区域化发展的 高潮,经济全球化是其中的主导因素。

(二)多边贸易体制无法满足一些国家追求自由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经济的出现,作为调整多边经贸关系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由于其 涉及成员多,谈判时间长,无法对新形势作出及时调整,无法满足一些国家追求自己的自由 化的需要,促使这些国家纷纷通过寻求地区和双边途径来解决。还有一些国家,如新加坡、 澳大利亚等,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很高,一个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将为其经济发展创造极 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是其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近年来,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在 继续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积极寻求签订双边贸易协定,追求更加开放的自由贸易。

(三)以集团的形式提高自身在全球经济体制中的分量

在全球经济中,大国往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多边经济体制中,弱 小国家只有通过结盟,才能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声音,才能与大国进行抗衡。如欧盟15成员 ,只有以共同的声音,才能成为WTO谈判中具有份量的一方,否则,以十五分之一的力量, 是无法与美国等经济大国抗衡的。另外,美国在80年代改变初衷,开始转而寻求签订自由贸 易协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与不断强大的欧盟进行抗衡,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四)争夺市场的需要

近年来,欧盟在墨西哥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日益缩小,特别是美、加、墨成立北美自由贸易 区后,更是一落千丈,1999年只占墨西哥贸易额的6.7%。而墨西哥为了在政治、经济两方面 建立更为协调的国际关系,必须改变目前80%以上的贸易依赖美国的现状。于是,2000年3月 ,欧盟与墨西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2000年7月正式生效。该协议规定,欧盟将首先对墨西 哥取消部分商品的关税(占欧盟从墨西哥进口总额的82%),剩余的在2003年前全部取消。墨 西哥也将在2007年前分阶段撤销对欧盟的进口关税。目前,欧盟正在与南美共同市场和智利 进行谈判,如果能够成功,将对欧盟与美国抢占南美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化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集团的经济效应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近来,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发展 趋势增强,决策层对区域经济集团的经济效应更加关注,人们希望通过对区域经济集团对成 员国和第三国影响的评估,来判断区域经济集团对经济的影响。

(一) 区域经济集团对贸易的影响

区域贸易集团对第三国的贸易影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区域经济集团建立后,通过对区域 内 成员和区域外非成员实施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差别待遇所导致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来分析 的。所谓“贸易创造”,是指区域经济集团成员之间由于取消或降低了贸易壁垒,其它成 员的较低成本产品替代了本国以较高成本生产的同种(类)产品。所谓“贸易转移”,是指区 域经济集团由于对区域内成员降低或取消了贸易壁垒,区域内较高成本产品替代了第三国较 低成本生产的同种(类)产品。

贸易创造的形成是基于比较成本优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放贸易的发展;而贸易 转移的产生,则是由于人为的差别贸易待遇所致,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贸易的自由发展 。一般认为,贸易创造有利于相关的区域经济集团成员,而贸易转移则至少不利于为此进口 付出(排除了关税)较高代价的成员以及第三国的贸易出口,因此,区域经济集团的影响取决 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孰大孰小。但是,由于存在贸易转移,区域经济集团对第三国产生不 利影响是确实存在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市场份额被墨西哥和加 拿大产品所挤占,市场占有额从1995年的14.62%下降到2000年的7.3%,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则 分别从1995年的11.56%和8.65%上升到2000年的14.3%和9.7%。

(二)投资效应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会改变原有的投资条件,即使有些区域经济集团未涉及投资领域 ,也会由于贸易政策的改变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结果包括改变原 有投资方向或进行新的投资。

当前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无论贸易自由化程度有多高,均未全面涉及投资政策与措施领 域的合作和自由化问题,即使触及投资问题,也并未就成员间投资政策与措施的协调和统一 以及逐步自由化等问题作出系统规定,因此,目前对区域经济集团对投资的影响分析主要集 中在由于贸易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投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区域经济集团的成立,将使集 团内投资(包括成员相互投资和来自第三国的投资)增加,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根据利益驱动原则,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追求最大利润 ,投资者会将投资转向集团内成员。正如前面所述,成员之间将降低贸易壁垒,市场扩大, 从而有可能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由于市场的扩大伴随竞争趋于激烈,单位生产成本将降低 。而且,由于集团内部实现自由化的效应将使人均收入增加,有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扩大, 单位成本趋于进一步下降。

第二,由于区域经济集团在贸易政策上对外采取歧视性待遇,为了绕过贸易壁垒或维持在 集团内已有的市场份额,出口生产商往往会到区域内投资办厂。

因此,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将促进集团内部的相互投资,并对区域外的资金产生吸引力 ,从而对第三国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自80年代中期以后,流入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总量出 现了大规模增加,从1984年的100亿欧洲货币单位上升到1989年的630亿欧洲货币单位。同一 时期,流入美国的直接投资也有所增加,但除1989年以外,增长率相当低。1984年流入欧共 体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是流入美国的三分之一,但到1989年两者则趋相同。在这期间,欧共 体成员间的直接投资流动也有所增加,其增长速度快于第三国对欧共体的投资流入。前者在 1985年至1989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43.5%,后者为28.6%,而同期流入美国的直接投资年均 增长率仅为14.8%。

三、我国参与区域化的紧迫性

随着全球区域经济集团的迅猛发展,中国作为主要区域集团以外的国家,已感到了这一发 展潮流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若继续游离于这一发展浪潮之外,从近期看,将不利于对外贸 易的发展,影响我国民经济长期稳步地发展;从长远看,将面临被经济全球化边际化的危险 ,不利于我国参与新经济条件下全球经济的重新调整。如何应对区域经济集团这种迅猛发展 的态势,已成为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随着区域集团的发展,我国出口市场将受到威胁

尽管由于受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多数国家采取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贸易政策,并通 过 参与区域经济集团,追求更加自由开放的贸易环境,使得区域经济集团从整体上来说,对全 球经济和贸易的正面影响占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区域内外成员在市场准 入等方面毕竟存在着差别待遇,客观上对区域外成员造成歧视,从而造成区域外成员贸易环 境的相对恶化。如1993年—1997年这一阶段,区域经济集团内优惠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从19 88年—1992年的40%上升到42%,其中欧盟15国占的比例最高,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南方共同 体区域内的贸易增长幅度却更为显著,在同一时期,该地区内的优惠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例 从19%增加到了27%。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随着国内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由弱变强的发展 过程,我国目前出口商品总体来说,尚未表现出受到明显冲击迹象。但是,随着我国出口贸 易逐步走入平稳期,以及目前区域贸易集团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集团之间成员相互交叉的情 况增加,我国将面临着原有传统市场被集团内成员所挤占、新市场难以开拓的危险。

(二)在世界经济多边场合,国家的声音将逐步为集团所替代

随着区域集团的发展,在多边场合,一些国家的声音将逐步为集团所替代,当前的欧盟就 是最好的例证。随着区域集团发展趋势的加强,将会由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以集团的声音来说 话。这样,那些孤立于集团以外的国家,将会逐步减弱在世界经济决策中的分量。

目前,欧盟已基本实现了经济集团的最高层次,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在国际场合更是以一 个声音说话,形成了世界经济中的一极。美国,借助其强大的国力,加之现有的北美自由贸 易区和正在筹建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相比之下,亚洲 在 这方面已远远落后了。若亚洲继续以单个的力量参与世界经济活动,那么最终将在世界经济 中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同样,对我国自身来说,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我已成为WTO正式成员,如何在多边贸易体 制中发挥我应有的大国作用,也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因此,中国若想在多边贸易体制中 成为具有分量的一方,具备与欧盟、美国等抗衡的力量,在未来世界经济中扮演决策者的角 色,那么就必须与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以增加自身的分量。

(三)进一步推动国内改革开放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有了很大 提 高。在这一前提下,参与以规则为基础的WTO,将使我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更加符合市场 经济的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使政府和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则行事,从而进一步推动国 内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改革。而以追求自由化为目的的区域经济集团,在形式和内容上较多边 贸易体制更具灵活性,可具有针对性地加大某些领域的开放力度,增强竞争性,推动企业的 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四、我国应对区域化所应采取的策略

一般说来,第三国为应对区域经济集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加入 或与区域贸易集团进行联盟或联系;与其它国家或地区建立新的自由贸易区;支持多边贸易 自由化的倡议。对于我国来说,作为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经济大国,在已正式成为WTO成员 的前提下,应以开拓全球市场为目标,采取多边、区域和双边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积极 参与全球化和区域化合作进程,为成为21世纪经济强国创造条件。

(一)积极推进《曼谷协定》的谈判进程,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

《曼谷协定》全称为《亚太经社会发展中成员国贸易谈判第一协定》,签订于1975年,是 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主持下,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授权条款,在发展中成员国之间达成的贸易 优惠安排。其核心内容和目标是:通过相互提供优惠关税和非关税减让来扩大相互间的贸易 ,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现有成员国为印度、韩国、孟加拉、斯里兰卡和老挝。

中国于1994年正式宣布申请加入《曼谷协定》,于1997年开始启动双边谈判,经过三年的 努力,2000年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中国的加入,为《曼谷协定》本身注入了活力, 在中国加入成为事实以后,巴基斯坦、蒙古等国都先后提出了加入的要求,为《曼谷协定》 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尽管《曼谷协定》成员发展水平较低,自由化程度也不高,但南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对我国开拓南亚市场,加强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曼谷协定》第 三轮谈判已经启动,我国应抓住机遇,在继续给最不发达成员适当优惠的基础上,采取较为 积极的推动方式。鉴于税收在发展中成员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在下一步谈判中,除 继续在关税方面进行要价外,应把重点放在非关税措施上,力争在非关税措施上能够有所突 破。另外,尽管目前第三轮谈判仅限于关税和非关税领域,在谈判过程中可适当将标准、认 证 、海关等我相对处于优势领域的便利化措施纳入谈判议题中,作为非关税问题来谈判。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该倡议已由朱总理在2001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提 出并获得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紧密我国与东盟成员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该倡议的提出极具战略眼光,对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升整个地区的影 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具体落实。

东盟在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为东盟成员所接受的较为完整的谈判模 式,即把关税减让作为初始内容,并将减让产品分为例外清单、快速降税和正常降税清单, 首先实施货物领域自由化计划,然后再实施服务、投资等领域的自由化。为尽快启动谈判,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考虑借鉴东盟的模式,即采取分阶段、分领域、有选择的方式实施 自由化。

(二) 积极拓展双边途径,从双边走向多边

2001年,我国已表示将积极考虑香港特首董建华提出的建立内地—香港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应该说,双边自由贸易区对于我国来说是参与区域化的一种很好的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1、有利于我国积累经验、培养人才;2、灵活性较大,可避免在初始阶段给我国 带来过大冲击;3、造成适度压力,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从内地—香港自由贸易区来说,由于香港自由化水平已相当高,因此,内地希望从中获得 的经济利益应侧重在便利化措施上。实施贸易便利化能够减少货物过境手续,缩短过境时间 ,从而达到减少交易费用、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内地除向香港出口外,还有大量出口到 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货物经香港转口。如果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够便利内地向香港出口货 物或经香港转口货物过境手续,将大大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另外,香港在金融服务方面 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适当降低香港金融业进入内地市场的要求,可对内地 金融业形成压力,促进内地金融业的治理改革,提高竞争力。

除与香港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外,为贯彻我国开拓全球市场的战略,我国还应积极探寻与其 它地区条件成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如南美洲的智利。提出与智利签订自由贸易 协定的主要考虑在于进一步开拓拉美市场。近年来,拉美国家纷纷采取了经济改革措施,经 济有了较快发展,美国、欧盟为争夺拉美市场,与拉美国家纷纷加强了联系。目前,中国与 拉美贸易关系较为松散,1999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额为82.6亿美元,仅占中国全年贸 易额的2%,已远远落后于其他贸易大国。

选择智利主要还有以下几个考虑:1、智利近年来经济表现较好,出现了连续多年的稳步增 长,贸易较为活跃;2、智利推行自由化的贸易政策,近年来在自由贸易区方面较为活跃, 态度积极;3、近两年来我国与智利贸易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大幅增长势头。1999年双边 贸易额为12.7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21.9%;2000年为21.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67.3%;4 、在贸易结构上,我国与智利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也是我国今后拓展拉美市场的优势所在。

(三)支持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为了降低区域集团所带来的歧视程度,积极寻求多边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一个 强有力的、公平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将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发展。因此,我国国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应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为贯彻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营造有利 的外部条件。

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WTO正式成员,WTO卡塔尔发展议程也已启动,我国在 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应尽快制定我国参与新一轮谈判的对策,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 ,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五、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维护我国自身利益,我国目前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统一的外贸政策,指导我国多边、区域和双边工作

目前,尽管我国已正式成为WTO成员,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 组织,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缺少指导多边、区域和双边的统一政 策,多边、区域和双边尚未形成互动,这不利于我国总体目标得到全面贯彻。因此我国不仅 要加强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关键是要制定统一和明确的政策目标,使各领域工作更具方向性 ,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

2、加强量化分析,明确我国利益所在

我国若在近期内欲开展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其中一个关键的工作是要做好量化分析,这主 要是要了解两方面问题:一是要了解我们自己的优势所在,清楚我们的要价;二是要了解对 手的情况,熟知对手的竞争优势。通过量化分析来说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后我国的利益和 可能受到的冲击,减少谈判中的盲目性,维护我国利益。

3、加强原产地规则研究,确保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

对于自由贸易区来说,原产地规则将直接决定着自由贸易区成立后所带来的影响。一般说 来,原产地规则是为避免集团外成员通过进入关税最低的成员市场将产品出口到其它成员市 场,即为避免出现“贸易偏差”而制定的。但若原产地规则过于苛刻,带来的贸易转移就大 ,影响到成员的自身利益。因此,加强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是我国参与区域化必须进行的一 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标签:;  ;  ;  ;  ;  

经济区域化趋势:如何应对_自由贸易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