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模式的重构:网络依赖与现实疏离论文

社交模式的重构:网络依赖与现实疏离论文

社交模式的重构:网络依赖与现实疏离

王 妍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军队纪检监察系,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 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必不可少的社交方式。本文从社交模式的变革出发,指出在社交中过度依赖网络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弊端,以及沉迷虚拟世界会带来的影响——现实疏离。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因素、家庭影响和社会活动三个方面提出重构社交的建议,以期让社交重新回归正常轨道。

关键词: 社交;网络依赖;现实疏离;重构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认识当今社会的观点。托夫勒把人类历史简要概括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的变化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的变革是工业革命的兴起,至今不过是三百年,而今天的历史发展甚至更快;第三次浪潮的变革可能只要几十年就会完成。他所称的“第三次浪潮”,实际上就是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标志是迅猛发展的传媒技术,它突破了传统信息的时空限制,创造信息、分享信息,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极大改变了整个社会。

一、社交媒体的兴盛

在社交媒体出现后,一度被认为“业余”的社交媒体传播却极大改变了大众传播的格局。社交媒体的创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美国杜克大学两位教授发明了一个用户讨论系统,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布鲁斯和苏珊发明了向其他网络用户公开的“网络日志”,这一类型的网络产品很快把作者、读者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社区。此后,My space、YouTube、Facebook、Twitter相继出现,使社交媒体成为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传统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等视听媒体不同的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社交媒体,不仅包括交互性强的网络媒体,还包括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线上部分。如果将广义的社会化媒体时代视为传统媒体时代的升级,那么传统媒体同样是属于社交媒体时代的。但是,狭义的社交媒体所强调的参与、公开、对话等具备交互性、自传播性特点,显然又是传统媒体的线下部分所不具备的。因此,可以说,传统媒体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媒体形式。

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适用比较……………………… 陈大宇,卞晓洁,于冬悦,等(2·130)

二、社交中的网络依赖

人际需求论者认为,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是为了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情感需求、归属需求和控制需求。情感需求主要反映一个人爱他人与被他人所爱的某种欲望,其中包含着渴望与畏惧等复杂情感。归属的需求在于交往者希望通过与他人建立关系,来摆脱心理上的孤寂状态,寻求与他人的交往,以获得心理安全感。控制需求是指人具有影响他人与操纵事件的需求,即关注他人、支配他人[1](P236)。博客、微博、微信等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通过与有共同旨趣的成员交流信息和经验,个人可以丰富自己,可以促进自己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这正是许多人沉迷于网络带来的满足感的重要原因。网络依赖指上网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2]。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可能会使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行为活动等受到消极影响。患有“网络依赖”的人多表现为失眠焦躁,容易发脾气,过度依赖网络导致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感到疏离和不适。

三、社交中的虚拟性与现实疏离

(188)浅棕瓦鳞苔 Trocholejeunea infuscate(Mitt.)Verd.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1)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60~86岁,平均年龄69.2岁;双侧血肿10例,单侧血肿24例。

在心理学领域,“疏离”这一概念主要指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力、疏远、冷漠感,强调的是个体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普遍存在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可以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两类。孤独感与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孤独感越强,网络依赖程度越深,对网络的应用程度也越深。从总体上看,网民趋向于认同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改善社会交往和抑制不良情绪,从而有助于弱化孤独感。但是,这种认同程度在网民个体中存在较大差异[3]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自我认同危机出现于青春期。青年不仅经历着生理结构上性别分化的发展过程,而且伴随着个体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在心理层面遭遇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带来的价值观念冲突,因此,在这一阶段最容易造成认同危机。青年人要排除自我迷惘,避免陷入认同危机,需要“充分的自我表达、自我反省以及社会交往,在表达、反省与交往中建立起自我认同”[5]

[3]周大风、刘春曙、王耀华、丁献芝:《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畲族音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9年,第198页。

四、重构社交的建议

如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群体最重要的网络应用形式之一。在网络社交方式上,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聊天工具是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社交手段,而抖音、直播等各种新型社交形式在年轻人群体中也发展势头迅猛。

(一)个体因素——增强自我认同

事实上,网络看上去扩展了用户人际交往的空间,模糊了现实中交往的边界和限制,尤其是那些社会实体交往能力较差、存在社交孤独感的网民可能会通过延长网络使用时间来获得交往满足。他们往往与外界的隔离程度较深,更倾向于借助电脑而不是他人来完成工作。但是,这种交往又会加剧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的不适程度,使他们在实体交往中屡遭挫败,进而更加依赖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络虚拟环境极大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增加了交往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引发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虚拟交往的匿名性必然导致交往过程的隐蔽性。隐蔽性引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实中以身份为依托的交往所形成的责任和道德规范容易在虚拟交往中失去作用。”[4](P132)

自我认同是对自我行为和价值的认可,青年人要增强自我认同,首先,要理性认识自我,认真梳理自身的优点、缺点,明确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从而作出有针对性的改变,进一步增强自我认同感。其次,要正确对待外界对自身的评价。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凭借他人的认可建立自信,但对于他人给予的评价不一定要全盘接受,需清醒、客观地对待。最后,要积极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增强自我认同的推进器,在生活中应给自己设立一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全面提高自我效能,使其进一步转化为自我认同。

(二)家庭影响——营造良好氛围

每个人的生活社交圈子虽然很多,但与个人联系最紧密、对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圈子之一就是家庭圈。家庭社交是每个人开展社交的第一场所,也是每个人打开社交圈的第一扇大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与熏陶。网络兴起以来,我们都可以明显感到家庭成员在家里的交流越来越少,家庭氛围在网络冲击下变得日益寡淡。改善这种情况,需要每位家庭成员作出努力。

首先,家庭成员要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每位家庭成员要有明确的家庭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获得存在感。再次,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沟通,沟通的过程是表达自我意愿和对事物意见的过程,也是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过程,这是营造和谐家庭的关键因素。最后,每位家庭成员要尽量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让电子设备成为生活的全部,而应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

(三)社会互动——重视正确引导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自我形成是一个过程,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与交往中形成的。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理解对方的态度立场,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他还提出“镜中我”概念,认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6](P131)。由此可见,社会交往不只是信息交流的方式,也是成就自我的必经之路。我们不必夸大网络的副作用,要欣然接受网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社交也是个人成长进步必不可少的互动方式。在网络社交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主流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参与网络社交的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用积极文明的语言进行网络社交,帮助他们认识到网络社交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在登上历史舞台后,迅速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也极大改变了社会生态[7](P293)。互联网为人们的信息发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的高度自由让人们的信息发布不再困难。在考虑重构社交模式时,只要把握好网络社交的底线与原则,便不会使其成为我们的负担和羁绊,反而会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刘欣.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2):128-130.

[3] 田丽,贾哲敏.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关系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6):6-10.

[4]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09.

[6]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 风笑天.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2-0172-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2.073

收稿日期: 2019-02-06

作者简介: 王妍(1987—),女,陕西西安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队纪检监察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责任编辑:陆水东)

标签:;  ;  ;  ;  ;  

社交模式的重构:网络依赖与现实疏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