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管理论文,理论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73(2001)01-0003-07

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与改革走过了曲折的前进历程,这种实践一方面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改革的实践又强烈地呼唤着理论的指导,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论基础势在必行。

理论研究离不开对历史的回眸。从孔夫子到施泰因(Lorenz vonstein)、达顿(S·T Dutton)和斯内登(Shedden)约有2400多年;从施泰因1884年出版的《管理学》一书对教育行政管理较为系统的研究至今已有一个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单一到综合、从尊重人到侧重物又转向以人为本、从学校系统内部到教育系统外部以至到整个社会环境系统,内外相互沟通合作,不断促进完善,从而形成了今天盘根错节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高等教育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社会里更显活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已呈现在世人面前,研究理论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管理思想、内容方法和制度变革的今天,探求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发展规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已是当务之急。

一、市场经济理论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市场经济理论当然成为其改革的理论基础。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知识,人们耳熟能详,限于篇幅,在此不必赘述。

市场既是无形的手,又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谁能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走进市场经济,就能生存发展,兴旺发达;谁不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不愿走进市场,就必然会陷入困境。这应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一)机遇

1.市场经济将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加快深入改革。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其中有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校内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指各级政府对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式及其运行机制,体制改革就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和形成新的权力划分的制度,其核心是建立优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其实质就是要有最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学校乃至社会的权力与义务的划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反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它的形成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近几年来,通过共建、共管、划转等形式加强了省(市)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促进了条块结合,但同时还必须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的指导下,调动高校这一微观层面改革的积极性,使学校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1998年5月法国提出了一份题为“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的改革方案,以改进国家和学校的合同契约制度,国家和大学、大学校长之间的关系由国家和学校四年签定一次的合同得到确定,国家负责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以保证学校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历史和现实证明,理顺政府与大学间关系使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一个重大难题。从世界高教发展看,充当政府与大学间“缓冲器”作用的中介组织的出现,是解决该难题的有益尝试。如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法国的全国高等教育与科研理事会、香港的大学基金委员会、日本的大学审议会等都是较好的中介组织。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高等学校可实行国家办学、中心城市办学、社会办学、民间办学、私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体制,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已相对稳定,发展私立高教正成为办学体制改革的趋势。如美国约有33%的学士获得者、63%的律师、40%的物理学者和36%的哲学博士来自私立高校,按照哈佛大学校长博光的看法,多种形式办学的体制具有自治性强、竞争激烈和对社会需求反映能力强等特点。面向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社会市场,这一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带来多种形式办学,导致筹措高等教育经费运作方式的变革,即高教投资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时候,任何国家、任何类型高校,都必将面临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以拨款为杠杆介入高等教育管理过程,多渠道筹措高教经费,尽可能地吸收社会各方资金,是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当前高等教育在中国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至于校内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改革,要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前提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确立高校领导体制,调整校内组织结构,完善校内管理制度,组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建立优化的运行机制。

2.市场经济将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等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必将促使高等教育管理者思考如何科学地规划高等教育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必将促进举办者如何更好地筹划调用资源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办学者高效实现高教目的、履行高校职能、促进和适应社会的发展。

3.市场经济必将加快促进高等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法律保障体系的一种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就需要有法律的保障,无规则的竞争势必引起混乱,这一点可以从若干国家高等教育法产生的一般规律中找到答案。众所周知,“二战”以后有两次高等教育立法的高潮,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次发生在80年代。两次立法高潮是“二战”以来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1968年,席卷欧洲的学生运动终于震撼了因袭数百年的高等学校传统,法国率先改革高等教育,并于当年11月制定并公布了《高等教育基本法》。该法明确规定大学是“公共高等教育机构”,其任务是传播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组织并发展国际合作。该法还第一次规定大学的“自治”传统要与参与相结合,学生、教职工及社会的有关人士均有权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对高校自身的管理。这部法律奠定了法国乃至欧洲各国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体制的基础,因而具有“世界性”。继法国之后,联邦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罗马尼亚等国也纷纷制定了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80年代的高教立法主要想通过高教改革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要求是通过实现“现代化、职业化和民主化”,使高校迅速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美国由于教育管理权力主要在州,联邦只有在教育财政拨款的范围内有立法的权力,因此联邦的教育立法一般都是拨款法案,其《高等教育法》也不例外。我国于1980年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之后,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推动下,相继颁布了《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单纯依靠政府临时制定教育政策来领导教育,不仅不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教育的决策失误将反复地出现而又无人负责。依法办教,依法治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将是教育健康发展的过程。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其它人员对簿公堂之事,常见诸报端,司法介入已成为教育管理的新动向。

4.市场经济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5.市场经济更要求管理者、教师、学生具有很强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了解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商品市场瞬息万变的供需关系,才能正确决策、采取正确行动,以获得较快发展。例如,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选择合适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

(二)挑战

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积极因素尚未获得时,其负面冲击接踵而至,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1.市场经济的波动性难以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启动初期应是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特殊科类的高校,如农、林、师范等院校更是如此,又如今年大幅度的扩招,是政府根据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作出的一种政府计划性的决策。

2.市场经济不能解决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3.市场经济解决不了高等教育合理性的结构调整,如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专业、地区和形式结构调整,没有政府行为靠市场调节同样是不能完全实现的。

4.市场经济解决不了贫困子女入学机会均等的问题。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富裕家庭子女进入各个层次高校的机会总是大大高于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收费政策实行后,入学不平等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学校虽然设有困难学生奖学金,政府从今年9月1日起也正式启动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方案,但这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市场经济解决不了市场秩序问题。对高等教育来说,国家没有法律,政府没有规章,那么为争夺生源市场,乱办班、乱收费、滥发毕业证,为利润而办学等现象就会泛滥,这些都必须由国家和政府通过法规制度等形式加以解决。而市场对此望尘莫及。

二、高等教育管理本质和规律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认识高等教育管理本质和规律,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高教管理规律,进而更加科学地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一)对高等教育管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是事物比较深刻、一贯、稳定的方面。高等教育系统相对于其它社会系统有其独特的活动主体和活动目标,这就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同其它社会系统的管理区别开来,表现出它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并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就是在总目标的指导下,把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投入,即组成系统的元素,如教师、学生、服务人员、经费、信息等结合在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内,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将它们组织到具体的载体中,以实现不同的分目标,并最优地实现总目标。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高等教育系统有限的资源投入与高效地实现高等教育总目标的矛盾。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按系统论的观点,它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因为这些子系统都需要协调,从而形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由于高教系统内部的等级层次性导致了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也具有层次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分系统即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为了研究的方便和不同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又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还有的将其归结为教学管理、科技管理、师资管理、学位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管理体制及其它管理等方面。也就是说通过以上管理活动以高效实现高等教育总目标。

对于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构成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矛盾运动系列,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要从根本上不断协调、处理和解决这三类矛盾。目前的条件下,解决这三类矛盾需要依靠增加对高教系统的投资和加强科学管理。因此认识和掌握高等教育管理基本规律尤为重要。

1.第一“两重性”规律: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规律。

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性。即高等教育管理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只要存在高等教育活动,就存在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进行管理的必要。二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共同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高教管理都有其共同地方,这些共同点不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有所变更,也不因历史时期的变化而消失。正因如此,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优秀部分就被继承和发扬,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校、院制一直被现代大学所采用,还有其学位制也一直沿袭至今。还有20世纪颇具影响的教育管理思想,也曾风靡全球,诸如美国泰勒(F·Taylar)的科学管理学说、约奇(Wilbur Yauch)和格里菲思(Danie Griffiths)代表的民主的人际关系学说和由此发展的行为科学学说,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科层组织学说,还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Parsons)的开放系统学说,以上这些都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些共同点来源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来源于人们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管理的一般原理。三是技术性。高等教育管理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一般不受不同社会制度的影响,各国都可以相互借鉴、学习、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如发明于美国的计算机正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历史继承性。即具有“同源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反之“非同源文化”的国家和地区间就会存在明显差异。二是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政治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生产劳动的组合要素、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不同。高等教育体制、管理政策总是执行和巩固一定的生产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是这一特性的体现。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两种属性,两者处于矛盾统一体中。这两种属性统一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上,根本上统一于高等教育管理效益中。

2.第二“二重性”规律:高等教育管理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矛盾的统一。

所谓封闭性是指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矛盾而在高教系统内部自我运转和良性循环的性能。开放性是指在高教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实现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能。高等教育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必然”和“偶然”的矛盾统一是高等教育管理封闭性与开放性矛盾统一规律的两种典型的表现形态。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权变理论和开放系统学说应该说都是以遵循这一规律为前提的。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卓越的社会学家斯科特(Richard Scott)所言:开放系统观点迅速赢得民心,封闭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旧系统形象难于再现,我们此前更清晰地认识到组织既是结构又是过程。这些过程中有些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而是改变着现存结构的力量。

(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性抉择和发展趋势

只有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才能真正找到研究的出发点;只有从纯学科理论的空中楼阁回到实现问题的土壤,才能萌生出解决改革实践问题的理论;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管理规律,才能产生高教管理改革的理性行为。中国现行高教管理突出存在如下几大主要矛盾(问题):

第一:大学权少与面向市场必须权多的矛盾;

第二:机构臃肿、人员过剩与缺编少员、事无人干的矛盾;

第三:经费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的矛盾;

第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高教管理改革必须作出理性抉择:

1.改革政府宏观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宏观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并最终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高教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扩大并最终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校管理改革的前提,这一点在一定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诸如招生计划、教育收费、专业设置与调整、教育产业化、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配套制度改革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尚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以确保高等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国外许多国家都有可资借鉴之处。如在办学自主权方面,近年来韩国改革力度较大,从1995年开始,韩国实施教育特色化战略,通过评估的大学,可以自主设立学科专业自行决定招生数,自主决定学士学位培养的所有业务。当然,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等问题上,包含政府如何管理高校和高校如何管理自己的问题,这两个层面的改革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确定改革目标的前提下,各地各校可有不同的模式。这才是符合上述规律的理性行为。

2.树立“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思想。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管理的诸要素中居首要地位,中国古代就把管理当作是“修己安人”的过程,表现为管理的人道原则、心理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ltan Mayo)的人际关系理论促使管理上的“经济人”模式向“社会人”模式的转变,使人们认识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士气”尤为重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化的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吸收教授、学生、职工及校外各界人士参与教育管理,进行民主管理,是教育管理思想的基础。日本专家研究提出个人发挥潜能的条件公式:

F=F[,max]·CosQ(0°≤Q≤180°),其中F代表个人发挥出的潜能,F[,max]代表个人的最大潜能,Q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间的夹角。由此可见个人对组织认同的重要性。对于当前新一轮的校内管理改革,在机构精简、人员分流、院系设置与调整、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服务逐步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有用的人留不住,多余的人出不去;分配制度改革后,院系创收压力大,分散了教学科研精力;收入差距拉大,不同程度地会挫伤一批人的积极性;后勤与学校剥离,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等现象。此时更应该尊重人的个性特点,把人格尊严放在首位,让他们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以确保新一轮改革的顺利进行。

3.建立现代化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在信息社会里,现代化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少高校既接通了互联网又有了校内区域网,由于经费和技术的原因,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启动。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项工作不仅能为政府提供科学快捷的学校各种信息,而且为高校评估带来极大方便。1988年英国政府就已资助了一个全国性计算机化的项目,它把高校收集的主要统计资料和管理信息(包括学生、教职工、主要资产、财政等)进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系一级移交预算提供适当的支持。法国高校的教育部都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4.切实提高高等学校经费利用效率。

大学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但同时大学又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教师和学生的钱好赚”这句话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浪费现象的存在。大学经费的分配比例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合理现象,用于行政办公费、接待费偏高,公共设施、水电开支也是大得惊人,“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还有许多学校把收取的赞助费、捐资学费用于建造住房上,名其曰“筑巢引凤”,而恰恰这些学校的学科建设、办学质量等方面却很低劣,人们形象地总结为“庙好神不灵”。相反,用于教学、科研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的费用比例偏少。如何在有限资源投入的前提下,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已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题。提高经费利用效率也因此成为世界高校管理改革的趋势。这方面的政策主要有:一是精减机关的机构和人员,减少高等教育的公共开支。二是严格使用政府拨付的经费,鼓励大学创收。如英国通过管理改革,大大降低了单位费用,效率明显提高,1993-1994年度比1989-1990年度效率提高了23%。荷兰高等院校管理中采取了一项有选择地缩减和扩大的财政新政策,每所大学撤除20个非从教职位,关闭一些部门和院校,这项改革使1975-1990年间学生人数增加了40%。尽管总预算没有变化,但每个学生单位成本已有下降。

5.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作为监控高等教育质量重要途径的高教评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在我国虽然起步晚,历史短,但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然而高教评估中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不强的弊端依然存在。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在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情况下,加强高教评估工作力度,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化的高校管理干部。

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才质量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真正懂教育、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化管理干部。管理干部的专业化应当成为管理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

7.加强产学研合作,稳步发展教育产业化。

这方面相关研究较多,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论述。

三、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教育是一种具有自身规律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然要遵循其应有的规律运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遵循这条规律进行。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可以归为两条:一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任何社会就其构成要素来说都可划分为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四个子系统,或四个层面,因此高等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就可以通过适应和促进以上四个要素进行分析。下面侧重就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作一些阐述。

(一)知识经济中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基本功能于一身的大学,恰好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大致体现了从农业经济时代的游离状态、工业经济社会边缘状态,到知识经济社会走进社会中心这一发展轨迹。大学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提升的过程,在本质上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经济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经济形态中经济所赖以存在的基本资源与生产要素的结构及其特点。同时高等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功能和作用,并因此而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枢纽。1992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卡斯特斯在一次世界高等教育与发展国际会议上对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证,他把大学称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就是最好的论证。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摇篮”的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技园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在这个方圆仅有几十公里的小谷地中,1995年的收入高达850亿美元,其中的60%以上的收入是由那些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人创造的。同“硅谷”同样享有盛名的是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的波士顿科研中心,还有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和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爱尔兰、比利时、以色列、韩国等也都开始建立由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科学园区。大学哺育知识型产业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正发挥其强大的经济功能。

当然,大学作为社会枢纽的另一含义在于它还具有天然丰厚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矢志不渝的精神价值追求,引导社会主流文化,推动社会政治民主进程。所以又有人把大学视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灯塔”。

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地位的提升,既是大学自身对外部客观经济环境变化做出主动反映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发展和变化对大学所提出的迫切要求,把大学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既是我们发展国家经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摆脱生存和发展危机、避免被淘汰危运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把大学推向社会的中心,这无疑是时代赋予大学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然而,如何把大学推向社会中心,尤其是大学自身如何主动地通过观念更新、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发挥其中心作用,目前还存在许多现实的障碍,克服和逾越这些障碍既要政府和社会的强有力支持,同时更需要大学自身提高认识,并开展广泛的理论研究,根据自身的条件扎扎实实地进行全面的探索、调适和根本性变革,以高水准的精神和物质产品来服务社会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大学中心作用的发挥

1.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要改革过去只把教育当作消费性事业的观念,树立教育产业的观念,把教育投资看作是最重要的人才和知识资源的投资;改革过去适度发展和限制发展高等教育观念,树立大学是知识经济的知识库、人才库,而应大力发展的观念;改革单一知识型、片面能力型的人才观念,树立全面素质型、求实创新型的人才观念,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2.改革大学教育体制、实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导向和积极的监督体系,为大学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大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学科专业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构建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和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形成灵活充实的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工等领域的相互交叉与结合。

3.调整大学培养目标,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大学出成果、出人才的良性循环。

知识经济,归根结底首先是一种经济,创造财富是知识经济的目的,只有创造出了财富,方能体现出知识的经济价值,所以知识经济的本质特性是创造,利用知识开发出新的知识产品,提供出新的知识服务,或把知识转化为物化的商品,供人们消费和使用,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因此,大学适应知识经济、培养人才、生产的知识都必须是创造性的。当然,只有人才的创造性才能生产出创造性的知识,所以大学必须调整培养目标,树立创造教育思想,实行创业教育行动。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传统教育占优势的国家,其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是重知识的传承,轻知识的创造,结果导致大师级学者的稀缺和诺贝尔奖学者的空缺,这种现状,不得不引起中华民族的深思和重视,因此创造教育的提出又有了新一层含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内核就是创新,创新必须在新的培养目标下,贯穿于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进取是创新的前提,是创造的动力,因此大学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鼓励他们的创新勇气,树立他们的主体性观念,提高他们的情感商数,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同时大学自身的知识创造和创造性应用也非常重要,影响教师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有多种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机制的转换,也就是在国家政策保障的前提下,大学制定根本性的制度,采取激励的措施和办法,使教师既成才又能发财。在职称评审、成果鉴定推广、精神荣誉的授予等方面也应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上要应用思想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多种管理方法的结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三)加强管理、开放办学,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产业的孵化器

与工业产品不同,知识产品的商业应用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产品的复杂性和转化周期的短暂性及可预期的高效益,使知识产品的开发者直接成为相当产业的拥有者,高校将成为知识产业的发祥地和生力军,即“知识产业的孵化器”。目前许多大学已经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兴办知识产业之路,如各种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高校创办知识型产业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当然,兴办知识型产业,高校也走过了不少曲折的道路,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大学自身管理因素,如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股份(合作)制改革,国家政策的保障,大学理念与大学开放办学经验等方面的问题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

(四)加强管理、科学决策,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传播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知识的生产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传播知识、造就人才是大学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表现形式。不管大学的职能、作用发生什么变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职能不会改变,这是由大学的本质所规定的。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发展高等教育。

美国持续的低失业率也表明,整体上具备较高教育水准是医治现代社会结构性失业的良方,这一现象启示我们,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发展途径等问题已有诸多论述,诸如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教结构多样化、专业设置多样化与整体高效化、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化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决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时,应充分研究和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允许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优先发展的思想,还应分析和研究西方国家国情与文化背景,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如我国今年高校的扩招行为,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总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科学决策,加强管理,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顺利进行。

〔收稿日期〕2001-01-05

标签:;  ;  ;  ;  ;  ;  ;  ;  ;  ;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