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时期深圳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时期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圳作为我国率先建立的经济特区,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防小镇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特区城市,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在“九五”期间,深圳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迎接挑战,再创优势,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支撑深圳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八五”期间,深圳的经济增长呈现出起点高、速度快、稳定性强的特征。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44.82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560亿元,年增长率为32.3%,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2.2%高出20.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7360元增加到1994年的17990元,四年增长了1.4倍,年增长率为17.6%。深圳的相对综合实力在加速上升,其全市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财政收入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排序,1990年分别列第十一、第一和第十位,1994年分别列第八、第一和第二位。“八五”期间深圳的经济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八五”期间深圳的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其年均增长率为37.6%,其中建筑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8.5%,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5.2%。在工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8.7%。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8.2%。经测算,“八五”期间第一、二、三产业对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0.11、0.55和0.48。
第二,从“八五”期间各主要投入要素对深圳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来看,资本的贡献率最高,约为50.7%,其中自筹资金和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31.3%,这表明深圳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劳动贡献率次之,约28%。
第三,深圳的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外向依赖特征。经测算,“八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与深圳的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影响系数为0.93;出口额对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96,进口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94,深圳的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994年达到51.3%。这表明对外贸易对深圳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经济增长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如深圳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人均净产值劳动生产率1990年为12145元,1992年上升为19187元,两年增长58%;人均增加值劳动生产率1994年比1993年增长了32%;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人均实际月收入由1990年的340.85元增加到1994年的889.14元,四年增长了1.6倍;对国家的贡献不断增加,如“八五”期间深圳向国家上缴的利税总额达到222.17亿元。
由以上的资料分析表明,“八五”期间深圳之所以能在高起点上维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显然与外部资金、劳动、技术的大量流入和内部资金的积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等密切相关,而生产要素大量汇集到深圳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改革开放上先行一步及其实施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所产生的要素集聚效应与增殖效应。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深圳速度得以长期维持的支撑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最显著的是随着政策优惠的减弱和体制落差的缩小,过去经济起飞所主要依赖迅速聚集资本、技术、劳动的对外“吸盘效应”和对内“漏斗效应”具有逐步弱化倾向,并已对深圳的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外商投资额下降明显。1995年1—10月深圳新签合同项目1031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3.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6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1.4%、29.2%和8.4%。其中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下降了36.3%和20.5%。
2.内资流入具有减缓倾向。例如,中央各部、各省自筹的在深圳的基本建设财务拨款额从1992年的14984万元下降到1993年的7546万元。1994年尽管有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
3.积累能力和资本形成能力减弱。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深圳市积累的平均水平降至36%,这不仅低于同期广东全省38%的平均水平,更明显低于同期京津沪近50%的水平。1995年预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79亿元(未含集体、个体的投资),尽管比上年增长10%,但增幅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
4.生产要素价格,尤其是地价和人工费等不断上涨,导致投资成本迅速上升,竞争优势减弱,不仅外部资金流入减少,而且出现了企业内迁现象。
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欠佳。1995年1—8月在全市的1634个镇及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444个,亏损面27.2%,比上年同期扩大6.5%;亏损额4.59亿元,相当于利润总额的14.3%,亏损额上升0.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5.36亿元,减收92万元。在主要的经济效益指标中,工业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及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下降了1.78、1.99和1个百分点。
6.制度创新动力减弱。内地体制中的政企不分,权责利不明确和市场扭曲等弊端在深圳也逐渐明显化。
二、深圳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通过对支撑深圳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我们感到深圳若要在“九五”期间使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特区城市向国际化城市的转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深圳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选择能最大限度利用深圳优势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寻求长期有效的经济增长点。
“九五”期间至少有以下因素会影响深圳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空间:
1.特区政策优势将进一步减弱。前些年中央给特区较多的优惠政策,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外开放,内地城市竞相采取吸引资本和技术的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特区的政策优势大为减弱,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缩小地区差异作为“九五”期间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可以预期,不同区域的政策差别将进一步缩小。
2.体制落差将进一步缩小。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尽管深圳仍在起着改革“试验场”的作用,但利用体制落差吸引资本与劳动力的功能将会减弱。
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广东省决定建设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并积极支持深圳发展为国际化大城市,这既对深圳市加速建成金融中心和国际大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因其他地区的速度发展而加剧竞争态势,对深圳进一步吸引资本、技术和高素质人才是一个挑战。
4.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腾飞。目前,全国开放的重心实际上已移到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长江三角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无疑对于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随着香港回归而出现的深港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随着1997年香港的回归而出现的深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一方面将为香港经济进一步的繁荣输入经济增长动力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以预见,香港在继大规模地向深圳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后,加快向深圳转移交通运输、贸易和第三产业的时刻也已迫近,从而使深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6.“复关”的影响。随着我国加入关贸组织,深圳在外贸方面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加强,全国的进出口贸易仍可能继续向深圳分流。同时也使得深圳面临更加激烈的外商竞争压力,并要求加快取消特区的特殊政策,若干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将受到冲击,这对深圳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增加了难度。
7.世界经济的回升和国际市场容量的扩大为深圳的出口增长提供了机遇。据估算,1995年发达国家进口比去年增长7.1%,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东亚国家进口增长12.5%,香港进口增长达16%,在未来几年仍将维持较快的增长幅度,这势必为深圳拓展外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以上因素基本上都是深圳所不可控制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深圳的自身优势,跳出“政策特区”的思维模式,最大限度地抓住外部环境给深圳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因素,消除或回避不可控变量中的不利因素,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有关深圳发展命运的战略抉择问题。深圳目前具有的主要自身优势有:
1.区位优势。深圳是我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边境城市,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深圳将逐步实现同香港经济的全面衔接,通过物资、资本、人员、信息的双向流动,使深圳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
2.先行优势。深圳无论在体制改革还是在对外开放方面都比全国其他地区先行一步,并由此积累了相当的物质能量(如经济实力)和经验,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已深入人心。如果说,八十年代深圳的先行优势主要表现为“时间差”的话,那么“九五”期间的先行优势主要表现为“能量差”。
3.体制优势。深圳不仅过去,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仍将发挥改革“实验田”的作用。就“九五”时期来说,无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是在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方面都仍然会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九五”期间政策优势的消退可能较快,但体制优势仍将起重要的作用。
4.人文环境优势。深圳开放的环境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形成了年轻人居多、观念更新快、市场经济意识强、充满活力和多元化的移民文化。
5.实力优势。深圳建立特区以来,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速度,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5位,这就为深圳第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九五”期间深圳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九五”期间再造深圳新优势的核心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大改革力度,抓住发展机遇,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开创新局面,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深圳的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深圳的自身优势和变化了的外部环境,深圳在“九五”时期宜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第三产业为支柱,把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完成特区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转变。
(一)目标:特区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转变
深圳过去一直以实行特殊政策、实施改革试验、对外开放窗口的特区城市的形象出现。为了实现新的起飞,深圳应坚定不移地向建设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深圳作为国际性城市,应具备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五大基本功能。
1.集散功能。深圳作为联系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将面向世界、辐射内地、服务全国,在国内外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成为国内外资金、商品、技术、人力和信息的流动中心,特别是利用金融市场为经济发展吸引资金,发展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
2.生产功能。强化工业基础、通过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加工制造功能,发展代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潮流的支柱产业。
3.管理功能。成为一大批全国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总部以及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的汇集地。通过这些企业的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产业配置和生产组织的功能。
4.服务功能。为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所必需的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中介咨询和会务展示等服务。
5.创新功能。率先同国际通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接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提供新经验和新思路。
在这些促成国际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五大功能中,以集散功能为先导,推动深圳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信息、贸易、运输中心;以生产功能为基础,使深圳获得长期的经济增长支撑点;以服务功能为条件,保证城市内外沟通和有效运行;以创新功能为动力,增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二)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塑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实现特区城市向国际化城市的转变,必须改变深圳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后劲乏力的现状,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工业布局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培育出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龙头产业。从深圳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并以此作为实现由特区城市向国际化城市转变的安全突破口。具体地说,应是要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未来的龙头产业,进而带动先进工业,提高工业在高科技、外向型和专业化、大生产方面的水平,奠定强大的工业基础,使深圳成为全国“高、新、尖”产品的生产基地。其发展战略是:以信息设备及其制造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计算机硬件、通讯、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等产业,建立规模化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同时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或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机电一体化产业、视听产业、重点轻工产业;扶持能源产业。在重点产品方面,主要抓磁头、厚膜电路、液晶显示器、玻壳、彩管、微电机、微型计算机、电脑打印机、彩色显示器、电脑板卡、驱动器、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程控交换机、电话机、光纤电缆、照相机、空调机、复印机、数字仪表、钟表、自行车、卫星接收机、光盘放送机和生物制品等25种产品。
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未来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源于以下理由:
1.深圳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客观上要求通过结构转换强化工业基础。结构转换是与需求变化、生产结构调整、贸易格局的变化、人口流动城市化及机制变革交织在一起的。何种产为能作为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约束条件和制度性条件。前面的分析已证明,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成为深圳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则因深圳的工业基础薄弱,对资源、资本的依赖度大及建设周期长而难以成为现实的选择。而选择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则对于深圳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可成为深圳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所产生的结构优势。结构转换的特征是:主导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换代和劳动力向边际收益高的产业流动。把高新技术作为龙头产业会产生以下优势:一是产业的增长优势,即它具有需求扩大优势;二是技术进步优势,即它将刺激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三是制度创新优势,即它将诱发产业组织创新,有助于制造业专业化和规模效益的实现,四是结构关联优势,即它可通过前向和后向联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经测算,高新技术产业每向社会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会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的拉力系数约为1.15左右。199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约为172.5亿元),如果到2000年由25%上升到34%,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则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达到510亿元,比1995年增加337.5亿元,增加这些产值将会给其他产业部门带来51亿元的增加值。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在深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的一个很大不足是高新技术产业薄弱。其原因一是由于香港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长期不重视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二是香港大财团大多集中于商贸、运输、房地产业,而对开发高投入以及高风险的科研项目缺乏兴趣,中小企业又力不从心。深圳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它可以利用香港的资金和内地的人才优势,加强与香港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4.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具有成为龙头产业的现实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从1990年的15.1亿元,提高到1995年的172.5亿元,其中17种产品已成为全国的生产基地,液晶显示器产量占全国的90%,软盘片、数字仪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微电机、光纤电缆、电视机、音响、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品均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钟表产量居世界第一,计算机板卡、软片计算机硬盘的磁头产量均居世界第三,厚膜电路年产量居世界第七。随着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龙头产业,深圳有望形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与大型工业城相结合的工业布局,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的地位,带动深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三)支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深圳建成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和运输中心
1.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依托华南,深港合作,服务全国,走向亚太,建设一个管理规范、运作灵活、功能齐全、手段先进、开放度高、幅射面广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并通过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组成部分。其目标为:(1)建立开放式、多功能、经营型的特区金融体系;(2)培育深港两地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银行集团,加强深圳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3)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提高股票证券业的覆盖面和国际化程度,增强深圳金融机构的幅射力。
2.区域性的信息中心。“九五”期间以实现金字系列工程为契机,完善经济信息系统(S808)和社会公共信息系统(S923)。在全市统一联网的基础上,开通国际网络、电子贸易网、电子金融网、开发数字音频、视频压缩技术,建立和完善无线、有线、卫星传播在内的立体广播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并与“珠江三角”及广东全省联网,使深圳成为全国管理最完善、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口岸城市和信息中心城市。
3.区域性商贸中心。(1)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环境、贸易体制和经营体制,加强深港两地商贸机构的合作;(2)建立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体制;(3)重视出口商品生产体系的建设,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4)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把深圳建成全国重要的出口和转口贸易基地;(5)扩大保税生产资料市场的经营规模和范围,把保税市场办成全国性的进口保税物资交易中心。
4.区域性运输中心。充分利用作为全国唯一的海陆空口岸城市的优势,抓住国际航运业调整布局的时机,加快海港、空港、铁路和公路的现代化建设,拓展陆运、海运和空运业务,实现深圳空港、海港“两港起飞”,使深圳真正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
四、实施新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
为了实现结构转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特区城市向国际化城市的转变,必须努力推进“三个根本性转变”,即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苦练内功、增创新优势转变;积极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即一是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二是特区内外协调发展,三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三个一批”的发展战略,即一是形成一批支柱产业,二是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三是争创一批名牌产品。具体来说,就是应在资本、技术、劳动力、产业组织等方面为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
1.资本来源。筹措到足够的资本是维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条件。据测算,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0%,按这一口径估算,若“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16%的年平均增长率,则约需5000多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如果加上流动资金,则资本需求规模更大。资本短缺将成为长期困扰深圳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因此,深圳能否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在“九五”期间吸收到足够的国内外资本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以及能否提高自身的积累率和收益率是顺利实现结构转换和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条件。
2.资本形成。如何保证既有的资本投向高新技术等龙头产业和有利于实现城市国际化的第三产业是转换产业结构的另一重要条件。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实际是由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如基本建设投资中非基础性设施投资比重偏大,大量集中在房地产上,占外资主要成份的中小港资大多投向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等。因此,为了实现结构升级,一方面需通过存量资产的重组,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需创造条件引导新增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此,就必须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功能,又要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3.技术进步。无论是“九五”期间的龙头产业还是支柱产业,都对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技术进步是保证结构升级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为此,需在完善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的前提下,把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把技术引进、消化与技术自主开发结合起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引进国内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引进高新技术与引进适用技术结合起来,使深圳成为我国南方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开发和生产基地。
4.劳动力素质。结构升级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目前,深圳的整体人口素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据广东省的统计,在深圳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仅为9.3%,在全省20个城市中排名第18位。深圳市可统计的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才仅两千余人。为了缩小深圳与京津沪及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在人才方面的差距,保持深圳的长期竞争优势,一方面需加大吸引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措施力度,另一方面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着重抓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视岗位培训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5.产业组织。深圳的产业组织程度不同地存在企业小而散、市场竞争力不足、缺少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等缺陷,这就大大限制了资本、劳动、技术的最佳结合和增长方式的转换。产业组织的优化既受制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化,又依赖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适度调节,其核心是使大多数产业能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提高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协作水平。在“九五”期间的重心是通过资产存量的调整,集团化重组和吸引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等,使生产要素向龙头产业、支柱产业及重点企业集中,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批量规模,增强重点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结构升级。
6.发达的信息业。信息作为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和竞争的第一要素,日益成为比决策、物质和能源更重要的资源。社会经济从工业化走向信息化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信息化不仅是优化经济运行模式,使深圳早日成为区域性金融、信息、贸易和运输中心的必要条件,也是带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重要保证。信息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据统计,优良的信息公路可以提高美国的社会生产力20—40%,增加国内生产总值3000亿美元。因此,为了保持深圳经济持久快速增长,必须加快现代信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与信息化有关的各种法规,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
若要创造出上述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再造深圳优势,就必须借助于改革与开放这两个车轮。为了建成国际化城市和实现结构升级,深圳必须充分利用“海陆空”口岸的区位优势与改革先行优势,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迎接“复关”的挑战,实现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对接,从而有助于参与国际分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深圳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翅膀。这种对接主要表现在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一是软件上的对接,即深圳从宏观经济运行规则到企业内部管理规范等尽快向国际惯例靠拢,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二是在硬件上的对接,即强化交通运输、口岸管理、通讯、信息化设施和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深圳应继续发挥改革开放“试验场”的功能,争取在深圳率先试行符合国情的国际惯例,率先试用我国“复关”需要调整的政策,并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在深圳实行国民待遇,争取实行自由港的政策。
* 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深圳市统计信息局的大力支持,文中所用统计资料均由该局提供。本文的写作还得到了胡乃武教授、杨再平博士后、包明华副教授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