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友谊医院,61006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蜕变与损伤所形成的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椎间盘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并对腰神经根进行压迫的一种疾病类型,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为5-10%,其中,腰腿痛患者中,有60%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引发腰痛的常见因素,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且在发病年龄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现在医学和康复治疗学的研究发现,针对于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择卧床休息、牵引、推拿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是首选治疗方案。在日常,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也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外康复医学学者将瑞士球作为运动辅助器材,应用于对患者腰痛的康复治疗,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Merritt等将瑞士球应用于腰痛的康复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问题,改善了患者的平衡能力,并实现了躯干部位肌肉力量的增加,使得脊柱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均得到明显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沈志祥等在研究中发现,瑞士球运动结合腰椎牵引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增强腰背肌力量,改善腰椎节段稳定性。腰椎是脊柱的主要承重部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腰椎的活动范围较小,腰椎骨性结构、韧带和两侧肌群共同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人体的稳定性,并实现对运动的协调,保证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仅是导致了腰椎结构的紊乱,同时,也会导致腰腹肌群功能的紊乱,特别是肌损伤、肌力水平减退或腰背肌群痉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人体运动功能障碍和腰痛症状。患者常常表现为腰椎稳定性降低和腰椎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韩明舫等在研究中发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过去多主张物理疗法治疗,应用被动治疗与主动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对功能恢复,减轻疼痛与麻木等症状有明显作用.目的:应用功能锻炼等方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特开展前后对照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主动功能锻炼:扶物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前后观察症状、体征等治疗状况.主要观察指标:疗效评定结果及影像学变化.结果发现,腰及下肢麻痛症状改善者,直腿抬高达70°以上,生理曲度基本恢复,胜任原工作者,82例;症状基本消失,尚有轻微残余腰痛及小腿外侧麻痛,但能坚持原工作者,12例;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者,6例.总有效率为94%.功能锻炼或治疗的前后对照结果表明,CT检查的改变不明显。可见,功能锻炼方法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CT结果不能作为疗效评估的主要依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要以症状体征为主。王雪强在研究中发现,核心稳定性训练玉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多了一个“不稳定因素”,这不仅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传统力量训练的丰富性。核心稳定性训练有效改善了协调、灵敏、平衡能力的问题,维持人体稳定性的生理机制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来自前庭、视觉中枢和集中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皮肤中的本体感受器传来的信号后,通过激活和控制维持机体稳定性的肌肉来协调人体平衡,加强了深层肌肉的兴奋能力,并提高了肌肉间的协调能力和人体灵敏度和平衡能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否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该尽量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运动,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当患者处于缓解期或者症状比较轻微时,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必须严格控制运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剧烈的运动,且对运动项目也要十分慎重选择。在运动初期,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较轻的项目,并在运动过程中佩戴腰带或腰围进行保护。
通常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选择的类型主要涉及以下三种。
针对腰关节的活动,主要以不引起疼痛或者不适为前提,给予腰部伸屈锻炼,但是,如果伸屈范围超过腰部的承受范围,引发疼痛或不适,则需要略微增加一点强度,保持腰部柔韧性,减轻疼痛,改善腰关节的功能。
其次,给予患者静力锻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肌力水平,保持关节的稳定性,让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负重和提物等环节时能够增加力量。在开展静力锻炼的过程中,要尽量消除关节的紧张程度,让关节避免受到压力作用,而是通过肌肉的力量实现对物体的推拉。比如,当患者在用力推动一堵墙时,就可以感受到肌肉在做功,而非关节,再比如,当患者坐在椅子上时,双手放在双膝位置,用力推膝,而膝盖也会给患者一个反作用力,上下肌肉均处于发力状态,但是,关节和身体其他部位是不动的。通过类似的训练,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肌肉力量。
与前面两种运动相比,耐力训练是活动量更大的运动,其主要的运动形式包括散步、游泳、骑车、慢跑等,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耐力训练的作用,并非只是对体质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方法。通过运动方式,能够有效增加血流速度,扩张血管,促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让肌纤维增粗。通过运动,也可以改善软骨的营养状态,对于原本挛缩和粘连的组织,起到很好的伸展作用,维持其原本的生理状态,改善机体功能。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非所用的运动方式均适合,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筛选,并本着循序渐进的方式持续下去,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
耐力锻炼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运动过度。因此,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运动方案,从运动时间、运动距离、重量等方面,精确控制运动强度,并逐步增加强度。值得注意的是,锻炼引发的疼痛如果超过了2个小时,则需要减少运动量。在距离方面,选择骑车、游泳、爬坡、上楼梯等方式,进行锻炼,在时间耐力方面,可以通过延长时间的方式进行操作,开始锻炼的时间选择运动后自觉舒适作为标准,并逐步增加。在重量方面,可以逐渐增加负载,从而实现对耐力的增加。
由此可见,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动是一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但是,在具体运动中,要注意强度、循序渐进。
论文作者:柴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腰椎论文; 关节论文; 症状论文; 功能论文; 稳定性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