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力戒虚浮之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虚浮论文,之风论文,规律论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7年以来,在全国学术界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全国开展了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参加人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探讨问题之深,在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尽管在讨论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观点,可以说是各抒己见、良莠皆备,但总体上说,思想的解放促进了变革。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育纠正了一些弊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局面,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然而,近几年来,本人纵观一些语文教学现象,感到似有一种虚浮之风在潜滋暗长,影响着我们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值得引起警惕。本人认为,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所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因而,本人不揣杞人忧天之冒昧,禁不住想就此谈几点看法,与全国语文界同行商讨。
第一,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语文课标”将此定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这不仅是特点,也是规律。可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但本人认为还大有研讨的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其中“统一”二字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回顾过去,这个问题曾有过片面性的教训,而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片面性的弊端。本人上世纪50年代末当高中语文老师,60年代开始做语文教研员工作,40多年来的亲身经历,可谓感慨颇多。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全国“极左”思潮盛行,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有些语文教师脱离了“语文”的规律,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60年代初,随着全国对“极左”思潮的纠正,中学语文教学逐渐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思想认识统一到“文道统一”这个规律上来,出现了对后来影响深远的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加强双基教学”的口号(即“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统一起来。但是,后来又出现了片面性,即在语文教学中又过分地强调了“工具性”的一面,重视了“文”,又忽视了“道”,使语文教学内在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发生了流失,这一偏差几乎一直影响到20世纪末(“文革”动乱期间除外),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教训。及至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加强人文性”的呼声甚高,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了“人文性”,这是语文教育的一种变革,是语文教育的新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却出现了另一个片面性,即在加强人文性的同时,又忽视了工具性,淡化了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淡化了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淡化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些语文课是空泛地探讨课文的精神、感情、人性等等,只是单一性地突出了人文性,甚至变成了人文修养课或者缺乏语文味的不伦不类的课。例如:我曾听过一节初中课,上的是韩愈的《马说》。教师整节课没有接触课文,只是领着学生讨论“什么是千里马”“千里马有哪些特点”。这节课起码有两个问题:一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任务没有得到体现,二是没有使学生理解作者在《马说》中的立意主旨,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或“伯乐”的重要性。教师别出心裁地把教学的重点移到了另一方面。难怪课后有的老师说:“这是语文课吗?文言文教学这样上行吗?”我还听到一位著名校长听完一节高中语文课后说:“我觉得这不是语文课,而是一节哲学讨论课,语文课不应该这样上。”更有甚者,在语文教学比赛中,有的课只选择几个人文性问题进行讨论,而“语文”本身的因素甚淡,这样的课居然在评议中被大加赞扬,甚至被评为优秀课。凡此种种,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片面理解和做法,是一种虚浮之风,是违背中学语文教学规律的表现。回顾建国以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有时偏向了这一方面,有时偏向了另一方面。“文与道的统一”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应该是水乳交融,而不是两张皮的叠加,其实二者是无法分割的,二者的统一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如果人为地割裂开来,或者各执一端否定另一端,那就陷入了片面性。这种只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的虚浮之风,即使现在得不到纠正,我相信将来总是要纠正的,总归要回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规律上来。
第二,与上述规律相联系的另一条规律,就是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品味和学习课文的语言来感悟人文精神,而不是像现在有些语文课那样,反过来从内容上先完成课文的人文精神,而后再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甚至只讨论几个人文性问题而不接触课文的语句。这里牵扯到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即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本人认为,语文课是一门以学习祖国母语为己任的课(同时融进人文精神),这是语文课“个性”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把学习祖国母语作为次而把人文精神作为主的修养课。自然,语文课不应该忽视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但如果忽视了学习祖国母语(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等),那就是背离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对此,我想起张志公先生上世纪60年代曾在《文汇报》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谈到了语文教学的“主次观”问题,认为语文教学有多种任务,但学习祖国母语是最主要的任务,同时把其他一些内容融合进来,本人以为这一观点是很正确的,是符合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而近几年的许多语文课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淡化了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学习,甚至一节课基本不接触课文语言,空泛地讨论人文精神。例如,我听过一节高中语文课,课文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教师整堂课基本上没有接触课文语言,只是带领学生讨论“罗朱”的爱情悲剧,并且联系到当代的《流星花园》一书中的爱情内容,尽管看起来这一堂课学生似乎对爱情悲剧的人文内容很感兴趣,也积极地参加了讨论,然而很遗憾,这一堂课却没有认真品味莎士比亚剧作中那特有的深刻而精彩的语言表达,这就谈不到学生对名著语言运用的学习,也脱离了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再如一位初中老师上《安塞腰鼓》这一课,本来作者以十分生动精彩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气势,但教师只读了一遍课文就与学生一起讨论几个人文性问题,而淡化了品味语言,使这一节本来可以上得很精彩的课却在平平淡淡之中进行直至下课。我还听过一节初中的《谈生命》的课,冰心这一篇“谈生命”的文章,以深邃的语言写出了“生命”的意义,许多语句耐人寻味,而教师在上课中也是脱离开文章的语言,空泛地谈论人文精神。课后我与这位老师谈到这个问题,他也认识到这一课脱离开文章语言,没有上好,很是遗憾。诚然,写文章的一般规律,往往是作者先想到一个立意,想到一种情感或一个观点,然后选择适当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写作表达,而中学语文教学和读者读一篇文章的一般规律,却是反过来的:先接触文章的语言和形式,然后(或者同时)才是感悟作者的立意情感及文章表达的人文内涵。我想,一个人的任何精神、情感、观点、意志等,总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中学语文教学要真正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和作者的精神、情感等,自然必须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才能达到。因而,本人认为,现在有些语文课脱离课文语言空泛地谈论人文精神,是一种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虚浮之风,不宜提倡。
第三,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是又一条基本规律。中学语文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既不同于高校的汉语课或文学课,又不同于成人学习的讲座课。本人认为,高校的或成人的课(包括大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析为主的知识型课,而中学的语文课基本上是师生互动的能力型课。“语文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我理解这“语文素养”包括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形成,只靠教师单一性的讲析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通过学生的大量实践和训练才能达到,而这种实践和训练又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语文课标”在“教学建议”第一条中指出“要重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人认为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对过去教师讲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重视了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大进步。然而,近几年来,有些语文课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我曾听到有的语文课一味地让学生自读或自学,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因而使得学生的自学和讨论不得要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终不得解即下课。我也曾在杂志上看到有的文章表述这样的观点:“过去是教师说了算,现在应该是学生说了算。”当然教师主导一切,教师完全说了算是不对的,而不管对错与否完全是学生说了算那就对吗?我想,过去忽视了学生是不对的,现在有些课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对的。由此我想到,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毕竟是学生,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之为教师,毕竟应该比学生懂得多一些,应该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学语文教学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现在有些课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一种片面性。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
第四,“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和“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感悟人文精神”三位一体,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从本人了解到的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看,有些现象违背了这两个“三位一体”。例如,忽视课内认真学习教材,忽视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忽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甚至有人提到这些问题,就被认为是旧的教育思想的反映。关于认真对待学习教材问题,固然,应该提倡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倡导实施大语文教育,应该说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由此而忽视了课内认真学习教材却是不正确的。因为,教材是国家规定的学习之本,一般说来,学生掌握了教材即可视为基本完成了学业。就语文教材来说,课文是经过编者精选的,教材的体系也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其中尽管可能存在一些缺点,但一般说来,认真学好教材,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有些教师以为高考、中考基本上不考教材就对教材草率处理,甚至可学可不学,对此本人认为是不妥当的。况且,学生的课外时间是很有限的,据我了解,每天充其量不过两个小时,甚至更少,这点时间还要做数学、外语等各门课程的作业,因而,把目光过分集中于课外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关于忽视学习和积累课文知识问题,现在好像有一种谈知识而色变的现象,如果有人一提及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就被认为是守旧派。对此本人不禁要问,如此淡化和轻视语文知识的积累,何谈“语文素养”?我想,谁都不能否认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培养语文能力问题,近几年来也有淡化和忽视的倾向。重视培养能力是新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个性”的义不容辞的“天职”。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语文能力很差,就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靠老师的讲析就能奏效的,也不是靠机械的题海战术就能达到的。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科学的训练和实践。因此,本人认为,那种在教学中淡化和忽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倾向,值得引起警惕。总之,本人希望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能够遵循上述两个“三位一体”的规律,尽量防止某一方面的片面性,力戒虚浮之风,扎扎实实地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限于篇幅,其他的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