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相应的钻孔桩施工技术逐渐成为了工程施工项目前期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钻孔桩这一技术不仅操作工艺相对简单且性价比高,能够为提升基建施工质量并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而要想充分发挥出这一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明确这一施工技术的要点。基于此,本文对钻孔桩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施工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桩;施工方法;技术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当中对钻孔桩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高效的应用,能够保障我国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快速发展。反之,如果有关钻孔桩方面的施工出现事故,不仅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的实际进度,并且其事故处理所具有的难度非常大,会为施工单位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1.钻孔技术的实际应用及意义
1.1钻孔桩技术方面的实际应用
对于工程建筑来说,能够应用的钻孔桩技术有很多。比如正循环相关钻孔技术、冲击钻相关技术、长螺旋相关钻孔技术等,需要分别应用在对应的工程结构当中。正循环钻孔有关技术,在安装钻机的时候一定要牢固平稳,并且还要求滑轮、护筒中心和钻杆重合,其具体的误差应该小于20mm。正循环相关钻孔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它具有高精度、误差小等优点。实际在进行工程建筑有关地下钻柱的时候,比如:当处钻置入地底的时候,需要抑制其速度,利用缓慢的速度一步步循序进入并且要保证轻压;当钻头彻底置入之后,钻压的具体强度就会增大,开始大力压进。一般处于正常状态之下的时候,根据岩石层具体的硬度、土壤实际的强度,对钻头坚硬度以及钻速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如果遇到岩层较硬的时候,可以凭借强压、小泵量、高速实施钻进;而对于粘性的土层,其适合应用中亚、大泵量实施钻进。加钻杆之后,由于钻杆所具有的性质,先将钻具拔出来放在水平标高的地方,清洗过后加载钻杆。在钻孔当中如果有两孔过近、坍塌或者是倾斜等情况出现的时候,应该停止工作并第一时间进行调整,确保顺利工作。
1.2钻孔桩方面的技术选择
钻孔桩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有关冲击钻孔的技术,其在进行钻孔施工之前,必须要利用黏土对护笼进行加固,钻头以及石块的力量全部挤压到了避孔的地方。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实际的质量以及周边注硅在具体施工的时候正常性稳固,一定要在硅浇筑过后再实施钻孔。因为振动冲击力的降低能够保证土层当中的冲击力较弱。在工程准备的开始阶段,钢丝绳上冲的具体深度需要做好标签,必须要符合图纸上有关标准的具体设计要求。在进行相关钻孔工作的时候,锤的高度通常为0.4mm~0.8mm的低垂密来实施钻孔桩方面的作业。如果冲击力较大,其钻孔桩所具有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在冲钻的相关过程中需要向其中添加对应的黏土或者是碎石的使用量,从而确保孔壁不会由于产生宽松的状况致使钻机冲钻出现倾斜。当冲击实际的距离变成4m~5m的时候要求应用增长型的相关钻孔桩。
2.建筑工程钻孔桩施工方法
2.1钻进
在桩机就位之后,将其与护筒中心对准,保证桩机平衡,之后进行开孔工作。在开动钻机之前,需要启动砂石泵,并对其进行调试,等到砂石泵反复循环运转无异常之后,调节控制钻机慢速回转下放钻头。开始时应当轻压慢转,待钻头能够稳定工作之后,逐渐调节转速和压力,且要避免钻头吸口出现堵水问题。
2.2混凝土灌注
结合具体建筑工程需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一般来说混凝土坍落度应当控制在18cm~22cm之间。混凝土灌注工序如下:1)首批混凝土灌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将导管底部与孔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cm~50cm之间,以此来保证能够顺利排出隔水栓。2)深埋导管。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导管最小深埋进行控制,一般不小于2m,保证桩身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裹入混凝土表面土块和浮浆皮,以此来保证桩基质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导管深埋应当在最下端导管长度以下,避免出现埋管事故而影响施工。3)连续浇筑混凝土。在首批水下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如果间隔时间较长,则首批浇筑混凝土会达到初凝,导致后浇筑混凝土流出,出现断桩的问题。在灌注的同时利用测锤对混凝土上升高度进行探测,适时提升导管,逐级拆卸,并进行振捣操作。一般情况下,探测次数应当在导管节数以上,同时在每一次导管起升之前,需要进行一次探测。
2.3钻孔桩施工技术的选择
由于钻孔桩施工技术具有冲击钻孔技术、反循环式回转钻孔技术和正循环式钻孔技术三大类,因此为了保证钻孔桩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确保其施工质量,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钻孔桩施工技术。通常可以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性质、类型,并根据钻孔施工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钻孔桩施工技术的选择,从而实现对地基的有效加固。当确定钻孔桩施工技术之后,还需要对施工的流程和方案进行有效的规划,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冲击钻孔技术为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一般需要做好护筒的加固处理工作,尽可能将石块诱发护筒的挤压力转移给壁孔,以确保钻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冲击钻孔安全施工,提高基坑周边浇筑硅的有效凝固,就需要在砼浇筑完成后再进行冲击钻孔施工。同时要求钢丝绳上冲的深度最好按照图纸设计进行,同时要按照要求做好标签。在冲击钻孔过程中,锤击最好以高密度、低高度的方式来进行,而且将重锤上举的高度控制在0.4-0.8mm范围内。如果冲击力比较大时,可以适当的提高粘土使用量,从而确保桩基的稳定性。
3.施工技术控制
3.1实现对施工材料、设备的严格控制
在应用钻孔桩技术进行开挖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当地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的不同,实际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设备、材料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要想确保该项施工技术的完善落实,以提升土建项目的施工质量,就需针对相应施工设备以及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满足实际要求,进而才能够为该技术的顺利且完善落实奠定基础。在落实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则需要针对相应的设备落实完善的检修与保养工作,以从根本上保证设备性能,确保施工技术不受设备性能的影响;针对施工材料,需要进行完善的验收与保存,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并避免施工材料因保存不利而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性能。
3.2对钻孔桩进行质量控制
首先,应当保证施工的规范性,严格遵照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第二,应当以施工图纸为基础进行测量放线,标识定桩位,在施工前,准确校核桩位,在终孔和清孔之后,需要采用专用仪器来测定钻孔的倾斜度、形状及孔径等;第三,如果在施工中缺乏专用的测量仪器,则需要将钢筋检孔器调入到孔内进行检测,钢筋检孔器外径为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应当为外径的4倍~6倍;第四,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钻孔存在直径减小、孔内有漂石、中心线不符等问题,则应当上报监理工程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桩技术作为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在明确施工技术重点的基础上,明确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与规避,以通过该项技术的完善落实来提高土建项目施工质量,进而为提升整体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永浩.基于钻孔桩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77-78.
[2]乔为国,伊学智.钻孔桩施工技术问题探讨及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7,18:75+77.
[3]潘莉.浅谈桥涵施工中的钻孔桩施工技术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155.
论文作者:卢金存,张方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钻孔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导管论文; 钻头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