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的学校图书馆_图书馆论文

二战后日本的学校图书馆_图书馆论文

战后日本的学校图书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战后论文,图书馆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约有1.2亿人口。图书出版业十分发达,每年出版新书约3.7万种,其中约十分之一是儿童读物。由于实行义务教育,人口识字率极高。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早在1886年,日本就在小学阶段实行义务教育。最初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1907年延长为6年,1941年又延长为8年,1947年再次延长到9年。

一、概况

日本的学校图书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步入教育舞台。然而,最近在研究表明,学校图书馆源于日本现代教育开端的明治时期(1868-1912)。第一所小学图书馆于1905年在宫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放,紧接着其它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纷纷建立图书馆。同时,东京、京都等城市的一些小学都建立了图书馆。

到大正(1912-1926)末期,新的教育运动兴起,促进了在城市中小学建立图书馆。在乡村地区,由中小学教师发起的另一场运动促成教室图书角的设立。

在昭和初期,还产生了其它一些学校图书馆或图书室。在1928年3月2日发布的一份通告中,文部省次大臣倡议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会堂,以纪念天皇登基。据同一年统计,3061所为成年人和儿童服务的城乡图书馆中有95%依附于小学,由教师义务管理。

1928年,在日本全国图书馆会议上,日本图书馆协会(1892年成立)通过一项决议,指出:“协会应建议主管部门在中小学建立相应的图书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可是学校图书馆好景不长。许多没有法律和财政基础的图书馆在自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步履艰难。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图书馆在军国主义教育的压力之下陷入瘫痪。战争期间,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学校图书馆幸免者寥寥无几。

从1945年到1952年,日本被盟军占领。1946年1月,盟军最高指挥官请求美国向日本派出教育使团。使团很快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建议建立学校图书馆和利用图书馆资料,以克服教学中死记硬背现象。作为对使团建议的答复,1948年文部省任命了学校图书馆顾问委员会。5个月后,委员会很快向所有学校编发了一本学校图书馆手册。这本手册是日本有关学校图书馆工作的第一部专论,其中制订有第一份图书馆标准。1949年7月,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以答复文部省关于建立学校图书馆的咨询。在这份报告中,委员会提出了第一份标准的修改稿,建议文部省通过立法尽快在日本的每一所学校建立图书馆。1953年8月8日,国会通过了《学校图书馆法》作为185号法律。尽管由于当时教育经费不足,文部省反对这一法律,但由于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热心疏通,还是得以颁布。

《学校图书馆法》第3条规定在每一所小学和中学建立学校图书馆。依据这一条款,到1961年,97.2%的小学,98.7%的初中和99.4%的高中设立了图书馆。1987年由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估计,97.8%的小学、100%的初、高中均设立了图书馆。该协会计算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平均如下:

小学:102.0m[2]

初中:115.3m[2]

高中:272.3m[2]

以下数字为学校图书馆拥有的文献平均册数,这个数字也是根据该协会1987年调查的结果估计出来的。

小学:5322册(生均12.7册)

初中:5836册(生均11.4册)

高中:17924册(生均16.7册)

根据1987年学校人员的统计,当年司书教谕(即教师馆员,指专职教师兼做部分图书馆工作或具有教师地位的专职馆员)和司书(即馆员,指无教师或教学职位的专职馆员)的任命数量如下:

司书教谕(人) 司书(人)

小学: 90 1008

初中:103701

高中:4171616

以上数字表明,日本学校图书馆的人员配备是很少的,只有0.36%的小学、0.92%的初中和7.6%的高中配备有由地方教委任命的教师馆员。在97.9%的小学、98.8%的初中和99.8%的高中,每一所学校的校长指派教师兼做部分图书馆工作。

二、学校图书馆管理体制、立法和标准

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有三级,即国家、地方和学校。在国家一级上,文部省制订全国性政策,并提供咨询服务。全国性政策通常体现在学习的各门课程中,每十年由官方修订并公布一次。咨询服务的方式是组织研讨会、设立研究课题,每年指定两个实验学校,以及编辑出版各种手册和指南。对于这种服务而言,文部省中小学教育局小学教育处委派道德教育或课外活动督学作为兼职的学校图书馆顾问。司书教谕(教师馆员)的认证是文部省的另一项重要职责。自1954年以来,文部省历年认定司书教谕(教师馆员)资格的已有13万余人。

在地方一级上,教育委员会任命司书教谕和司书。地方一级的咨询工作由教委以及地方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的顾问来提供。地方教委还负责提供图书馆设施设备,向每一所学校提供经费。

在学校一级,校长有责任监督图书馆工作的完成情况。校长委派一名或几名教师到图书馆工作,指定一名教师作为图书馆的负责人。图书馆通常包括负责人、司书教谕、承担图书馆工作任务的教师以及司书四类人员。由于师生人数多少及校长对图书馆工作态度的不同,各馆人员构成也因校而异。在一所学校中,图书馆委员会由校长或副校长和各年级教师代表组成,具体工作包括制定图书馆工作计划,制订图书馆管理准则,认定图书馆预算。在许多学校,则组织单独的委员会负责图书资料的选择。

1953年文部省颁布的《学校图书馆法》和《学校图书馆标准》,提供了日本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框架。《学校图书馆法》规定:(1)学校图书馆的定义、目标和职能。(2)学校图书馆的强制性建立。(3)学校图书馆管理原则或准则及活动。(4)实行司书教谕制。(5)国家财政的补贴。《学校图书馆标准》则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规定了图书馆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标准书库及设施、图书馆管理准则以及图书馆技能教育的课程。

三、学校图书馆工作

在许多学校图书馆,图书的技术加工交由书商处理。如果学校对图书的价格不要求折扣,书商通常不额外收取加工图书的费用,而且提供免费的印刷目录卡片。一些大书商还开发出自己的机读目录(MARC)和数据库,并且对多数工作实现自动化,如贴书标、加护封、印刷目录卡片等。他们可以提供带有目录卡片的加工处理过的图书。由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支持的学校图书馆图书俱乐部在批发图书的同时免费提供目录卡片。

计算机的使用在日本还刚刚开始,主要用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管理、流通和简单的情报查寻。根据1987年的抽样调查,0.3%的小学、1.9%的初中和5.1%的高中将计算机用于图书馆工作。计算机的使用还不普及,因为用于学校图书馆的软件有限,并且需要很大改进。

在日本,学校图书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还不能说成是至关重要或十分重要。尽管《学校图书馆法》和《学校图书馆标准》明确了它的职能。然而小学自1968年、初中自1972年就在课程中规定了图书馆技能教育。因此,大多数小学在每一周的安排上都有与图书馆有关的内容。在中学,图书馆技能教育通常安排在学年初。《学校图书馆标准》以及文部省编辑的指南都规定了图书馆技能教育的标准课程。但这种教育并非在所有学校都执行得很好。因为负责这种教育的课堂教师很少具有足够的有关图书馆资源和图书馆利用方面的知识。

哪个学校配备有热心负责图书馆工作的教师、专职教师馆员和受过专业培训的馆员,哪个学校图书馆工作就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图书馆工作人员作图书方面的报告、讲故事、进行阅读指导和提供参考服务。他们还编辑图书馆通讯、组织图书展览和书市,开展图书馆日常工作,如流通和记录日常统计。

在日本,与其它工作相比,更强调阅读指导。这是由于战前学校图书馆工作的传统和重视阅读的民族特点。然而,目前日本儿童和青年人阅读率降低,阅读兴趣正在从图书转向游戏机和计算机游戏。此外,由于准备升学考试使得学生们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四、学校图书馆员与教师馆员

学校图书馆员的教育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大专院校接受正规培训、获得教师馆员(司书教谕)证书。第二种是由全国或地方教育部门提供的在职培训。最后一种是由地方和全国学校图书馆组织主办的研讨会、讨论会等。

《学校图书馆法》第五条第3、4款要求只有获得教师馆员证书的人才能担任教师馆员。获得教师馆员证书的先决条件是获得教师证书。1954年文部省公布、1968年重新修订的《教师馆员短期培训学院规程》,规定了这种认证所需课程和学分数。

学校图书馆概论 1学分

学校图书馆管理与业务

1学分

选书

1学分

资料加工技术

2学分

非书资料的使用 1学分

儿童阅读活动

1学分

学校图书馆利用教育 1学分

此处1学分指的是15学时的面授和30学时的家庭作业或自修。目前,有180所大专院校在大学生教学计划中开设这种证书课程,作为选修课的一部分。在这180所院校中,有78所是二年制的初级学院。此外文部省每年指定9所国立大学在暑假期间为做实际工作的教师免费开设4个学分的证书课程。

每年9月,文部省都要在东京组织三天的有关学校图书馆管理的研讨会,参加人员为地方教育部门推荐的学校顾问、校长和骨干教师。在缺少专业教师馆员的情况下,文部省认为这类学校教育的主要成员对办好学校图书馆有很大影响。

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日本图书馆协会学校图书馆部两大组织都是1950年成立的。它们的组织目标相似,都旨在促进学校图书馆的活动和研究。日本图协学校图书馆部的活动重点在特定问题的研究与调查,如图书馆建设、学校图书馆计算机化。主要工作是为期两天的暑期研讨会,参加日本图协年会以及与图书馆的青少年服务有关的会议。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参加者是地方协会的代表,讨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的活动有地方和全国两级。主要工作有:(1)开展促进学校图书馆法的修订运动。(2)为突出的学校图书馆活动和研究评奖。(3)组织学生书评竞赛。(4)每年进行全国性学校图书馆抽样调查。(5)学校图书馆工作者的进修。(6)出版机关刊物和专业资料,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

初景利译

标签:;  

二战后日本的学校图书馆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