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理论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20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促使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之中,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程度有很大差别,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概括说来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西欧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拉美模式和苏东模式。随着世界现代化实践的开展,也形成了三种现代化理论流派,先进工业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发展理论。文章对此三种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评析。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五种实践类型
自英国产业革命之后,近200年内有的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并走向了后工业化或信息化社会,有的国家正在跨越工业化、民主化的门槛,而有的国家仍处在民族独立和与贫困的交战之中。但总体上说,在20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已被卷入到现代化大潮之中。然而这些国家现代性程度都有着很大差别,现代化的途径方式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就其主流而言,在已经或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呈现出以下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模式
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欧现代化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先发型”和“内生性”。前者是说他们是现代化大船上的第一批乘客,现代化的诸多因素首先萌芽于欧洲大陆,尽管英国在上个世纪中叶工业产值已经是农业产值的两倍以上,“经济重心明显偏向城市”、“城市的价值成为全社会的价值”[①a],形成了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但应该承认,现代化的先发型国家不只是一个,而包括了西欧的其它国家,因为除了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外,文艺复兴和科学等最初始于意大利,地理大发现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宗教改革的先声发自法国和瑞士,典型地走过从绝对王权制到市民革命历程的除了英国还有法国,而近代启蒙主义的中心是在法国,所以“只有把整个西方看作先起国家,且西方的范围也只好模糊到以西欧国家为中心,……内在性发展这个概念,也是作为整体来理解的西方的特征。”[②a]这也便是布莱克教授所谓的“现代化的第一范型”。
西欧的现代化动力是典型的“三元革命”,由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共同较为协调地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致使该地区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直处在世界现代化的前列。到本世纪80年代末,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值平均已接近1.7万美元,第三产业构成超过了60%,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进入了他们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在这类国家中,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一方面是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文化和体制的差异长期存在,在经济生产国际化的同时,生产趋向小型化、标准化,国家经济调节的经常性、广泛性加强,西欧区域经济将长期处于低速收敛增长中。这些先发性现代化国家中,很多现代性因素都是内生性的,在其国内社会信息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加强烈,由“大众消费社会”向“大众文化社会”转化。
2.美国模式
许多人谈到现代化类型时总是提及欧美模式,其实深入一步观察便会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虽然美国也可算是现代化“第一批”先来者,但相比起英法在上个世纪即实现工业化又略慢了半拍,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820年,完成于1920年,到1870年形成了以技术革命、交通革命和工厂制度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早期工业化,但是到1880年全美二三次产业工人还不到劳力总数20%,直到本世纪初农业劳动力才开始低于二三次产业人数,1920年时一二三次产业人口比重25.9∶32.6∶41.3,城乡人口比重为51∶49。[①b]美国现代化中虽然有较多的内发性色彩,但严格意义上看还是内外因素混合促发型的,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国,不象英、法具有浓郁悠久的内在传统文化,而更具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特征和异质性取向,在其现代化初期,不论是其产业革命还是其文化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欧化性质。比较而言,美国的现代化动力中除了经济、科技和政治独立革命之外,在其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它的社会革命内容也格外丰富、地位突出,正如现代化学者所描述的:“美国19世纪上半期的社会改革运动以宗教改革为灵魂,以戒酒运动、救济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改革为动力,并以女权运动、废奴运动为基础,进行了一场复兴人的信仰、完善人的道德、平等人的地位、改善人的权力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美国现代化的全方位拓展,为人的现代化的充分实现提供了社会动力与历史经验。”[②b]所以在现代化的文明史中,美国给人的形象是一个年轻的没有传统文化包袱的拓荒者,美国的现代化开启了后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由移民国家的发展道路(罗荣渠语)。构成了布莱克曾描述的“现代化的第二范型”。正是由于美国精神中勇于创新、追求效率、自由和朝气蓬勃的特征,本世纪初便取代了英国而登了经济大国的头号座位,经过二次大战,发了战争财的美国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科技大大领先于各国,进而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20世纪也便被有些人称之为“美国时代”。90年代初,美国的人均GNP已达到2万美元以上,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战略的实现,美国还将加大迈向后现代化社会的步伐。
3.日本模式
日本的现代化运动标志是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1878年时工业产值为7700万日元,不及农畜产值(25400万日元)的1/3,但到1909年工业产值已超过了农畜产值,1914年工业产值已达21.32亿日元,是农畜产值1.3倍,实现了军国主义下的工业化。[③b]20世纪前半期,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巨大的生产能力化作“战力”消耗殆尽,1945年战败后被美国强制执行民主改革,进入了战后的第二次高速现代化发展期。和欧美等先发型国家不同,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发型国家现代化推动力不是来自民间自下而上,而是由政府改革而自上而下的推进。在1868年明治政府发布的五条“国是誓文”指导下,19世纪后期的日本即开始了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法律、经济等虽不彻底但较全面的改革,形成了资本主义文明框架。本世纪50年代由日本政府为主体推进的全国经济现代化和民主化中,日本经济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鼓动下进入了长期的高速增长,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①c]从50年代的战后弱国一举而成为70年代的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强国;1989年时日本的人均GNP为25285美元,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相当于英、法、德三国经济规模的总和,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也形成多极化中的重要一级。
4.拉美模式
拉丁美洲国家现代化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模式,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是以上个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前半期民族独立运动为起点的,直到1950年后以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为代表的拉美诸国才开始了自主性工业化的探索,但由于经济上难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政治仍不够稳定,其现代化仍处在时进时退之中,颇具“依附性”的发展色彩,这也正象1994年的“世界银行报告”中所说:拉美“各国之间的增长率差异巨大,它们提高竞争力的努力还不足以应付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所以,尽管拉美一些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但贫困和收入分配仍然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5.苏东模式
这里的“苏东”是指以前苏联为代表包括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在内的一批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现代化起始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公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以及随后十多年间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政治、教育、财政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正象列宁曾评价的:“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②c]1917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可视为该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前苏联依靠新的政治制度推动技术革命,用政府的力量来组织动员人力、物力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1928~1940年间,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危机不断的年代里,苏联的工业创造了9%的年均增长率,成为世界大国现代化过程中最高的增长记录。二次大战东欧一批国家在苏联推动或援助下步其后尘,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探索。在50~70年代这些国家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生产的年均增幅达到了8.4~13%之间。80年代中苏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既有旧体制弊端积重难返的恶果,也有决策集团的重大失误;既有因国际贸易环境不畅产生的外在压力,也有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转而导致的巨大社会动荡,80年代后期苏东各国出现了经济的全面衰退,1990年时苏东七国国民收入无一例外呈现负增长,工业生产出现大滑坡,下降幅度最大的达19.8~25%。苏东等国现代化的特征和早期现代化成长是在社会主义体制和中央统一计划下推动的,现在均面临着向私有化的市场经济转轨,社会经济处在连锁性震荡中,经济滑坡虽开始趋缓,但现代化的前景不甚明朗。
通过对以上各类现代化模式的考察,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到现代化的实施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套路,各国现代化道路和发展特色的确立都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是我们探索现代化实践不同方式途径的重要认知前提。这里我们试将制约现代化模式特征的各种因素归纳为以下四大类,如图所示:
上图表明,各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形成,至少受到自然要素、经济要素、文化要素以及制度要素的多重制约;同时各国在社会经济变迁中的发展方式和战略,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对四类制约要素产生积极反馈作用,促进要素环境的良性或者负性变化。
现代化模式首先受到自然要素的决定,诸如,国土规模的大小差异使我们必须明确大国现代化与小国现代化的难度和方式是大为不同的;同时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民族特征不同,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气候环境差别也都是会导致国家发展能力、潜力乃至于综合国力的差别。这里还有人口数量和民族构成也会对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性产生重要影响。经济要素是决定各国现代化特征的物质基础,各国前现代时期的经济水平和国力强弱会对现代化的起动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经济基础较好、资源丰富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应要顺利得多,如英法等先进国家和中东石油输出国均很快作出了适应性结构调整,走向富裕之路。文化要素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已日益达到共识,欧美国家对基督教的理性意识、资本主义精神的汲取,东亚国家对儒家伦理、东方传统文化的张扬已成为成功的范例,所以帕森斯曾将文化因素视为现代化发展中的第一种最重要的非经济动力因素,即“工业型经济基础的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可分为:1.文化价值的内驱力;2.由制度系统提供的机会。”[①d]的确,制度要素也是决定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条件,“制度的前提条件是以商品的流通和通过市场获取商品、生产要素的流通以及有效利用这些要素的组织为中心的。”[②d]在对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的组织中,主要形成了两类组织体制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市场调控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央计划调控,现在又有不少国家采取了计划调控与市场调节相交融的混合性体制,即“第三条道路”。总体上看不同的社会体制可以影响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和战略,但都可以到达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目标。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固然有其成功经验,但它的早期发展建立在殖民、掠夺他国资源基础之上,其经验不足为人所道也无法借鉴;社会主义虽然在近些时若干国家中遇到了挫折,但照样有它巨大的潜在优势,正象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所认识到的:“完全的社会主义必定将建立在具有高度生产率和现代化经济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增长和建设世界性社会主义文明之间是不会存在矛盾的。”[③d]
二、现代化理论的流派
1.现代化理论的三大流派
现代化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现代化理论,就是指50~70年代流行的有关西方现代社会发展历程、特征的种种观点,其中以美国的帕森斯、列维、布莱克、英格尔斯、艾森斯塔德、冷勒等人的学说为代表,70年代高潮过后,现代化研究便被后来众多的发展理论和战略研究所替代。广义的现代化理论是将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研究与同期盛行直到70~80年代仍延续着的各种发展理论相统称,其中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和后工业化理论,还包括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及一些全球发展理论。我们也常常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现代化理论的,这里试将其主要理论归纳为三个流派作一简介。
(1)先进工业国的现代化理论
这一流派是广义现代化理论的早期形态,其中又可分作两个阶段,前期是五六十年代中以列维、艾森斯塔德、英格尔斯等人为代表的社会趋同理论,他们继承了帕森斯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以欧美为典范的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西方的今天就是其它后进国家的明天,其中以N·艾森斯塔德在1966年发表的《社会进化与发展》一书的开头语最具有代表性:“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于17~19世纪就在欧美各国完成了。”[①e]A·英格尔斯虽然也提出了各国发展应注意自己的传统国情,但他仍在70年代初提出了由11项指标构成的社会现代化统一标准,其指标参数也完全是根据欧美特征确定的。
7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学者更为关注现代化国家向后现代、后工业化的转型趋势,其代表人物和理论集中体现在D·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A·托夫勒的《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J·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以及法国学者参与的巴黎小组发表的《世界面临挑战》等书中,其共同点在于都以未来学的角度对后工业时代出现的信息化社会作出了具体的推论,为西方发达国家描绘了一幅令人乐观的前景。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理论
这一流派是建立在批判早期欧美学者的西方中心论和趋同论基础之上的,形成稍后于50年代兴起的狭义现代化理论,主要理论是70年代流行于拉美、北非的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晚近时崛起于东亚的“新儒家理论”。依附理论的先驱是阿根廷的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P·普雷维什,早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中他便指出:世界经济是一个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非西方欠发达处于边陲的统一体系,核心和边陲间的经济不平等是欠发达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70年代以后A·G弗兰克、S·阿明、桑托斯和J·格里芳等人全面发展了普雷维什的欠发展理论,把早期现代化理论常用的“传统—现代”两分法改变为“欠发达—发达”、“外围(卫星)—中心”的依附发展模式,其最终观点就是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和西方化模式,消灭不平等发展的格局,同时主张“南南合作”,扩大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彼此联系。
世界体系论是对依附理论的修改和发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I·沃勒斯坦和T·K·霍浦金斯等人。他们从依附理论中借鉴了“中心”、“边陲”、“经济体系”等概念,但改变了上述理论以国家或社会为基本单位的单一角度,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整体结构观上论述了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都是世界体系的结构要素,“只有在世界体系或至少在世界体系的相当大的范围内建立起国际及国内水平的合作生产,全面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得以实现”。[①f]
“新儒家理论”是以部分海外华人学者为主体研究日本的成功经验和“东亚四小龙”现代化特色时提出的,他们较深入地探讨了两个论题:一是东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二是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是否一定要以欧美式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前提?通过用现代化理论和方法对儒文化积极意蕴的发掘和分析,可以看出东亚现代化有其重要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动力,从而反驳了早期现代化的“西化论”和传统发展战略。
(3)全球发展理论
这一流派是对意大利著名学者和活动家A·佩切伊发起的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一系列论及现代世界宏观发展观点的总称。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由佩切伊私人发起并资助,由上百名世界各国政界、财界、学术界知名人士组成,它的宗旨是研究“世界发展战略”,从全球角度出发,对资源、人口、能源、环境、科技发展、南北差别和国际局势提出了十几篇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报告,如《增长的极限》、《学无止境》、《世界的未来》、《重建国际秩序》等等,内容涉及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的现代化战略。因此,罗马俱乐部提供的报告战略成分多于对理论的关照,他们的主要理论正如该组织负责佩切伊所说,“以人为发展中心的革命,应该提高人的质量和才能以及对人的职责的认识”。“改革社会和人类体制的政治结构,……将东西方紧张局面转化为积极的协作,南方自行调整,使其能够从组织上与世界体系融为一体。通过国家间的自愿联盟采用全球方针和战略,……将世界引上进行新的全球协作的道路。”[②f]
三、现代化理论的评析和借鉴
1.现代化理论的优劣
纵观四五十年以来的现代化理论,其发展大致可分作两大阶段,50~60年代的以研究发达国家现代化特征为主的狭义现代化理论可视为早期现代化理论,70年代至今以依附理论为首对狭义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补充修正的各类发展理论可视为后期现代化理论。早期现代化和后期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五个方面,即在理论基础上,前者是传统的单线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后者是多元的文化相对论;在发展原因上,前者强调内部原因,后者突出外部原因和世界体系环境;在发展道路上,前者认为资本主义是最终的选择,后者认为可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乃至混合型并存;在发展模式上,前者持西方化甚至美国化观点,后者主张尊重各国特色;在发展战略上,前者是增长第一,后者则是边增长、边分配等多样化战略。早期现代化理论的贡献在于首创了若干分析现代社会变迁的概念范畴和模型框架,对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做出系统论证,注意到了价值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观念在今天仍有可取价值。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他们所持的西方中心论和两极社会论严重背离了社会史实和文化多元性原理,其次他们对发达和不发达的原因只强调内部优势而没看到外围的关联,特别是忽视对于发达的殖民性和后发展国家所处的不平等地位的分析,是不公平的。因而从方法论角度看,“现代化理论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发展理论,它缺乏两点基本内容,一是充分的历史阐释,二是足够的结构分析。”[③f]
以依附理论为发端的后期现代化理论是发展研究的重要转折点,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单一意识形态格局,唤起非西方后发展国家人民的主体意识和平等协作精神,它的理论贡献在于认识到现代世界经济体系和新秩序的形成,揭示了不发达的“外围”因素,提出了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和国情特色问题,对社会主义发展作了重新的审视和肯定,提出了一系列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新发展战略,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对70年代以后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全球战略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依附理论批判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错误和缺陷,它自身又重蹈了类似的陷阱,如它激烈批判早期理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现代”两分法,但它却忽略了内因作用而陷入外因决定论和“发达—不发达”新二分法之中。依附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拉美和部分非洲国家,不适用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因而有明显的理论局限性,同时它仅仅动摇了现代化理论的根基,却未能给不发达国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如S·阿明等人提出的和中心国的“断裂”、“脱钩”显然是不现实的结论。
2.启示与借鉴
不论是早期的现代化理论还是后期的发展理论,都并非是整齐划一的流派,各自内部都存在着研究立场、方法和具体观点的差异,包括它们原有的观点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如欧美的学者近来对不发达国家的研究比重增长,并在试图摆脱已往的内因论和西方中心思想,如著名史学家美国的布莱克在其《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就认为对于依附状态的国家,取得民族自决和独立乃是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他强调在现代化中“各种社会可以相互学习很多东西”。所以,尽管两类现代化理论都各执一端有所偏见,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合理的内核对我们有所启发,值得我们去借鉴。
首先,现代化理论中对人类社会进步中一些具有共性的新文明要素的揭示,值得我们重视。不论在哪个地区和社会,现代性的体现都要求拥有先进的科技、高度的工业化和发达的城市群体,要求社会组织从传统农业体系中脱胎换骨而更具有法制化、效率化和有序化特征。
其次,在现代化发展中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作用均不可忽略。虽然增长第一的理论已暴露了弊端,但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不容否认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特别是加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带动战略。另外,从韦伯以来到美国的麦克莱兰和英格尔斯等人强调的文化价值观的转型,的确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扮演日益突出的角色,不论是先进的工业国还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力戒发展中只重物不重人的倾向,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高,这个社会才能是在真正意义上步入了现代化。
第三,现代化发展既要重视借鉴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亦应重视借鉴和光大东方文化的精华,正象发展理论家卡恩所说的“一切具有儒家文化传统的社会都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化的过程”,儒文化中主张节俭、重视教育,以各种技艺精益求精,对各种使命、职责和家庭义务持严肃态度,强调纪律、献身和进取等等,不仅不会与现代化相抵触,相反只会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①g]
第四,在人类走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一个全球性体系已经形成,其作用已不容任何人所忽视,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其它国家的存在以及新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影响。因此,现代化的发展既要求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又要求进行更大广度和深度的改革和开放,主动参与到国际社会之中,在和世界先进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实现自己的现代化。
注释:
①a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第80~82页。
②a 〔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①b②b 洪朝辉:《美国现代化进程新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第138页。
③b 参见罗福惠《国情、民情与近代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①c 张旅平:《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日本现代化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②c 《列宁全集》第17卷,第96页。
①d②d 〔美〕帕森斯:《现代化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第131页。
③d S·阿明:《不平等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30~331页。
①e 转引自A·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①f 克里斯托弗等:《世界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第56页。
②f 《世界的未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26~127页。
③f A·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第38~39页。
①g 见陆象淦《走向二十二世纪——卡恩的大过渡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版,第285页、第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