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年提升,而这也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项目和工程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程质量开始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这些年,绿色施工工艺开始得到了显著的推广和应用,绿色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在保证人员安全和施工工程质量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节约建筑材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可以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双向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使施工企业达到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绿色施工;评价
引言
施工阶段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资源消耗最多的阶段。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确保绿色施工,而绿色施工评价是检验施工过程是否达到绿色施工标准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绿色施工健康、稳步发展。
1.绿色施工要点
1.1合理减少固体废弃物量
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废木料、碎砖料等生产垃圾进行了分类整理,统一堆放,其中建筑废弃物在周边封闭垃圾站当中进行了集中处理。废木料、碎砖料这些在开展道路施工时运用于加固路基。在处置土方方面,施工完毕后使用原土完成回填工作。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进行了全部分类,且设置了不同功能的回收容器。另外,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特别是办公生活区域,设置了封闭式的垃圾容器以实现合理地分类,确保定点放置。每天都会把生活垃圾装袋清运,留存的建筑垃圾进行交接记录,完成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1.2对扬尘的全面控制
①施工原材料与混凝土均使用罐车输送,并进行了遮挡,以免出现扬尘问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扬尘或少扬尘的处理方式。对于容易产生尘土的建筑材料进行了围护或是隔绝。②制定了洒水制度,在施工现场制定每日洒水并清扫两次的制度,施工现场在开展土方施工作业时,及时洒水确保实际扬尘的高度不超出1.5米,避免扩散至施工现场以外。③堆放的露表土体或土堆在其外部覆盖好挡布或是进行临时绿化,对易生灰尘和散料运送车辆,也同样采取了遮盖的措施。同时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对扬尘进行定时与定量地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进而有效地抑制扬尘。④剔凿机械设备采用了局部围挡或是遮蔽的方式来进行全面防护。在实际切割的时候,将面式挡板安装于锯前,对锯屑进行收集并回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设置收集与运输地点,并且定时清空与处理。而对外运土体车辆也安装了遮挡,实际的装车量不超出车厢侧板,以免出现洒落的情况。最后,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清洒运输道路,在施工现场的空置区域种植了一些易活的绿色植物来防范扬尘。
1.3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节能和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影响,还可有效降低能耗,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得出,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我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相对较差,而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采暖能耗一般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三倍左右。所以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需要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技能,要综合对建筑系统管网和热源等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围护结构和保温性能的可行性,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有效的施工机械设备,以此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工序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达到最佳的满载率,对现场的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必须做到人离机停,杜绝设备长时间处于空载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控制有害气体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全部车辆均达到了政府对车辆排放气体的相关规定,不满足要求的不使用。在施工现场没有发生焚烧废弃料的现象,且对废旧料进行了合理的整理归类,定时上交有保存资质的单位保存。对于有毒有害的物品通过使用围挡结构将其进行了连续的封闭与阻隔。在食堂方面一直把气化物作为重要的燃料,没有将纸壳或者是塑料与木材等可燃性材料作为燃料。使用垃圾袋来装生活垃圾,并在密闭封闭以后及时运送到了指定的位置。
2.绿色施工评价要点
2.1评价要素
在现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评价要素包括“四节一环保”五个要素,均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制定的。但是,管理因素是技术符合标准的根本保证,技术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因此,应进一步强调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评价框架体系中增加绿色施工管理评价要素。同时,考虑到绿色施工在我国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有必要增设创新要素,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这样,就形成了包括“四节一环保”、施工管理、提高与创新在内的绿色施工评价七个要素。
2.2评价阶段
在现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评价阶段按照工程形象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三个阶段,这是基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不同划分的,应予以保留。此外,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绿色施工评价的内容亦有所不同。在现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对“四节一环保”五要素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的评价,对施工前的策划、材料与设备采购以及工程验收阶段涉及较少且不系统。而施工策划、材料与设备采购是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工程验收是绿色施工的根本保证,因此,应以时间为坐标,将工程项目划分为施工策划、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和工程验收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绿色施工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分别给出评价指标、评价内容,以使绿色施工评价更具针对性。包括评价要素、评价阶段在内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
2.3健全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内容
目前国内外对于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绿色施工的技术准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全寿命周期评价等方面。这些评价体系大集中在设计阶段,对于项目的施工阶段涉及较少,因此建立针对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
(1)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包括:绿色施工技术的使用比例、技术实施的适用性、技术实施的安全可靠性。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整个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合理有效的使用绿色施工技术,考虑技术对项目的适用性和安全可靠性,使绿色施工技术产生应有的效益。
(2)能源指标
能源指标包括:能源消耗量、能源使用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绿色施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减少各个阶段能源的消耗量,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浪费。
(3)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包括:固体垃圾处理、噪音控制、有害气体控制和污水处理。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固体垃圾的产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对噪音控制主要看是否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对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施工时产生的污水不能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评价的重点在于污水处理和水的循环利用等。
3.结束语
在文章就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的研究中,提出了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培养、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的构建、注重资源的节约、污染控制等四方面的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策略,希望这一策略能够为我国相关建筑单位带来一定启发,并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霞.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李军.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杨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评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扬尘论文; 阶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要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