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基于经济与技术基础应运而生,顺应了当 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言,“互联网 +” 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高速交互、信息平台搭建、数字化文化遗产保 护等优势均为其文化体验活动带来了诸多机遇,当然,也会使之 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建筑文化的体验 活动如何利用好其中优势,扬弃其中的种种弊端,在传承与保护 宝贵文化资源的同时使更多人可以参与其中,需要为此进行深入 思考和探究。
一、机遇:信息交互与多维度体验
建筑文化的体验活动与单纯的音乐、舞蹈、电影等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有所不同,也和绘画、雕塑、摄影等造型艺术有许多差异。 作为实用艺术的它们受到空间的限制较大,且因其作为实用性与 审美性的结合体,使之文化体验活动显得尤为独特。中国传统建 筑文化的文化体验活动通常需要受众现场参与,比如受众到了故 宫才能体会到那种雄伟的气魄、到了拙政园才能切身感受到其中 灵动的江南气韵、到了五台山才能感受到“深山藏古寺”的沉寂 静谧,这些都说明了建筑文化的体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观感, 还要基于他们对整体文化氛围的感知——简言之,“身临其境, 方知妙处”。“互联网 +”时代传统建筑文化的体验活动与以往不同,拥 有着更多的体验方式和体验感受。在 2017 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 高峰论坛上,鲁东明教授及其团队展示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对大 量建筑、绘画、文献等进行数学建模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文 化遗产 / 文物的数字化表达、存储、检索与分析技术研究,他们 可以将文化遗产本身所蕴含的知识体系、知识表达、推理技术直 接与受众进行分享,实现更多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并由此创造更多市场价值。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通过 各种技术手段可以保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标准化、自动化,而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又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管理与共享。受众可 以在网上下载数据和资料、直接参加观展、与学者及其他受众交 流等等——这些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化体验的空间局限,信息的高 效整合与使用提高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感受,也证明了“互联网 +” 能为传统文化带来显而易见的发展思路,产生实际影响——对于 传统价建筑文化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互联网 +”时代将会为传统建筑文化的文化体验方 式提供更多可能性,打破空间的限制。比如受众想要较为完整地 去了解不同教派藏传佛教寺庙的建筑文化,一般需要前往四川、 青海、西藏、云南等不同藏族地区,而他们真正所需要的文化体 验并不需要实地考察那么精细、耗时耗力。如果通过对那些建筑 数据的整理、搜集和还原,采用 VR 等技术,便可以实现在相对固 定的场合(如博物馆,甚至受众自己的家里)让绝大多数受众直 接感受到较为真实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还原场景,这在兰州所 还原的敦煌石窟等实操案例中已有大量使用;与此同时,受众还 可以通过佩戴相关设备去感受到藏传佛教寺庙多方位、较为全面 的建筑文化,包括视觉(如在虚拟空间里直接看到建筑的造型、 装饰)和听觉(如关于建筑文化的解说词、原有建筑之中所使用 的原生音乐)等。这些文化体验活动较好利用了信息的交互性和 便利性,忽略了中间环节和限制因素,加深了受众对于传统建筑 文化的理解,也保证了文化体验活动的质量。
另一方面,“互联网 +”时代所提倡的“互联网 + 公共文化服务” 将会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体验活动增加更多的人际交互性,提高信 息交互的速率,丰富和深化文化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目前有很多受众对于 中国传统建筑之中的榫卯结构非常感兴趣,就可以以此为主题, 通过建设互联网虚拟文化社区可以让受众与研究学者、建筑师、 工匠及其他受众产生信息交互,亦可经常在社区中开展榫卯大师课、工匠工艺课、文化普及课,让所有受众可以更好感受到榫卯 结构的缘起、流变、应用,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制作活动之中。 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所有受众从“走马观花”式的略读转化为具 有一定深度的文化体验,同时还可以反复、多次学习和体验。要 提出的是,这里所言的互联网虚拟文化社区并非早有的“贴吧”、 聊天群之类变率较大、用户黏性不强、信息交互效率低的线上文 化聚集体,而是结合智能移动中段等所进行的更具有针对性、更 强调文化内涵体验、更具信息交互效率的建筑文化线上聚集群体, 使受众可以从中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活动。
二、挑战:对原生文化的忽视与破坏
在“互联网 +”时代,传统建筑文化的文化体验活动也面临 着许多现实挑战和困难,最直接和主要的因素便是对原生文化的 忽视和破坏。
上节提到,传统建筑文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可以让受众在这个 时代去拥有更多的体验方式和体验感受,但平心而论,多种多样 的体验方式与感受就能完全替代传统吗?显然不能。有很多传统 建筑的精髓很难通过信息化的模仿和还原就能重现,有很多体验 活动仍然需要受众身临其境才能感知。比如有的技术团队在兰州 还原了敦煌地区的石窟和壁画,但囿于技术限制,仍存在着很多 失真之处(譬如无法完全模拟原有建筑材料导致画面过度精细, 反倒失去了原有的历史质感和艺术特质);此外,这样的呈现方 式也强行割裂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文化,很多受众反映“缺少了在 沙漠中看到月牙泉、主体建筑、洞窟、壁画的震撼”,还是有很 多不足的地方。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曾指出,只有徒步走入故 宫的大门才能感受到那种皇家的威仪和建筑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若换作乘车进入则会使受众失去那种难忘的感受——由此可见, 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细之处仍需受众亲身体验方可对其真正了解, 这非当前单纯的技术模拟与还原就可以对其完全替代。
当然,由此可以发现“互联网 +”背景下许多传统建筑文化 虚拟的文化体验活动除了多有“失真”之处外,对原生文化的忽 略甚至破坏也依然存在。“建筑文化”不是简单一个空间就可以 完全概括,若只是品鉴其形制、制作工艺、装饰配饰等方面而忽 略掉建筑之中共生、原生的文化元素,便是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的浪费。建筑文化之所以称之为“文化”,其中必定会包含有大 量原生和共生的综合文化元素,承载着许多现实文化功能,这些 都是文化体验活动中不可忽视的。比如在体验川西地区传统村落 建筑之中的雕塑、装饰之外,还需了解其曾承载的民俗活动功能, 这在文化体验活动中不仅不能忽略,而且还应当对此加以重视; 在了解羌族碉楼独特的建造技术和形制之同时,还应当了解在建 筑里羌族人是如何生活,又会开展什么样的娱乐活动的;单纯去 看土家族吊脚楼的时候这能感受到其实用性,若在体验建筑文化 时能够听到当地人所唱起的山歌,相比受众对于地域文化的感受 将会更深一层……所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体验活动应当是多 维度、综合性的,在借鉴使用“互联网 +”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和 技术便利的同时,不应忽略甚至破坏其原生、共生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大京 主编:《艺术管理》[M] 法律出版社,2012.
[2] 侯幼彬,李婉贞 编:《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王廷信:《谈艺论教》[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4] 刘灿姣:《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须用好“互联网 +”》 [N] 光明日报,2016-01-03.
论文作者:邓思杭 1 刘奇琦 2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受众论文; 互联网论文; 传统论文; 更多论文; 时代论文; 《红地产》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