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565(2007)05-0048-0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些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本文利用2004年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剖析了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从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本文选取下述三类指标对我国的地区差距进行分析①:
生产总值(GDP)总量、产业结构。反映地区经济总体实力和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宏观观察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情况。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衡量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从地区生产力差异角度分析地区间的收入差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析各地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差距。
在以上三类指标的数据选择方面,我们分别选取了1978年、1992年和2004年的数据为比较对象。这三个年份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拉开了市场化的序幕,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则第一次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
1.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化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从1978—2004年,只有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并显著上升,西部地区先升后降(幅度有限),中部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则连续下降。到2004年,四大区GDP总量占全国比例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GDP总量已超过全国的一半。
表1 1978年、1992年和2004年四大区GDP占全国比例和人均GDP比例
1978 1992 2004
GDP比重 人均GDP比例 GDP比重 人均GDP比例 GDP比重 人均GDP比例
东部地区 44.48% 0.83 48.83% 1.11 54.17% 1.45
中部地区 22.03% 0.61 20.62% 0.56 19.67% 0.65
西部地区 19.22% 0.45 19.40% 0.52 16.88% 0.55
东北地区 14.27% 1.00 11.15% 1.00 9.28% 1.00
各地区之间人均GDP的差距扩大更甚。以东北地区为基准,1978年东北地区最高,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等差数列排列(公差约为0.17);到1992年,东部人均GDP超过东北地区,西部上升、中部下降,使得中西部人均GDP几乎相等。至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进一步提高,继续拉大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东部地区人均GDP是东北的近1.5倍,中部的2.23倍和西部的2.64倍。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较大
从我国总的产业布局看,1978—2004年间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始终存在以下显著特征: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几乎不变并一直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这一方面说明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总体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表2 1978年、1992年和2004年四大区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1992
2004 1978 1992 2004 1978 1992 2004
东部地区23.318.08.9 56.8
7.8 53.3 19.9 34.2 37.8
中部地区39.228.2
12.7 42.4 40.7 51.6 18.4 31.2 35.7
西部地区37.130.1
17.8 42.8 36.3 47.7 20.1 33.6 34.5
东北地区20.116.6
19.3 64.3 49.8 44.5 15.7 33.6 36.2
从各个地区看,产业布局则存在很大不平衡性。改革开放到2004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3.3%迅速下降至8.9%;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在1978—1992年间有所下降,但随后回升至53.3%,虽有下降但降幅不大;第三产业呈持续上升趋势,增加了近1倍。中西部地区亦有类似特征,只是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都有相当幅度的增加。东北地区相对特殊:第一产业先降后升,所占比例基本没变,第二产业比例由64.3%(1978年)大幅下降至44.5%(2004年)。
至2004年,中国四大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一和第二产业)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四大区第一产业比重从低到高排列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而四大区第二产业比重的排列与第一产业的顺序完全相反。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不同的是,四大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差距一直较小,而东部一直以微弱优势领先。我国第三产业自1978年以来比重有上升趋势,但仍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51.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总体而言,我国区域发展非均衡在产业结构层面表现为第三产业共同落后的现状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布的不均衡并存。
3.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明显。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差距都很微小,但在1978—2004年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978—1992年间分别增加了7.6倍、6.2倍、7.4倍和5倍;1978—2004年间分别增加了31倍、24.6倍、27倍和20倍。到1992年,东部地区就脱颖而出,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独领风骚,比其他三大地区高出30%;到2004年,已经比其他地区高出40%。至2004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301元,而其余三大区分别仅增加了5672.89元、5607.12元和5607.08元(见表3)。
表3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197819922004
元 以东北为1 元以东北为1 元以东北为1
东部地区 354.10 0.97 3035.951.40 11336.951.46
中部地区 308.67 0.85 2222.251.02 7895.141.01
西部地区 284.20 0.78 2388.961.10 7996.081.03
东北地区 363.30 1.00 2171.871.00 7778.951.00
(2)中西部农民收入处于劣势。
第一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2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均有大幅度提高,至1992年,增幅最大的是东北和东部地区——增长了8倍左右;其余两区也增加了5倍以上。在人均水平增加的同时,各地区间的收入比例变动较小,尤其是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相对变化非常微小。1992年以前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列全国之冠,是中西部地区的2倍以上,且是东部地区的近1.5倍。这应该是由于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
第二阶段,1992年以来,各地区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4倍。从地区间的差距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深、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在收入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2004年,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超过东北。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表4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97819922004
元以东北为1 元 以东北为1 元以东北为1
东部地区 131.37 0.781001.34 0.73 4148.66 1.33
中部地区 112.50 0.66 653.58 0.48 2676.51 0.86
西部地区 121.21 0.72 619.55 0.45 2191.59 0.70
东北地区 169.28 1.001368.51 1.00 3122.29 1.00
从对各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分析可以看出:①收入水平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②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③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城镇居民受益大于农村居民。
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估
除从宏观指标的比较入手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数据构造反映地区差距的指数来研究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国际上描述差距程度的指数是多种多样的,有广义熵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广义熵指数(GE指数)可以描述地区经济差异的程度,由于阿特金森指数是广义熵指数的反序,所以在针对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整体差距评价时,我们选择使用广义熵指数来分析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说明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特征方面,广义熵指数一般可以用MLD指数这一简单形式替代。整个分析可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使用MLD指数对地区不均衡发展进行一个总体描述。这种总体描述是以省份为单位的,这样做与其他方法相比,一方面是数据易于获得,另一方面我们所讨论的地区是省份的集合,这样可以计算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各地区区间差距的贡献度等指标。第二部分,是对总体的MLD指数进行分解,从而定量了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数据采用上,1992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计划经济的扭曲作用下降,对1992—2004年这13年阶段的宏观数据研究,显得更有说服力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计算广义熵主要利用的指标是各省(市、自治区)历年人均GDP和人口,所有数据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而得。
1.总体描述
根据广义熵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1992—2004年的总体MLD指数,详见图1:
图1 MLD指数变化图
从折线图可以看出,MLD指数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年以前,中国的MLD指数呈上升趋势;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MLD指数开始回落,而且绝对水平也比较低;第三阶段是从1996年至2004年,全国的MLD指数呈上升状态。特别是21世纪以来,“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的MLD指数的绝对水平很高,均维持在0.12以上。这表明,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1992年)之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一开始仍然延续着之前增大的趋势,但随后即呈现出不断缩小的差距,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1996年后各地区的差距又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十五”计划期间已经拉大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水平,也是自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分解描述
前一部分的分析是基于省份之间的比较。若从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这种层次结构而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并且这一收敛特征与其地理位置高度相关。我们将总的MLD指数进行分解,将总的MLD指数、地区内差距指数和地区间差距指数之间的关系,用图2明确加以刻画,以分析这四大地区经济发展之间非均衡的现象。
图2 MLD指数、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变动趋势及关系图
图2验证了前面的一个结论,即经济非均衡发展主要是四大区域的发展不均衡。地区间差距对于总的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贡献率维持在60%以上,在1994年以后更是维持在70%以上,而地区内差距只有不到40%。
其次,自1993年以来,地区内差距指数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但幅度较小。这意味着地区内部差距在缓慢增加,而到了2000年以后,则基本稳定在0.032到0.033之间。相对而言,同时间段地区间差距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地区间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从1993年的0.0737上升到了2004年的0.0921,其中1996—2004年上升了27.66%之多。
第二,从绝对数的角度来看,地区间差距指数增长较大,13年间,增长了0.031。而从1994年以来,地区内差距指数的上升只有0.004,变动幅度非常小,只有同时期地区间差距指数增长的12.6%。但是相对于总的经济差距来说,除了1992年和1993年,这两者基本上保持了一个平衡,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非均衡发展形成了一个基本稳定的结构。
第四,自“九五”以来,我国总体地区差距指数基本上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九五”和“十五”这十年的指数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2000年,这一阶段,指数以一个较大的速率增长;第二阶段为2000—2003年,这一阶段,指数虽然继续增长,但速率放慢;第三阶段为2003—2004年,这一阶段,指数反而下降。由分解图看出,在前两个阶段,地区内差距指数与地区间差距指数与总的MLD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最后一个阶段,地区内差距指数几乎没有变化,而地区间差距指数呈下降趋势。
三、投资结构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要素投入的增加,其中资本投入的增加是最主要动力,可以说,没有投资的高增长,就没有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样一个高资本投入驱动型的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深入剖析地区投资结构变化情况,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1.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差异呈正相关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地区的投资不平衡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高度相关的(见表5)。我们以投资额和GDP总量最小的东北地区为1,“六五”时期,东部地区投资总量是东北地区的3.42倍,相应的GDP总量是东北地区的3.38倍;之后的“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东部地区投资总量加速扩张,相应的GDP总量之比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十五”前3年,尽管东部地区的投资总量扩张趋势有所减缓,但GDP总量差距仍在扩大。
表5 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民生产总值对比表(以东北地区为1)
地区“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前三年
东部地区3.42 4.16 5.84 6.78 6.69
投资中部地区1.62 1.53 1.62 2.11 2.16
倍数西部地区1.51 1.45 1.68 2.18 2.46
东北地区1.00 1.00 1.00 1.00 1.00
东部地区3.38 3.68 4.51 5.14 5.50
GDP 中部地区1.75 1.77 1.85 2.08 2.03
倍数西部地区1.55 1.60 1.73 1.76 1.75
东北地区1.00 1.00 1.00 1.00 1.00
2.东部地区一直是投资重点区域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完善的交通设施等基础条件,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政府给予东部地区非常诱人的投资优惠条件,使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占全国的绝大部分。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东部地区投资的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投资的加总还低于东部(见表6)。
表6 不同时期各地区投资总量及比重情况
地区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1981—2005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东部地区 3410100513547775700154941279192
中部地区 1614 3705 984623566 52145 90688
西部地区 1508 35061018224312 57971 97272
东北地区
998 2418 607511165 24117 44641
全国总计 79982059363808
139094295362525894
东部地区 42.6 48.8 55.6 54.4 52.5 53.1
比重 中部地区 20.2 18.0 15.4 16.9 17.7 17.2
(%) 西部地区 18.9 17.0 16.0 17.5 19.6 18.5
东北地区 12.5 11.7 9.5 8.0 8.2
8.5
3.人均投资的地区差异巨大
从人均投资看,地区间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1981—2005年,人均投资最高的是东部地区,为69324元,最低的是中部地区,只有27447元,东部地区人均投资是中部地区人均投资的2.5倍,是西部地区的2.4倍。1981—2005年,人均投资前五位的地区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均为东部地区省份。人均投资后五位的地区是:贵州、广西、四川、安徽、甘肃,均为中西部地区省份。最高的上海人均投资19.8万元,最低的是贵州,只有人均17711元,相差11倍还要多。“十五”期间人均投资前五位的地区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同样均为东部地区;人均投资后五位的地区是:贵州、广西、甘肃、安徽、云南,同样均为中西部地区。
4.不同时期区域投资增长速度的政策效应明显
不同时期,投资增长速度呈现出很明显的政策效应特征。在“六五”至“八五”时期,由于国家实施东部沿海改革开放政策,东部地区投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其他区域,尤其是“七五”时期,东部地区投资增长速度是其他区域的近两倍。“九五”时期,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资重点逐步向西部倾斜,这一时期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区域。“十五”时期,在国家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政策的带动下,各地区投资增长速度差别不大,东部地区略低(见表7)。
表7 不同计划时期各区域投资增长速度(%)
地区“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东部地区28.7 21.0 40.8 9.3 19.7
中部地区27.2 11.9 32.1 14.1 21.5
西部地区18.9 12.2 33.6 16.0 22.2
东北地区21.0 14.9 32.3 9.2 20.0
全国总计25.7 16.5 36.9 11.2 20.2
5.投资效率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我们这里使用的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不仅依靠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也依靠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因此,投资效果系数只能近似地说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的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加强,投资效果系数大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八五”时期投资效果系数出现了短暂的上升势头)。分区域看,1981—2003年,中部地区投资效果系数最高,为40.87%;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为39.30%和36.28%;西部地区最低,只有33.42%(见表8)。
表8 不同计划时期各区域投资效果系数(%)
地区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1981—2003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前三年
东部地区 24.4431.3038.8435.63 37.47 36.28
投资占中部地区 22.3423.9526.2327.38 32.85 28.55
GDP比重西部地区 23.5225.0829.0933.49 43.21 34.87
东北地区 24.1727.6829.9727.00 30.83 28.72
东部地区 57.3045.1358.7128.80 30.88 36.28
投资效果中部地区 60.3655.4680.0433.52 28.10 40.87
系数 西部地区 56.2957.3167.2024.95 23.76 33.42
东北地区 49.4545.8761.4734.09 29.78 39.30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持续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长期为继。东部地区投资效果系数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投资规模效应的局限性以及部分地区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严重性,更说明了东部地区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今后东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最终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西部地区投资效果系数最低,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水平较低,投资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部地区投资多为生态治理、资源保护等弱势产业。这些产业的外部经济效果巨大,而GDP产出效果较差。因此,西部地区在努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同时,应适当兼顾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性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即可改善投资效率又可抑制投资收益的递减幅度。
四、地区经济差距的投资因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长时间内面临着资金的短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基础条件较差,政策扶持不够,面临的资金压力更为巨大。即使在社会资金相对宽松的今天,这些地区可利用的建设资金和东部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下面,我们从单位(或者个人)自筹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利用外资、政府财政资金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见表9)。
表9 2004年全社会投资资金来源分布情况
资金来源 政府 银行利用 自筹及
总计资金 贷款外资其他资金
全国总计 75195
3255137883286 54867
东部地区 40791804 76682596 29723
资金来源总 中部地区 12710652 2208 347
9503
量(亿元)西部地区 13916
1094 2803 206
9813
东北地区
5653248 725 127
4553
全国总计 100.0 100.0100.0
100.0 100.0
比重(%)东部地区
54.2
24.7 55.679.0
54.2
(以全国总
中部地区
16.9
20.0 16.010.6
17.3
计为100)西部地区
18.5
33.6 20.3 6.3
17.9
东北地区7.57.6 5.3 3.98.3
全国总计 100.04.3 18.3 4.4
73.0
比重(%)东部地区 100.02.0 18.8 6.4
72.9
(以资金部
中部地区 100.05.1 17.4 2.7
74.8
计为100)西部地区 100.07.9 20.1 1.5
70.5
东北地区 100.04.4 12.8 2.3
80.5
1.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自筹资金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和折旧,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储蓄水平,为其进一步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也为其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其他区域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因缺乏强有力的投资推动力而难以启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缓慢,而持续低速的经济增长又会导致其储蓄能力下降,结果必然是投资因资金供给不足而增长更加乏力。2005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其中东部地区9013亿元,占62.8%,其他区域的加总还不足38%。2005年末,东部地区居民人均储蓄16535元,是中部地区的2.3倍,西部地区的2.4倍,东北地区的1.3倍(见表10)。
表10 2005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及居民储蓄情况
地区东部中部西部 东北
地区地区地区 地区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 9012.6 1775.4 2021.7
1552.6
利润及资产 比重(%) 62.8
12.414.1 10.8
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56.5
61.960.4 59.5
储蓄总额(亿元)
76703
25428
2468313827
居民个人比重(%) 54.4
18.017.5 9.8
储蓄人均储蓄(元) 16535
72236861 12854
倍数(以西部为1)
2.41
1.051.00 1.87
2.金融机构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支持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市场主体。从银行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情况下,银行贷款资金将不可避免地大量投放到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的东部地区(见表11)。
表11 2005年底不同区域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地区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存款余额(亿元)
168697 42216 4495722388
比重(%) 58.7 14.7 15.7 7.8
贷款余额(亿元)
111264 29160 3203314974
比重(%) 57.1 15.0 16.5 7.7
余额存贷比(%)66.0 69.1 71.3 66.9
注:由于分区域数据不含各商业银行总行直存直贷数据,因而各区域相关指标比重加总不等于100%。
从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看,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均高于50%,可见东部地区是我国信贷资金的重点区域。东部地区贷款余额在全国的比重低于存款余额比重1.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存贷比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反映出东部地区在信贷资金上的相对宽裕。
3.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严重不足
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阶梯性推进政策影响以及东部地区固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研创新能力,其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因此,我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所表现出的区域失衡问题尤为突出。东部地区投资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的比重也一直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2002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10倍左右,是西部地区的21倍;2003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是东北地区的近25倍,是西部地区的13倍和中部地区的8倍。外商实际直接投资绝对集中于东部地区,使得东部地区在GDP各方面的经济指标上均远超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见表12)。2004年全国全社会投资中利用外资3286亿元,其中东部地区2596亿元,占79%,其他三个区域加总才只有21%。利用外资占东部地区资金来源总额的6.4%,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一比重分别为2.7%,1.5%,2.3%。
表12 按地区分实际外商投资额
地区
20022003
万美元 以东北为1 万美元
以东北为1
东部地区 420456610.48
4256212 24.71
中部地区
440886 1.10531907 3.09
西部地区
200527 0.50333649 1.94
东北地区
401147 1.00172260 1.00
4.国家预算内资金对西部地区支持相对不够
长期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对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薄弱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对这些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民间投资成为当前投资建设的主力军,整个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建设资金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全社会建设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由1981年的28.1%下降到2004年的4.3%,自筹及其他资金则由55.4%上升为73%。2004年全社会用于投资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只有3255亿元,其中西部地区1094亿元,也仅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7.9%。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生态基础脆弱,环境日益恶化,投资的外部效应明显,这些投资项目单纯依靠自身的努力很难解决资金的问题。
注释:
①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本文中投资和GDP数据均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未扣除价格因素。
标签:中国四大经济区域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东北经济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江苏gdp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东北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