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景物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评于英超“城天寺夜游”_记承天寺夜游论文

无限景物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评于英超“城天寺夜游”_记承天寺夜游论文

无限风光在“神品”——余映潮《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评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神品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承天论文,无限风光论文,余映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11月,余映潮老师在江阴英桥国际学校执教了《记承天寺夜游》一课。

余老师课堂教学中结构清晰富有层次的板块设计,平实中起波澜的课堂氛围,形式多样而丰富的学生活动,再一次让所有的听课师生折服。余老师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这是一堂纯粹的语文课。

余老师在介绍背景时引用了梁衡对课文的评价:“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可以说,整堂课的教学是围绕“《记承天寺夜游》是一件神品”这样的定位逐层逐步地展开的。这一节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余老师带着学生对课文进行神品的一次语文旅游。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评点和欣赏余老师的这节“神品”的教学活动。

1.厚实的背景铺垫

我们先回顾一下课堂教学的序曲部分:

余老师用四则资料介绍了相关的背景。在每一则资料后面做简洁而适当的解说。四则资料的内容分别是:

资料1: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资料2: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湖北黄州。

资料3:

在黄州他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资料4: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青年文摘》1984年第2期)

在学生看完第四则资料后,余老师解说道:这是作家、学者梁衡先生的评价。“两轴精品”都在我们这一册书里。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个字的文章是神品。(屏幕显示:神品)(老师板书:神品。)神品,神在哪里呢?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味这篇文章。

背景介绍这一环节,余老师用“助读资料”的方式一层层地、由浅而深地铺垫介绍,自然圆润地导入课文。

穿插作为一种手法,有多种形式和多项作用,但选择穿插什么,何时穿插就很有讲究了。在开课的这一环节中,余老师引用的“助读资料”包括了苏轼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的艺术成就。从浩如烟海的有关苏轼的资料中精心遴选了这四则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余老师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创意设计,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作者作了合适和必要的铺垫与蓄势。从所呈现的内容看,背景资料是很厚实、精当的。联系全课的教学过程,从资料4概括出的“神品”二字成为整堂课的教学线索,相机板书的两个醒目大字“神品”更为学习课文创设了特别的氛围。

2.精细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这节课的第一大板块的教学内容。余老师将这一板块设计为“有味地朗读”。至于如何“有味”,余老师做了这样四个角度和层次的设计:

有味地朗读: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可以看出,“有味地朗读”的四个要求是有梯度的,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由读通读顺文章到身心融入课文宁静的氛围,最终通过朗读实现理解人物的复杂情感,一步步深化,由文面走入文心。

前两个起步阶段的朗读环节,老师或以示范朗读或通过直接点拨来进行指导。每一次朗读都结合具体字词做很到位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的“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指导策略进行了调整。

师:有两个地方要读得快乐一点。你认为,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开始思考。我们讨论后再读。

这一次的朗读指导没有像前两次那样直接提示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先去感受,使整个的朗读指导变得立体起来,指导的节奏和方法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次要“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兴致”这个有深度的雅词学生不太好把握,老师把难度降低,给学生以台阶——“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这样,学生的体会就有了抓手。

虽是让学生寻找“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实际上也是在做文本分析与解读,这就巧妙地将朗读指导与文本理解融为一体。因为唯有深入理解文本,才能读出作者的心境;对文本的理解是为朗读服务的,而朗读又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媒介、导体,如何处理好这一部分朗读与解读的关系就显得很微妙了。所以,理解到何种程度需要老师事先对文本深入地钻研,课堂上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维度,因为从教学板块看,这还是“有味地朗读”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指导,我们可以看出余老师对教材的深度研读。

第四个环节的朗读,“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作者很感慨,但这种感慨的意味我们一时又说不清楚。“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有感情朗诵)是啊,这种复杂的情愫好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请同学们合念一遍,把这四次朗读的感受表达出来,注意“盖”字,有点欣喜的味道,(示范)“盖——竹柏影也。”“但”字要稍微地延长一些。

(生再齐读课文)

师:真好!我们都已经体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让我们能够这样去朗读,这也许是苏轼也没有想到的。

有了前面的分析,这里就顺理成章了。

在文章讲析前,要学生读出作者的“复杂的情愫”是很难的。于是在这一个小环节上,老师的朗读指导又有了变化,对文章的末三句稍作讲析。提示学生“盖”要读出惊喜,“但”要拖长一些。最后扣住“神品”这一教学线索,“我们都已经体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让我们能够这样去朗读”再一次给学生强化“神品”这一意识。

在“有味地朗读”这一环节,老师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层次和角度,通过精细的训练将朗读的技术指导和艺术指导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会朗读,朗读文本与理解文本这两项任务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实现立体地朗读和立体地解读。

3.绝妙的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虽然只有一个段落,84个字,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段落内部的结构却是那样的美。如何分析和欣赏这种美,余老师匠心独运,设计了“变形”这一新鲜的环节,同时运用结构分析来处理这一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令所有听者惊叹不已,以为妙绝。

PPT呈现:

有味地分析

请试将课文进行变形

师:下面我们对文章进行“有味地分析”,请你将课文进行变形。课文只有一个段落。先思考一下,你如何将课文进行变形,要讲出道理来。什么是变形呢?(语音强调“变形”二字。)老师先不做解释。进入课文,将课文进行变形。

(生苦苦思索,师巡视。)

师:我试问一下,你们理解了这个“变形”的意义吗?需要老师解释吗?(语调上扬)

生:需要。(学生齐声地说)

师:那我就太高兴了。悄悄地告诉大家,这一篇课文,别看它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重新编排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四个部分。请尝试一下。

在这一环节,老师有意“卖关子”,“折磨”学生,让学生产生困惑,让他们苦苦地思考,进入沉思默想的状态,让他们先凭感觉去“变形”,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板块实现了自然的过渡,由热闹的读转入平静的思的阶段。课堂教学节奏和氛围呈现出动静结合的特点。

学生苦思冥想而不得时,会产生“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强烈期待。余老师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先很有煽动性地问“需要老师解释吗”,待学生情绪饱满地回答“需要”后,老师再像偷偷传授秘籍一样“悄悄地告诉大家”,这样张弛起伏的语言对于正在沉思而又思之不得的学生们来说是很富于刺激性的。穿插的这个很小的讲析,使学生恍然大悟。在这个小环节中余老师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这是教师课堂语言魅力的自然表现。

欣赏结构前,学生的思维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起伏过程,尤其是体验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惑与清晰的强烈对比,对“变形”自然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后面的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结构分析,用“变形”来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结构美,这样的教学手法可谓灵动活泼。

我们来看下面两小段老师的评点语和小结语。

师:嗯,很好。我们所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而苏教版的教材就把它分为叙述、描写、抒情三个部分。原来,这84个字是这样的有味道。它的组合竟然是这样有奥妙。可以是一个篇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也可以是三个部分、四个部分。这就是神品的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

师:分四层就更有意思了。事情的起因是起;发展是承;笔锋一转,一个特写镜头是转;合,用抒情议论托起全文,收束全文。所以,合,是很有力量的,它依托于前面的叙述描写,带给我们的情感震撼力是最大的,在全文的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内部美妙的结构被老师解读得如此透彻。唯有这样的解读才能够设计出如此灵动的“变形”创意。变形——一种新颖的结构分析方法。

在结构分析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们领略到了名师对文本的钻研,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正如铺路石、台阶,“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置梯接之”。而这一切,均源于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能预测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进行点拨,是谓“授之以渔”。

4.丰美的妙点揣摩

这篇短文的美点、妙点很多。余老师在第三板块设计了“有味地欣赏”环节。何谓“有味”,如何“欣赏”,老师把“欣赏”具体化,使妙点揣摩呈现出丰满之美:

“有味地欣赏: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每位同学只要表达出自己感悟到的一点之美就可以了。”

对课文进行欣赏,这一活动会让学生一下子无从下手。于是老师稍作提示,学生带着老师的建议“每人只要欣赏一点之美就行了”开始思考,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最后是全班交流。这一交流中,共有12人发言。学生自己先思考,然后两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活动充分。以下是交流的部分内容:

生:我觉得“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很美。他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横”一词写出了影子的繁密错综,很有韵味,又烘衬出了周围的环境。

师:好!这个“水”字用得好,本来可以直接说“藻、荇交横”,但“水中藻、荇交横”给我们一种澄澈的、透明的感觉,而且和前面的“积水空明”照应起来。

生:我要说的是“怀民亦未寝”的“亦”,因为这个“亦”字,显出了苏轼和张怀民是心灵相通、志同道合的朋友。

师:两个都是被贬谪的人,两个人的心情也许都是很复杂。他品的“亦”比我们起初读课文时品的“亦”还要深刻些。

生:我要说的是“月色入户”的“入”字,给人以动感,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

师:对,这个“入”字用得好。给一个寂寞、失意的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生:我觉得“盖竹柏影”的“盖”字用得好。庭中的美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给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更增添了韵味。

师:他的表达非常好,高雅。这个句子真的是写得好,没有直接说竹柏影子透过月光投在地上是那样的漂亮,而是先说庭下像水一样的清澈,那么空明。最后点一下,这是竹柏的影子啊!一种比较轻微的惊叹在里面,“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确实写得好。

生:我觉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写得美。句中没有一个字是写月亮的,却给我们在月光下散步的感觉。

师:好。这个句子每一个地方都写了月,都写了月色,都写了月色的美丽,但是,他没有用一个“月”字。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在“有味地欣赏”这一环节中,学生都能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品味、欣赏,欣赏了字词、结构、景色、情感等各个方面的美,几乎涵盖了文章所有的美点。这一点启发我们,只要老师指导得法,学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充分的、有深度的。

在经过充分的讨论交流后,老师把课文的美点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美在篇幅的精短

美在内容的丰满

美在结构的灵动

美在月色的描写

美在情感的波澜

美在“闲人”的意味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课中小结。老师的小结更显出这件“神品”从形到神的丰美。六个美点是余老师钻研课文所得出的,余老师的功力从这样的美点提炼中亦自然显现。

简短的84个字,品出了那么多的美来,这“品”行为的本身就够“神”的,足见余老师对文本的挖掘之深、功力之厚;更显示出余老师对课堂的调度运筹帷幄、张弛有度的风采。

余老师开课即给课文定位为“神品”,板书的两个大字“神品”一直在提醒学生们如何看待这篇课文,更见证着师生的“神品”活动。综合一节课的教学看,课文本身是一件神品,余老师的教学更是在带着学生“有味地”神品这件作品。课文作为神品的魅力千百年来已被世人欣赏,余老师的这节神品教学确是语文课堂教学这座花园里的一个富有魅力的新景观。真可谓无限风光在“神品”!

标签:;  ;  ;  ;  ;  

无限景物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评于英超“城天寺夜游”_记承天寺夜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