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_科技论文

邓小平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_科技论文

邓小平对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科技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洞察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他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战略高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他提出并阐述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内容和思路十分丰富、深刻,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一、必须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里,科学技术已成为强国富民之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特别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载体,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者,是连结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桥梁。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①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高水平的专业科学研究队伍,就难以攀登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峰。”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我国已经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科学技术人才。据国家教委1991年底的统计,我国1949-1989年共新培养出高等学校毕业生1270万,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636万人。还培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还选送一大批科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目前全国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农业、卫生、科研、教学等技术职务(称)系列]1700多万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不能适应科技现代化的需要,致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到1988年底,我国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有966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9.7%;集体所有制单位拥有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45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般占职工总数的30%。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就是知识的差距。科技人员在一个国家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与其经济实力成正比。日本平均每千人中有科学家4.7人,居世界榜首,美国是3.8人,欧共体是1.9人。而第三世界国家平均每5千人中才有一名科学家。

我国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影响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迅速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发展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同时,要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此,1975年以来,邓小平阐明了一整套党对知识分子特别是对科技人员的政策。他反复多次强调指出:“科技人员应当受到重视。”③“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④“要发现专家,培养专家,重用专家,提高各种专家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⑤“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在工资级别上破格提高。”⑥要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上很有成就,为我们国家作出了贡献”⑦的人,等等。邓小平倡导并阐明的党对科技人员的方针政策,已经或正在付诸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欣欣向荣,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1979年到1988年,全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4407项,国家奖励的发明1651项。我国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科学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领域,创造了一系列为世人注目的重大成就,有的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必须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智力

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经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发展本国经济和技术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资金,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生产一切产品的先进技术。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需要学习别的国家、民族的先进技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⑧邓小平不仅深刻地阐明了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意义,还提出了许多重大的政策措施:

(一)是要有计划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1975年8月18日,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邓小平就提出: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⑨我们“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⑩1983年7月8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要扩大同发达国家搞技术合作,加快中国的技术改造,并说:“这是一个战略问题。”(11)1979年我国试办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都是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为主。后来又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发海南、浦东,并进而开放沿江、沿边中心城市,扩大引进外资的渠道与范围。外资不仅是资金的问题,而且是技术的问题,对于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起了积极作用。

(二)是要注重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引进和利用外国智力,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捷径。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如全部依靠自己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致力于培养自己人才的同时,引进国外智力,是弥补我国科技人才不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就提出:“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12)在谈到特区建设时,邓小平指出:“华侨在那里办大学,由他们聘请国外水平高的教授,从国外购买教学设备,这样可以给我们培养一批人才。”(13)实践证明,人才与智力的引进是一项更重要的引进,它将保持着长久效益。

(三)是要引进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邓小平明确指出,“管理也是一种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特区,通过吸收外国资金、外国人才、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以及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智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据统计,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中,累计花资金165.8亿美元,引进了18400多项技术改造企业项目,涉及26个行业,到1989年底已有73%的项目投产。10年间,总计新增产值约8742亿元,新增利税1035亿元,全国有1560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使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由50、60年代提高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水平,缩短了约20年研制时间。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也异常活跃。仅“七五”期间,每年官方和民间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达1万多项,比1978年增加8倍。10多年来,世界各国和地区来我国的人次超过2亿。与此同时,我国也派出了10多万名学生赴外国留学或进修,派出了大批学者、专家赴外国交流。所有这些活动,极大地开拓了我国人民的视野,学习了别国的长处,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三、一定要发展高新技术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真正的高新技术人家是不会轻易传授的,必须靠我们自己搞。80年代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提出要有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要跟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就。1986年10月18日,他在同李政道等学者谈话时说:“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14)1988年10月24日,他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15)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时再次强调指出:“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16)

应该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长的一截。”(17)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30%靠人力,40%靠资金,大约只有30%靠科技进步,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主要是依靠新科技革命的成果而实现的。而我国1988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有3%左右。邓小平充分认识到这种落后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及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要迎头赶上世界新科技革命潮流,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号召。

邓小平重视发展高科技思想,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他还十分关注我国高科技规划的制订和落实。1986年3月5日,当他看到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名提出的关于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后,十分支持,当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18)。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国务院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开始论证并酝酿确定高科技发展项目。当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计划中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7个领域作为突破重点,确立了15个主题,组织10万多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协同作战,攻克难关,在高科技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这个计划开始组织实施。1988年我国又组织实施了以推动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火炬计划”。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已取得一大批接近或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成绩十分喜人。

四、科技要和经济相结合,实现产业化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既影响了科技的发展,,也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邓小平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发展高科技要军民用结合,以民用为主;发展科技要和经济结合,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19)1991年4月,邓小平为“863”计划工作会议作重要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20)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要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既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宗旨,又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和生命力。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21)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经济工作是我们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我们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开发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力量,做好部署,把重点放在解决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技术问题,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同时,经济建设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各种需要:一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经济建设为科学技术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三是经济建设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质条件。我国科学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经济落后,科研经费不足。因此,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根据邓小平的指示,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搞好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既推动生产力发展,又可以增强科学技术发展的生命力。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科技产业化、商品化的新政策,开辟了技术市场,促进设备与产品的更新,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国家科委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需要建立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相应的院、所),需要一大批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为了加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促使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邓小平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早在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就提出: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应当越来越多,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应当越来越大。大厂要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小厂的科研可以由市里综合办,也可以由几个厂联合在一起搞。”(22)1977年5月24日,他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再次指出:“大的企业都要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有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科学研究。”(23)

二是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的作用。邓小平十分重视高等院校在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他认为,高校不仅负有培育一代新人的任务,而且应担负起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成果的任务,发挥它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1977年7月29日,邓小平在对教育工作的谈话中说:“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24)同年8月8日,他在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它们有这个能力,有这方面的人才。”(25)我国的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学科齐全,人员的专业水平高,科学技术设备力量雄厚。据统计,全国高校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50多万人,还有12万名研究生。在210名新增选的科学院学部委员(现已改称科学院院士)中,高校占了70名,占1/3。高校已建和正在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98个,基本上覆盖了当今主要学科的前沿领域。正因为如此,注重依托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完全可能,而且硕果累累。据1991年的统计,到1990年,全国共有803所高校开展了科技活动,理工农医学科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58.88万人,设立各种科研机构1666个,正在进行的研究与发展课题80189项。“七五”其间,高校共取得鉴定成果37208项,其中近40%达国际水平或国内首创;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6734项,转让专利1193项,出版科技专著25591部,发表学术论文2549251篇;5年中,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15项,国家发明奖28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06项,分别占全国奖励总数的48.1%、33.8%、21.8%,还获国务院各部门的科技进步奖7206项,获省、市、自治区科技进步奖9019项。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人民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根据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思想,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认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采取积极有效有力的措施,加快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94页。

③④⑤⑦(11)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38、144、48、29、54页。

⑥⑧⑨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117、78-79、32页。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41页。

(13)(14)(15)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3-184页、279、378页。

(16)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8页。

(17)(18) 《邓小平文选》第3卷,注释100,第108页。

(19) 转引自1991年9月6日《科技日报》。

(20)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4页。

(21)(22)(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38、50页。

(23) 转引自1991年9月6日《科技日报》。

标签:;  ;  ;  ;  ;  

邓小平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