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彦春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必然会促使其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进而也就造成民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民用建筑的居住舒适度水平,但是同时也给电气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较大安全隐患。具体到民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处理中,接地保护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为了促使这种接地保护工作能够较为合理可靠,重点加强对于现阶段民用建筑电气接地保护原则和基本要求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还需要不断规范和约束施工操作行为,降低各类问题隐患出现。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问题;措施
对于接地保护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确保电子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其自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借助接地保护则可以极大地减少类似潜在性的危险,在保护人员的同事,保护相应的电气设备。
1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接地的内容分类与系统
电气接地内容。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常用的接地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电位接地、重复接地、共用接地等内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电气线路中的接线盒、终端盒、金属保护管,变压器、电机、电力传动装置的金属外壳,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设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电气接地。电气接地分类。电气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安全接地和故障接地,其中工作接地又包括直流工作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电气系统的工作零线与接地体相连;安全接地是指为防触电、防雷击、防静电及电磁屏蔽而进行的电气接地;故障接地指为防止电气线路短路、碰壳等情况下,引起事故扩大而进行的电气接地。
2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
2.1空洞预留板面预埋
施工人员先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将测量所得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创建一个仿真的3D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施工。确定好施工方案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放,这样可以提高施工的精确度。通常来说,电气竖井中电气设备的安装需要预留800mm×300mm的的空洞,但是如果电气设备的尺寸比较特殊,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做出调整。
2.2母线槽安装
(1)先用钢卷尺在最的楼板预留孔位置量好母线槽两侧槽钢的间距,用角尺及水平尺对槽钢进行找平、找正,用以上膨胀螺栓将槽钢固定在预留孔两侧;(2)然后沿槽钢的内边向底层各放一条垂线,依次固定各层预留孔位置上的槽钢将母线槽按编号由底层自下而上逐段连接,连接时采用接头绝下到上逐渐连接;(3)在母线固定时要选择每相外壳纵向分配比较均匀,并保证相邻母线和外壳同心,把误差控制在4mm以下,每段母线槽在连接时应当采用扭力扳手拧紧固定螺栓,同时确保母线连接紧密可靠。
2.3桥架安装技术
(1)根据制定好的施工规划图,在实际建筑结构中标定桥架的位置,并对桥架的顶端、末端进行标记;(2)制作支吊架。支吊架的制作材料通常选用镀锌角铁,具有较强的称重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按照支吊架的设计结构进行角铁焊接,并用膨胀螺丝将焊接后的支吊架安装到标定的位置,检查其牢固性;(3)在支吊架的基础上铺设线缆。线缆的走向应当尽量与支吊架的结构平行,避免线缆相互交叉、重叠。在结构弯曲处,为避免线缆因弯折角度过大出现亏折,应当加装橡胶外套;(4)桥架安装完成后,在桥架的两端分别连接直径在5mm左右的扁平铜线,铜线一段连接建筑钢结构,起到防雷效果。
3常见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方式
结合现阶段我国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其在当前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主要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重复接地三个类型,结合具体电气设备的运行需求,采取较为合理的接地保护方式,最终才能够充分提升整体运行安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工作接地
对于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工作的落实,工作接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就是针对相关设备及其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条件进行有效满足,比如对于电源进行中性点的接地处理就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能够确保电源后续运行较为安全流畅,对于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压不稳或者是供电不流畅问题也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保护,避免了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缺陷。
3.2保护接地
在现阶段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的处理方式选择中,保护接地同样也是为了确保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保护接地方式的运用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相关电气设备能够在发生触电或者是绝缘部分破损的状况下,借助于接地的方式进行有效防护处理,避免其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触电伤亡事故,对于人体形成较强保护。这种保护接地方式的应用在实际操作落实中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构建类型,结合需要接地保护的基本对象,其在保护接地处理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比如对于TN系统、IT系统以及TT系统,都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接地手段进行操作,保障整体运行能够具备可靠安全效果。
3.3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是为了确保相关电气系统能够安全运行,在一些关键区域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重复接地方式的运用能够更好确保相应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稳定性效果,比如对于竖井内配电干线的有效运行,为了促使其能够具备理想可靠的安全性效果,重点采取重复接地的方式对于一些关键构件进行有效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这种重复接地在当前很多民用建筑电气施工中都不被重视,进而也就很可能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威胁,尤其是对于一些PE线或者是PEN线的应用中,更是需要做好相应重复接地处理。
3.4做好电气设备安全防护
首先,根据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将电气设备的可导电外壳有选择性地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根据IT、TT、TN-C、TN-C-S、TN-S五种接地系统的不同特点选择),避免电气设备因漏电而损坏或因漏电引发电气火灾和生身触电等问题。如果配电系统为TN-C接线方式,在进行保护接零时的同时,务必在电气设备主电流回路中加装过电流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或低压漏电断路器;其次,消除电气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静电积累,防止因静电积累而导致触点损伤或爆炸事故;最后,做好屏蔽接地,将必须做屏蔽接地的电气设备屏蔽线外皮、金属外壳以及屏蔽罩接地,防止出现电磁感应或电磁脉冲干扰。
3.5电气运行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工作环境、材料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破损或故障问题,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还应当定期对建筑内部电气设备的工况进行检查。以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为例,接地线容易出现绝缘外套破损、锈蚀等问题,导电能力下降,防雷效果变差。通过电气的检修,可以及时发现此类问题,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运行营造了安全的环境。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电气设备如果绝缘层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本身带电,因此检修人员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保证作业安全。
结论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质量及使用功能的提高,加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建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使建筑电气安装和接地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须高度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电气安装和接地保护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建筑内部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曾祥君,尹项根,陈德树等.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2003(04).
[2]施建东.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中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3]刘璐.浅析电厂接地保护设计与防腐[J].电子世界,2014(12).
[4]高亚东,袁晓军.浅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
论文作者:范彦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电气论文; 工作论文; 方式论文; 吊架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