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进

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进

摘要:现阶段,节能降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要高度重视节能问题。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要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技术;建筑给排水;应用

引言

能源供不应求和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的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巨大。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达到节能的效果。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积极研究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能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1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优势

1.1满足城市保护要求

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随之涌现的却是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工作,致使大部分企业的迅猛发展都是以环境为代价得到的。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后,虽然地方政府针对国家号召提出了大量保护水资源的法律规定,但在实践发展中并没有展现出显著作用,导致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由此,要想满足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必须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而引用节能技术就是处理建筑给排水工程水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

1.2符合经济建设需求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水资源存在严重的紧缺现象,不仅会阻碍城市运行,而且还会威胁生态稳定。虽然当前我国提出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改善政策,也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水资源应用的压力,但从整体角度分析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对比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可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非常发达,且拥有大量水资源,反之西北地区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对应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由此可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我国各地政府一定要加大对水资源的探索,而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节能技术就是有效的处理措施。

1.3维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工业也得到很大进步,可是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因此,我国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是为了供水和排除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或雨水等。所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运用节能节水技术,可以储存雨水,通过过滤后可以进行再次利用,通过对废水的过滤,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

2.1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安全性和耐用性,同时要最大化考虑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对给排水系统节能程度的影响,建筑在给排水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应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和材质,例如:在给排水管道基础建设中,可以采用近年来兴起的不锈钢管、PP-R管、铝塑复合管和PVC-U管材等新型管材,既能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又能避免管道氧化腐蚀后出现漏水的情况,达到节水的目的,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可以满足节水节能要求,从源头出发,充分运用节能节水技术,根据实际条件和特殊条件,合理选择节水节能设备和材料,实现水资源和能源节约化利用。

2.2优化调整热水供应

一方面,应该对热水供应系统进行优化,依照实际需求来维持热水的温度和供应连续性,做好冷热水比例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热水消耗,从而降低加热所需的能耗;另一方面,可以将清洁能源引入到热水系统中,如地热能、太阳能等,以太阳能为例,太阳能本身清洁安全,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维护便利,受环境影响小,加上技术成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m。当前,在我国部门大中型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高度在12层(含)以下的建筑,必须优先选择太阳能装置作为热水设备,来满足热水供应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建筑供水主要是以市政给水管网为依托,虽然不用规模的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不同,不过在没有经过二次加压的情况下,一般只能提供给5层左右的用户正常用水。在城市规划不断扩大的前提下,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传统供水模式无法满足高层用户的用水需求,需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加压环节可以引入分区给水方式,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进行供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二次加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给水的便利性,还可以降低给排水系统运行的能耗,避免低层用户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回。

2.4科学运用加压设备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给排水工程通常采用泵箱结合的供水模式,可是,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供水方式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很难确保水资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用水。所以,设计人员要在建筑物中设立加压设备来实施供水,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可以扩大水泵的使用范围,这种供水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同时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供水需求,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例如,当前很多建筑物种,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通常会在热水供应系统中运用智能化的检测仪器和感温性材料,与此同时,加压设备要搭配循环水泵来共同使用,确保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分发挥出作用。

2.5发展建筑中水系统

中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资源,它是符合相关的水质指标,同时,很大程度上可以对非饮用水进行重复利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酒店、办公楼、住宅区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废水和污水,集中处理这些生活中的污水,使其达到相关的规定指标后,将其引入非饮用水系统中。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引用该项目,可以设立废水和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系统,通过活性炭和过滤网来对废水和污水进行科学处理。同时,将处理后的水资源引入到中水系统中,运用中水系统的水资源可以作为建筑清洁、马桶冲水、城市绿化植被灌溉等,运用中水系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问题。

3分析建筑节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技术还不够成熟,建筑节能节水效果不理想,说明我国在该方面进步空间很大,节能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鼓励推动学习国外建筑节能先进经验。同时发展良好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合理的监控网络。建筑给排水节能要落实节水技术,应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带动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从而使建筑节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水资源越发紧缺的背景下,受城市居民用水量增加的影响,必须要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全面落实节能技术。通过在工程设计期间,预先了解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和地质特点,结合现有现代化技术,提出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案,不仅能让建筑给排水节能工作有序进行,而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5):261.

[1]汤建玲健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卩].住宅与房地产,2018,494(9):181.

[3]劳展鹏.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

[4]张巧慧.试论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5):71-72.

[5]邱峰.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5):397.

[6]蔡金鹏.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0):13-14.

论文作者:刘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