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依赖的高校成人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整合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资源依赖论视阈下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深度论文,高校论文,资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3)11-0011-04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建设。可见,不同教育形式的深度融合、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及教育政策的支持。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简称校企教育融合)作为促进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成人教育学科领域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开展企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办学方向。

一、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高校成人教育

林崇德[1](1994)认为高校成人教育是普通高校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对成人实施的专门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大基本职能。它一般包括函授、夜大、职业培训和社会文化教育。内容的适应性、过程的终身性、对象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规格的多样性是其显著特点,在我国终身教育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5个时期:①即成人教育高校创办期(1950-1966年);②“文革”后成人教育恢复办学期(1978-1986年);③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期(1987-1997年);④成人教育稳步发展期(1998-2008年);⑤成人教育转型创新期(2009年至今)。

(二)企业教育

彼德·圣吉[2](2002)认为,所谓企业教育就是企业在结合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企业目标为指向,向员工提供的持续不断地改变其思想和工作能力的活动的总和。企业教育的任务至少有两个:一是促进企业劳动者的更好发展;二是促进企业的更好生存。我国的企业教育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①建国初期创立“工人业余教育”(1949-1952年);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确立“半工半读”制度(1953-1966年);③改革开放初期恢复了“青工双补”制度(1978-1985年);④“岗位培训”制度快速发展(1986-1999年);⑤“企业主导”式教育体系构建(2000年至今)。

二、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我国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的研究多体现在校企合作办学领域。例如刘晓明、杨如顺[3](2003)提出,按融合深度不同,高校和企业合作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深层次合作。我国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目前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发展的空间很大,同时任务也十分艰巨。董奇、郭苏华[4](2007)以全国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问卷结果也不令人满意。我国校企合作尚未形成可供全面推广的办学模式,对英国的BTEC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的借鉴学习居多,形成自己的系统、科学理论偏少,鲜有模式创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5](2010)也认为,和很多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弱点就在校企合作,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教育改革难点。徐世浩和陈龙根[6](2012)等学者提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本提升耦合机制的比较研究,构建了二者耦合机制模型,提出了促进二者耦合的建议。杨彬和张艳超[7](2013)提出成人教育“产学研”融合模式,即面向信息化的“1+(1+X+Y)”合作办学模式,在成人教育领域拓展了“产学研”模式的内涵,强调协同创新。笔者认为,从科学发展观来看,高校成人教育和企业教育必将由初期的耦合走向最终的融合,因为二者的教育对象部分重合,本质上都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不同教育表现形式,核心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终将融洽无间,和谐发展。

(二)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1.政策支持偏弱,认识存在缺位

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是地方政府层面的中观或微观政策支持力度偏小,虽然在认识论上都已经达成共识:二者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必然产物,是生产、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协调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推动、规范校企教育融合,需要政府部门提供长期的、有效的政策保障。但是在方法论上鲜有出台促进二者融合的实质性政策,往往把其看成是一种社会公益性项目,或者是高校为企业服务,或者是企业为高校服务,而实质上二者存在共同利益诉求,是资源相互依赖的协作共同体。所以,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一直处于民间自发状态,官方组织开展的案例很少。很多合作项目虽然很好,但是难以获得有效的政策支持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帮助,难以发展壮大;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没有明确院校和企业在二者融合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导致融合办学无章可循,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存在着观念上的认识误区,往往重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即职前教育;忽视职后教育,即继续教育。导致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无论在高校还是在企业里,都得不到充分重视,这与国家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理念是偏离的,应该把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统一起来,在终身教育理论框架下,不断推进校企教育融合,逐渐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

2.高校成人教育改革滞后,缺乏优质资源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模式通常采用“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合作单向性的特点,不能充分体现融合的交互特性。从表象上看,高校成人教育在企业教育市场长期遇冷,往往是学校为了自身办学发展需要,主动出击,大力推广“送教进企”,企业则是被动接受。校企教育融合主要靠学校不断降低教学要求、教学质量来建立、维系,融合内在动力机制缺乏,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低。从本质上看,校企教育融合必须是双向性,而不是单向性,企业对高校成人教育的需要是校企教育融合得以建立的根本。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实质上反映了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需要和被需要的利益关系。虽然在融合中校企双方的需要是相互的,但高校对企业的需要与企业对高校的需要是不对等的,企业是各种人才的最终需求者和使用者,高校是人才的培养者。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企业对高校的资源依赖度(例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偏低,这是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一直处于较低层次的根本原因。频见于报端的“技工荒”、“人才荒”,特别是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这反映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步伐需要加快,如何打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企业对其的资源依赖已成为高校成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企业转型升级遇困,功利化教育明显

现阶段企业亟需转型升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但是由于外部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员工继续教育方面经费投入的意愿大减,对员工教育的重视程度减弱,不愿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很多中小企业60%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放在人才招聘上,而不是放在员工培训上,部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短期行为严重,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战略,使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个别学校迎合了企业这种急功近利心理,把本该严肃、认真的企业员工教育活动形式化,甚至在成绩考核方面弄虚作假。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高校成人教育的培训效果,而且强化了部分企业和高校合作办学的短期行为,助长了企业教育功利化倾向的蔓延,进而滞缓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降低了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我国人力资源建设的形势相当严峻。

三、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资源依赖特性分析

(一)高校与企业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函数表示

菲佛和萨兰基克(1978)的专著《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全面地阐述了资源依赖理论,提出该理论的核心三个原则:(1)组织是由内外部共同构成的一个综合体;(2)环境中包含对组织生存有价值但稀缺的资源;(3)组织的工作和环境之间存在两个目标:获取对资源的控制,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和提高他人对自己的依赖。[8]胡杨成和蔡宁[9](2008)根据资源依赖理论,设计了组织对资源依赖程度的函数表达式。根据这一函数,组织A对组织B的资源依赖程度可以表示成:(X1,X2,X3),其中X1,X2,X3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该公式说明组织A对组织B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三个方面:X1——组织B拥有的资源对组织A的生存是必不可少的;X2——组织B具有充分的控制能力来权衡是否向组织A提供这些资源;X3——组织A很难从除了组织B以外的其他地方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如果X1,X2,X3的值均偏大,说明组织A对组织B的资源依赖度高;如果三者中有1个或2个值偏小,说明组织A对组织B的资源依赖度偏低;如果三者的值均偏小,说明组织A对组织B的资源依赖度低。

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的融合是建立在高校与企业相互资源依赖基础上的,二者所依赖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通过资源依赖理论来分析如何提高企业对高校的资源依赖度,激励企业参与高校成人教育,引导高校挖掘和开发企业亟需的资源,增强对资源的控制力,这对促进校企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成人教育对企业的资源依赖分析

为了解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的资源相互依赖程度,我们选取多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对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进行访谈,并向普通员工发放调查问卷,总计10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76.5%。然后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公式(X1,X2,X3),我们发现高校成人教育对企业具有较高的资源依赖特性,而且资源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大。首先,因为企业员工是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生源,非学历培训已成为其主要办学业务,故X1的值较高;其次,企业教育主要是以内训为主,外训目前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决定是采用高校成人教育还是其他培训形式,同时由于当前经济环境较差,企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减少,导致X2的值偏高;再次,高校成人教育办学业务主要有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教育等,企业员工教育是其办学业务的一部分,目前来看X3值不是很高,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学历补偿教育历史使命已完成,市场正在不断萎缩,而非学历培训市场方兴未艾,是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办学方向,所以X3的值将不断增大。

(三)企业教育对高校的资源依赖分析

关于企业教育对高校的资源依赖程度可以表示成(X1,X2,X3),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教育对高校的资源依赖度偏低。其中X1的值偏大,主要因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正在积极转型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通过企业教育自身是很难完成的,高校成人教育已经成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成人教育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X2的值偏低,主要因为高校成人教育办学面临转型,由传统的学历教育逐渐向非学历培训发展,学历补偿教育任务基本完成,学历教育资源对于企业来说不再具有明显吸引力;而X3的值偏低,主要因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实用性有待加强,和很多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资源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甚至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办学模式下,还处于劣势。

四、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推进建议

通过对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资源依赖特性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成人教育对企业的资源依赖度很高,而且正在加强;而企业教育对高校成人教育的资源依赖度偏低,所以校企教育融合目前进展缓慢,合作效果不甚理想。这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推进机制,政府、高校、企业为该机制的三个核心要素(如图1所示),三者协同创新、形成联盟,推动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此,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维度提出校企教育融合推进策略。

高校成人教育 企业教育 政府部门 融合推进平台 监控、规范、协调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就业招聘 企业难题 项目合作 “学历+技能”人才 问题解决方案及科研成果

图1 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平台

(一)政府视角下推进校企教育融合的建议

1.统筹考虑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正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人才是制约发展速度的第一要素。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对于实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政府应该把二者融合纳入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校企教育融合由民间自发性活动升级为政府主导下的有组织活动。

2.增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推进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的主导部门,应该积极做好宏观的政策支持和融合机制推进平台的构建工作。高校成人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规律性,这与企业关注的培训能否在短期内促进企业有高利润增长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我国的长远人才发展战略,政府部门应当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各个行业重视员工继续教育,建立人才培养长远规划,积极参与继续教育领域校企合作。

3.惠以校企教育融合真实之利

政府鼓励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必须为学校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除了资金扶持、税收调节、法律法规保障等有效手段外,在办学法人属性、办学体制、队伍建设、合理回报、财政扶持等方面要出台明确的操作细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校企对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校企教育融合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高校视角下推进校企教育融合的措施

1.改变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成人教育学院要做主动者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强调协同创新。但是往往是一位老师、一个学院或者研究所单独和企业合作,忽略了院所协同、院院协同,难以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成人教育学院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应该积极汇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与科研机构、二级学院紧密配合,通过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的融合,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合作办学方面要能充分体现企业教育的产业性、增效性、职业性和企业主体性等特征。我校构建的温州大学企业联盟继续教育平台就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在促进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增强企业对高校的资源依赖

目前,对于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发展制约因素排在首位的是资金和技术创新,其次才是人力资源。所以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必须厘清企业需求,对症下药,才能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一方面,要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员工培训问题,例如,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计划,如何开展员工学历提升和非学历培训,如何提升企业员工的管理水平、销售水平、技能水平,进而促进企业效益提升;另一方面,要利用高校科学技术资源促进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协助学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与企业积极对接,推进科研项目的市场化运作、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投入生产后的员工教育培训。

3.加快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保障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长期融合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要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支符合企业教育需要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三师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构建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辅助学习,建立相关专业的动态发展机制,满足中小企业技术技能亟需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企业视角下推进校企教育融合的对策

1.强化企业对校企教育融合的执行意识

企业作为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的主体部门,是决定二者融合程度的关键因素。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压力,对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的依赖非常强,二者融合是其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融合、技术成果转化融合、信息平台共建共享融合等具体措施,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水平,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2.明确自身对于校企教育融合的需求

企业应该把自身发展需求和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政府部门,或者直接和高校成人教育学院互动交流,通过校企合作找到企业问题解决方案。为了切实推进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可以采用符合企业教育培训规律的项目监管制度和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保证二者融合与企业的切实之需结合起来。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是技术创新资源,可以“倒逼”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协同高校其他机构,整合高校资源,利用科研团队和实验设备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实现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

3.善于借力发展

企业应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参与高校成人教育合作,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善于利用国家支持校企合作的各项政策,抓住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机遇,共建共享校企亟需资源,并将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企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及需求放到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合平台上来,通过校企合作,一起解决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信息化水平低、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产品研发能力弱等问题。高校的资源支撑,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办学的发展壮大,从而实现高校成人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收稿日期]2013-09-28

标签:;  ;  ;  

基于资源依赖的高校成人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整合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