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的理想与道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和谐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谐,作为一种最佳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它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那么,中国古代和谐价值观能为我们提供怎样的思想资源?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道德是如何的?这是学术界需要探讨和回答的课题。
一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和鲜明特色。《中庸》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说,我们只要达到中和这种至善至美的境界,那么,天地由此而运转不息,万物而由此生生不已。可见中国文化十分重视和谐的价值,认为和谐是天道与人道的根本,是社会生活和群体生活的价值基础与良序目标,是道德建设、人格修养甚至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
中国文化中的和意识源于原始仪式中的人神和谐。远古人把自己及与自己相对立的自然看作由神主宰,认为部落内部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关键在于人与神的和谐。而人与神的沟通是通过狂热的仪式活动来达到的,在仪式的诸因素中特别强调音乐的作用,人心的和谐通过音乐的和谐达至宇宙的和谐。
和谐的意识产生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其内含主要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和谐、家国天下的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天人和谐这三方面的内容。心身和谐的思想一般表述为“心和”,人际和社会和谐的思想一般表达为“人和”,而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则表达为“天和”,合三者为一的整体和谐思想一般表达为“太和”。
身心和谐,在传统中国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德性主义的个人修养之道,它的实质是人在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感性欲望和理性道德的关系,使人的各种欲望皆发而中节,使人的身心处于平和而无内心冲突的状态中,从而使人恬淡宁静幸福的生活。围绕身心和谐,围绕如何对待欲望的问题形成了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节欲主义等学说,通过文化的涵育,使中国人的身心人格处于一种知天乐命、达观恬淡的和谐状态。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主要是家国天下的社会结构,社会或称人际和谐首先表现为家族和睦,因此才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和谐主要体现为一种等级和谐,这是因为传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等级社会。封建社会和谐的中心是帝王,帝王按照内外等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下》)。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古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具有最优越的文化,中国的周围则是一些文化低贱的藩属国,所谓夷蛮,它们应接受中国的册封,并按约朝贡和与中国互市。家、国、世界都应按这种等级制度保持和谐的运转。这是天经地义的,是宇宙的客观法则。
普遍的社会和谐主要是一种价值观与道德意义上的人际和谐,它崇尚和谐贬抑争斗,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之间应友善亲和,与人为善,不与人争,而是要忍要让,要保持一团和气。风俗和美,充满祥和之气,是理想社会的重要表征。每个人在合理的风俗习惯中,可以改过迁善,过着自己能把握自己又能涵融群体的生活。在古代贤哲描绘的和谐社会蓝图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社会生活富庶安康,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社会风气安宁、和谐、祥顺。另外,在处理族群与邦国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主张“协和万邦”的和平友好态度,坚持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平等发展的价值观。
在“天和”思想方面,儒道两家都有类似主张,而以道家更为突出。中国文化强调和谐而不是天人对立,这是一个容纳万有的和谐观,强调天人合德。道家思想强调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他们主张天道自然,强调天的决定作用,反对人对自然有所作为。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可以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和谐是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高的终极价值目标。和谐社会既是价值目标,同时又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状态,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富裕、民主、文明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因此,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互为目的和手段,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界团结、社会风气祥和安定的社会。
和谐不仅是一种人与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善治状态。因此,和谐包含着理想境界和善治状态两个层次。从社会生活的内容来看,和谐又包含着社会政治治理的内涵,也包含着人际和美、社会风气祥和、人与自然协调等道德内涵。
从和谐的现实层面来看,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尽量减少社会冲突,也就是努力克服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使社会实现和谐即做到在利益的占有和分配方面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建立在民主与法治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从和谐的理想层面来看,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间讲求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形成一个个性得到尊重,创造性得到保护,既充满活力而又相互尊重、关心、爱护、帮助的祥和的社会;并且也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协调。一方面,使环境受到保护,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理想、精神、道德、风气层面的和谐社会要素的实现则要依靠全体公民的积极努力和建设。社会诚信、人际友爱这是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积极的创造而营造出来的,理想与道德是人的理想和道德、精神与风气是人们互相用爱唤起爱,积习而成风气,这要靠大家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自然的保护更需要现代公民具有现代生态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三
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手段可能是多样的,但其中,和谐社会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公民和合美德的主体支撑。和谐社会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终要体现为公民主体的行为方式和修养境界,有此才会有社会祥和、人民幸福、世风和美那样一种和谐社会的气象。
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经常的、持久的行为方式,是主体身上体现出来的某种境界和精神气象。以此来思考公民之和德,它主要体现为:公民主体自我修养的中庸温和;公民在人际之间的友善亲和;公民在组织与团体生活中的团结求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守礼达和。中庸、友善、团结、守礼就是和德在公民行为方式上的体现,而温和、亲和、求和、达和就成为公民和德的一种修养境界、性格特点甚至是社会状态。从美德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似乎中庸与友善更多的具有美德伦理学的主体自觉性的意蕴,而团结和守礼则更多具有群体生活的行为规范的意蕴。
——中庸温和。“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何谓“中庸”?“喜怨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中庸之道就是通过“执中”而达到“中和”,即把人们的感情、欲望、思想及行为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使之发作得恰到好处。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中就是适度、适宜、恰当,是价值标准;“庸”为对“中”的固守,庸有“用”和“常”两种意思。因此,中庸也可解释为“用中”。中就是合乎礼的无过无不及。有了这种修养,必然在性格上就会具有一种圆融温和的儒者气象。他们遇事冷静,待人温和,能容乃大,心态和平。这种修身处事皆合宜得体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及其圆融温和的性格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主体德性基础。
——友善亲和。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与接纳。这种认同和接纳,从德性伦理学的角度看,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意识上具有友善之情感、与人为善之态度,要有仁爱忠恕之心。“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儒家文化的这些教导,都要求我们要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当前建设和德,首先要培养及倡导这种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感和态度;要提倡仁爱之心,遇事多替别人着想,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这种亲和的德性与品格不仅使别人快乐而且也使自己快乐。实践证明,这种建立在友善他人基础上的合作精神、亲和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是各种需要分工合作的事业成功的保障,也是社会祥和、人际融洽的条件。友善亲和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美德之一。高度分化的技术、专业、分工要求人们要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个性,但高度综合及更加广泛的人际、社会合作的社会趋势,更加需要人的协调、亲和、合作品质,否则就难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形成。
——团结求和。它是任何组织团体事业发展、团体稳定的前提。团结和睦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固然离不开主体之间的道德交往关系,但也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制度设计特别是成员与阶层的利益关系的处理。团体内的冲突多形成于利益分争和意识歧见,这要求每个求团结的团体人必须在利益观上见利思义。关系处不好,最根本的是由于自己的私心太重,在利益面前明争暗抢。意识上的歧见多是由于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够宽容所致,这要求我们在利益上严于律己,在思想上宽以待人。古人说得好:“吃得亏,坐一堆。”在利益上虽然要维护好自己的正当利益,但从道德上要有谦让之精神。在与人交往上要尊人卑己,谦恭礼让,求同存异,协作共事。只有团体的团结和睦,才会给我们创造一个令人精神愉快的工作环境,也才能推动团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守礼达和。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主要是要依靠国家制度的安排,所以,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公平,正确处理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当然,还可以在道德上要求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利益关系,倡导以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利益的大局为重。
社会和谐的达致,要求社会成员普遍具有守礼精神和品质。《礼记·礼运》曰:“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传统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强调差别原则,但过分强调差别又会带来各个阶层的冲突,因此礼又强调和。和是礼所要追求的最高目的,这即是“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下》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名言长期为国人所认同,也说明只有和谐,也才能带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社会局面。
从政治和法律的层面来看,就是要强调公民的积极参与意识和遵守秩序的法律意识的统一。一方面,积极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改革、社会管理,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公民普遍的守法精神更是达致和谐社会的主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