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学在义务教学中一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小学数学是一门在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因此,怎样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的方法渐渐被提出来,本篇文章就将讨论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来开展小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创新型的教育方法被提出来,通过核心素养的视角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也成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去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找到他们的强项,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应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于学习而言,他们更愿意玩玩。如何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游戏中转移到学习上?这是许多小学教师面临的问题。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他们在小学教学中的特殊作用。他们是老师,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学生是亲密的朋友。要获得小学生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学习如何管理孩子,特别是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一旦学生遇到困难就会形成心理恐惧,这样他们就不愿意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合作。所以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主动与他们沟通,鼓励他们每一次进步,使得他们的学习充满动力,这样学生们自然会快乐地学习。
(二)选择合理的教材是很重要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只要求仔细听,主动学习的效果不明显。我认为材料本身的作用必须得到有关负责人高度重视。教材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依靠,如果教材编制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那么无论教师和学生如何学习,最终都不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三)追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学方式多样化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真正的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积极动手,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动脑,也可以将数学学习与日常实际生活应用连接起来。教师讲课的时候要善于营造课堂气氛,也可以巧妙适当地设置悬念,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心。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数学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自然有飞速发展,所有的收获都将水到渠成。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重视课堂教学情景的利用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老师不想让学生有很高的情商,知识片面的传授知识,那么他们渴望得到知识传授的能力就会削弱,所以这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并使得教学的工作带来疲劳。”作为一个课程的开始,好的引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广阔空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可以保持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的基础。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这是特别必要的。
(二)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实践操作
数学是一个逻辑和系统的学科。对前面知识的研究往往是知识的基础。教材的编排也十分注重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根据以往的知识进行转移到,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但它为一个良好的迁移条件做好准备,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将发生迁移。实践证明,转让活动的实现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使知识的传递得以顺利实现。
1、抓住相似之处探究新知
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后,应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共点,引导学生以旧探新,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估计》这内容时,首先向同学们出示6行苹果,每行9个的情境图,让同学们计算总数。紧接着,我再出示6行苹果,有的行比9个多一点,有的行比9个又少一点的情境图,让同学们快速估计总数。活动结束,大部分同学就都已经掌握了用行列法进行估计的知识
2、抓住不同之处探究新知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应该注意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因索,尤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面看起来十分微小,但实质上他们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矛盾。例如,学生经常混淆“偶数”和“合数”的概念。其原因就是这两个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自然数,而且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为此,在教学中应重点抓住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点进行区别。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细致区别,就可以保证两个概念之间不会混淆,从而使学生产生正迁移,并使学生对它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加强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
数学的美是一数学人素养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实现和欣赏数学的美,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加强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和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过程。例如,我在进行《图形的拼组》的教的时候,首先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鸟巢的形状,使他们有强烈的愿望探索各种图形。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各种图形的理解,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并学会区分不同的图形。在显示结束时,展示一幅没有涂颜色的组合图案,进行绘图颜色的活动。活动结束的时候,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的“丑八怪”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美的魅力,更容易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浓厚的乐趣。在教学的数量计算的时候,有更多的地方能够渗透到美丽的数学。例如:“脱式计算的等号要对起”体现了数学的整洁美、“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使数学教学乐趣成为一门艺术。只有我们的教师从多方面理解、理解数学教学,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也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艺术影响。
四、结论
总之,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通过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力,只有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了,才能从各方面解决数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训练了数学思维的同时获得了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芳.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的走向[J].教育视界.2016(24)
[2]周宏益.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J].教育.2017(02)
[3]孙柏尧.将“数学思考”课程目标落到实处[J].教学与管理.2016(08)
[4]黄雪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5(23)
[5]郭军平.培养低学段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6(29)
[6]毛亚芳.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以“商不变性质”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5(02)
[7]吉康连.浅谈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
[8]曹振荣.在数学活动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0)
[9]郑芳.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3(19)
[10]黄海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1
论文作者:王俊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小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