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黄学强,李先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黄学强,李先

北海人民广播电台 广西北海市 536000

摘要:围绕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中的风险管理展开探讨,首先简要论述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意义,然后剖析影响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强化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增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推动工程的顺利竣工。

关键词:安全监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引言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是多种学科的交叉和互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也面临着高新技术的改革,一些新的结构形态、施工组织方式、工艺流程设备、材料突破替代等的推广,也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监理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政府部门和建筑单位应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和企业督察责任管理制度,从安全监理基本角度出发,严格控制和减缓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需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研究,了解和分析当前建筑安全监理的基本现状,从风险管理角度提出建筑安全监理的措施方法等,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建筑工程市场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实际意义

1.1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监理方以预期监理目标为参考依据,整合分析建筑工程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而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降低风险系数。

1.2推进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实际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工作应秉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全面性、系统性的综合治理工作,进而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工程安全监理的根本职责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如果施工技术人员长期处于非安全作业环境中,势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使得其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分散,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进而增大发生操作失误的概率。相反的,如果工程监理能够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便可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在规定时间内交付竣工。另外,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也有助于生产教育工作的推进,深化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根源上规避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中安全监理的研究

2.1安全监理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我国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办法条例,它将工程监理方纳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管理体系之中,把安全管理放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关键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也带动了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还是十分严峻,过去的安全管理体系仍旧存在制定不科学、技术较落后等问题,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水平应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需不断提升安全监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地位,促进安全监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2.2安全监理的原则

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合同签订的第三方,其基本任务是按建设单位要求对合同管理、监督等,监理单位需严格按照国家的监理管理办法,凭借专业技术水平对项目进行公平、科学、有效地监理。在此过程中,监理方必须依法执业,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监督施工单位返工改造,既要维护建设单位的基本利益,也不能损害施工单位的利益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双方因工程质量缺陷产生利益冲突时,监理单位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按法律及合同条例等为指导办法,公正处理问题,维护双方利益。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有效开展,可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减少和避免建造过程中的风险产生。

2.3安全监理的内容

安全监理的主要内容通常可分为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监理,一般情况下监理单位应按照工程项目的现实基础,组建工程监理机构体系,落实安全监理的各方责任,执行科学有效的监理办法,将安全监理工程科学合理地贯穿建筑工程建筑过程中。保障正确的思想指导、协调好人员管理、落实工作岗位职责,确保管理效果体现,监理方只有端正监理角色的位置,明确自身监理职责要求,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采取有效管理办法,减缓生产安全的危险元素,促进业主方和施工方利益最大化。

2.4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存在问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04年实施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工程项目基本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理制度,从安全生产监理的记录、审批、报送等环节都有专人管理,各基本工作运行都符合管理办法要求,但安全监理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1)施工现场安全监理不到位,技术审核不到位的现象频有发生,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安全风险源的辨识不够,监理力度还较弱,安全检查存在不够仔细,存在玩忽职守现象,对施工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2)工程安全监理中管理机构的布设不够健全,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不能保障每一工程建造过程中都有专人监理,对于监理记录信息的管理和核查仅是简单过目,没仔细排查。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资料不齐全或有遗失,监理资料中月报记录套用模板、内容不够详实。

3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效果的具体策略

3.1合理把控环境因素

针对环境因素导致的安全管理风险,应当从如下两方面着手:1)在签订建筑工程监理合作合同的过程中,要切实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条件、地下水文环境特征与气候变化情况,掌握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2)积极落实灾害预防工作。工程监理人员可根据特定区域某一时间段内,发生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进行预防控制,除对台风、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设防外,还应配备安全预警装置及对讲机等。另外,工程监理单位需构建完善的抢险救援方案、设备维护管理计划及资金调配使用计划,力求最大限度的减小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3.2明确项目业主方职责权限划分

工程监理单位需如实掌握项目业主的商业诚信度,切实维护自身的根本权益,且明确监理合同的相关条例与职责权限划分,积极履行合同开展工作。在落实监理工作的过程中,若项目业主方存在违反合同的行为,监理人员要及时制止;若项目业主方对监理工作提出质疑,应当与监理人员进行沟通,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监理合同内容,减小由项目业主方导致的风险。此外,工程监理单位还需与项目业主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切实了解业主方的意图与期望,以便监理工作的有序运转。

3.3严格审核工程承建单位资质

工程监理单位需秉承全面、全程的基本原则,积极履行监理合同开展工作,并以此为基准,确保工程在规定时间内交付竣工。同时,对待承建单位要一视同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协调处理与承建单位的关系,杜绝滥用职权、假公济私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3.4强化工程监理单位内部管理

工程监理单位应强化内部管理工作,加大职业素质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且约束员工的实际行为,强化综合素质,规避因员工实际行为缺乏规范性导致的风险。再者,深化基层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让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合理规避风险。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内部规章提示,且严格履行法律法规,从根源杜绝违法乱纪行为,消除因市场行为不规范引发的风险。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工程监理单位承担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在落实工程监理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深度剖析各类风险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有策略性的应对措施,才能不断完善工程监理水平,实现预期监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庞智.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中风险管理方法应用[J].建筑安全,2018,33(9):38-40.

[2]邓艳芳.绿色建筑工程监理及控制的相关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49150.

论文作者:黄学强,李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黄学强,李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