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我国粮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粮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粮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粮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保证粮食增产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粮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建国46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没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不能稳定发展;不及时扭转放松农业,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就会突出。“无粮则乱”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我国不能基本立足于国内粮食自给,大量进口粮食,就可能在政治上受制于人。所以,对于粮食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把它提高到关系国家安危、政治安定和民族自立的高度来认识。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200多亿斤,提高到1993年的9100多亿斤,增加了近7000亿斤,平均每10年增加1600多亿斤,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从现在到2000年的5年时间, 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一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生活消费量将呈刚性增长;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饲料等工业用粮将进一步扩大;三是按照我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目标。有关部门和营养专家按照我国膳食习惯和食物消费特点分析:满足人均800 斤粮食占有量,才能满足小康生活水平人均每日2600大卡热量和70克蛋白质消费量的基本需要,而这样的粮食占有量,仍属于偏低的标准。要实现小康生活水平,我国人均肉、蛋、奶消费量会大幅度增加,按目前的肉料转化率,每生产1公斤肉需要3—5公斤粮食。可见, 消费结构的改善将导致今后粮食消费量迅速增加。现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人均粮食消费量早已超过1000斤。

到2000年时,即使按人均800斤粮食测算,全国13 亿人口粮食产量则须达到10400亿斤,如果考虑到少量进口(基本维持现有水平), 粮食产量至少也要达到10000亿斤,也就是说,比1992年到1993年3年的平均产量9000亿斤增加10000亿斤,也就是说,比1992年到1994年3年的平均产量9000亿斤增加1000亿斤,而且还要改善粮食的品种和质量。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又是必须完成的,这是我国经济上新台阶最重要的基础。因此,保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实现粮食增产的可能性分析

到2000年全国若要增产1000亿斤粮食,那么,从现在起平均每年则要增产160多亿斤。实现这个艰巨任务,我们面临许多难题:

一为农业自然资源减少,严重影响粮食增产。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大量占用土地, 耕地不断减少。 “八五”前3 年耕地共减少840万亩,按这种趋势,到2000年将再减少2000多万亩。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在耕地利用上的一些矛盾将更为突出,如: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高产粮食与优质粮食争地的矛盾等。另外,水资源和其他农业资源不足,开荒和扩大灌溉面积的难度越发加大,又使粮食增产在资源方面矛盾越发尖锐。

二为促进粮食上新台阶的政策落实不够好。如果不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去制定和落实保护粮食生产的政策,那么农业的生产要素就会过快地转向非农产业,因比较利益不合理,即使国家增加了对粮食的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最终也会转向其他方面。在粮食生产上,中央制定的一些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各级领导对粮食问题还重视不够,如,粮食供应紧张,便突击抓一下;稍有宽松,又不受重视。这样时抓时放,治标不治本,加大了粮食持续增产的困难。

三为农业投入不足,欠帐太多,以致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许多地方粮食生产仍靠50、60年代修建的水库和排灌工程。这些设施老化、不配套,效益已明显下降。去年全国南方北方许多地方遭受了严重的水旱灾害,进一步暴露了水利上防洪、排涝、抗旱标准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同时,化肥、农膜、农用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投入不足,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因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

1、80年代农业投入不足已留下了隐患,直接影响到90 年代粮食增产潜力的发挥。现在立项开始建设的大中型农业、水利等工程和大型化肥厂,要到下个世纪初才能发挥效益,因此今后几年粮食上新台阶,就只能主要依靠现有基础的“挖潜改造”。2、 增产粮食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的价格水平和保证增产效果测算,改造一亩中低产田需要基本建设投资300多元,开垦一亩滩涂需投资2500多元, 开垦一般荒地每亩需投资1200多元,发展一亩灌溉面积需投资800元, 造林一亩需投资80元,治沙造田一亩需投资1000元。初步测算,“九五”期间农业发展需要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1万多亿元。其中,用于增产1000 亿斤粮食的投资需求为2800多亿元。在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筹集如此多的投资来满足增加农业投入的需要难度是很大的。3、 粮食增产需要的物质投入越来越多。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做过投入产出分析,每增加1000亿斤粮食,需增加1500万吨化肥、5000万马力的机械、130 万吨的农用柴油、100亿度电以及其他物质投入。 随着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出要求的物质投入会更多。因此满足以上投入要求,需要大量投资,难度也相当大。

四为农业科技进步缺少后劲。一方面在粮食生产上缺少既能大幅度增加产量,又能保证较高品质的突破性新品种和新技术;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体制、体系不合理、不配套,不少地方技术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

五为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务农种粮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影响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据吉林省调查,1 百斤玉米1984年可换73斤尿素、131斤柴油,而1993年只能换38斤尿素和20斤柴油。 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农民不能完全从粮食提价中得到实惠。再者,粮食主产区大多数财政收入少、负担重,经济发展慢,无力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六为以户为单位的粮食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影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均经营耕地规模只有2亩左右(北方略高一些), 土地分散、零细,既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又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目标的主要途径

诚如上述,新增1000亿斤粮食难度较大,但从发展潜力看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耕地有限的条件下,今后增产粮食主要靠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来实现。从历史上看,我国粮食亩产50年代年均增加5.8斤,60年代年均增加4.4斤,70年代年均增加13.2斤,80年代年均增加17.7斤。其中,从1978年到1984年,粮食亩产由360 斤提高到484斤,年均增加21斤,粮食总产量从6000多亿斤提高到8000多亿斤,6年时间增加了2000多亿斤。1984年以后,虽然由于一些政策措施不力,粮食生产一度几年徘徊,发展速度减慢,粮食产量由8000多亿斤增加到1993年的9100多亿斤,用了近10年的时间, 但粮食亩产年均仍增加了7斤。从1990年到1993年,粮食单产每年也提高了9斤。据测算, 从现在到2000年实现增产粮食1000亿斤的任务,必须在稳定目前16.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使粮食亩产达到600斤,即比1993 年的524 斤提高76斤,亩产年均需增加约11斤。基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分析,实现这个亩产增长要求虽有一定难度,但与70年代、80年代相比,速度并不算高,因而具有可能性。

那么,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目标可通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第一,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耕地面积。 一方面要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条例”,建立以生产粮食为主的永久性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法律手段划定保护区范围,保证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减少占用耕地。同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规模经营,严禁撂荒和浪费耕地。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90年代开荒3200万亩,从1995年到2000年开荒1800万亩的目标。同时,在总结治沙造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规模沙漠治理和开发,扩大治沙造田面积,“九五”计划治沙造田600万亩。通过开荒和节约用地, 将耕地年均净减少面积控制在300万亩左右。第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通过改进耕作制度和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发展再生稻、扩大北方粮棉套种等措施,使全国耕地复种指数由目前的155%左右提高到160%左右,便相当于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7000多万亩,从而保证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16.7亿亩的水平。

此外,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积极扩大板栗等木本粮食种植面积。

2、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目前我国中低产田约占14亿亩耕地的2/3,近9亿亩。主要原因是水利排灌条件差, 土壤盐碱化和酸性土壤没有改造等。通过改造中低产田,亩均可增产粮食200—300斤。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一批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灌排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一批当代的“都江堰”工程,使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净增6000万亩,到2000年稳定达到8亿亩。在搞好水利建设的基础上,90 年代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快重要地区的中低产田改造,主要是搞好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松辽平原、黄河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等10大片国家级重点地区的开发(改造中低产田2亿亩);加快燕山山前平原、 渭北陇东地区、南阳盆地与鄂北冈地等12片省级重点地区的开发(改造中低产田5000多万亩),全国共改造中低产田2.5亿亩,其中从1995年到2000 年,重点开发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改造中低产田2.1亿亩,预计可增产粮食500—600亿斤。

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综合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情报系统、市场流通设施等建设。

3、改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粮食高产、 稳产,发挥水利设施效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大力营造经济型生态林,改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要下决心解决好工业生产造成的农田污染和跨地区的河流污染等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把林业的发展与增加粮食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继续搞好“三北”、长江中下游、沿海、太行山、平原绿化、防沙治沙、用材林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尽快启动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松花江等防护林体系工程和开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到200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新增森林面积1.5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亿亩,治理沙漠和沙漠化面积5145万亩,林网化农田面积达到6.6亿亩,预计可增产粮食200亿斤左右。二是要控制工业废料对农田的污染,加强对河流、引水灌渠污染的治理,保持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对破坏农田,影响粮食生产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4、促进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要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科技仍将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木本粮油基地等都离不开科技。按良种和先进技术普及率50%可增产10%测算,靠科技可增产400—500亿斤粮食。其中仅更换一次水稻良种,年覆盖面积增加到3 亿亩左右,每年即可增产稻谷120亿斤。根据我国农业科技现状, 须集中力量,增加投入,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第一,抓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今后5年, 全国粮食亩产年均要增加约11斤,国家须集中部分资金,组织强有力的科研技术攻关,力争在粮食作物新品种和杂交优势利用上取得新的突破。预计采用和推广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新技术,如“三系杂交稻”、“杂交玉米”的新组合,“二系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的新突破,高产优质的常规粮食品种,可增产5—10%。为此,要花大气力抓好良种的繁育推广。 同时,再选择一批有潜力、有希望的粮食作物杂交新组合进行协作攻关,力争在几年内有新的突破,以为农业生产应用。

第二,大力推广适用的农业技术。一是要推广模式化栽培、旱作农业、农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优化耕作制度、病虫鼠草害测报及综合防治等农业技术;二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管道输水、渠道衬砌、防渗和喷滴灌等技术,使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4提高到0.5左右。三是提高科学施肥和施用农药的水平。要采取深施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等科学施肥措施,使化肥利用率由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40%左右。要培训和指导农民及时、合理、科学地使用各类农药,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四是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扩大播种面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

第三,采取措施,稳定壮大农村科技队伍。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并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安心地工作。要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加强农、科、教结合。特别是培训、扶持种粮能手和种粮大户,使农民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5、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 目前全国粮食商品量约占粮食总产量近30%(2500—2600亿斤左右),其余70%为农民自留粮。今后,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商品粮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粮食紧缺问题的核心商品粮不足将更为突出。预计到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0亿斤以上,粮食商品量将达到3000—3500亿斤。

从过去10年的经验看,集中部分资金,重点建设商品粮基地,通过对基地县增加资金、物资、技术的投入及实施有关配套政策,提高基地县粮食生产能力,是促进我国粮食稳定增产,增加商品粮供应量,保障粮食区域平衡的重要措施。现已建成的国家级362 个商品粮基地县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7%, 提供商品粮占全国的40%以上。设想到2000年,若将全国粮食商品量在1 亿斤以上的县全部建设成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便需新建378个粮食生产基地。 这些新建商品粮基地县加上已建在建的508个商品粮基地县,到2000 年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可达到886个,其粮食生产能力可由目前的6180亿斤增加到 7030亿斤,能增产800多亿斤粮食,可提供商品粮2200亿斤, 占全国商品粮的70—80%。这样,商品粮基地便真正成为能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消费需要、能平衡市场需求的生产基地,从而保证国家对商品粮的基本需要。

商品粮基地建设要搞好地区和作物品种布局,一要加强粮食调出省区粮食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目前这些地区每年可净调出300亿斤粮食, 进一步加强这些地区粮食基地的建设每年可调出400—500亿斤粮食。二要扶持黑龙江、内蒙古两大农垦区,将其建成商品粮基地后,每年可调出100 亿斤商品粮。三要鼓励粮食可基本自给的省区发展粮食生产。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通过采取措施,要逐步做到自给有余。四要帮助缺粮省区发展粮食生产。主要是西部及东南沿海地区,通过基地建设,逐步提高粮食自给能力,改变目前粮食紧缺的状况。商品粮基地要努力在粮食品种和质量上适应市场的需要。

四、增产粮食的配套政策措施

(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始终坚持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本思想。粮食生产关系全局,必须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在领导精力、计划安排、资金投放上都要重视粮食生产。各地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稳定、两个平衡”的要求,以省(区)为单位做好产销衔接,合理布局。到本世纪末,大多数省(区)要以本省(区)为单位做到粮食总量基本自给;少数调入粮食的省(区)要按照互利的原则,与邻近的粮食调出省(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关系;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粮食的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努力在粮食品种、品质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

为了保证粮食的有效供给,要继续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并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方针,长期坚持下去。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必须承担起保证本地区粮食供求平衡、价格稳定的责任。为此,各省都要增加农业投入,抓好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各省政府必须对当地的粮食生产、收购、销售、流通、市场管理、储备和吞吐调节等各个方面,全面负起责任,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和价格稳定。实行粮食地区供求平衡的省长负责制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工作。计划、财税、金融、工商等部门都要支持发展粮食生产。

(二)保护粮产区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制定鼓励粮产区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逐步扭转粮食生产经济收益低下的状况,使生产粮食的地区和农民有利可图。要继续安排专项贷款,扶持粮棉大县和粮食主产区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和支持粮食产区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业,使产粮区和农民增加收益。国家安排的扶持粮棉大县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区”的贷款要落实。为了保护粮产区的利益,国家要根据各省的粮食增产任务,每年从新增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中安排部分引导投资,用于扶持粮产区扩大灌溉面积,加强粮食生产的科技、推广、植保、农机等服务体系,改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等建设,专项用于增产1000亿斤粮食工程建设。这些引导投资要以省(区)为单位与粮食增产任务挂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组织有关专业部门加强管理和实施,切实用于增产粮食。

(三)进一步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完善购销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第一,要坚持国家定购一部分粮食的政策。定购价格的确定要以粮食生产成本为基础,综合参照粮食批发市场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别进行调整,并按照有利于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均衡发展,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维持合理比价的原则确定。第二,定购以外的粮食,要坚持市场收购、价格随行就市的政策,把流通搞活。第三,要坚持地区之间粮食批量贸易只能在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进行的政策,保证正常的粮食收购秩序。第四,要坚持城乡集贸市场常年开放的政策。允许农民到集贸市场出售完成定购以外的粮食。第五,要坚持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调节制度,搞好吞吐调节。第六,要坚持国家直接掌握粮食进出口总量平衡的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进出口任务。第七,国有粮食企业要深化改革,坚持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彻底分开。第八,坚持粮食收购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政策。

(四)多渠道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产1000亿斤粮食需要大量增加投资,用于改造中低产田、开荒、扩大灌溉、建设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和地方要按照《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切实重视粮食生产,增加农业的投资。主要措施是:

1、增加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近几年, 国家计委基建计划安排的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在绝对数和比例数两方面均呈增长趋势。“九五”期间每年仍要保持较大的增长幅度。地方预算内基建投资中用于农业基建部分也需相应增长。国家计划安排的农业基建贷款是农业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也应当逐年增加。今后在安排国外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贴息贷款等优惠贷款时,应比照1988年国务院确定世行贷款的使用办法,保证农业基建占外资利用总规模1/4的要求。 对世行等国外金融机构用于农业的硬贷款,国家要专项给予贴息,解决农业利用外资的困难。

2、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1995年, 全国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共计安排447.01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53.97亿元,增长13.7%,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11.2%的幅度。加上预算内其他科目中用于农业的支出,1995年各级财政的农业投入总额 693.5亿元。“九五”期间要按《农业法》的要求,保证资金按要求的比例增加和到位。

3、增加农业贷款规模。1995年,国家计划新增贷款规模5700 亿元,其中农业贷款规模570亿元,占新增贷款规模的10%。 由于各地贷款资金不平衡,出现了一些地方有规模无资金,另一些地方有资金无规模的情况,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4、乡镇企业以工补农、 以工建农资金已成为农业建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在继续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政策,以保持和巩固这一农业投资来源。

5、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采取适当措施, 引导农民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性建设投资。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坚持和完善农民劳动积累制度,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搞好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6、建立农业建设基金。 为了保证农业有一个长期稳定增长的资金来源,有必要建立农业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农业基本建设。设想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资:(1 )从已经出台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中提取一定比例。(2)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3)逐步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从受益于森林生态效益有一定经营收入及以森林自然风景资源为依托的经营单位提取一定比例。(4 )逐步建立占有灌溉面积的补偿制度。占有灌溉面积应交纳灌溉补偿费。

(五)增加对农业的物质、科技投入。中央和各地都要逐步增加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到2000年全国农业科技方面的费用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由目前的0.18%,逐步提高到0.5%左右, 接近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对关系到全国农业,尤其是粮食长期稳定增产的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在科技经费和手段上给予支持,要增加粮食突破性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费,组织协作攻关,切实抓出成效。

为了保证增产1000亿斤粮食,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农用柴油、农业用电等农业生产资料都要有相应的增加,并要努力改善化肥的氮、磷、钾结构比例。“九五”期间要加快大型农用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建设。地方也要创造条件建设和改造一批化肥厂。

(六)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九五”时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要基本实现小康目标。根据国外的经验,这一时期在农产品消费需求上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今后要将水稻、小麦等用于食用的粮食作为重点,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饲料用粮,加快发展玉米生产,特别是推广饲料用玉米与大豆间作的生产模式,逐步在种植结构上实现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

目前全国省际间的粮食净调出量的一半以上是由中部地区流入沿海发达地区。从品种上看,广东、福建等省调入的口粮,以优质灿稻为主。近几年南方灿稻减产,加剧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供需矛盾。因此在今后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任务中,首先要保证南方稻谷增产,南方10多个稻谷主产区要增产300—400亿斤优质稻谷。东北、华北、山东等地要增产200亿斤优质小麦和500亿斤优质玉米。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努力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区域粮食供需自求平衡。

(七)适度扩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坚持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多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扩大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的土地如达到30亩以上(比现在扩大5倍), 收入就可能不低于务工经商劳动力的收入。耕地规模扩大了,农业科技、农业机械、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效益才能扩大,农村第二、三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粮食生产走上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

(八)必须牢固树立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据专家测算,我国现在粮食收割、贮运、加工等环节上粮食损耗率高达15%,远远超过世界粮农组织制定的5%的标准, 每年损耗粮食1000多亿斤。降低粮食损耗率,可以节约几百亿斤的粮食,这的确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渠道。所以,必须牢固树立节粮、惜粮光荣,浪费、糟踏粮食可耻的观念和风气。同时,国家要加强粮食贮运、加工、销售等市场流通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和建设,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搞好管理,尽可能地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此外,提倡以果酒代替粮食酒,节省工业用粮;以配合饲料替代原粮饲料,提高饲料粮效益,减少粮食消耗。

标签:;  ;  ;  ;  ;  ;  ;  

“九五”期间我国粮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